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第一个是‘规划’,听讲座之前我的规划到考上大学就好了,听了报告之后我感觉要规划到考上大学之后,甚至是整个人生都要规划,看看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北大一学子因兴趣原因毅然退学转入北京一技工学校读书并且获得成功的案例给我有很大启示。第二个是‘实践’,多参加社会实践……”高一(2)班董清林同学听完报告后与同伴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3月22日,春天已近脚跟前,熊丙奇脚踩着春分时光,走进温州翔宇中学体育馆,来一场“给学生”的演讲——《高考改革与中学生的学业规划》,不禁要问:2015年春天,熊丙奇——这位知名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要给中学生一些什么提示呢?我们期待着……
温州翔宇中学四个年级64个班级的3000多学生带着“?”来到体育馆里,“专家是谁?”“为什么在尚未完全竣工的体育馆内举行报告?”“谁能掌握未来的主动权?”翔宇教育集团副总校长吕正军“向名师求解”“向专家求学”的解释消除了大家的疑虑。
熊丙奇教授的报告首先肯定了温州翔宇中学“办学条件来讲,温州一流,浙江一流,全国一流,全世界范围来讲也是不多的。”接着从高考改革开始,讲了新高考“科学选拔人才,中学生摆脱应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三个意义,以及浙江新高考改革的内容等等,“从2015年开始,减少加分,不为分数,而为兴趣。”“考后填志愿,要选择学校与专业,具体到对我们学生的要求,今后所有初中、高中都要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
熊丙奇教授特别强调了新高考下我们中学生的如何进行学业规划,提出了三点要求:做一个个性鲜明的学生,做一个充满兴趣的学生,做一个富有责任的学生,培育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必须首先要爱自己,对自己负责,从自己身边的事做起。具体表现在六个能力方面的培养,即: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观察社会的能力、自由表达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心理调适的能力。
他同时建议:每一个学生在自己学习生涯中努力达到六个“一”:参加一次学生会竞选活动,组建或者参加一个社团,至少参加一次公益活动,参加一次游学活动,有一次职业体验,找一位自己的导师。
现场互动环节把报告会推向高潮,熊丙奇教授给出“五个机会”,结果上台要求发言的学生有12名学生。当场获得熊丙奇教授的点赞。
“规划的时间愈早愈好,”吕正军副总校长最后在总结时说:“今天我们温州翔宇中学学子从体育馆出发是最好的起点。”
会议现场
吕正军副总校长主持

熊丙奇演讲
参加报告会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