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生活中的负数

时间:2023-09-05 13:16 作者:李萍 编审:张俊逸
       数学来源于生活,滨河淮外小学部五年级数学组结合新课标指导思想,利用假期开展“寻找生活中的负数”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相反意义的数量,知道负数在情境中表达的具体意义。
       对于“生活中的负数”这一课题而言,课题本身很新,学生的感知稍有限。《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数学应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出发。孩子们回到生活,寻找不同的负数,明白了每一种数的产生和出现都有合理的依据,感悟这些负数可以表达与正数意义相反的量。
       课上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后动手记录数据,学生在很多地方看到了负数的影子:小尺上,温度计上,手机上的气温……学生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负数,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他们亲身体会负数的优越性,亲身经历符号化、数学化的过程。新颖、美观的手抄报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本次实践活动,让学生实践,体会负数产生的必要性,在比较正负数的过程中思维产生碰撞,观点交锋,最终得出“用正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量最具有趣味性,最简洁,最科学。”的结论。观察,让数学知识更真实、自然、贴近生活,让数学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


上一篇:秋光为序,逐梦前行
下一篇:九月谢师恩,礼颂引路人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