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当晨曦掠过校服的肩头,少年们以挺拔军姿迎来成长的特殊一课。烈日下的汗水,凝结着坚持与蜕变;铿锵的口号,回荡着集体的力量。这一周,是体魄的锤炼,是意志的洗礼,更是青春扉页上浓墨重彩的印记。
同学们用笔尖记录军训岁月中的悸动与思考,每一篇感悟都是成长的见证。愿这些文字留存炽热初心,照亮前行之路,让军人精神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闪耀。
此刻,让我们共同翻阅这份用汗水书写的青春答卷。
温州翔宇中学2025届高一“铸钢铁军魂 育时代新人”军训感悟系列报道之⑤
军训魂,是启航的力量
9班 邱陈言
为期六天的高一军训,已然在骄阳与汗水中落下帷幕。然而,这段短暂却刻骨铭心的时光,早已化作滚烫的烙印,深深地铭刻在我青春的记忆里。它不仅是一次体能的考验,更是一场意志的淬炼,一次精神的洗礼。
骄阳下的“烤”验,是坚持的勋章。
犹记得第一天站军姿,不过短短几分钟,汗水便如小溪般顺着额头、鬓角滑落,后背的衣衫紧紧贴在皮肤上,双腿在微微颤抖,脚底传来阵阵酸痛。烈日无情地炙烤着大地,也炙烤着我们的意志。多少次,当教官“调整”的口令迟迟未到,当身体叫嚣着想要松懈,是“坚持到底”的信念在心中呐喊。
同甘共苦,情谊如金。
军训场上,最动人的风景,莫过于那份在汗水中凝结的同窗情谊。休息时,一瓶水在同学们手中传递;有人体力不支时,身旁总有人及时搀扶;训练间隙,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会心的微笑,都能瞬间驱散疲惫;夜晚拉歌,嘹亮的歌声、此起彼伏的欢笑,让星光下的操场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在共同的“煎熬”与拼搏中,迅速打破了陌生与隔阁。我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共同分担训练的艰苦,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这份在特殊环境下建立的“战友”情谊,纯粹而深厚,是我们开启高中生活最珍贵的“第一桶金”。它让我们懂得:青春的路上,并肩作战的伙伴,是照亮彼此前行的光。
淬火成钢,启航未来。
当闭营式上,我们踏着铿锵的步伐,喊着震天的口号,以最昂扬的姿态接受检阅时,心中涌动的,是前所未有的自豪与感动。我们不再是温室里的花朵,我们经受住了风吹日晒的考验。军训,如同一次淬火,将我们青春的稚嫩与娇气熔炼,锻造出更加坚韧、更有担当的品格。它赋予我们面对困难的勇气、持之以恒的毅力、严守纪律的自律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这些宝贵的品质,正是我们迎接未来三年紧张而充实的高中学习生活,乃至面对人生更大挑战时,最强大的武器。
军训魂,是启航的力量!
以青春之名,立报国之志
11班 黄一玲
军训算来已有数日,我的身体状况却“愈发下降”。其实大抵都是些平日缺少锻炼,一到军训便腰酸腿疼、浑身不适的通病。近日更是双脚沉重,几乎迈不开步,只能长叹一句:“我的无力,成为了我的败笔。”
无力归无力,可军训依旧要训下去。正如教官所言:“灾难是不可战胜的,而磨砺是可以越过的。”军训正是这样一道可跨越的磨砺是“新的风暴已经出现”,可风暴下,满是难忘的回忆。
说起最难忘的,当属我们的教官。我们班的教官特别有特色,特色在每天穿着外套。曾打趣教官手和胳膊会不会有色差,教官还点头应了。
还有什么念念不忘的呢?食堂的西瓜绿豆汤;讲座结束后遇雨,抱伞冲回来解救困于讲座室的我们的胡同学;每天都来的家委;下小雨后突然大太阳的天气;在雨中狂奔,到了体育馆雨又停了的绝望……
回想起来,原来苦苦的军训也有回甘,像苦丁的甜,平淡却又久远。或是训练的“摇摇欲坠”,或是齐步的同手同脚,呃,也是高一的礼物吧,“青芋”的见面礼(下马威曲)。
总结来说,军训教给我的,是以军姿面对生活与学习:抬头,挺胸,中指贴裤缝。这看似最简单的军姿,却让我明白了:扎根安稳,姿势要帅,生活要爱。海子曾言:“以此火为大,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而我,便是举火的后人,要以军人的姿态,以新青年的身份,为中华之更崛起而献力。
当下国际形势紧张,台独问题仍未解决,“中国台湾省”的呼声愈加响亮。要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我们需要的不仅是过硬的军事实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更需要全国人民上下一心的壮志。
一场军训,虽不足以让我真正具备驰骋疆场的本领,却足以让我坚定报效家国的信念,埋下“以天下为己任”的种子。正如毛主席所言:“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最后,以一句话作结:“倘若天下安乐,我等愿渔樵耕读,江湖浪迹;倘若盛世将倾,临渊在侧,我辈当万死以赴。”
以汗水浇灌青春之花
高一11班 周珂
军训,是青春献给成长的战鼓与基石。——题记
九月中旬,朝阳迫不及待地炙烤大地,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泥土的气息,也夹杂着我们隐约的不安与期待。
军训的第一课,是站军姿。
看似简单的站立,却需要全身意志的支撑。双腿绷直,脚尖分开六十度,双手紧贴裤缝,收腹挺胸,目视前方——每一个细节都不容差错。站立没多久,双腿就像灌了铅般沉重,汗水从额头滑落,滴进眼睛,刺得生疼。毒辣的阳光无情地洒下,衣服很快湿透,紧紧贴在身上。我望着前方那背影——微微颤抖却仍在坚持的同学,原本想松懈的心忽然安静下来。在那一刻,我明白了:“坚持”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想要退缩时,支撑我们勇敢挑战的力量。
军训的第二课,是踢正步。
分解动作练习时,我们需一条腿支撑,另一条腿抬起,脚背向下压,一次定格三十秒。起初我觉得滑稽,不久后却成了煎熬。支撑腿开始止不住地颤抖,脚腕酸疼不堪,每一次落地,都像有针扎进膝盖。阳光晃眼,汗水迷蒙,耳边却传来教官清晰而沉稳的口令,仿佛在对我们说:“坚持住,你们可以!”
渐渐地,一种奇妙的变化发生了。疼痛依旧,但我们的动作越来越整齐,呼吸也逐渐同步。当整个班级终于踏着统一的节奏向前行进时,脚下传来的不只是疲惫,更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感——那是集体的韵律,是汗水凝结的果实。虽然后来我因伤病不得不退出训练,但这一天的收获,足以让我铭记。
军训之苦,苦在皮肉,却润在心骨。它教会我们坚持,哪怕汗水湿透衣衫;它教会我们担当,哪怕肩头压力如山;它教会我们拼搏,哪怕前路满是艰难。
青春之花,在汗水的浇灌下,终将姹紫嫣红。
这段宝贵的经历,终将化作我们永远向阳生长的力量!
缺席的军训,别样的收获
高一(11)林钰姚
烈日炎炎,同学们都投入了为期一周的军训文化节,而我却因伤病无法参加。
起初,看着大家在骄阳下挥洒汗水,我的心里甚至掠过一丝窃喜:不用在烈日下暴晒,还能利用这段时间自习薄弱的科目,备战即将到来的周考,简直再好不过。室友们每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寝室,总忍不住念叨:“太累了,真的撑不住了,林同学你太爽了吧!”班里的同学下楼训练前,也会扭头对我说:“真羡慕你啊!”的确,在他们眼中,不必经受这种身心的“折磨”,仿佛成了一种奢侈。
可渐渐地,我发现大家似乎离我越来越远,像隔了一堵无形的墙。他们在寝室里聊起军训的趣事,几个人笑作一团,我却插不上话,只能挤出尴尬的微笑。体育课上这种感觉更加明显——老师的指令他们能迅速理解并做出反应,而我却总是慢半拍。那段时间,我常常是一个人,和他们渐行渐远。
后来,我忍不住问一位好友:“这次军训你们到底学到了什么?感觉大家都变了。”她想了想,回答:“与其说是学到了什么,不如说是心里的某些执拗被磨平了,为坚强的意志提供了土壤。”
这句话点醒了我。他们从军训中收获了责任与担当,而我也应当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以另一种方式锤炼自己,践行军人般的精神与品质,把它落实到方方面面。
从那天起,我认真听课,每日复盘,不管学会没有,都仔细分析总结,抓住每一个机会向老师请教。在寝室,我积极整理内务,尽量不给大家添麻烦,也主动向老师问候。渐渐地,我重新感受到了那份属于“刻苦”的力量,也重新回到了他们中间。
我虽未穿上迷彩,未曾在烈日下站军姿、在号令中踢正步,未曾真正体会“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淬炼,但我也在这场缺席的军训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磨砺方式。那份坚毅与担当,早已在我的心中扎根。
迷彩之外,亦有成长;训练场外,亦能成就自我。
这段经历,注定会成为我青春里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将成为我走向未来的底气与力量。
在风雨中淬炼青春
高一13班 余致远
烈日当空,汗水浸透衣服的一天,我站在操场边缘望着整齐划一的方阵,突然想起几天天前那个躲在空调房里抱怨军训“残酷”的自己。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与高温交织的军训,竟成了高中生涯最鲜活的注脚。
晨光未褪时,操场上已响起此起彼伏的“一二一”。教官沙哑的嗓音穿透每一个人:“军姿站不好,烈日会替你记住!”额角的汗珠滚落,在下巴悬停的瞬间,我忽然读懂了这句话的分量——原来真正的纪律不是刻意的服从,而是刻进骨血的觉醒。
最震撼的是动力操方阵。当全年级六百余人踏着节拍跃动,青春的律动在秋风里翻涌成浪。我的手臂肌肉因反复挥动而颤抖,却仍咬牙跟上队伍的节奏。余光瞥见隔壁班女生帽下的碎发被汗水黏在脸颊,却依然保持着标准的45度仰角——原来青春最美的姿态,从来不是慵懒的舒展,而是全力以赴的绽放。
收操时,夕阳将云霞染成血色。我摸着晒脱皮的脖颈,突然发现那些曾让我叫苦不迭的训练,早已在不知不觉中重塑了我们的筋骨与灵魂。这场秋日里的军训,终将成为我们高中记忆里一枚最闪耀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