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光明日报主管、光明日报出版社主办杂志《教育家》专题报道:把场馆“搬”进学校,开启学习的探索之旅。刊登记者采访温州翔宇中学文章《场馆学习,让孩子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
温州翔宇中学场馆学习走过十个年头,翔宇场馆不仅成了校内学生喜爱之地,而且成了校外学生来此研学的网红打卡地,参观学习达数十万人,深受社会广泛好评,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浙江省科普教育基地”。
【附】原文
场馆学习:让孩子和整个世界站在一起
文|张雨宁
打开围墙办学校,解锁时空办教育。在非正式教育形式多元化的今天,场馆学习之风日盛。作为“先行者”,有着“中国最场馆学校”之称的翔宇教育集团旗下的浙江省温州市翔宇中学(以下简称“翔宇中学”)。十余年前便开始探素实践开展场馆学习的最优路径,从变革45分钟课堂到整体开发卓越课程,探素前行过程中,翔宇中学在校内打造了一个校园博物馆聚落。如今,这些场馆不仅成为深受翔宇师生喜爱的“第二课堂”。也为变革学校的教育教学形态创造了多种可能。
打造校园里的“百科全书”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教育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但也导致了一些问题的出现。“信息化时代,人们把知识做成·压缩饼干',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塞给最多的孩子。这样的教育带来很大的问题——我们可以快速灌输给孩子既有的知识,却使孩子失去了直接面对真实世界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卢志文感慨。如何打破知识、社会与经验的分离状态,改变、修正、弥补“高效教育”的缺陷?
经过深入思考,卢志文带领用宇中学探索出了一条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路径——场馆学习。在卢志文看来,博物馆等场馆具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立足本土、连接古今“的特点,能够让校园这一物理空间,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栖息之所,成为连接学生与自然、与社会的纽带。
在完善标准配套的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的基础上,翔宇中学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按照“真、善、美本、综”五个类别,规划设置自然、政史、艺术、生命教育、创意五大类型场馆。相继建设了翔宇昆虫博物馆、翔宇贝壳博物馆、王羲之书法教育馆、翔宇中华灯迷馆、灵舒创意馆和瓯江书院。依托这些场馆资源,翔宇中学进行了系统化的综合课程建构和活动实施,追求“百科全书”式办学。
建馆需要“大牛”人物。卢志文“因人设岗”,选用行业专家或某个领域的资深“发烧友”担任馆长。例如:中华灯迷馆的馆长郭少敏。是当代菩名灯迷艺术家、猜迷高手,至今保留全国现场迷赛个人冠军最多纪录;昆虫博物馆和贝壳博物馆(合称昆贝馆)的馆长吴坚对昆虫和贝壳的收集和研究达20余年……卢志文充分给子他们创馆的信任和设课的自由度,让他们从追求卓越的理想主义者做起,修炼成为坚韧执着的行动主义者。在建馆过程中深度融合翔宇中学的教有理念。
为了充分发挥场馆的教育功能,翔宇中学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改造。普通的博物馆大多只能参观展品,没有提供那么多凳子、软椅、台桌用以深入研究讨论,在翔宇博物馆里就要加上;普通的实践基地大多仅仅提供活动场地,不具备开设展览的条件,翔宇博物馆就要尽力收藏和展览更多实物,为学生推开认识世界的大门。
由翔宇中学各类场馆向外延伸的各类活动、社团、选修课丰富多彩。迄今。翔宇中学已接待数十万人次,在馆内开展不同方式的学习。让资源从社会而来,再惠及社会;让学习随时在场馆发生,再回馈学生。
将世界送到孩子面前
在现实的办学环境下,带孩子到真实的社会和自然中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校内场馆建设和场馆学习,恰好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将世界送到孩子面前。
“博物馆有着最深的历史,最真的现实,最远的未来。”卢志文表示,博物馆作为教育性场馆的典型代表,是课堂的有效延伸、课程的复合载体、学习的理想场域,对于学校教有不可或缺。
昆贝馆是翔宇中学博物馆群最具代表性的场馆。“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博见。”作为馆长和负责人,吴坚充分发掘馆藏资源之“多”与“博”,设计构建了以学生动手实践为主的课程体系。例如:昆虫博物馆的课程群,设置了昆虫视界,博物启蒙等课程,以及“寻虫记”等实践活动。从某一类昆虫专项研究课程和标本制作,到昆虫之历史,昆虫
与文化,再到由昆虫引申的创新发明等内容,涉及历史、文化、科技等多方面;贝壳博物馆的课程群,包括贝壳彩绘、海胆灯制作、贝壳风铃制作、贝壳手链制作等丰富多样的活动课这些课程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双向互动中激发兴趣、主动学习、博闻广见,启发他们对生命、自然和社会的深度思考。
场馆的学习是真实的。“再炫目的虚拟,都无法代替最朴素的真实。”卢志文认为,在如今科技发达的时代背景下,昆虫和贝壳被以静态的图像或动态的视频等形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尽管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去了解部分世界,它们所能展示和传播的信息与知识也是不完整的。“实物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吴坚补充道,“了解和认识一样东西,就算看过很多图片,也觉得没有实物好。尤其是蝴蝶的美,必须得看真正的蝴蝶本身,那种色彩是语言无法表达的,那些知识是书本无法传递给学生的,只能靠他们亲自去体会、去感受。
场馆的学习是高效的。“人有五感: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学校课堂内的多媒体只能用作视觉和听觉,但在博物馆里就不一样,比如,一个孩子拿起一枚贝壳敲一敲摸一摸,就立刻能知道它的质感如何、硬度怎样。这不再只是一个指标,而是学生主动从切身体验中获取的完全崭新的知识。”吴坚认为,场馆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直接、亲自接触自然的契机,这种知识传播和内化的速度之快,远远超过了文字、图片和视频。
场馆中的学习,由“人”来定义
让教育在场馆中随时发生,一切都由“人”来定义。
瓯江书院是翔宇中学博物馆群中的另一大场馆。院长、负责人叶玉林介绍,瓯江书院以学生为主体,创新形成了果核纸媒、果核学园、果核Talks三大板块深度互动的运营模式,开设了《理想国》精读课、翔宇书生讲书课、“红楼人物十三讲”、西方哲学速读课等十余门场馆专题课程;创设了果核书店、“翔宇之锋”辩论队、温度文学社等社团。同时,瓯江书院与学校学部互相协作,承接举办“翔宇之锋”辩论赛“少年天下”演讲会、“翔宇”脱口秀大赛、“响语杯”主持人大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并积极邀请学科专家到书院开设讲座、举办讨论会等,扩大书院在校内外的影响力,将更多学生“引进来”,参与书院的课程、社团和活动,以专业化专项化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带领他们“走出去”,到更广阔的平台展示自我。
“以往学生只能被看见,而很少主动去让人看见。”叶玉林说,“我们的重点就是让学生通过参加书院的社团课程和活动,不断开阔眼界,亲自去看更广阔而自由的世界。”瓯江书院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引领作用,使书院纸媒、社团课程与学校活动之间高质高效沟通,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实现学生自身的能量聚合,从而在学习资源共享和双向交流中形成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良性循环。
叶玉林还提到,书院内虽划分了沙龙区、课程区、教研区、文创区、社群区,但所有场地都可以作为多功能区,没有严格规定使用方式与方法。他希望学生们可以相对自由地来到这里,自主选择适合的区域开展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场景类似于教育学者朱永新先生提到的“未来学习中心”。
“语言所及,世界所抵。”叶玉林正致力于将繁复的世界展现在书院里,将生活这本书翻开在每一个学生眼前。叶玉林还畅想,在未来,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学习能力为主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学科教学模式,将书院建设成为新型知识共享社区,在其辐射范围内进一步形成良好教育生态。
当前,不仅是翔宇中学,越来越多中小学也着手在校内建馆,将场馆学习引入学校教育体系。近年来,吴坚和团队帮助北京、浙江、江苏等地的多所学校建设了校内博物馆。对于尚不具备足够场地和资源建设校内博物馆的学校,吴坚还尝试以“移动博物馆”的形式助力其开展场馆学习。叶玉林则期盼书院能够因地制宜地和更多高校、社会组织开展合作,促进教育教学资源与人才的共享和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