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6日,由中国书画在线教育第一品牌——墨池推广的“墨池书法中国行公益巡讲在温州翔宇中学王羲之书法教育馆举行。墨池创始人兼CEO冯错、墨池人气导师朱海澄分别以《关于“经典”在书法史中的三次变迁》、《隶书体系学习浅谈》为题开展学术讲座。翔宇温州总校师生、墨池会员和社会书法爱好者等100多人聆听此次讲座。
“经典是活的,了解书法变迁会影响到你今后的书法写作或书法研究。”冯错先生与大家讨论了何为书法“经典”,他指出书法“经典”必须立足于整体书法史去讨论,才不失偏颇。冯错认为中国书法“经典”经历了魏晋到明末,以“二王帖学”时代;到明末清初,以“碑学体系”衍生出与“二王”并行的时代;再到20世纪以“甲骨文、汉简、敦煌卷子”与“碑学体系”“二王帖学”三足鼎立为经典的时代。他从古代到现代,引导学生发现“经典”的可取之处,但同时指出“经典”是变化的,勉励中学生虽然大多数时间都在校园,还是要关注当下,才有可能找到书写书法或研究书法的突破口。
“学习书法很多人都是从隶书入手,隶书在技法上和实践上更容易让初学者学有所成,建立起学书自信心和成就感。”朱海澄先生与大家分享了隶书学习与创作的心得以及当前隶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讲解了隶书的美学并指出学隶要溯本追源,立足秦汉着眼清贤,关注当代。与此同时,朱老师现场以“王”“周”“金”三字为例讲解了书法与写字的区别,他指出学习经典汉碑,要融汇贯通,博采众长,以他法融入我法,逐渐构建自己的书法风格体系。两位老师时时妙语联珠,同学们笑声不断,一度将课堂推向高高潮,同学们的热情一度高涨,互动频频。
“老师,我觉得我在练习书法过程中太过于严谨,不擅长变化,所以进步很慢,您觉得有什么突破口?”“老师,请问写书法是否要保持自己的风格,我在练习过程中,自己觉得挺好看,但老师总是要我改,很疑惑。”现场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导师一一耐心解答,鼓励同学们初学书法时,要将自己归零,多学习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法,只要保持对书法的热爱,终有一天会找到属于自己个性的书写技法。
“让校园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致力于开创中国书法新境界”。此次墨池书法中国行公益巡讲活动由翔宇王羲之书法教育馆承办,书法教育馆负责人赵明表示,我们就是要让孩子和这些名师、大家站在一起,也许有些知识很多孩子还一知半解,可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影响孩子未来发展的后劲和气度。“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从优秀走向卓越,和最好的自己站在一起。
墨池CEO冯错
墨池人气导师朱海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