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杏坛聚雅贤,智慧互研探新篇

时间:2025-04-26 16:40 作者:张俊逸 编审:张俊逸

 四月,芳菲未尽,绿意正浓,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节里,涟水滨河外国语学校精心选派九名学科骨干教师,于4月24 日踏上前往江苏盐城的求知之旅,深度参与第十届《初中生世界》名师精品课堂观摩与研讨活动。本次活动以“聚焦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育人水平”为核心主题。

名师引领,精品课堂绽芳华

活动现场,华灯璀璨,舞台庄重而典雅。滨河淮外杰出代表、高级教师董云主任登台献课《青春之光》。董主任从容自信,如一位智慧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深度探索黄文秀从“青春女孩—乡村书记—时代楷模”的成长蜕变,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青春从不被年龄定义,只要心中有光,每一刻都闪闪发光,皆是美好模样。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在课程改革探索中的前沿思考与精湛技艺,赢得现场同仁高度赞誉。

观摩研习,交流互鉴促成长

观摩环节,滨河淮外骨干教师团队全身心投入,老师们认真聆听,深度剖析各学科精品课堂。

周剑组长:有幸聆听了几位名师的课堂,深觉每一堂皆是“课标引领、素养落地”的生动范本。老师们紧扣单元人文主题,以生为本织就知识与价值的双重锦缎:(1)点赞卡里藏巧思:第一位老师借《青春之光》课文设计“点赞卡”活动,“捕捉闪光细节—提炼点赞手法—完善表达内容”三个步骤,既传授“如何用具体描写替代空洞赞美”的写作技法,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他人善意,让文字训练与情感教育同频共振。(2)文本细读见真章:董主任以黄文秀事迹为切入点,通过“成长轨迹时间轴”“分析小标题作用”等环节,带学生在字里行间探寻青春的真谛。当学生为“如果知道会遇险,她是否会回去”的观点争论“究竟是执着还是止步”时,思维的火光再次闪耀。理解了黄文秀“把青春写在脱贫路上”的精神内核,实现了从“读懂事迹”到“理解信仰”的认知跃升。

谭诚组长:有幸聆听了四名数学名师的课堂,深受启发。四位名师的课堂虽然教学内容上有所差异,但是教学过程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名师们不仅将复杂的知识化繁为简,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直觉。他们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可感。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数学教学不是机械地传授公式,而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教会他们如何思考。这四堂课让我明白,数学不仅是解题的工具,更是锻炼逻辑、培养智慧的桥梁。未来,我一定努力让数学课堂充满思维的碰撞与智慧的闪光。

左越组长:两位教师虽风格各异,但都精准把握"情境带动语篇,语篇承载语法"的递进逻辑:先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兴趣,,再以角色扮演强化语言输入,最终引导学生在合作对话中自主归纳语法规则。这种将语法教学从"形式操练"升华为"意义建构"的实践,真正实现了语言知识向语用能力的转化。启示我们:语法教学不是规则的简单搬运,而应成为搭建语言思维支架的艺术。当抽象的语法条目浸润在鲜活的情境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用英语思考的钥匙。

闫静组长:道德与法治课堂,聆听了盐城市鹿鸣初级中学张秀粉教师和和扬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邵秀芝老师的两节课。两节同课异构课设计巧妙构思新颖,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价值引领,厚植家国情怀,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老师专业素养扎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课虽概念抽象,内容厚重,但教师能引导学生增加“四个自信”,培养政治认同感,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两节课均心中有课标、心中有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层层递进,精心设计有效的情境进行探究学习。都是议题式教学,指向深度学习。都能引入时政热点素材和本土素材,结合当地人大代表履职情况,开启体验式教学。此外两课均开设实践探究活动,实现知行合一。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灵活结合起来,体现学科实践性特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在心中种下了爱国的种子,让学生们在探索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孙政组长:聆听四位物理教师的课堂,深刻感受到新课标背景下教学革新的蓬勃生机。尽管课程内容涵盖液体压强、气体压强及力学专题复习,却都紧扣“以学生体验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主线”的设计理念,呈现出各具特色又殊途同归的教学智慧。四位老师的课堂实践,让我深切体会到新课标下教学创新的精髓——知识不再是冰冷的公式与概念,而是通过情境化、任务化、体验化的设计,转化为学生主动探索的“宝藏”。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不仅点燃了我们的求知热情,更培养了科学探究、团队协作、创新实践等核心素养,为未来的学习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立足发展,赋能教育新征程

长期以来,涟水滨河外国语学校始终将教师专业发展置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位置,视其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此次选派教师参与盛会,正是学校持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助力教师成长的有力举措。

滨河校园中,花草繁茂,象征着教育的蓬勃发展。通过搭建这样的高端交流平台,学校鼓励教师走出校园、拓宽视野,将前沿理念与先进经验带回课堂,反哺教学实践。

学校领导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开放办学理念,积极为教师创造更多学习提升机会,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师的专业成长驱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课程教学改革之路上行稳致远,为培育时代新人贡献滨河力量。



上一篇:春风化雨解心结,共筑心灵避风港
下一篇:以运动之名,展青春风采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