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之后,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滨河淮外小学部二年级语文组的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校本课程——活在农历的天空下之小寒。
小寒由来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小寒节气分三候,每五天为一候。一候雁北乡(大雁开始向北迁移),二候鹊始巢(喜鹊筑巢准备繁衍后代),三候雉始雊(野鸡开始生长鸣叫)。
小寒习俗
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小朋友们把腊八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端起热气腾腾的粥碗,入口甜甜腻腻,品尝属于冬日的温暖。
户外运动
坊间常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要一碗。”在干冷的天气里,适宜进行户外运动更能增强体魄。同学们都积极参与,骑自行车、轮滑、跳绳……运动的热情让寒风都躲着他们。他们精神饱满,充满自信,无不彰显着滨河娃娃的活力与风采。
时光不寒,教育离不开烟火,而食育就藏在那平凡的烟火里,藏在孩子们美好的生活里。愿孩子们都能在本次节气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强身健体的乐趣,感受食物的美味,被岁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