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头明月枕头书

时间:2020-09-18 15:21 作者:李方模 编审:

窗头明月枕头书

  读书或者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其实只要上路,只要努力,就会遇到未知的自己,邂逅隆重的庆典。

 
【书里书外】


从“论语”到“从没有”
永嘉翔宇小学 陆友松

  十多年前,和学生读《孔子游春》。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学生很聪明,很快明白子路愿意与朋友同舟共济,乐善好施;颜回谦逊礼让,不愿表功;他们的老师孔子则志在天下人,希望户户和谐安康,人人幸福美满。我借机问学生:“你们希望自己的老师做哪一种人?”大家兴致高昂,有说做子路的,有说做孔子的。一阵热议之后,我接着问:“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想吗?”教室里很快安静下来。
  半晌,一个小男生举起手,他声音清脆。
  “我希望老师做子路,你想,假如我的老师能和我成为朋友、知己,同舟共济,那该是一件多美妙的事情!”
  他的发言似乎有带动作用,一下子打破了教室的沉寂。
  有的说:“我希望老师做孔子,因为只有像孔子那样胸襟宽广的老师才能教出有作为、有出息的弟子。”
  有的说:“我希望老师做颜回,谦逊礼让。这样他教出的学生才能温文尔雅、文质彬彬。”
  最后一个学生说:“我愿意老师做孔子,希望老师能和孔子一样爱他的学生,毫无保留的把一切都教给学生!”
  我提议为最后一个学生鼓掌,为这一个熟悉而甜蜜的“爱”字。

  十多年后,我和学生晨诵“先哲的智慧”。
  大家一致认为要读一读孔子。我从《论语》中选了四句。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司马牛问仁。子曰:其言也讱。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我告诉学生,先哲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核心的。今天我们读的这四句是孔子回答弟子们关于“仁”的见解。
  什么是仁德?这使我想起一个人。
  霍懋征,一个信念坚定、终身从教的老人;一个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长者;一个爱学生,相信人人成才的教师。她说:“小学老师是孩子们的蒙师。要让蒙童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老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逐渐学会不犯错误。”最让人折服的是她的四个“从没有”。
  从教60年,从没有向学生发过一次火;从教60年,从没有请过一个学生家长;从教60年,从没有惩罚过过一个学生;从教60年,从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

  教育是什么?
  我想起了2000多年前,先人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尽管一生四处碰壁、厄运连连,但虔诚的弟子们生死相随。
  我想起了当代北师大高材生霍懋征老师,桃李芳芳,鞠躬尽瘁。从教60年,没有向学生发过一次火,没有让一个学生掉过队……

 

当时只道是寻常
监利新教育 徐国喜

  所谓“当时”,指人生过去的某一个阶段。当时只道是寻常,意思是处在这个阶段中时,觉得过日子也不过如此,是很寻常的。过了十几二十几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回头一看,当时实在有不寻常者在。这是季羡林先生在《病榻杂记》中的感叹。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留在季老先生记忆中的老师会是怎样的老师呢?
  季先生难忘小学时的一位班主任,因为他非常诚恳忠厚,朴实无华,从来没有训斥学生,说话总是和颜悦色,让人感到亲切,所以季先生说“他是我一生最难忘的老师之一”。
  季先生难忘中学时的一位杜老师,因为他系饱学之士,熟读经书,兼通古文,一手小楷字俊秀遒劲,不亚于今天的任何书法家。杜老师的作文批改让年少的季羡林又惭愧又高兴,他说:“我不时怀念他,他那挺着大肚皮步履蹒跚地走过操场去上课的形象,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季先生难忘鞠思敏先生,因为每周一上午八时至九时,全校学生必须集合在操场上,听鞠思敏先生站在台阶上对全校学生讲话,内容是怎样做人,怎样爱国,怎样讲公德、守纪律,怎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怎样孝敬父母,怎样尊敬师长,怎样与同学和睦相处。季先生说:“我听了三年,有时候确也感到絮叨,但是,自认是有收获的。他讲的那一些普普通通做人的道理,都是金玉良言,我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季先生得知鞠思敏先生在日寇占领期间大义凛然,不畏日寇的威胁利诱,誓死不出任伪职,终至贫困而死时,季先生说:“鞠思敏先生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
  很多老师的情况季老先生已经一概记不起来了,惟有上述老师在九五高龄的季老心中仍记忆犹新。为什么呢?我们不难总结出:或因为他们渊博的学识,或因为他们高尚的人品,或因为他们润物无声的教学艺术……
  这一些自然留给我这样的思考:如果我的学生以后回忆起他们的老师,会不会想起我呢?会不会也会发出如季老先生的“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感叹呢?这个答案自然需要我自己用一生去细细寻找。

 

一书一陶然
温州翔宇中学高中部 曹慧利

  心开始静下来,乐意拿起一本书,安安静静地、步履从容地步入文字稠密的丛林。电视有电视的方便,网络有网络的丰富,回老家后竟然都不依赖它们,最爱仍是书香。
  今天带S和H两小妞去书店看书,翻了一本刘若英的《欧游图文》,一本阿朵的《凤凰烟雨》,前者为了刘若英歌词里的简单利索,后者为了心里永远美丽的沱江。其实两本书都禁不起品。
  看到几米的新书,拥抱拥抱,很厚,设计初衷是想向我们呈现甜蜜和感伤的结合,但我却有坚持看完的勉强感。说坚持,是向几米致敬,却也失去了过去看那些精彩绘本时爱不释手穷尽书页的必须。必须,是书的内在吸引力给人的欢乐感。介绍给S,她翻翻那张夹页,屁颠屁颠跑开了。隆重介绍给H,她使劲翻啊翻,礼貌地对我说,挺好看的,就是太厚了。暗想,过去几米画画,会像如今一样把设计感前置吗?艺术的灵感多偶得多天成,为了读者喜好而绘画,那些奇思妙想不会偷偷逃离?
  回家重拾林语堂《京华烟云》,手不释卷的吸引力重新归来。大家风范的大作是个丰厚深沉的多面体,从中不只看到作者在情节上的躲闪腾挪,还有各种文采精华,时代风物和传统底蕴。有时让人黯然销魂,有时会停下来遥想品味。越是伟大的作品,越能置人于异度空间,心灵远游的乐趣无限,回味隽永影响绵长。
  读书或者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其实,只要上路,只要努力,就会遇见未知的自己,邂逅隆重的庆典。

 

【深度透视】

 

不去西天亦可修行
淮安外国语 林以广

  前一阵子,“杜郎口旋风”刮得是一浪高过一浪,一如曾经的“洋思热潮”。据说,当初要去洋思听一节课,得交15元人民币的听课费,而杜郎口的门票竟卖到了60元。不知最近有没有再度响起“涨”声?
  杜郎口肯定是成功的,因为,不会所有的朝圣者都是傻冒儿吧?
  说实话,我既没有去过洋思,也没有去过杜郎口。不过不要紧,改革的风一定是会吹过来的。有时候,你想躲,都躲不过去的。因为成功是谁都想要的,而且可以肯定地说,不少人比你要着急得多。请不要误会,我绝对没有轻慢谁的意思。相反,对于洋思,杜郎口这样的学校,他们能够“白手起家”,一举而成名,我还是怀有敬意的;对于那些虽还未成功但有着强烈的成功欲望,有着美好追求的人们,我同样怀有敬意。
  遗憾就遗憾在我没有耳闻目睹,所以,对于传说,我总感到疑惑:只要成为“共同体”,只要克隆一下杜郎口的“10+35”模式我们也就能成功了?杜郎口已经能解决所有的教育教学问题了?
  我总是提醒自己,凡事要冷静地想一想。多年之前,很多媒体吹嘘有人能将水变成油,记得当时我们这儿有一位很有名气的诗人,还写了一篇长诗歌颂那“世界上的第五大发明”。而我只是一个肉眼凡胎之人,当时就说不可能。事实证明,我的论断是正确的。
  就在大家都在喊“学习杜郎口”的时候,我总是很奇怪地想:洋思现在还有没有人去学?
  你想成功吗?请认真回答我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自己的想法,有没有自己的做法?有一句歌词唱得好,“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很多人,不是不想发财。他们也很勤劳,可是他们常常是人家种树他种树,人家养猪他养猪。结果怎样呢?
  我坚信,每一个成功者,自有他成功的道理。据我所知,洋思、杜郎口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都是经历了多年的殚精竭虑苦心经营,才“一朝成名天下知”的。
  所以,我奉劝有心朝圣却“无恃而往”的“和尚”们一句:不去西天一样可以修行。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教育也不是什么热闹的事业。苦练我们教育者自己的“内功”吧,不要被媒体蛊惑了耳朵。

 

断 章
淮安外国语 秋水

  一直教给学生快的规则,却从来没有教给他们品味生活,放慢脚步去长大。匆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贫乏,贫乏造成短视,短视让一个人深陷泥潭无法悠扬安恬。
  如果心总是被无休止的学习任务占据,如果不给自己留点时间沉思,人又何来成长?心灵中又怎会充满纯正的对美的热爱,对自然的兴趣?无论多忙都不要忘记经营心情,都不要忘记看看风景,都不要让情感之源慢慢干涸,都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因为一次考试的失利而放弃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愿望。
  看似热闹的课堂,有的是无动于衷、对知识漠不关心的心灵。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活跃,实际上学习内容杂乱、学习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因此,好的课堂需要教师引领、点燃、唤醒、激励。评价一节课好坏与否,不是看它的热闹程度,不是看有多少学生发言,有多少掌声,而是,看有多少学生真正投入进去,有多少生命被唤醒、被点燃,看学生眼睛里的神采。
  教师期待的是,对所有的课题都表现出积极兴趣的学生。而对那些上课时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学生经常批评,冠以懒惰、顽皮等词。其实,就像人的反射,当你刺激一个人时,正常人是有痛感、有反应的,没有反应的是机器人。不论对什么课题都抱着积极的态度、关心、欲求的学生,内心深处是有些盲从的。现代教育期待的不是顺民,而是有主见的人。
  也许真正优秀的老师,不是每时每刻对教学都成竹在胸的。恰恰相反,他可能经常处于痛苦、恐惧、不满之中,但一定时时在努力突围,在眺望远方,在坚守足下的土地。
  人挑书,书更挑人。充满智慧的书都有门槛,不经过一级一级的攀登,修行,无法进入更深的内殿。拒绝快餐式阅读,拒绝无目的的微阅读。让自己久久沉浸在一本经典里,让狂喜和刺痛穿透自我,在追问和怀疑中抵达另一个自己。
  人生最使我难过的,是看到朝气蓬勃的人当了几年老师以后,有一张恶狠狠的脸,脸上有了严冷的表情。因此,我喜欢自己看起来不像个教师。

 

尽力才会成功
监利新教育 周静

  坐在会议中心,进行新课程改革的视频学习,虽然不如到现场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来得投入,但是尽心的聆听何尝不是一种惬意的收获?而且谈论的话题诸如导学案、学习小组、校园文化、合作展示等等,都是在自己工作中不断摸索与实践的东西,反而更有种旁观者清的轻松感,前沿者的自豪感。
  回想当我们刚刚进行课程改革时,一切都是未知数。班主任先把教室的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的形式重新排座位,我们很多同事甚至戏称是“吃酒席”。然后是备课组的成员一起讨论导学案的设计流程,不停地修改,争执,直到交给文印室印刷。接下来学生自主对导学案预习、思考、解答、展示、交流、质疑。那种感觉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没有确实的把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学校领导的倡导和督促下,我们对课程改革的步伐越来越坚定,老师们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要成为一名出色、幸福的教师,关键在于有一颗不断进取的心,有一种打不垮的意志。观看讲座视频的时候,有许多老师提出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比如学习小组的组建、校园文化的建设、学生主动展示的激情、导学案的使用情况等等。我想提出这些问题的老师,都应该是对教师这个职业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他们的心灵是富足的,他们有着对成功的渴望。
  面对课程改革,我们的内心有时也会充满激情,但是骨子里却常常缺乏坚定的意志,常常在最关键的时候,犹犹豫豫畏畏缩缩拖拖拉拉,以致错过了有利时机耽误了大好前程。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别无他样:百般磨难心不死,屡经穷困志不穷!一时的感动容易做到,把激情留住几天也不难,但是,我们要把感动和激情植入心田烙进骨头,化成我们持续课改的信念,才会让我们每一个教师有追求成功的动力。请相信,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征程。在课改面前,我想说:尽心才能优秀,尽力才会成功!
 

 

【行者无疆】

西北散记(节选)
淮安外国语 吴寿健

  尼泊尔人有句箴言:“Once a year,go someplace you’ve never been before.”(“每年拜访一个您从未履足过的地方。”)那个没有去过的地方是不确定的,有时是一种被动的安排,有时是通过朋友、媒体的介绍,有时是我们一时的冲动,也许是满足一种心理的需求,或是解开一个心灵的结,总之,最后都义无反顾地动身远行了。其实,很多时候真正到达了目的地,也并非如我们所愿,甚或很是失望,但这种找寻的经历和过程却是美妙的。也许这就是旅行的魅力所在。
  7月24日,和团队一起从南京禄口机场出发,开始为期九天的西北“丝绸之路”旅行。事情的开端就是那么不尽人意,人要分在两个飞机上,这已经觉得不太人性化了,加上甘肃南部的地震导致飞机航班晚点,更是在糟糕的心情上浇了油。前头人马已经到达兰州,我们南京这边却一遍又一遍地播报起飞时间向后拖延。这边是起始站的苦苦等待,那边是终点站的翘首以盼,好在晚点了3个多小时后,终于在兰州中川机场顺利会合了。生命中有很多时候或事情,都需要等待,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最终得到机会,修得“正果”。
  西北幅员辽阔,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需要坐车好几个小时。一般不热爱旅行的人,对于这样漫长的车程,会觉得索然无味。从兰州去青海湖就有5个多小时的车程,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要坐3个小时的车,车窗外几乎是一色的黄土,或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视觉的单调,不消一会儿便让人恹恹欲睡。大数人会选择睡觉,或是听音乐,彼此讲讲闲话,做静态的休眠。有经验的导游会在这段寂寞的时光,介绍介绍景点,或说些奇闻轶事。即便如此,急性子人常会看手表问时间,更有些耐不住性子的人会发发牢骚,甚至骂骂娘,算是消消遣,发泄发泄。所以说旅行也是对心灵的历练。
  大西北之旅很多时候是在车子上度过的。睁大眼睛,把美景一一记录是一种享受;闭上眼睛,开启心灵的大门,想到画面之外也是一种享受。特别神奇的是,置于车内有时也有惊心动魄的旅行体验。离开嘉峪关去敦煌的路上,我们目堵了美轮美奂的大漠“海市蜃楼”;从敦煌往柳园火车站赶行程,我们遭遇了龙卷风。当地的司机和导游,很平静地对待这些自然现象,见怪不怪。我们却有不一样的反应:看到“海市蜃楼”美景大叫起来,拿着相机不停地拍照;见到飞沙走石的恶劣的龙卷风天气非常害怕,甚至有人向司机提出停车避避风。谁也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经历,这也是行程中没有的安排,真是奇妙极了,也许这就是旅行的内涵所在,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领略其中的滋味。
  阿尔卑斯山山谷中有一条路,路旁立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它意在劝告那些匆匆过客,不要因无暇欣赏路上迷人的风光而留下遗憾。沿着“丝绸之路”边上一路走来,每一处景都让人留连忘返、品咂不够:青海湖边一望无际的油菜花,静卧在鸣沙山中的月牙泉,莫高窟飞天壁画,耸立于天际的天山雪峰,还有嘉峪雄关易开占传奇的定城砖、沙漠里温顺的骆驼,新疆美味的馕饼、阿凡提小屋、维吾尔族优美的舞姿……这一切就像天山的雪水一样,已经融化到我们心灵深处。

 

【一家之言】

  《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这本书,不是说要每个人都去从政、都去考公务员,而是让我们去关心我们的权利,因为我们权利的获得,与“政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不关注政治,对各项政策的颁布、决策不关注、不参与,便是不关注我们自己的权利。如果我们连自己都不关注自己的权利,那么我们的权利还会有谁去关注呢?

——监利中学 胡素凤

  教室里没有多媒体,那节课是地方课程,讲的是关于中华民族的主题。我就以自己的人生阅历,结合教材,给孩子们讲起了“何谓中国人”。除了黄皮肤、黑眼睛的外在特征之外,还有更重要的民族因素,我们的民族是喜爱和平和安静的民族,是一个懂得尊重的民族。然后从安静和尊重谈起,我们如何遵守课堂常规和尊重他人、尊重知识。

——永嘉翔宇小学 汤长春

  形成性评价指通过观察、活动、测验、问卷调查、座谈、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的评价。它是一种在开放的、宽松的、友好的、非正式的环境中进行的低焦虑性、可持续性评价,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等方面,还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策略、学习态度、参与意识、合作精神、文化意识等不易量化的方面。目的是向师生提供学习状态进程的反馈信息,从而使教学活动能够得到及时的调节和改进,使教学效果得到及时的强化和矫正。

——监利中学 夏芬



上一篇:那些年,读过的童话(113期)
下一篇:书香盈袖心自乐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