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玉林李西然参加“面向青少年的哲学”师生圆桌论坛

时间:2022-10-16 16:51 作者:蒋念文 编审:高谋
  

  2022年10月16日下午,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协办的“面向青少年的哲学”师生圆桌论坛以“腾讯会议”的形式举行,温州翔宇中学瓯江书院院长叶玉林受邀参加线上哲学教育圆桌论坛并做分享,高二学生李西然同学应邀参加《开端》线上读书交流会,并与上海市复旦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上海市育才初级中学等学校的学生一起同台做分享。
  高校里的哲学专业如何落地到中小学的哲学教育里面去?如何在中小学做好哲学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做了一些探索,并出版了“面向青少年的哲学”书籍——《开端》,并希望借助此次师生圆桌论坛,以读《开端》分享为起点,以学习为中心,突破中小学哲学教育新路径,形成师生探究共同体。

  翔宇师生说
  作为20名学生中首位发言者,李西然同学早早准备好讲话稿,成竹在胸端坐在电脑屏幕前,口齿清晰地谈起自己关于哲学的“开端”,在我真正了解哲学之前,大概在初三的时候,我们寝室的一个同学,也许是过敏,她的双臂上起满了红疹,还不是一点一点的红斑,而是大块小块的红肿,布满她的整个双臂。我当时看到就感到毛骨悚然,那天晚上,我尽己所能地去帮助她,可这也让我产生了一个疑惑:我究竟是为了帮助她而去做这些事,还是说,我只是为了消除对红疹的恐惧而去做的?如果是后者,那平时我所谓的“乐于助人”,会不会只是为了满足甚至连自己都可能没意识到的内心需要呢?这是我第一次清晰地觉察到,我正在思考我自己,怀疑我自己。当时不知道,现在想来,这大概有点像哲学思考了。关于死亡的哲学探讨,李西然同学说,对我来说,对死亡的恐惧是推动我在哲学以及生活上前进的驱动力。我同学讲过一句话“当死亡被注定,向死而生更是一种勇敢”。我希望在哲学中找到对于我自的向死而生的意义和生活方式,也去寻找生活的勇敢。我认同在人死之后,他的价值和意义不会消失、终止。
  作为9名教师中其中的一位发言者,叶玉林老师的发言从中学哲学教育的必要与困境谈起,教育内卷之现实,在帮助学生面对他的命运,哲学在此大有用武之地。然后总结瓯江书院在哲学教育方面的一点实践经验:从经典进入,设置了《理想国》精读课;从线上课程进入,安排了西方哲学速读——参考周濂《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从哲学社进入,组织了果核哲学社,开展午后哲学专题对话;以输出为导向,线上(果核,刘擎的书)与线下(辩论队)结合,问题聚焦,一次比赛如同一个项目,有读书,有批判性思考,以及在辩论中看见具体的人,这是价值所在。


  中学做哲学教育,我们一直在路上
  温州翔宇中学瓯江书院一直在做哲学教育,包括辩论,批判性思维,这些都属于哲学教育,探讨如何通过哲学的视角去帮助学生去思考这个世界,思考他们自身,探索出一条个人的出路。华东师范大学希望借助很多中学生读完这本《开端》书的分享,来看看这些学生在究竟在想什么,对这个世界怎么看,以及今后中学和大学如何更深入的做哲学教育。
  参加这个活动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叶玉林老师认为,瓯江书院以学习者为中心,要不断探索一种新的学习模型,我们要考虑如何跟高校进行对接,利用高校的资源,成为我们学校学生学习的一个有效的资源。另一方面,就像我们学校的理念提到的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做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通过这种交流活动,增加我们学生能够跟大学的老师进行交流,跨越中学跟高校的围墙,增长见识,改变格局,为学生终身发展铺垫。

  缘起:讲座、研究生实习基地、互访。
  2017年3月25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刘梁剑做客温州翔宇中学,讲座《时不我待慢慢来——现代性困境与出路》与《当人生遭遇了哲学》。当日,“华东师范哲学系研究生实习基地”授牌仪式在温州翔宇中学举行,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刘梁剑教授盛赞翔宇办学特质,期待今后开展更多深层次合作。
  2018年11月,瓯江书院院长叶玉林赴华东师范大学参加《思想与文化》青年读者交流会并做分享。












上一篇:深秋,翔宇跑操正当时
下一篇:心理专家林永坚翔宇讲座:青少年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