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松柏苍翠,山河肃穆。永嘉县第二职业学校团委、学生处于3月28日组织46名学生干部前往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教育基地开展“清明祭英烈,青春践初心”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学校学生处处长胡文其、团委书记赵亚微、办公室徐同德、团委金晖老师带队。学校创新打造的“沉浸式思政课堂”,通过“仪式教育+情境体验+实践行动”三维模式,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仪式铸魂: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
上午9时,师生一行抵达红十三军革命纪念广场,方阵整齐肃立,“清明祭英烈”主题教育活动拉开序幕。胡文其勉励学生干部:“要读懂纪念碑每道刻痕背后的坚守,让红色基因成为青春最鲜亮的底色。”并组织团员重温入团誓词。随后师生整齐列队缓步登阶,面向革命烈士纪念碑肃立敬礼,默哀鞠躬。
巍巍青山间,团委副书记吕珈源同学的演讲激起层层回响:“先烈用热血浇筑和平之路,我们应当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庄重的献花仪式中,朵朵白菊与胸前的团徽相映生辉。在学生会主席焦宇航同学的领誓下,“以青春热血筑梦中华复兴”的誓言在山谷间激荡,与95年前红十三军的冲锋号角形成历史回响。
赵亚微发表《铭记历史使命,培育时代新人》讲话。她强调,爱国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要求全体学生干部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史为镜,从先烈事迹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二是以行为本,将誓言转化为日常的坚持;三是以梦为马,用青春的热血书写时代的答卷。
情境赋能:多维沉浸的思政课堂
在庄重的红十三军革命纪念馆内,一堂跨越时空的思政课正生动展开。学校导游社社长、23旅游2班李嘉俊同学身着红色马甲,以青年志愿红色讲解员的视角带领同学们开启“历史解码”之旅。展柜中泛黄的军装凝结着战火硝烟,斑驳的大刀刻录着冲锋号角,动态投影再现了1930年红十三军成立大会的激越场景,多重感官冲击使革命岁月变得触手可及。“这件缀满补丁的棉衣,曾跟随胡公冕军长三渡楠溪江...”李嘉俊的讲解将文物背后的生命叙事娓娓道来,他表示:“我们不再是隔着玻璃的旁观者,而是手握历史密钥的传承人。我们将以新时代的足迹,续写这本未完成的历史手账。”
知行合一:文明新风的青春实践
“真正的纪念是唤醒历史记忆后的自觉行动。”团委书记赵亚微介绍,当天下午,本次活动延伸出“三个一”实践行动:一组由社团微影视工作室学员组成的“文明观察员”用镜头记录传统祭祀方式的变迁;一支由旅游专业学生组成的“青言青语”宣讲团走进温州永嘉县历史文化街区——丽水街,为游客带来乡村振兴旅游讲解;一批由校志愿者协会组成的“生态守护者”在楠溪江畔开展古树保护宣传。活动尾声,师生在云端祭扫的电子签名墙留下誓言,这些行动、承诺都将转化为“学校青少年真善美种子工程”的实践积分。返程途中,学生们踊跃分享感悟。团委学生干部徐铭同学表示:“参加红色研学活动、讲述革命烈士故事,让我更真切地体会到‘英雄’二字的重量。我们定会以先烈为榜样,让奋斗成为青春的底色!”
先烈回眸应笑慰,擎旗自有后来人。正如学生在感悟中提道:“触摸历史的温度,方知肩头的使命。今日在纪念碑前立下的誓言,终将化作明天建设家乡的星火。”此次清明祭英烈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与升华。永嘉二职将继续深化红色主题教育,推动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激励青年学子勇担时代使命,在奋斗中书写华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