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铿锵有力、暖心提气,将“劳动”的内涵做了新时代的诠释。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培育学生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的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温州翔宇中学初中部基于此设计了一套“劳动教育”课程,与小学劳动课程不同,初中劳动课程更注重增加劳动技能,以家政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型劳动等为主要内容。2022年国庆期间,学部德育处发出号召,组织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劳动,为幸福生活赋能。
七年级:做一件家务
七年级孩子刚刚经历了小学到初中的转变,通过劳动,学习并提升独立生活能力是其主要目的。基于此,七年级开展了“做一件家务”劳动实践活动。孩子们假期在家,或整理厨房,或整理衣柜,或整理床铺,或整理书桌……“原来干净整洁的环境会令人心情舒畅。”亲自动手带来的环境改变,让孩子们开心不已,纷纷表示,终于明白为什么学校会要求寝室里、教室里、走廊边等校园环境要始终保持整洁了。
八年级:体验一次采摘
秋天,是金色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假期前,八年级科学老师利用课堂,向孩子们介绍了一些常见的瓜果、蔬菜的生产过程、营养价值。国庆假期,孩子们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田间,进行采摘。“采摘甘蔗的时候要离地3公分处向蔗头处往下砍,注意不要砍到脚。”“原来板栗外面还有一层栗苞。”……通过采摘,同学们发现“躺”在市场的许多食物,原来早已“脱”去了外衣。采摘后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动手加工,吃着亲手从地里采摘加工而成的食物,幸福感油然而生。
九年级:感悟职业魅力
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已成为新时代的社会共识。九年级学生,在假期期间,深入到社区、工厂等,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型劳动和生产劳动。“原来把线缝合成一条直线那么难。”“厨师真不好当,厨房太热了,锅太重了。”“景区清洁员很辛苦,好多垃圾都在角落里,并不是弯腰捡起这么简单。”“想做一名优秀的志愿者,不是光有热情就够了,还要有足够的知识能够回答各种问题。”……孩子们在参与过程中,理解劳动创造价值,逐步培育主动劳动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
“倡导亲历劳动实践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会开展项目探索,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中共温州翔宇中学党支部书记、初中部校长戚成林说,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要加强劳动实践过程的指导,解决劳动教育“形式化”“表面化”,通过健全机制,不仅要倡导老师参与,还要吸引家长参与进来,形成家校共育,做好学生劳动观念的引导,以及劳动品质的培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