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教育局、温州晚报诚邀校长老师家长,一同探讨“我心中的好学校”
翔宇总校长卢志文:好学校应有这样十大特征
2013年5月12日,《温州晚报》11版“教育周刊”刊载了记者方温力、施滢滢联合采写的现场工作通讯——我们心中的好学校。该版内容由两篇文章组成,其中一篇为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的发言内容。
通讯说,什么是好学校?温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谢树华3月31日在本报刊登的一篇文章里提出了这样一个开放式的问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谈“什么是好学校”,就有一千种对“好学校”的见解。为了听到更多的声音,温州市教育局和温州晚报于5月4日联合举办了“我心中的好学校”座谈会。来自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和民办学校的校长、老师以及家长代表30多人畅谈“我心中的好学校”。藤椅、沙发、清茶,在轻松的氛围中,大家开始了热烈的讨论。你一言我一语,交锋碰撞不断,因为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把火。
通讯特别提及,中国民办教育十大风云人物、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近期加盟温州教育,担纲温州翔宇中学校长一职。他在座谈会上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个人魅力,富有激情地提出了他心中好学校的十点标准。字字深刻,句句切中要点,引得一片赞同之声。(向宇)
座谈会现场图片
电子报纸内容截图
附一:
好学校的“十大特征”
□卢志文
虽然,每个人心目中好学校的标准并不相同,但人们心目中对于好学校有着许多共同的期许。
从教育内涵说,充满人文情怀,闪耀智慧光芒,洋溢成长气息的学校,是好学校;从质量标准说,既有学习质量,又有发展质量,更有生命质量的学校,是好学校;从外部评价说,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认同,同行佩服,教师幸福的学校,是好学校……
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曾经总结过“一流学校的十大特征”。我想,这些特征正好可以回答“好学校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个问题。
好学校应该有准确的自身定位
“找准位子,办出样子,创出牌子”,是一所学校成长为好学校的“三步曲”。学校定位,要遵循“四个客观”的要求,即充分考虑社会的客观要求、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和教育的客观规律。
好学校应该有稳定的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方法、机制、措施及人才培养过程中各种关系的规范。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客观化,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映和表现。“相对稳定”反映学校掌握教育规律的程度。
好学校应该有扎实的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和体系决定人才规格与质量,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结构与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是好学校的必备条件。
好学校应该有精良的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核心和关键。“个体素质较高,群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
好学校应该有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创造的。但是,它一旦被创造出来,就是一种能动的教育力量,又反过来影响这所学校的师生、员工。文化是一种精神期待,在制度管不着的地方起作用。一所学校,不可能有百年不变的校长,却可以有千年传承的文化。
好学校应该有广泛的社区参与
学校的社会参与度越高,学校越好。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现代教育也必须是面向社会的教育。这种教育在积极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能广泛地吸引社会的支持与参与。教育孩子要从教育家长做起,从家长的自我教育做起,从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做起。
好学校应该有充分的主体发挥
学生广泛的主体参与,既是好学校的标志,也是一所学校之所以成为好学校的原因。学生主体意识的弱化,就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弱化。
好学校应该有适用的教育设施
不提“先进”,也不提“一流”,而是强调“适用”,“实用、高效、人本”才是衡量教育设施优劣的标准。一些学校有非常漂亮的操场,用金属围栏圈着,入口处上锁,真不如时刻开放着的泥地操场。用坏了的教育设备,比保存如新的教育设备美100倍。“我这个地区最好的建筑是学校”不如“我这个地区待遇最好的职业是教师”。
好学校应该有浓厚的科研氛围
教育科学是前沿科学。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创造,其实都包含在教育科研当中。教育科研,不是为了出成果,而是为了出人才。学校浓厚的科研氛围,带给孩子的是可贵的“求真”意识。
好学校应该有科学的质保体系
教育是过程的艺术,没有过程就没有教育。好教师不认真工作,和差教师无异。建立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比选拔好教师更重要。把质量交给制度,比把质量交给个人更可靠。
好学校可以有很多特征,单独或者部分具备这些特征的学校,未必是好学校。只有系统具备这些特征,并且“底线有守”、“创造无限”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好学校。
做教育这么多年,做了许多学校,也做了一些世俗意义上的好学校,但离“我心中的好学校”还有很大距离。希望在温州做的这所学校,能离我心中的好学校,近些,再近些。
附二:
温州晚报相关网址链接
http://wzwb.66wz.com/html/2013-05/12/content_14374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