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由来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立夏,二十四节气之第七个节气,在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立夏表示告别春天,进入夏天,是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是标志着气温升高、炎暑将至、雷雨渐多、农作物要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这个节气,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 为古时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俗话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
立夏三侯
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蝼蝈鸣
蝼蝈,蝼蛄也,适宜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随着蝼蛄的鸣叫,表示夏天的味道浓了。
蚯蚓出
蚯蚓是地地道道的阴物,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当阳气极盛的时候,蚯蚓也不耐烦了,出来凑凑热闹。
王瓜生
王瓜是华北特产的药用爬藤植物,在立夏时节快速攀爬生长,于六、七月还会结出红色的果实。
立夏习俗知多少
称重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称人是立夏的一项传统活动,在民间,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称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端坐在凳子上秤人,预示着吉祥如意。我们在家里也来称一称,平安吉祥伴我行,体验成长的快乐。
吃蛋
民间有“立夏吃蛋,石头踩烂”的说法。蛋形如心,吃了鸡蛋就能使人劲头足、补心气。因此,立夏节吃蛋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斗蛋
立夏开始,气温会逐渐变热,孩子们会食欲消退四肢无力,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疰夏”。传说女娲娘娘告诉百姓,立夏这天在孩子胸前挂煮熟的鸡蛋,可以帮助孩子消除“疰夏”。和孩子们一起编织一个彩色的蛋套,挂上美好的祝福。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分两端,尖者为头,圆者为尾。斗蛋时,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一个一个斗过去,破者认输,最后分出高低。画彩蛋
一颗颗普通的鸡蛋穿上七彩衣裳,在二年级小朋友们的手中变得绚丽多彩,小朋友美们欣赏着自己的彩蛋,深深体会到美好生活的意义。
立夏诗节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此时,蛙声蝉鸣,草长莺飞,绿肥红瘦,云卷云舒,万物进入生长的旺季,到处都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立夏,让我们一起品读最美立夏诗词,在诗词的微风里,清爽一夏吧!
立 夏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立夏
[宋] 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同学们,“春渐远,夏已至,万物繁茂”,让我们相约在美丽的夏季,一起携手,共同享受生活的美好!
宋·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
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
满架蔷薇一院香。
立夏
[宋] 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