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农事、干农活、享农趣,推进五育融合并举

时间:2025-04-26 15:55 作者:张俊逸 编审:张俊逸

为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深化劳动教育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涟水滨河外国语学校特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了一场以“识农事、干农活、享农趣”为主题的农业生产劳动实践活动。通过“知时节、知农情、会种植、收获与感受”四大模块,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科学习与生活实践,培育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知时节:探秘自然规律,感悟农耕智慧

活动伊始,同学们通过询问爷爷奶奶、查阅资料,系统学习了本地主要农业节气、气候特点及传统农事活动。从“春雨惊春清谷天”到“秋收冬藏”,二十四节气不仅是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更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理。通过对比不同节气的物候特征与农事安排,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顺应天时”的重要性。

“惊蛰春雷响,农夫闲转忙;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活动中,同学们还收集并学习了多条本地农事谚语,感受到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与智慧。初二(6)班葛欣研同学感慨道:“原来每一粒粮食的背后,都是祖祖辈辈对自然的敬畏与顺应。”

知农情:走进农田,对话土地的语言

在田间地头,同学们实地考察了当前农田及菜园的种植情况,详细了解本季作物的生长阶段、需水施肥要点,以及下一阶段拟种植的作物的最佳播种时间与方法。通过观察土壤、分析作物长势,同学们初步掌握了本地的作物种植规律,如“春播作物怕倒春寒”“秋茬蔬菜需错开雨季”等区域特性。

同学们还了解了作物生长周期、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例如,针对夏季易发的蚜虫问题,可选择物理防治(粘虫板)和生物防治(释放瓢虫)的措施,体现出书本知识与劳动实践的结合能力。

会种植:躬身实践,解锁劳动技能

在“选择作物”环节,同学们需根据土壤条件、气候特点选出种植品种。种植过程中,学生们从零开始学习选种、松土、施肥、播种等步骤。他们手持铁锹、弯腰撒种,在反复实践中掌握了“播种深度不宜过深,间距保持10-15厘米”的操作规范。面对首次操作的不熟练,同学们积极请教经验——例如用树枝标记种植点,用饮料瓶自制简易洒水壶控制水量。当第一批种子被小心翼翼埋入泥土时,田地里洋溢着劳动带来的满满幸福感。

收获与感受:汗水浇灌,见证成长蜕变

劳动结束后,同学们回到书桌前记录自己的实践感悟。

“烈日下弯腰劳作腰酸背痛,但想到未来能品尝亲手种植的蔬菜又充满干劲。”初二(4)班韩沛儒同学如是说。

“通过实践,我不仅掌握了选种、播种、间苗等基础农技,更深刻体会到农业劳动的艰辛。从翻地时的专注到收获时的期待,每一步都是对生命的礼赞。”初二(10)班季雨欢同学说。

劳动赋能,五育融合树新人

据悉,涟水滨河外国语学校已将劳动教育纳入校本课程体系,构建“校园实践+家庭劳动+社会实践”三位一体模式。此次实践活动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延伸,通过跨学科学习(如生物、地理、历史学科融合)与项目式探究,进一步落实“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育人目标。

“当劳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技能,更是一份对未来人生沉甸甸的责任感。”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劳动教育内涵,让学生在躬身力行中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上一篇:书香润校园,阅读启新程
下一篇:春风化雨解心结,共筑心灵避风港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