滨河淮外:培养公民意识,关注社会生活

时间:2019-03-05 20:10 作者:张俊逸 编审:

       3月2日晚,淮安外国语学校滨河校区2019公民实践教育暨学生社会实践课题研究报告会在报告厅隆重举行。听证会初一分场由初一6班孙澜翔同学主持,白垚垚、刘逸诗、汪玲、辜驿惠四位老师担任点评嘉宾;初二分场由初二2班顾月萌同学主持,戴彦贤、杨吉雄、李梦露、韩陶敏、王坤五位老师担任点评嘉宾。

       此前,同学们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在寒假里完成了实践调查工作,并于开学前制作完成课题研究展板。此次模拟听证会作为学校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汇报会,也是学校把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教育理念将社会引入课堂,让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精彩展示。
       听证会上,同学们汇报的课题丰富多彩。初一(3)班小组选择了“关于燃放烟花爆竹问题的调查研究”、初一(4)班小组选择了“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研究”、初一(11)班小组选择了“关于城市乱停车问题的研究”、初二(1)班小组选择了“关注中学生沉迷网游问题的研究”、初二(4)班的同学们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了学校门口的交通拥堵问题,选择了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即“校门口交通拥堵危害问题”和“拥堵难以疏导问题”……
       每个课题组的同学们分别从“我们的发现”、“现有的政策”、“我们的方案”、“我们的行动”四个方面进行陈述。会场的展板展示了同学们调查、研究、行动的成果,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由于亲历了整个研究过程,同学们介绍课题时简单有序;展示并分析现实问题时,比较直观形象;介绍有关政策规定时,滔滔不绝,政策准确不走样,真实,不随意编造;介绍的方案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方案条目清楚,规范表述,合法合理合情,引得班级学生不住地微笑点头;介绍行动时,计划具体明确,职责分明,步骤清楚,安排合理,适合操作不空洞;老师提问时,能够具体地回答,语言流畅,有针对性。上台展示的同学有理有据的充分陈述,声情并茂的出色表现,以及创造性、人性化的可行设想赢得了同学们的啧啧称赞和阵阵掌声。
       公民素养教育倡导学生从“尊重”与“责任”出发,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理性思考能力,更教会学生承担“公民”的责任与义务。一系列的调查实践和主题活动带给学生们全新的体验,让他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会思考,也让老师们知道课堂不仅是老师的,也是学生的。在参与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性格、情感和爱好,以小主人翁的身份融入社会,以实际行动和高度的责任感参与社会发展,用自己的力量发现和改变社会不良现象,从而真正理解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该具备的素养。
 
特等奖
初一2班  初一3班  初一7班  初一14班  初二3班  初二6班
一等奖
初一5班  初一8班  初一9班  初一10班  初一13班  初二5班
                                                                                     初二7班  初二8班
二等奖
初一1班  初一4班  初一6班  初一11班  初一12班  初二1班
                                                                                     初二2班  初二4班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二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一等奖


上一篇:滨河淮外:做有公民意识的现代中学生
下一篇:滨河淮外:学习总理风范,提升个人修养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