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文学结缘(22期)

时间:2020-09-18 16:51 作者:编辑部 编审:

与文学结缘

2003年11月总第22期

 

【编者导语】
  文学,是心灵之窗,智慧之门。
  与文学结缘,我们可以朝谒曹子建,暮访李太白。我们还可以去欣赏战国时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秦时的明月汉时的雄关,西晋竹林七贤的隐逸,唐的风华与宋的儒雅,元的四海归一以及明清的肃穆庄严。
  与文学结缘,我们携着三毛的手,迎着撒哈拉的热风去聆听骆驼那悲惨的哭泣,让张爱玲点燃一炷沉香,在香烟缭绕中回到旗袍摆动、人力车穿行的旧上海……
  与文学结缘,我们无须程门立雪便可以与名师把盏品茗,促膝谈心;无须走马塞上便可以观看世事沧桑,楚汉交兵。
  文学,在我们的梦里,生命里。
  与文学结缘,一生无悔。

文学,我的初恋
宝应中学高一(19)班  倪 磊

  文学是徐志摩的诗中影,是林徽因的泪中情,是黛玉的花中魂,是镜中的胭脂粉......她时时冲击着我的火热的身躯和冰冷的灵魂,敲击着我那颗每秒都在伸缩的心脏,让她永不停止,永不被那黄昏时黑色的帘幕所包围。
  身前身后事茫茫,石头的三生三世叠加起来就是“磊”,倪磊的“磊”,也就是我的名字。文学是一个个方块字拼凑而成,而这一个个的方块字也正如石缝间的一粒粒刻满了花纹的碎石,而我的名字也正是如此;正是文学的魅力,赋予了我灵魂的动感,赋予我生命的活力,让我的心在燃烧,让我的血在翻滚,让我的爱在融化,让我的情在延续,让我的心在跳跃,让我活得充实,让我更加精彩......
  十六岁的我正值花季,与年青的文学目光交汇,顿时木雕泥塑,石破天惊,琴弦上的音乐和指缝间的流水马不停蹄,倾泻着初恋一样的忧伤……

  爱上只用一秒,忘记却用一生.……
  难怪山中石多真玉少,世上人稠知音稀,在我看来,有文学的石头就完全是传奇了。譬如青梗峰下枉凝眉的凝楚,竟是刀刻斧凿的累累伤痕;譬如瀚墨角落的杖闲章,石头不提节肤之痛,只求呕心沥血的“绝世红颜”。
  海枯石烂之前,我与文学如此地相遇,是三生有幸,是在劫难逃……  (指导老师:乔雨)

我·文学·花
宝应中学高一(14)班  姚瑶

  我把文学比作千万种声情并茂的花儿,那花开花落的声音永远牵引着我。
  她拥有增色添香的比喻、花样繁多的借代、藏金埋玉的镶嵌、妙语联珠的顶真、精巧优美的对偶、势如海潮的排比……,我挚爱文学,她好似千万种枝繁叶茂的花,那花开花落的音符时刻在吸引着我。
  徜徉在花丛中,我的思绪在漂游,我仿佛感受到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和王维那“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的田园风光;体味到了“诗仙”——李白“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莹”的壮志豪情;听到了“诗圣”——杜甫“黄四娘家花满溪,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美妙旋律;看到了“诗鬼”——李贺的“花枝草蔓眼中开”美不胜收的景色;我还闻到了韩愈的“浮艳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的席席花香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浓浓气息。
  我的阳台上,有一盆名水仙,名叫“百叶”,是女子水仙,她花辨四重,两重白色花辨中夹开着两重黄色花辨,一眼看去朴实而又清纯,好似沉默的女子,喜也默默,忧也默默,看着她不由的使我想到了文风细腻、情感真挚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用“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境表达了自已在孤独生活中的深深哀愁。
漫步在花的世界,呼吸着恬美空灵的自然气息,这感觉真的很美。

雏鹰的梦
宝应县中学高三(13)班  于佳佳

  鹰能够在天空中展翅翱翔,是因为它有远大的理想,一心只想飞到太阳的身旁……
  未经历过人生世事的我,只是一只尚未起飞的雏鹰,但我也有飞向太阳的理想,那就是我所钟爱的文学。
  在我的心里,文学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给了我最无私,最崇高的爱。有时,她像深沉大海,容纳了我的喜悦和悲伤;有时,她又似缕缕春风,吹散了和心头的烦恼和忧愁。
  在我的心里,文学又像一位严厉的父亲,用他的谆谆的教诲,为我指明了我未来之路。他用“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告诫我要有远大的抱负;他用“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提醒我要有持之以恒的信念;他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挫抑我的傲气与自负;他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来端正我的人生态度。
在我的心里,文学更像一位女神,她诚恳地接纳每一位少年。她用她的手臂为每一只雏鹰撑开了飞翔的天地,她用她的目光指引了每只雏鹰飞翔的方向。
  雏鹰展开翅膀,满怀信心地迎接美好的黎明——在无数个这样的下午,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翻开手中的文学作品,闻着书中散发出来的阵阵油墨清香,心随着主人翁去经历人事间的悲欢离合,去体会人生中的喜怒哀乐。于是我读懂了安娜·卡列尼娜的无奈,保尔·柯察金的坚强,福尔摩斯的机智,以及鲁滨逊的沉着;也感受了庄子的逍遥,孔子的博大,李太白的飘逸,曹雪芹的才情……在无数个这样的黄昏,思绪在广淼的海洋上飘流,抓住一叶叶易逝的浮萍,抓住一点点稍纵即逝的灵感,怯怯地捞起一片片思绪的碎片,怯怯地写下一点点人生的感悟。
  于是,我开始追寻,开始展翅……
  走过了十八年的人生之路,我深切地体会到生活在蓝天下,只要有风雨,就有我避风的港湾,这个港湾就是我钟爱的文学,因为她她从来不准备和我一起分享光荣,只准备为我背负重担,承载我的苦恼和失败。她的轻柔话语、她的谆谆教诲,使我这一只小鹰的羽翼,在风雨中一天天地丰满起来。
  雏鹰怀着走近太阳的梦,才能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我怀着走进文学殿堂的梦,才能够在人生路上大放异彩。
  我相信,我这只尚未起飞的雏鹰,将抖擞羽翼,冲向蓝天,飞到太阳的身旁。

【珍珠园】

  ●秋日别有一番风采。清晨的太阳很灿烂,但我最爱的是夕阳。人生一如夕阳,夕阳绽放生命出最美丽的光采。尤其秋天如血的残阳,把生命的极致演绎得淋漓尽致。那瞬间我读读懂了残阳,读懂了秋。                

——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一(12)班  华子评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文学可谓是一颗璀灿的明珠。从远古时代,到春秋战国,到三国鼎立,再到改革开放经济飞黄腾达的今天,无不记载着文学的足音。冷漠文学的人,只能是一个没有修养的冷血动物,而国家的建设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一个这样的人,又能为祖国做出什么贡献呢?希望能被世界所接纳,亲近文学是最好的途径了。

——宝应实中初一(13)班  卢萌

  ●自己喜欢文学,并不是刻意地,这其中原因似乎与语文老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记忆中语文老师永远是脸上挂着灿烂微笑的人;永远是说出蕴含着无数哲理的话的人。上课时,我的目光常常随着老师的动而动,仿佛他就是上帝,带着一种崇敬,亦或是一种爱戴。是他让我意识到这世上有文学的存在,是他让我现在可以穿梭在三毛、余秋雨、张爱玲之中,领略他们大师级的风采。

——宝应中学高一(5)班  荣蓉

  ●我们是林中佳木,我们是花中奇葩,我们有兰心蕙质,我们有空灵的梦想。微风吹过脸颊,带来白云的呼唤我们向往拥抱,一片自己的蔚蓝天空。

——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一(13)班  马耀蕾

  ●文学对我来讲不必因为稻粮谋而成为牵累,就尽可以写自己想说的话,挺直腰杆去关注世道人心,直面人间不平;闲情所至,也可以风花雪月,爱我所爱。庆幸自己能生在这么一个丰衣足食、多姿多彩的时代,如果曹雪芹在世决不会贫病而终,他老人家一定能过上小康生活,说不定还能弄个博导当当!

——宝应实小   孔繁明

  ●如果没有文学,我们每一代人都要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重复地探索前人可能已经探明的未知。但人生何其短暂,如果一代又一代的人重复做着同样的徒劳的无用功。人类也就永远不能走出愚昧。但有了书籍这一文学载体,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我们能更快地掌握先人获得的信息,这信息也许是几代先人的思维结晶。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会看得更加的辽阔,就会探索更多的未知,人类的文明也才能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进步。同时,我们的付出又为下一代人的更上一层楼打好了基础。 

——宝应中学高一(5)班  卢俊

【纵情歌唱】

我最富有
宝应中学  邰炎孝

  我是教师
  我最富有
  我的双肩承载着神圣的职守

  我用草原开阔孩子们的胸襟
  我用长城壮实孩子们的骨骼
  我用湖泊明澈孩子们的瞳仁
  我用林涛浑厚孩子们的歌喉

  我用星辰灿烂孩子们的希冀
  我用大堤绵邈孩子们的开拓
  我用彩虹绚丽孩子们的渴望
  我用波涛澎湃孩子们的追求
  我还用阴霾和狂飙
  绘成一张无边的灰幔
  让他们青春的天空
  不再是湛蓝一色

  我还用峭壁和悬崖
  打造一道难以逾越的沟壑
  让他们前进的脚步
  留下艰辛枯涩的汗渍

  我要让他们拥有
  春雨般丰富的蕴含
  夏日般瑰丽的色彩
  秋风般雄浑的音响
  冬雪般晶莹的光泽

  我要让他们拥有
  晨曦般透明的情愫
  皓月般高洁的品质
  高山般坚强的意志
  大海般深邃的承受

  我是教师
  我最富有
  我用智慧和汗水
  滋润着无数个
  生命的绿洲


【看世界】 

雄伟的玄武门
宝应实小四(4)班  朱碧宇

  一天,我翻出了一张照片,这是去年五月一日劳动节,我、奶奶和二姨爹在南京玄武门前拍的。看着照片,我不由得想起了那段往事。
  五一长假终于到了,我和奶奶乘车到南京二姨爹家里做客。那天我们约好去玄武湖划船玩,走上玄武门大街,老远就看见了玄武门。它有两层楼房那么高,三个门洞,居中的门洞上方书有“玄武门”三个金色大字。城楼上层有两个四角亭,四周有着许多红棂的窗户,每个窗户外面都挂着红灯笼。玄武门两边是与门楼一般高的古城墙,灰色的古砖厚厚的,就像每一块里都装满沉甸甸的历史似的。城墙内有许多棵苍翠的松树,这些松树高大挺拔,估计都有百年高龄了。有了这些松树的映衬,玄武门更显雄伟壮观。
  站在玄武门前,二姨爹和奶奶向我介绍说,玄武门是受国家保护的文物。它和南京城墙一样,不但代表明朝文化,而且是南京600多年历史文化的见证。现在南京正在造地铁,刚好要通过玄武门城墙,施工单位本准备把城墙拆掉一截,可是南京的老百姓说什么也不同意,都说这城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不可多得的遗产,是南京人的骄傲,一旦拆除了,世界上就没有第二个了。后来,南京市政府请了不少专家来研究对策。专家们很快拿出了一个方案——从城墙下面开挖一条隧道,既保证了地铁工程地顺利开展,又完整保留了城墙。听后,我既庆幸玄武门的安然无恙,更赞赏南京人民保护文物的精神。临走时,我向奶奶提了个要求:“奶奶,我们在这个留个影吧!”奶奶笑着答应了。
  一年转眼过去了,不知道南京的地铁是否造好,但我相信玄武门仍然矗立在玄武门大街上的。有了热爱生活,勤劳勇敢的南京人民的努力,经历几百年风雨的洗礼的六朝古都——南京城肯定更漂亮了! 

 


上一篇:成长,在火热的夏天(20期)
下一篇:春日放歌(24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