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浙江省社科普教育基地——温州翔宇中学昆虫贝壳博物馆化身为最热门的“自然课堂”,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学生团体及亲子家庭。即使天气炎热,也抵挡不住学生们参观博物馆的热情。据统计,整个暑期博物馆累计接待参观者近3000人次,场馆内人头攒动,求知与探索的热情持续高涨,一派热火朝天的研学景象。
一踏入博物馆,孩子们眼中的好奇与兴奋扑面而来。在 “昆虫帝国” 展区,形态各异的珍奇昆虫标本牢牢吸引了众人目光。
“老师!这只甲虫的壳怎么像铠甲一样亮?” 小朋友踮着脚尖,指着阳彩臂金龟标本发问。场馆老师俯身解答:“这是阳彩臂金龟,它的鞘翅能反射金属光泽,既是‘黄金铠甲’,又能吸引同伴,是大自然的智慧呢!” 孩子们听得目不转睛,不时发出惊叹,对昆虫世界的好奇悄然萌发。
移步 “贝类世界” 长廊,仿佛闯入海底王国。鹦鹉螺、翁戎螺、宝螺等珍稀标本整齐陈列,色彩斑斓、形态奇特的贝壳让孩子们流连忘返,纷纷驻足观察,感受海洋生物的奥妙。
暑期研学的精彩远不止静态参观,博物馆 “博物启蒙” 实践课程系列更是 “明星项目”。多支团队在导师带领下,参与了《寻贝记》《海胆灯饰制作》《贝壳手链制作》等特色活动,在动手操作中解锁自然奥秘。
寻贝记
《寻贝记》现场,孩子们化身 “海洋侦探”,攥着任务卡在 “贝类世界” 里搜寻。“我找到啦!任务卡上的‘鹦鹉螺’在这里!”10 岁的张悦悦举着任务卡欢呼,队友们立刻围拢过来。导师笑着补充:“鹦鹉螺可是‘活化石’,在地球上生活了几亿年,见证了海洋变迁哦!” 孩子们一边认真记录,一边分享知识,游戏般的探索让海洋生物知识变得生动好记。
手工制作区同样热闹。《海胆灯饰制作》中,孩子们端详着处理好的海胆壳,小心翼翼地穿灯串、做装饰,当灯饰点亮时,活动室里满是欢呼,成就感溢满孩子们的脸庞。《贝壳手链制作》则成了低段年级孩子的乐园,他们挑选喜爱的贝壳,专注地串连编织,互相帮忙解决小难题,一串串独一无二的手链承载着他们的海洋记忆,欢声笑语不断。
这场暑期研学盛宴,将课本知识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体验,让孩子们在观察、探索与实践中爱上自然。当孩子们带着手工艺品与新知识离开时,热爱科学、保护生态的种子已在心中生根发芽。温州翔宇昆虫贝壳博物馆以 “寓教于乐” 的研学之旅,为孩子们的暑期添上了精彩一笔,也让自然教育的意义愈发深远。
作者 | 昆贝馆 黄蓉蓉
编辑 | 黄蓉蓉
编审 | 高 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