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旷野/183期七版

时间:2023-11-08 18:28 作者:编辑部 编审:向宇

人生是旷野 不是轨道


人生是一望无际的旷野,而非逼仄的轨道。 

2023年10月29日,微信公众号“洞见”发表了一篇文章,研讨家教问题。瞬间点燃读者情绪,浏览量10万+,点赞人数3000+。 

文末留言更是小作文竞赛。参赛人数众多,肺腑之言遍拾皆是。可见,“天下苦家教 (教育) 久矣”。 

本版全文转发该文,但愿每位还在“鸡娃”还在迷信“虎妈”“虎爸”教育方式的人们,都能从文章里得到启示,汲取营养,进而改进家教方法——认真打量孩子,助力青少年“花成为花”“树长成树”。 

同时,这文章也要送给在校读书的年轻人。父母也是人,是人就会有情绪:快乐的,压抑的,甚至也有歇斯底里、蛮不讲理的时候。多些同理心,孩子一旦能与父母多些换位思考,两代人的误解就会慢慢消融。 如果还不能,那么感觉受到委屈的年轻人,要温和而坚定地和父母提出建议,并用接下来的努力证明自己建议的合理性。 

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正合力塑造着中国的未来。如何快速提升家庭教育效益,这一 篇文章贡献有限。好在,我们今天开辟了这个版面,广泛征集来自家庭的成长与陪伴故事,开始关注两代人的沟通难题。 

来吧,我们一起努力!


【人间烟火】


开学一个月医院儿童精神科爆满

中产阶级家长逼疯孩子的套路,该歇歇了

作者:洞见ciyu


这几天,刷到一个让人很惊诧的新闻。儿童精神科医生林红,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说:开学一个多月后,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儿童精神科就已人满为患。

其实,早在开学前几天,儿科专家们就念叨说:我们就要忙得不可开交了。开学两周后,门诊果然变得非常忙碌,家长们拖着各种心理问题的孩子来求诊。等到开学一个月后,儿童病房进入住院高峰期,有时一床难求。

这不是一时的现象,中科院心理就曾发布过一组数据:

小学阶段,抑郁检出率为10%—13%;

初中阶段:抑郁检出率为25%—30%;

高中阶段:抑郁检出率约38%。

这样的现象,这样的数据,让人不得不深思:为什么近几年,那么多孩子的精神会被压垮呢?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瑜曾讲过女孩小黎的故事,或许你能从中找到答案。

小黎来自上海的一个中产家庭。她因抑郁症休学在家,服药半年后被家长逼着上学,去学校第二天就爬上窗台想自杀。被问起“对这个世界没有一些留恋吗?”她脱口而出“没有”。

生活中,她除了学习,其他一切都被家长冠以“不务正业”。从二年级开始,她就被告知:“要在课外多学一点,不然小升初就考不到好初中,然后考不到好高中、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你这辈子就完了……”整个小学阶段她不敢怠慢,努力让自己保持前几名。

升入初中后,为了不被同学甩在后面,她经常熬夜学习到两三点,睡眠不超过4小时。因睡眠不足,她注意力慢慢不集中了,成绩开始下滑,这导致她越发焦虑,于是晚上熬夜更晚,如此恶性循环。她最终患上了焦虑症和抑郁症,严重时,一提笔就会呕吐,幻想自己能就此死去。

休学在家的日子里,她梦到成绩不好的学生被扔到尸体堆里,自己差点就被扔进去了。她曾计划死前一周写日记,她打心底里觉得:“如果我死了,他们都有责任,他们每个人都逼过我。”

小黎的悲剧其实是很多中产家庭的缩影:孩子像是被上紧了发条,每分每秒都在被意义化、价值化。

孩子因此赢在起跑线上吗?并没有。

中产父母努力鸡娃,可最终并没有把他们送进清华北大,而是精神科。

就如北大教授刘擎说的:内卷是要付出代价的。焦虑式养娃、盲目式抢跑,最终消耗的是孩子的能量与活力。

中产父母鸡娃靠两个字,一个是“砸”,一个是“刷”。

砸钱,砸学区房,砸补习班,砸出去的钱成了压在孩子身上的五指山。刷级,琴棋书画各种考级考证,最后刷出一个失去灵性的孩子。这些中产阶级家长鸡娃的套路,该换条道走了。

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王德峰也曾对自己的儿子寄予厚望。他也跟所有中产的父母一样,为孩子规划最好的人生,读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小学、最好的中学,期盼着儿子能跟他一样考上复旦大学。

可是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他却被告知:儿子的成绩,别说上复旦,差一点就上不了大学了。王德峰心灰意冷,不得不接受了这个现实。

令人意外的是,当王德峰不再执着儿子的成绩,选择顺其自然时,儿子竟然爱上了学习,还考上了全球顶尖院校——伦敦商学院。王德峰教授感叹:莫非命也。

但我却觉得,这是他误打误撞地找到了教育孩子最正确的道路。外力强压下的拔苗助长,只能逞一时之胜。由内而外破壳而出的力量,才能支撑孩子走向更广阔的未来。

儿童心理学家艾莉森·高普尼克在《园丁与木匠》一书中,将家长分为“园丁”和“木匠”两类。

木匠式的父母,会严格要求孩子在每一寸每一分上都精准无误。

园丁式的父母,则会创造一个适合生长的环境,顺应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个性。

后者教育出的孩子,人生往往有更多可能性,活得更加璀璨。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让孩子优秀,就只有“鸡娃”一条路吗?@弦歌缓缓在“鸡娃重灾区”的海淀当高中老师,她的回答获得了高赞。她曾经有个学生,父母小时候就发现了孩子对历史小故事特别感兴趣。父母俩虽说都是高知,但对于历史方面的知识却很匮乏。

为了孩子的兴趣能得到充分发展,夫妻俩开始读史书,并将里面的事件和情节,改编成易懂有趣味的故事。上小学后,他们开始带着孩子逛各种博物馆和历史景点,边逛边用笔记下孩子感兴趣的展品。回家后,再根据笔记查资料,最后转化成孩子能听得懂的语言。

在大多数的同龄孩子上着各种课外班的时候,这个孩子已经跟着父母,浸泡在自己的兴趣领域中。就像他自己在作文中写的那样:爸妈讲的每一个故事,每一次解说,都让我觉得这个世界太有意思了。在高考时,孩子最后考上了心之向往的名校历史系。

正如作家陈丹青所说的那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作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教育从来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因人而异的私人定制。父母要当引领者,非持鞭者,看见孩子的热爱,让他择其所爱。放弃无用的焦虑,保持松弛感,帮助孩子在人生地图上找到最适合的路。

画家蔡志忠曾一度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爸爸。但事实证明,他是一位有智慧、很清醒的爸爸。

女儿上小学的第一天,他把女儿带到教室,问女儿:“知道怎么回去吗?”得到女儿肯定的回答后,他真的让女儿一个人走了回去。女儿早上起不来,他叫了几遍后就任由女儿睡到迟到。

女儿12岁时为了赚取更多的零花钱,想要去考看护执照。他没有批评女儿“浪费时间,影响学习”,也没有阻止女儿,反而建议女儿:要不要画画赚钱?

女儿数学考零分,他请女儿吃牛排,还夸奖女儿说:“哇,考零分呢,好厉害。这就像走过一公里地雷区,连一颗都没有踩中。”

他从来不限制女儿的学习,也不逼迫女儿上补习班和兴趣班,更不会拿女儿跟别的孩子比较。很多人都说,他对女儿“不加施教”。可这样的“不加施教”非但没有把女儿养废,反而让女儿变得分外优秀。

12岁时,蔡志忠的女儿便可以一个人从加拿大飞到日本旅行。17岁时,她独自一人去美国参加面试,通过了4所知名大学的面试。上了大学后,她又用5年时间攻读两所学校,拿到双学位。蔡志忠用一种不竞争的教育,培养出了一个有竞争力的孩子。

人生是一望无际的旷野,而非逼仄的轨道。

逼着孩子在单一的教育赛道上卷,不如匀出一部分时间,去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这些品质与能力才有更大的几率帮助孩子实现人生跃迁。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节目里曾报道过这么一批特殊的中产家长。在教育内卷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他们把孩子从长三角的各大城市转移到农村的小学上学。他们唯一的目的,就是想让孩子在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中顺利成长。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孩子回到城市里上初中的时候,依然适应得很好。

就如美国教育家金·约翰·培根对所有父母发出的强烈呼吁:把孩子所需要的轻松环境还给他们,让他们重新与他们真正的自我,属于他们的世界联系在一起,把他们从我们成人充满压力与紧张的世界中解救出来。

一个“引”,一个“松”,这两字成了未来教育制胜的法宝。在一个松弛环境引领孩子,反而能在内卷的大潮中脱颖而出。


2HLBVUO4LMJ(TN)(NZC05V9.png


【精彩留言】


@日日是好日:

鸡娃时代,我们忘记了初衷,难道所有家长的初衷不是为了让孩子开心快乐吗?一直给孩子压力,一直给孩子焦虑,他不仅童年不快乐,长大后也不会快乐。重视孩子学习是应该的,但一定要把握一下分寸!

@洞见:

作为父母,我们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是希望他能通过学习来赢得一个幸福人生。可是如果,从一开始就让孩子的世界里充满压力、焦虑,孩子对人生又怎么会期待和向往呢?因此重视学习没错,但该怎么抓怎么引导是每个父母都要学习的。


@栗子:

这文章就是及时雨,这几天一直在反思,有问题的不是孩子,而是我自己,孩子的表现大多是受家长的影响,需要改变的是我自己!

@洞见:

鸡娃不如鸡自己,改变孩子不如改变自己。作为家长的我们,既要改变自己的习惯以作为榜样让孩子们学习,也要改变心态防止自己的焦虑变成他们的压力。


@忙杰:

是的,我希望孩子快乐成长,希望学校减压学生的作业量,尊重学生的空间!给学生独立的环境!

@洞见:

给孩子减压,在于学校,也在于家长。教育应该是广泛的,而不是狭隘的,不是单指学习和分数。真正的教育是全方位,包括人格的塑造,和心灵的滋养。


@长风:

这是我一直在寻求的观点——我的孩子其实成绩不好,但我觉得不要紧,因为学习不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活。但是在这个焦虑的社会里,我又时常自我怀疑,这样是不是心大了,是不是也要逼孩子一把。看完这篇文章,心安了。

@洞见:

一个人的人生由多个维度构成,如果我们只盯着学习不放,忽视其它要素,反而对孩子成长不利。既要引导孩子好好学习,又要给到一个松弛环境,他们才能真正走向光明的未来。


@兴江人:

我是个退休的中学教师。我一直认为,现在小学对学生文化知识学习抓得太紧,教得太难,把学生的脑子都挤干了。等到学生升入初中,在学习方面已无潜力可挖,让初中教师无计可施,只能拼时间,加负担。如此恶性循环,学生还不崩溃?


@wake:

如果父母想让孩子幸福,更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直接提高孩子对快乐的品味,因为懂得感受快乐的孩子,才能有比较强的创造快乐的能力。父母积极地引导孩子,孩子也会养成积极看待事物的好习惯。就像那句话说的:乐观,是我们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精神财富。


@傅验惠:

一旦失去健康的身心和前进的动力,再多的荣誉都是空虚。


@小腰女:

把孩子所需要的轻松环境还给他们,让他们重新与属于他们的世界联系在一起,把他们从我们成人充满压力与紧张的世界中解救出来。我是一个二年级小朋友的妈妈,一直不太赞同现在教育体制,又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社会,内卷太严重。我们班大部分小朋友周末都是各种兴趣班,而我反而把兴趣班停了。在本校上了一个她比较喜欢的啦啦操和硬笔书法。我卷不动,也不想孩子成为人中龙凤。我希望她身心身体健康的长大。


@灿灿刚下课:

唉,一群自己考不上985,211的家长,整天幻想自己孩子考上。


@京语苑: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我们要做的就是“静待花开”。


@尹甲运:

教育出了问题,老师和家长对所有孩子都按学霸的标准去要求,把人折腾疯了。


@水心:

我对女儿学习上属放养的,从没补过课,也从不上补习班,只在生活照顾她。每次考差了安慰她,帮她分析原因,考好了从没有奖励,因为学习是她自己事。与许多家长有点背道而驰,结果呢?学习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成绩是一点点好起来了的,高考失利了,但也进了985,今年研刚毕业,考进了公务员,现工作了。


@英子:

很多家长从来没有换位思考,给孩子制定的那种令人窒息的作息表,让他自己来执行他能坚持多久?

得益于十多年母婴期刊的工作,女儿小时候我们都是陪她看绘本,看动画片,逛博物馆和展览馆。上小学前办过两年上海科技馆年卡,两年海洋馆年卡,周末就带着她去玩,把上海及周边能逛的地方都逛了。

小学是自己考的,考上了我们也很开心。考前告诉她考不上就读家对面的小学也很好,可以睡到自然醒再去上学。后面中学也是她自己考的。在征求她的意见后,定下了不上补习班的家规,一直到今年高考没上过一节课外班。一直靠她自己学,的确因为没提前学过,期中考试成绩不是那么理想,但期末考试成绩就上来了。

因为没有提前学,所以她上课注意力特别集中,效率高。这么多年坚持下来的一是初中+高中七年的排球运动,和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二的画画课。6月份高考,3月份还代表学校参加上海市的排球联赛,获得第四名(前两名是特长生的专业队伍)。高考如愿考到理想中的北京的学校和专业。

一路陪着孩子走来,父母要有一颗平常心,感恩的心。用心陪伴成长,才是父母需要做的。


@郭影:

孩子现在5年级,我现在都刻意避开那些鸡娃家长们,免得受影响感到焦虑,我给她说在学校好好听课,回来完成作业后,其他时间阅读可以,看电视也行,自己安排。@陈:要求孩子之前该想想如果自己去做会是什么结果,自己能做到再去要求孩子。父母的榜样力量比起父母的要求要有说服力。


@纳兰愈心:

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尊重每个小生命,多给他们一些关爱和理解。


@晴耕雨读:

孩子的不良行为,皆来自于父母童年未曾疗愈的创伤。不要再整自己的孩子了,父母才是病人,需要提高自己,疗愈自己,孩子自然就好了。


@雨露:

大多数家长太过功利,都想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可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在适宜环境下能飞则飞,能跑则跑—人和人是不同的。


@严凯:

松弛感,这三个字不仅适用于家庭教育,也适用于我们每一个成长型学习型的成年人。没有松弛感,就会被焦虑吞噬,就离创新精神相去甚远。松弛感是什么东东?是一个对自己充满内源性认同,不被他人的贴标签定义所左右;是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而不是世俗的要求成长。


@真善美:

教育不是比较,因为对每一个孩子来说,快乐善良和健康,就是最大成功。


@露知燕:

我也是一个鸡娃的家长,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不知道该跟孩子怎么相处了,好像我们之间除了学习就无话可说,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玩了。


@皮皮妈:

鸡娃是褒义还是贬义呢?我认为要分怎么去鸡娃。严格给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严格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是重点。而不是一味地跟着孩子陪读陪练,刷课刷题。这些可以有,但是要在孩子自主学习的前提下,而不是被动填鸭。一个孩子在中关村黄庄待了十几年的学生家长的感悟~


@dyh:

真的可怜!!明明是最爱的人,却生生以爱之名害他们。

注:主体文章与留言版权归属原作者,编者引用时内容有微调。


【家教观点】


哪怕是婴儿,孩子都是内心敏感的心理学家。他们能细致入微地观察并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能够感觉到你是真诚用心还是虚情假意。

—医生 凯里其曼

平凡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阅历,完美是我们幻想的一种极致状态。战胜完美主义,我们才能够真正接受平凡的价值。

—教授 彭凯平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但父母却是孩子无法选择的。

—编辑 安澜客


本版编辑:安澜客



上一篇:思考与记录/182期三版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