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新校长》杂志社第九期推出首届“中国最校园”评选排行榜,温州翔宇中学入选“最场馆学习”校园,北大附中入选“最自由大气”校园,同期入选的还有宁波二中、春晖中学等全国12所学校,入围的有北京新英才学校等全国25所学校。该期第40-41页刊登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署名文章《翔宇中学:建在博物馆里的学校》,表示学校还将深度推进以博物馆为核心的全方位课程改革:“翔宇相信,随着云教学应用的普及,校本课程体系的完善,博物馆会在学校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调动一切情境资源。温州翔宇中学已于12月20日收到,新校长杂志社颁发的“最场馆学习”奖牌。蒲公英教育智库执行委员会总裁、总编辑李斌表示,我们在哪里展开构思与建设,就会在哪里获得打破与重建,“中国最校园”的三个“本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下一代编织一场关于人生愿景的“美梦”;学校的本质,就是调动一切情境资源,激发师生的学习潜力;校园设计的本质,就是教育理解到深处,设计自然涌现。
博物馆是课堂的延伸。“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2016年11月20日,以“共话未来学校”为主题的2016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在温州开幕。800余名国内外教育工作者汇聚温州翔宇中学,探索教育创新思路,分享新教育实验成果。卢志文认为学校博物馆是课堂的延伸,是课程的符合载体,是学生学习的理想场域。
“我想说有一种卓越叫翔宇,有一个卓越的人才就是卢志文,他把他一生到现在为止收集到的所有的灯谜变成了馆,同时他不仅把自己当成人才来挖掘,还挖掘了他眼里的人才。天堂就是博物馆的样子,我觉得这里的孩子就像是生活在天堂中。”新教育研究院院长许新海作大会总结并发布此次论坛的《温州宣言》时谈了自己“强烈震撼”的五点感受,送给温州翔宇中学,送给卢志文先生和他的团队们:学校在花园中,学校在博物馆中,学校在图书馆中,校园的主人是师生,课堂的主人是学生。
场馆课程学习是常态,从2013年那个秋天走来。翔宇昆虫馆、贝壳馆,2013年9月建成,试开放;翔宇中华灯谜馆2014年3月筹建,2016年5月试开放,2017年5月正式开馆;翔宇王羲之书法教育馆,2016年2月建成开馆;翔宇瓯江书院、灵舒创意馆(翔宇创客中心)2016年11月建成开放。翔宇生命教育馆正在筹建中。翔宇场馆与翔宇中学(2013年创办),一同成长。2016年温州翔宇中学贝壳博物馆、翔宇中华灯谜馆双双入选“永嘉县十佳美丽场馆”,2017年温州翔宇中学科普馆荣获永嘉县科普先进集体,馆长吴坚荣获先进个人;温州翔宇中学被授予“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荣誉称号。
高三同学陈之涵、柯小珂两位艺考生在书法馆老师赵明的指导下,今年顺利地考上了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除了常态的书法选修课教学,书法馆已成功举办了两届翔宇温州总校第二届师生员工书画印展。
自2017年12月18日开始,昆虫馆老师们决定在翔宇教育集团官微“翔宇视点”公众号上开设专栏,定期介绍一种昆虫,已经介绍了猫头鹰环蝶。《昆虫视界》荣获了2017年温州市第九届普通高中精品选修课程一等奖。2016年7月1日,《浙江教育报》教师周刊第四版刊登文章《一个博物馆,一个课程群》,详细介绍学校博物馆课程建设,以及翔宇第一建馆人吴坚赋予传奇色彩的场馆人生故事。
2018元旦将至,灯谜馆馆长郭少敏、助理赵轲老师正忙乎着为翔宇中学第11届灯谜节做准备。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第10届翔宇中学校园灯谜节了。2015年《温州人》杂志第11期文化栏目刊登文章《这里,灯谜是唯一的主角——玩出来的中华灯谜博物馆》,记叙灯谜已经是翔宇中学特色教育中的一员,目前已有校长卢志文等主编的校本教材《中华灯谜教程》,开设选修课,组织敏思灯谜社社团,创办纸质刊物《文虎摘锦》。2017年6月7日,《温州日报》文化周刊刊登《灯谜大会,留下“谜人”风景》报道第四届中华灯谜文化节盛况。
创意创新创造,翔宇魔方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车模赛,一个个新玩意不断从翔宇创意馆传出,这不,2017年12月14日,“中国发明教育网”微信公众号发表一条消息:《温州翔宇中学这位同学,恭喜你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报道温州翔宇中学朱林豪同学发明《通用三刃弧形中空切片刀》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喜讯。
卢志文在实践基础上的场馆式学习理论提升。卢志文总校长就场馆学习顶层设计,在全国重要论坛上、媒体刊物上阐述翔宇场馆式学习。
2015年12月4日上午,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在“第二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的演讲主题为《温州翔宇中学的场馆式学习》,他提出“场馆以学习者为中心整合学习资源。” “应试教育、网络学习、虚拟环境……今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日益远离真实的自然和社会,再炫目的虚拟都不能代替最朴实的真实!”“教学的最高境界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不是仅和虚拟的世界、过去的世界、书本的世界站在一起的。”
2016年2月15日--16日,2016年中欧知名高中校长论坛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胜利召开。论坛上,翔宇总校长卢志文就“网络时代的场馆式学习”做专题演讲。卢志文认为,好的教育、理想的学校应全力建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资源库,让学生在校园里就能感知世界。他介绍了温州翔宇中学的场馆式学习图景,并对网络时代的场馆式学习做出描绘,给出了目标。
2016年6月6日,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在《人民教育》2016年第10期(总743期)上刊发文章——《场馆学习: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提出“做应然的教育”“ 让校园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
《中小学管理》2017(7)刊登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文章《建一群博物馆:“让学校成为汇聚美好事物的中心”——浙江温州翔宇中学校园博物馆群的构建与思考》,论道翔宇场馆式学习。

【附】
翔宇中学建在博物馆里的学校。
文/卢志文。
每一首百年老校都如同一座博物馆。但是,翔宇中学的出现,却同时颠覆了我们对学校以及博物馆的认识。这所建校仅四年多的学校。除了把校园环境打造的特别优美以外,还打造了一个校园博物馆聚落。
学校按“真、善、美、本、综”五个类别,规划设置自然类、政史类、艺术类、生命教育类、创意类五大类型场馆,相继建设了“翔宇昆虫博物馆”“翔宇贝壳博物馆”“王羲之书法教育馆”“翔宇中华灯谜馆”“灵舒创意馆”“瓯江学院·阅读馆”等博物馆。
这些博物馆,对于学校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它给孩子们带去了国际化视野,提供了调动孩子们综合感官的教学途径,给予了学生以近似人类探索真实世界的状态去获得知识、形成智慧的机会和平台。
同时,博物馆中蕴藏着无数奥秘,也极大地激发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为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翔宇中学为每个博物馆配置资料室,提供大量的拓展资源,以满足孩子们深度探究的需要。比如:灯谜馆资料室收藏的一万多本灯谜书籍中的珍稀版本,是许多资深“谜人”都难得一见的。
博物馆还配合学校课程,提前发布主题式活动,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博物馆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课堂。
目前,翔宇中学的“新生命教育馆”正在建设中,并计划建设更多的博物馆。已经开放的场馆,远没有发挥出其最大和最佳的效能,学校还将深度推进以博物馆为核心的全方位课程改革。
翔宇相信,随着云教学应用的普及,校本课程体系的完善,博物馆会在学校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