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球场上,前突后奔,动作敏捷,脚上功夫娴熟,皮肤黝黑的他,你很难与温文尔雅的美术老师联想到一起。不错,他就是翔宇中学高中部的美术老师:张厚振。
最近,他和他的学生们迷恋上一件事:在火柴盒上手绘画。桌上摆着一幅火柴画《梵高》,讲起手绘画,张厚振老师瞪亮了眼睛:“所谓火柴画,就是在火柴上画画,含创新创意,不是单纯的画,有味在里面,有设计的元素在里面。梵高的画有特点、鲜明。”
2015年以来,翔宇中学高中部学生幸福指数明显飙升,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手绘画朝他们走来:石头画、T恤画、鞋子画、火柴画,让他们兴奋不已。2017年4月7日,永嘉县艺术节成绩揭晓,张厚振老师获悉自己辅导的两位学生获得一等奖时感到很欣慰。他清楚地记得《翔宇学生宣言》里的一句话:“我们永远不囿于成见,我们敢于怀疑、勇于创新,以批判的眼光‘拿来’人类文明的精华,让创新的意识和创造的能力成为我们学业进步的不竭动力。”他坚信自己的教学之路是走对了。
设计串起了他课堂教学的创新创意
张厚振老师是学平面设计的,设计串起了他的创新创意,致力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他认为:“单纯的画画,学生容易厌倦,结合生活起来学生就有兴趣了,就会主动去学,T恤画完了可以穿身上,鞋子画完了可以穿脚上,石头画可以当装饰摆设。学以致用,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甚至可以把翔宇的办学理念融进创意中去。”
于是往往出现的场景是:这个学生画完了,另外的学生没画完,下课了,赶快画。然后期待下一次美术课的到来。平时课堂教学,张厚振老师面向每一个学生,考虑到学生学习美术时间有限,一个月三四节课全都学同一个内容,不一定要有基础,只要有想法就行。但是参加艺术节比赛的同学都有基础,辅导点拨一下,进步就快了。
“说说这两件作品正负形之间的关系。”一幅幅精美的电影海报,一幅幅耐人寻味的公益广告,两两对出,同学们有些应接不暇,纷纷说出自己所见到的图片内容,以及图片所要表达的内涵。这是4月20日,张厚振老师在高二(14)班上《奇特的视角图形》课的情景。
有了感性的铺垫之后,张老师进一步解释本堂课的两个概念:正形与负形,“所谓正形与负形是指一个图形一般有图案部分及衬托图案部分的两个形,属于图案的部分叫正形,而衬托图案的部分称负形。图形创意中,往往把两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看了,说了,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当堂练习,在画纸上进行“图形创意,影子的联想”。 徜徉在张老师的创意美术课,学生一当坚持画下来就很期盼的。
“大餐”固不可少,但“小吃”也别有风味
引导学生行进在艺术殿堂里,目睹学生手执作品开怀大笑的样子,张厚振老师决心把课堂教学中创新创造做得更好。他曾把自己的美术课形象地比喻成“小吃”,他说:
“文化课对一个小孩的成长是一个大餐,身体成长必须吃的,正儿八经的饭;音体美就是特色小吃,人的成长大餐固不可少,但小吃也别有风味,小吃吃一下更好。”
“音体美这些东西身上显现的是你的一种生活态度,只有你热爱生活了,才会爱这些东西。而且有了这些东西,你的人生才会完整,缺少了就像少了点什么东西。学生空余时间多参与音体美活动,可以缓解学业紧张的压力,促进‘大餐’的消化。”
张老师的身影还时常出现在高中部创意社团课上、各种晚会的策划上,以及校园的足球场上,每逢周末,跟吴庆秋、王乃林、赵小龙几位老师一起,过一把足球瘾。他明白:无论是教学,还是踢球,他要让生活的每一天都富有创新创意,最终指向“幸福完整”。
张厚振老师荣誉名片:2006年获山东省爱国护税比赛中获一等,2006年第十届中国华东大奖设计艺术展,海报设计类《年轮》获未来设计之星奖。2009-2011年宝应县美术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2013年宝应县美术教师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