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宇通讯员新闻写作学习材料汇编(下)

时间:2006-11-23 15:34 作者:网络摘编 编审:

四、常见问题剖析

新闻写作“寓论断于叙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赖浩锋

  “寓论断于叙事”在新闻写作中有广泛用途,然在运用这一方法过程中,为正确使用,提高效率,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⒈ 注意“寓论断于叙事”的含蓄性。理智的受众对赤裸裸的说教一般都有强烈的抵触性,记者写文章在“寓意”时要含蓄,不要急于跳出来说话。寓意的含蓄性可通过引用别人的话语、人物观点的对比、新闻背景的选择使用及叙事过程的巧妙安排来实现。
  ⒉ 注意消息来源的正确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果消息来源引用不正确,造成新闻失实。“论断”要站得住脚,首先要求“叙事”正确无误。为此,无论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还是为读者提供背景资料,都要仔细核查来源的正确性和真实性,最好要明示出处,以便查找。
  ⒊ 注意引语的平衡。在涉及有争议的新闻事实时,除了记者不要直接发表观点,妄下论断外,在引用双方或多方观点时,还要注意平衡。这里的“平衡”有两层意思:一是引用别人的话语时要一碗水端平,尽量展现各方观点,形成对比之势,而不应只引用一方话语;二是在引用别人的话语时,要尽量少用主观色彩浓厚、易波动、不稳定,充满情绪的修饰词,如“……愤怒地说”、“……不满地说”、“……责问”;多使用中性修饰词,如“……说”、“……解释”、“……问”。
  ⒋ 注意新闻背景的选择运用。新闻背景选择恰当与否,也关系到“寓论断于叙事”的效果。新闻背景的选择运用包含三个方面:选择的角度、选择的量度和使用的方式。正确使用新闻背景应注意关联性和适度性。所谓关联性是指所选择的新闻背景、资料等均应切合主题表达的需要,切忌随意,以防止读者的错误解读。所谓适度性是指背景资料的应用要注意量的控制,不能简单堆砌,以量充质,新闻背景使用的妙处在于画龙点睛,若能恰到好处地表现文章主旨,适量足矣。
  至于背景资料使用的方式,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附带式”即把背景资料单独列出,附于新闻报道之前或之后,起提示或补充说明作用,这种方式能令背景与新闻之间泾渭分明;另一种是“纵横穿插式”,即作者在新闻报道写作过程中,已经把新闻背景广泛穿插于叙事的过程中了,使用这种方式会让读者较难分清何为背景何为新闻,若使用得当则能使行文自然而生动。


新闻报道的常见逻辑性问题
来源:中华新闻报 作者:胡德桂

  在一篇新闻报道中,逻辑思维的运用比形象思维的运用更为重要。没有形象思维的新闻报道顶多落得个如同嚼蜡的骂名;而没有逻辑思维的新闻报道容易出现失真虚假,这是新闻报道的大忌,涉及新闻的生命问题。新闻报道论证的几种常见问题有:
  1.报道论证有失偏颇
  有的作者在新闻报道确定出主题思想后,不是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写报道,而是站在某一个立场上为某一个因素大做文章,忽略了其他因素的作用。这样的报道给人的感觉是不真实、不公正。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就是,用全面发展的观念来看待问题。
  2.报道论证以偏概全
  有的新闻报道中出现这种情况:在列举出某个局部小地区出现某种新气象、取得某种新成就之后,就说整个大地区都像某个局部地区一样“形势一派大好”,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是假相。这就犯了新闻报道论证以偏概全的毛病。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在写作新闻报道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报道论证文不对题
  有的新闻报道的标题说的是“红”,而正文内容却说的是“黑”。这叫文不对题。这样的报道乍看让人感觉到主题鲜明,但由于正文的内容与标题“文不对题”,从而影响到主题思想的成立,最终不驳自倒。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只拉着一根红线,而且一拉到底。
  4.报道论证有悖常理
  有的新闻报道主观色彩相当浓厚,作者所强加的一些主观的东西,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出现或不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有悖常理。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少用或不用带主观色彩的语言。
  5.报道论证说话过满   
  “最”、“都”、“第一”、“开先河”等一些过头、没有回旋余地的词语时常光顾我们的新闻报道。这类词语是不能轻易说出来的。一些作者既不作调查,也不询问有关权威机构,仅凭自己的感觉就大笔挥出一些“最”之类的事。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树立科学的新闻报道观念。   
  6.报道论证引发侵权一些歧视性和侮辱性的词语也时不时出现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新闻报道中用这类词语是侵权的行为。在越来越尊重人格、尊重人权的今天,这类词语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不满,也容易引起诉讼与纠纷。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媒体要禁用具有歧视倾向的词语和带有侮辱性的词语。


解剖一篇宣传式新闻
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作者:李希光

  从新闻业务层面看,中国新闻宣传中政治缩合语、口号式的套话和程式化、模板化、脸谱化的写作套路令公众不满。而且越是重要的新闻、越是重要的人物出现、越是重要的讲话、越是重要的外事会见、越是重要的发奖大会,媒体往往越是模板化、脸谱化和程式化。
  例如发奖或表彰大会的报道模板:某某部门、于某日、在某某地方、举行了某某大会、中央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领导人参加、某某领导主持、某某某某某某领导向获奖代表颁奖、握手、某某领导讲话。会场气氛隆重、某某领导宣布会议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某某领导发表讲话(领导讲话很长,但是很少使用直接引语)。
  “两会”或党代会的报道模板:某日,某会议在某地开幕,某领导讲话(通常把口号式的豪言壮语写进导语),某人主持会议,会场庄严气氛热烈,出席会议的人数、出席会议的主要领导人,出席会议的还有,出席会议的有关部门人士还有等等。
  外事会见的报道模板:某某领导人、于某某日、在某某地方、会见了某某国家某某领导人。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或富有成效)的谈话。不是说政府工作会议或公告不能作为新闻报道,“关键在于报道什么样的新闻事实、怎样报道和报道中使用什么样的语言。”
  新华社高级记者、现任香港树仁学院新闻系主任的刘其中教授指出,当前媒体流行的不良文风包括:与新闻主题无关的铺垫太多,致使文字拉得太长;遣词造句太花哨,太别扭,花哨、别扭得让人不得要领;故弄玄虚,把本来十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记者不会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把实质性的内容直截了当、明白无误地报道出来,而是追求美丽的词藻,作许多与主题无关的铺垫,把文字拉得太长等等。宣传性的新闻作品令人窒息。
  2002年5月3日的《中国青年报》发表了题为《情爱洒在雪山草地》的通讯,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宣传式新闻作品。在这里,我对这篇通讯做个点评(括号内小字),具体分析宣传式新闻的套路与改进的方法。
  雪山诉说(雪山能说话吗?这是记者个人感情的抒发。新闻在于用事实说话,展示事实,而不是讲述记者的感觉)着子弟兵的恩情(用字太大、太空,应该用一个具体感人的细节和充满了人情味的故事展示子弟兵的恩情),草地铭记(草地有记忆吗?写新闻不是写诗)着“金珠玛米”的功绩(又是一个空洞的词,为什么不能用一个鲜活的故事或事实来展示这个功绩?)!
  四川壤塘县(四川壤塘县在哪里:除了当地读者外,谁会关注这个偏僻的县?《中国青年报》是全国的报纸,它有理由要报道读者所在地发生的新闻。但是,正因为它是一张全国性报纸,它发表的每一篇地方新闻都需要有一个全国的视角,也就是说,让黑龙江读者、海南驻军读者感觉到四川壤塘县发生的事情正是我周围甚至与个人相关的新闻事件。因此,地方新闻的全国视点就是:外地新闻本地化。外地新闻的本地化在于强调人的共性,从人性出发,从人的故事出发,而不是强调地域、单位等等让读者产生局外感的内容)人武部回归军队建制12年,始终(需要细节说明,否则这两个字读起来苍白无力,甚至有点夸大其词的感觉)保持与藏区群众血肉(没有具体真实感人的故事,如何让读者感觉这种血肉关系的存在)联系,使万名(有冲击力的新闻重点是写好一家一户一人的故事,远胜于“万人”致富的概念)生活贫困(如何贫困?全家穿一条裤子?盖一床被子?)的藏区人民,过上了幸福(什么样的生活堪称“幸福”?没有具体描述,又是空话)文明的好日子(前面用了“幸福”,后面又添“好日子”后缀,实属累赘)。他们先后56次受到成都军区、四川省军区的表彰奖励,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读者不在乎他们获得多少次名目繁多的奖励,他们关注的是哪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山里有个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这正是新闻写作最基本的原理,一开始就要给读者讲故事。但是,读者到现在,不仅没有看到那个庙和老和尚,连山也没有见到)。
  伴着5月飞雪(多大的雪?有多厚?),我们走进(如何走进?步行、骑牦牛、乘吉普车)高原(对高原的描写),聆听他们(“他们”是谁?)的故事……
  平均海拔3500米,年平均气温4.8摄氏度,北部无霜期仅25天的壤塘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麓的褶皱(专业行话没有解释,99%的读者不明白)里。1990年初(新闻报道讲求时效,如果一定要把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写进新闻报道中,要尽量通过突出强调其中的人情故事,而不是强调“时间”,用人的故事冲淡“时效”问题带给读者的距离感)一天,一辆北京吉普车拉来了壤塘县人武部回归军队的第一届班子领头人——部长刘维芳、政委李尚武。他们在乡村转(这些部队领导在村里如何“转”?如何吃?如何住?新闻要回答读者对关键细节的问题,而不是留给读者疑问,否则给人虚假感)了20多天,既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感到吃惊,更为当地贫困落后的生活感到震撼。他们想不到(多余的5个字。前面既然“震撼”了,当然意味着他们是没有想到的)全县3万多人,竟有40%吃不饱,不少户全家只有一身出门衣服(好细节!)。大灾之年,一些人饿得受不了,竟以草根、树皮充饥(好细节!)。
  面对严酷的现实,部党委会“一班人”立下铮铮(如果后面引用的誓言本身掷地有声,誓言前面何必要加上铮铮二字,如果后面的誓言让读者听起来毫无力量,“铮铮”二字反而虚假)誓言:不管地理条件如何受限,自然环境如何恶劣,只要穿这身军装,就要想一切办法为乡亲们实现温饱努力!
  要在雪山草地让乡亲们吃饱穿暖实属不易!武装部官兵走进村庄、农户,与藏区群众结起扶贫帮困对子。阿诗玛村是全县最偏僻、最贫困的(偏僻和贫困都达到了之最,读者想知道具体情形,但是,记者没有描述。新闻作品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没有视觉感的形容词)一个村,不通公路不通电(好细节!),乡亲们一直过着刀耕火种、靠天吃饭的日子。1992年(为什么总是使用十几年前的事例?)大雪刚开山,人武部官兵就驮着背包,带着干粮,挎着水壶,骑马进了村。他们争取到资金20多万元,在村里推广科学养殖技术,引进了良种间种套种技术,为178户牧民安装了太阳能蓄电池。经过两年艰苦努力,全村基本形成了“造血功能”较强的经济格局,集体经济由272元上升至12万元,人均年纯收入由150元上升到760元,全村有103户人家脱贫。
  “外面进不来,里面出不去”,也是造成壤塘藏区群众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从1990年冬季(又是一个十多年前的事例。难道是根据一篇当地政府或军队总结报道改写的?记者最近没有去当地做新的采访?)开始,武装部领导带领民兵开展起了为期数年的交通大会战。尽管风雪遮住了路标,冰雪冻住了步伐,但丝毫没动摇大家“只要藏区群众过上好日子,不说下雪,就是下刀子也要上”的决心。他们昨逢暴风雪,今战泥石流;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绝不可以把新闻写成快板书、京剧唱词,读起来既好笑,又虚假),12年先后修通了9条186公里公路、40多座桥梁。昔日天堑如今变通途,形成了连接两省七县的公路交通网络。
  壤塘县领导(这又不是敏感问题,信源不愿透露姓名。县领导也要有个名字,没名没姓的领导就显假),告诉我们:12年来,人武部官兵行程3万余公里,先后对22个乡村实施扶贫帮困,使1000多户群众越过了温饱线。乡亲们(除非大家齐声喊,否则怎可用“们”?最好还是有名有姓引用信源好)称解放军为“穿军装的活佛”(好引语!)!
  为把现代知识带进高原,让愚昧(没有电灯公路不等于愚昧。中国5000年,人类几千年,都生活在没有电灯汽车电视中,难道可以称他们都生活在“愚昧”中吗?难道游牧文化就等于愚昧落后吗?在新闻报道中,用词造句要避免使用有种族偏见、文化偏见、自以为是、自我中心的判断)落后远离牧区,人武部官兵采取定点辅导、集中学习等方式,办起“雪山夜校”和科技培训班,不间断地深入乡村传播新知识、新信息、新技术。为使藏区群众融入社会大文明(什么是社会大文明?北京拆古老的四合院、建水泥钢筋大楼就是融入“社会大文明”?)他们承包了全县的“村村通”工程,为每个乡镇安装了卫星接收设备,使古老的藏区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南木达乡过去只有一所小学,为让孩子们都有书读,在运输条件不具备(具体是什么样的道路条件?)的情况下,武装部人员肩扛背驮(很好的细节故事,应该再细一些,用在导语中),硬将50多吨建筑材料送进了60公里外的山中,历时4年,建起了该乡的第二所学校。他们还与67户人家结成“穷亲戚”,常年实施“换工助学”,确保了孩子们安心学习。
  12年来(不要忘了新闻的基本定义。最有效的新闻报道是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事情),壤塘县人武部先后帮助5个乡村建起了小学,将200多名藏区孩子请进了课堂,其中100多人考上了初中、高中,13人考上了中专、大学。
  1993年9月(又是一个10年前的事例!),壤塘县棕柯乡与近邻炉霍县宗麦乡发生草场纠纷,双方数百人聚集一起,要一比高低。千钧一发之际,人武部领导率领工作组赶到现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两个空洞的成语等于什么也没说。新闻写作不仅忌讳形容词,也忌讳使用四字结构的成语。使用成语或形容词表明记者的懒惰,记者没有深入采访挖掘事实和细节,只好从拣几句成语套话形容词蒙事),及时将一场流血冲突制止。事后,双方都带着哈达上门感谢子弟兵:“要不是武装部的‘金珠玛米’及时出手相帮,我们不知道要干出什么蠢事!”
  在壤塘藏区,还传颂着一个藏族阿爸与68个“儿子”的故事:1993年(如果这篇报道发表在1993年的《中国青年报》上还有情可原,但是发表在9年后的2002年,不知道意义何在?),68岁的孤寡老人确尔森因患眼疾双目失明,老人失去生活信心,几次欲寻短见。人武部领导知道此事后,安慰他:“老人家,如果不嫌弃,就让我们做你的儿子,为你养老送终吧!”从此,官兵和民兵照顾起了老人。没生活日用品,大家给他买;没粮食吃,官兵给他送去;生病了,大家背他上医院治疗。就这样,先后有68位官兵、民兵一照顾老人就是9年。4月中旬,人武部副部长格木基调新单位任职,临行前他特来向老人辞行。老人满含热泪,用动人的歌声为“儿子”送行——
  “藏族和汉族是一个妈妈的女儿,我们的妈妈叫中国,叫中国……”(如果故事发生在国外,藏族与汉族儿女相见,双方产生这种话语,听起来还有些感人。双方同在中国的大地上,在这种语境下加这样一句话,读起来有些怪怪的。)
  这是一篇通讯题材(或称特写)的新闻报道。记者为什么一定要采用通讯题材,而不是消息题材?这是因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遇到的故事和掌握的素材太有人情味了,只有通过篇幅较长或较为灵活的通讯题材,才能完整地报道出来。作为通讯或特写,反映的是作者对细节的观察力、对采访报道对象谈话的语言敏感力。记者应该通过简练、清晰、具体的写作和语言风格报道所见所闻。
  通讯与消息相比,虽然在新闻构成要素上不过分强调事件的时效性、地域的接近性、人物的显赫和后果的严重性,但是,通讯特别强调事件对读者个人的人性化、个人化的人情诱惑力。这种人情的故事有个报道假设:读者会认同被报道的人物或故事。此外,通讯故事虽然不过分强调时效性,但是,通讯的报道和发表应该有一个“新闻挂钩”,应该与新近发生的一个公众关注的新闻事件有一定的关联。
  通讯写作中声色并举的细节描写,是为了激发读者的好奇心、想像力、新鲜感。因此,在通讯报道中,不要穿插太多的历史事例。例如上面这篇通讯几处写的都是十多年前发生的事情,读起来象乏味的历史课本或工作总结。这样的“通讯”是不会有多少读者的,而且,如果读者硬着头皮读下去,也不会留下任何印象。不信,你再回忆一下刚刚读过的《情爱洒在雪山草地》这篇通讯,你能说出其中报道的任何一个人名吗?

(作者简介:李希光,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五、典型案例

评析一篇“华尔街日报体”文章
作者:胡令奎

  “华尔街日报体”指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其行文特点是:从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人物、场景、细节)写起,经过过渡段落,进入新闻主体部分,叙写完毕以后又回到开头的事例(或人物、场景、细节),有时也用总结、悬念等方式结尾。这种写法有利于从小处落笔、向大处开拓,引导读者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地了解新闻事实,所以颇受读者欢迎。现在这种体裁也常为其他西方报刊所采用。我国新闻界这些年也有人借鉴这种写法。这里想介绍80年代《华尔街日报》的一篇原汁原味的报道,以供研究。
  这篇报道叙写的是美国犹他州威卡特公司开办沃特福德学校,进行计算机产品试验的做法和效果。这是一桩“工业和教育联姻”的新鲜事。而文章的开头更其新鲜:一个年仅6岁的小作家,正在使用计算机写她的短篇故事。短短两段,她那稚气而又认真的神态跃然纸上,引起了读者浓厚的兴趣。接着一个过渡段点明了这位小作家的身分、所在的学校,自然地引入了新闻的主体部分,展开了对沃特福德学校和威卡特公司层次清楚而又具体生动的叙写。
  所谓层次清楚,不仅表现在对新闻事实步步展开的叙述上,而且还表现在新闻事件和背景材料的组合上。威卡特公司在学校进行产品试验,是全国范围的“计算机革命”浪潮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产品在教育领域激烈竞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作者把这家公司和学校放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叙写,同时又突出它们是唯一进行这类试验的单位,事件和背景交接自然、相得益彰,从而使报道具有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所谓具体生动,不仅表现在对学校环境、学生操作情况绘形绘色的叙写上,而且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引述的事例具体、确凿。尽量引用人物的原话,尽量写出人物的真名实姓,包括校长、家长、众多的学生,即使对扎着小辫的五岁女孩也不例外,这就极大地增强了报道的可信性和真实感。西方记者忌讳笼统一般、众口一词,他们的笔下总有一些具体的有根有据的人物出场说话,唯独没有“他们一致认为”、“大家齐声表示”之类似是而非的新闻八股。在这方面本文也充分显示了这种优点。
  报道的最后几段,在叙事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和教育联姻”的主题,并且以“这是成功的婚姻吗”的设问,引导读者去比较、思索。作为一份侧重于经济金融问题的资产阶级报纸,它在这里向企业界介绍了一个具有独创性的做法,提出了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记者决不是在就事论事、作纯客观报导。他是带着研究分析的目光,在就经济生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发表意见。只不过这一切都是通过事实来说话,通过新闻人物的口来表达的。这种寓思考性于“客观报道”之中的手法,殊堪回味。

附报道原文:

计算机公司与学校
《华尔街日报》记者 卡里.多兰
 
  一个很有志气的小作家,坐在电子计算机终端显示器前,写她最新的短篇故事。她对人们说,虽然初学时有点困难,但现在计算机使她的写作方便多了。
   “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也说不准自己爱不爱用计算机,”她说,“但是打从进入一年级起,我确实爱上了它。”这位六岁的小作家,梅利莎.利.史密斯,按了下键钮,瞥了周围一眼,取出了一张绿白相间的打印稿,上面印着她的短篇故事。《过多的鹦鹅学舌》。
  史密斯小姐上的是沃特福德学校。这所学校是1980年威卡特计算机设备公司创办的,用来进行计算机产品和微机化教育的试验。大约有250名一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每天要上机学习一小时。即使幼儿园里的孩子,每星期也要上机两次,就在他们学习字母表的同时,也来学习掌握键盘上那打乱了的字母序列。
  家长们的关心
  在全国,1984年将有大批计算机售给中小学,其价值估计将达450,000,000美元。随着越来越多的家长主张让他们的孩子置身于计算机革命之中,可以预料,计算机市场会日益繁荣。各家计算机公司正在竞相争夺孩子们的市场。
  例如,阿普尔计算机公司已经给中小学捐赠了几千台计算机,并且正在掀起一场以孩子们为对象的广告宣传。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开始注重孩子们所用的教学软件的生产,以增加PCJR型计算机的销路,这种机子的销路迄今不能使这个公司感到满意。但是,只有设立在犹他州奥尔良市的威卡特公司采取措施进入一个全日制的私立学校,对它生产的软件和硬件进行试验。
  开办这所学校,是一伙教育工作者的主意,他们在1977年建立了威卡特社团。这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研究团体,旨在研究运用科学技术改进教学的途径。1980年,这些教育工作者决定开始营业,组成了威卡特计算机设备公司来生产计算机和软件。大致在同一时间,这所学校在私人赞助者的支持下,作为一个非营利机构开办起来了。最近两年间,这家公司是亏损的。
  沃特福德学校同威卡特公司关系十分密切。学校的女校长南希.休斯顿是威卡特公司主席达斯廷.休斯顿的妻子。公司同学校签订了合同,让学生进行软件运用的试验。而这所学校又是威卡特公司唯一最大的股票持有者,拥有该公司已经售出的2,000万份股票的20%左右。
  这项实验是在一幢砖瓦结构的平房里进行的,那儿原来是所天主教学校,座落在一座雪山脚下。门厅里边横七竖八地堆放着垒球运动衣、背包和午餐饭盒。音乐室里传来叮咚作响的琴声,弹奏着《山谷里的农民》的曲子。穿过大厅,在那计算机房里,打印人员正在大声念着程序设计。
  一阵铃声响过以后,二年级学生一窝蜂似地拥进计算机房。男孩们都穿着蓝色的运动衫,女孩们一律穿着方格花纹连衫裤。一个个急急忙忙地走进分隔开的白色小间,在按照高矮顺序排列的椅子上坐下。这时终端显示器发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学生们写下自己的名字,于是课程就开始了。
  当然,这里也不是一切都已电子化。当计算机提出附加题目时,有些孩子用铅笔在草稿纸上运算,也有些扳着指头计数。有个孩子在键盘上打下正确的答案,得到计算机的赞许,他露出了一张笑脸。他的另一个答案错了,结果得到一个“x”;他朝着计算机伸出舌头,做了个怪相。
  这些孩子(有很多人的家长就在威卡特公司工作)似乎很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一遍又一遍的测试也许会把你弄得头晕目眩。但是,我们是第一批使用机子的人,所以我们要确保机器没有一点毛病。”一个11岁的孩子克拉克.纽厄尔说道,“我们必须确保这是一种完善的程序,使它能畅销无阻。”
  “太粗劣了”
  学生们也要对程序的内容进行评价,这些程序是为各种课程(从打字、数学以至公民学)编制的。“有时候内容编得太粗糙了,我们要他们把它从程序中抽掉”,五年级学生莱斯利.普里特这样说。另一个同学抱怨说,“在某些程序里,我们被安排来同计算机争论政治问题,真叫人厌烦,我们不愿为政治之类的材料伤脑筋。”
  对大多数学生、特别是那些年纪最小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似乎并不比学习其他东西来得困难。一个扎着小辫的五岁女孩伊莱札.米勒执拗地说:“美术比计算机更难学,你得要画直线、涂颜色,计算机比那玩意地容易多了。”一年级孩子上机时感到最难办的只是要把小手指伸长,以便够到那个清洗键。
  学校负责人说,计算机提高了学生的考试成绩。不过,孩子们在学业上的成功,也可能是班级小(每班25人)以及学校的实验气氛带来的结果,这种气氛会激励学习情绪。但是,实验气氛也不是对任何人都有益的。例如莱思和伊莱恩.史密斯夫妇有两个孩子在沃特福德学校,他们感到这所学校有长处也有短处。他们的大孩子喜欢这所学校,学得很好;可是小的明年打算回公立学校去读书了。“这里确实有许多压力,”史密斯先生说,“孩子们被要求执行某种任务,如果他们跟不上,就会感到沮丧。”
  这是成功的婚姻吗?
  沃特福德学校的女校长休斯顿夫人说,学校教职人员决不会为实验而使学生受到损害。“我们真正关心的东西是教育,”她说,“但是检验这点的唯一途径是公司是否会获得成功。我们不得不让工业和教育联姻。”
  这桩婚事的成败如何还有待观察。到今年3月31日为止,威卡特公司作为股票上市公司已满一年。在这一年里,公司总收入约为2,300万美元,亏损1,300万美元。公司的股票已从每份18美元跌到3美元。有人还提出诉讼案,指责公司的创办说明书造成了错误的印象(威卡特公司则认为这种论断是没有依据的)。
  威卡特公司曾向商行和政府出售整套计算机装置,通常用于培训课程。但是该公司认为它的优势在于软件程序,每套生产成本约为100万美元。这些程序包括各年级基础科目的全部教学内容,当然这也都经过少年教育专家在沃特福德学校测试过的。
  不论这项实验的长远前景如何,休斯顿夫人希望孩子们懂得:他们的贡献是值得赞赏的。她说,在威卡特公司签订了一个650万美元的合同去为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学校区装备电子计算机之后,“我们号召整个学校向孩子们表示感谢,并且向他们阐述我们的计算机装置进入公立学校这件事的重大意义。然后,我们一起吃了一餐炸面饼,表示庆祝。”


快餐文化不拒经典 新闻可以是美文
——《华尔街日报》作品赏析
作者:黄惠

  《华尔街日报》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商业管理人士,但报上也刊登大量迎合大众兴趣的新闻,它在头版开设的特色专栏叫作“非常之道”,在中文网络版上也能读到。读今年6月、7月以来的这个栏目,发现其中有不少可读性较强的文章,确实有如网络版栏目介绍的评价:“讲述商界奇闻轶事,文笔诙谐幽默”。 

  结构:一人一事串起全文 
  《华尔街日报》在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上,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套路:一般是从一个社会现象入手,然后以一个主人公的具体故事讲述这一现象的种种表现,再把这个人放到社会背景中,进一步揭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或其中的“门道”,  最后,文章巧妙地“迂回”到主人公身上,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以这个人的观点或抉择煞尾。这种以讲故事的方法开头的写法颇有悬念,常能“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写景的手法只要写得美,同样引人入胜。 
  《山林大火,祸兮,福兮?》③是这样开头的: 
  去年冬天就有消息说,春天会给白鱼山脉(the White fish Range)附近的地方带来滚滚财源。这个消息把全国各地的探索者引到了美国蒙大拿州北部的厄马(Hungry Horse)。到了5月份,在城外茫茫荒野上,一夜之间兴起了一座帐篷都市。 
  这些探索者到这里来是为了采摘羊肚菌——一种极受餐馆和美食家欢迎的蘑菇。大批采蘑菇的人之所以聚集到这里,是因为去年夏天厄马周围的山火毁了24万多英亩的山林。而采蘑菇的人都知道,前一年的森林大火意味着下一年蘑菇的丰收。 
  文章以两段不太长的篇幅介绍了采摘羊肚菌能带来滚滚财源成了山林大火“引信”。说实话,山林大火只要不烧自己身边来,城市里的人一般很少会去关心这类消息,但是,大火居然和自己的餐桌扯上了关系,而且和某些人“发财”有关,人们自然有兴趣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知不觉中,5个W里面,何时、何地、为何这3个W已经初露端倪了。 
  接下来,文章以采摘野生蘑菇十分在行的哈森•瓦尔为主线,全方位介绍了他边采摘边收购、从早到晚全家齐上阵、与其他同行为争抢地盘及保护自己劳动所得而发生的各类冲突、以及由非法采摘蘑菇而引发的人口激增等场景。 
  第三部分,文章以简简单单一句话——“然而,今年的好收成却意味着羊肚菌采摘者不能像过去那样高价出售蘑菇。”———把话题转向野生蘑菇经济,将采摘人到批发商、经销商、餐馆厨师的喜好及最后售价等一一列出。美味佳肴的背后,原来有如此曲折艰辛的一幕幕,山林大火就是这样和这么多人的生计联系在一起!阅读至此,读者从微观看到了宏观,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文章的结尾只有两句话,简洁又耐人回味: 
  尽管价格低了,但瓦尔并不就此放弃。为了继续过采蘑菇的自由生活,他情愿冒收入不稳定的风险,“没有人可以控制我,”他说,“没有人是我的老板。” 
  两句话就反映了瓦尔(或者是他的“圈内人”)的观点,突出了他鲜明的个性,也升华了报道的主题—山林大火,究竟对谁有好处?这种结尾颇有美国电影的痕迹:主人公摆出一个习惯动作或者甩出一句俏皮话之后,结束曲随即奏起,留下观众愣在那里慢慢品味。 

  核心:真人故事细细道来 
  长期以来,读者一看到以“改革开放以来……”“近几年来……”开头的新闻报道,阅读的兴趣就减了大半:这么高的起点,怎么会有生动的故事、好看的细节?斯大林说过一句十分震撼的话:“一千万人死亡只是一个统计数字;一个人怎样死去却可以写成悲剧。”空话、大话跟“一千万人死亡”差不多,假如忽略了“一个人怎样死去”,那么,特稿本身就失去了吸引力,甚至它的真实性也会受到质疑。 
  《华尔街日报》的写法其实与电视纪实频道的节目有相近之处。如今,纪录片、访谈类节目总能吸引不少受众的关注,原因是它们都是讲故事的,讲真人真事的。 
  比如,最近在纪实频道看到一个讲述早衰症儿童现状的专题节目,它是从一个四五岁白人女孩的经历谈起的。故事从这个女孩被发现早期症状开始,接着,镜头跟着她,向观众展示她的家庭、她父母的忧虑、主治医生的治疗措施及其对患者未来状况的预测。节目的另一个主要部分围绕着她跟随父亲参加一个公益性聚会展开,在那里,同样患有此病但病史长短不一的“患友”一同游戏、一同交流,共享难得的欢乐时光。故事叙述就此由点到面,从一个不幸的女孩折射到这个不幸的人群。 
  正因为这些都是真人真事,受众就很自然地会联想到:这样的故事经常在很多地方发生,也很有可能就在自己身边发生、发展,他们不仅会对类似现象有更深层更全面的了解,满足了好奇心,茶余饭后增添了谈资,而且会使他们从此理解和关心这些人。 
  大多数人在一种情况下,只能担当一种或很少的几种角色,要了解他人的甜酸苦辣,就得更多地借助新闻媒体。“华尔街日报体”迎合了读者的这种心理需求,从关心凡人琐事入手,引导读者关心周围的人、关心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其实这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这种做法比空洞单调的说教生动得多、也有效得多。 

  选材:不设框框出其不意 
  7月以来,“非常之道”栏目发表的几篇文章可读性都不错,如《山林大火,祸兮,福兮?》《旧书里面故事多》《伊拉克新娘:安全比婚纱更重要》《汽车易买牌照难得》等等。这些文章选题范围很广,不单单是“商界奇闻轶事”,而且把国内、国际、经济、文化……内容广泛,尽收其中。文章或者能从人们熟视无睹的社会现象中挖掘出一定的意趣,或者从事物表面探及现象背后的社会根源,把严肃甚至枯燥的话题说得引人入胜。 
  《旧书里面故事多》④就以曼哈顿区百老汇上一家名为Strand的旧书店常常遇到的趣闻为主线,提醒人们:“人们扔掉越多旧书,就有越多的秘密暴露在陌生人眼前。”文章是这样开头的:“书籍,是个人秘密、有价值的玩艺儿或尴尬经历的藏身之所。可如果你忘了曾把这些东西藏在书里,把书卖给了旧书商,那它们就不再是私人秘密了。” 
  美国同行认为,“新闻”一词没有统一的定义,新闻媒体的任务就是告知、教育、革新、娱乐、刺激或这些东西的总和;而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包括:官员的活动及庆典、政府的任何行动、新的或奇异之事(例如犯罪及灾害)、使人愉快或吃惊的新发现(如性和丑闻)以及新的社会倾向。⑤ 
  像旧书里的故事这类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往往会被斥为“没有新闻性”而不屑一顾。但是,这种平常人、身边事中恰恰暗藏“宝物”,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和分析后,看出门道,也能给人以新知。 
  真是不看不知道,粗心大意的人会把五花八门的东西夹进书里:什么刑事犯罪登记表、子弹头、钥匙、照片、信件、赛马内情报告、圣诞餐吃剩的食物、出生证、钞票、个人笔记……应有尽有。旧书店的一个年轻职员亚当•戴维斯对此兴趣浓厚,以至于产生一个念头:他想根据书中留下的线索推测旧书原主人的秘密,写一本小说。好奇是人的天性,旧书里的一个个发现要么令人惊喜、要么叫人惊怵。尽管这篇特稿有3000多字,但读者的胃口始终被牢牢地“吊”着,不忍放手——很多人都有可能随意地做出类似的举动,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想到若干年后,平凡的举动可能带来的后果。 
  特稿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颇为诙谐,“博布罗斯基估计这些信和照片会很值钱。他说也许将来会送给某研究机构。但在此之前——为了保险起见——他把它们塞进一本旧书里。”——这个习惯动作说不定又为一个将来的发现埋下伏笔。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写作:以小见大不作评判 
  伊拉克战争使美英等国骑虎难下,而《华尔街日报》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在7月5日“非常之道”专栏发表《伊拉克新娘:安全比婚纱更重要》,围绕伊拉克一对普通新婚夫妇对婚礼安全的极度担忧来反映当地人的生存状态。 
  这篇报道并没有故作深沉地大量铺陈,也没有作“义正词严、声嘶力竭”状,而是平心静气地描写一对普通新人婚礼的全过程,从而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写作切入点小,但收到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拥有什么文化背景,婚礼总是人生大事,马虎不得。然而,吉亚和拉娜的婚礼却是在担忧、低调和躲闪中度过的。这篇报道全文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收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文章从玛丽•罗斯对两个儿子婚礼的截然相反的感觉入手,以伊拉克人喜欢热闹、爱炫耀的个性和受战争影响他们不得不慌里慌张、小心翼翼举办婚礼作对比,文中玛丽•罗斯的话说出了眼下伊拉克大众渴望和平的普遍心理——“我们不需要电,不需要食物,我们只想要回正常的生活。我只想安心地参加儿子的婚礼,不用担心路上有人死去。而报道的结尾也是以对比手法处理:新婚夫妇回到家开始本应甜蜜愉快的洞房之夜,但“美国人的直升机在附近盘旋,远处还隐约传来机关枪的响声。” 
  按常理来说,政府总是希望“国丑”不要外扬,但媒体似乎总是热衷于担当“政府的监督者”,并且把“公众的知情权”放在核心的位置。二百多年来,美国的新闻出版业始终保持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独立于政府,二是它的生存依赖于公众的接受程度。⑥公众有权了解、有兴趣了解的事情,媒体就乐意去做这方面的报道。一位在美国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华裔学者指出,媒体也有受蒙蔽的时候,一旦媒体意识到这点,它们会“将功补过”,通过澄清事实,加倍地揭露真相、以使读者满意。⑦这篇报道并不因为自己是美国媒体而作掩饰,而是实事求是地说“……几乎每个婚礼都被笼罩在安全受威胁的阴影之下,而大多数的伊拉克人都带着这个噩梦过日子。这些日子以来,伊拉克人的生命受到各种可能的威胁:美国人的军事行动、恐怖袭击、针对普通老百姓的强盗和绑架者。” 
  这篇报道并没有直接揭示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因为读者不是傻瓜,讲清事实后媒体的任务已经完成,真切的事实、确切的用词、不偏不倚的立场和恰如其分的描写会帮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 

  启示:快餐文化不拒经典 
  我们常常在不同场合作出不同的选择,例如,在上班或出席正式场合时,我们会穿正装;周末或外出度假时,又会打扮得休闲一些。“新华体”和“华尔街日报体”的关系与此有些类似,前者更多地强调“新”、快“、“短”,多用在一事一报,满足受众对“发生了什么”的探究;后者则偏重于相对深度的现象分析,满足受众对“怎么会发生”以及“会产生什么后果”的探究,对新闻时效却没有苛刻的要求。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吃饭有了快餐,看电视剧、电影,在网上浏览FLASH,也有不少人选择轻松搞笑、甚至荒诞的内容,动漫真人秀等虚幻世界的衍生品也受到青年人的追捧。这种“快餐文化”的出现可能是一种自我调节、缓解压力的需要。 
  从经济理论角度来说,分工的细化推动社会进步。新闻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新闻及文学作品的加工者,他们有专长也有义务将精加工的新闻产品奉献给读者,通过深入的思考、专深的分析、优美的文字将新近发生的事实、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展现给读者,替他们思考、替他们呈上专家水平的分析和文学家般的笔法,以节省读者的时间、精力和脑力。快餐姓“快”,但不姓“粗”,恰恰相反,正是有了精细、规范化的前期加工之后,人们才能享受到快捷和方便。有人提出,新闻作品的文学性是以新闻性为前提的,⑧因此,“文学性新闻报道”值得提倡。同是喝茶,袋泡茶和功夫茶在口感、韵味、气氛和精神享受程度等方面带给人的效果大不一样。新闻自然也可以精雕细作,力求出精品。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程度比我们高,他们吃汉堡、喝可乐的历史比我们长。但是,为了强调新闻报道应当质朴的要求,西方有“像避开瘟疫那样避开陈词滥调”的观点。《华尔街日报》娓娓道来的普通人的故事每每能拨动读者的心弦,常盛不衰,其中奥妙值得我们思考。忙忙碌碌之余,人们心灵渴望喝上“鸡汤”,读一篇美文,顺便了解一点时事,弥补一点知识的缺角,不能不说是桩美事。
 
备注:以上文章均搜索自网络,选辑时有调整删减。

选编人:李玉佩
2006年11月23日

 


上一篇:翔宇通讯员新闻写作学习材料汇编(上)
下一篇:宝应中学小记者培训会材料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