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敛入桂花香,一赏甜润降霜华。伴着浓郁的桂花芬芳,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内容,进一步提升教师教研能力,探索大单元背景下的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教学,淮安外国语学校涟水滨河校区数学教研室组织开展了以“课程合作展风采,策略研究助成长”为主题的数学大教研活动。
教研室郭昊主任提到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评价的重要形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人人参与、人人发言,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可以充分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有效培养合作意识。
初一数学备课组侯雨璇组长认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被充分激发出来,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想高质量的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就需要在组内将任务内容进行明确分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主动获取相关知识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初二数学备课组张同组长平时会加强学生养成高效预习的习惯,为有效的小组合作奠定基础,因为在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中,不光要有课堂知识学习和课后知识强化练习环节,还要有课前高效预习环节,如果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加以预习,很难在课堂知识学习中做到全面高效。
初三数学备课组谭成组长重点强调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通过小组讨论学习,教师对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状态和学习成果都进行及时的评价,使学生得到学习满足,从而慢慢培养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范洪雷校长助理提出在数学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成为当前初中阶段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实践,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通过合理划分小组、精心布置学习任务、优化教学形式、开展科学评价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滨河淮外常务副校长田学银对教研组全体教师的课堂提出了“问题驱动让课堂思维动起来,小组合作探究让课堂学习活起来,平板互动训练让反馈精准起来”三点要求,同时也对滨河淮外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给予高度肯定。田校长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我们唤醒,鼓舞着每一位孩子!
本次教研活动切实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我们将怀揣对教育改革的敬畏之心,行走于教学改革的路上,脚踏实地,不断践行,砥砺前进。相信在老师们不断的学习交流下,定能推动滨河淮外数学教学工作踏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