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
谁解碗中味
监利中学09级25班 王海滨
碗者,盛食之器具也。这是字典上对碗的解释。在我看来,碗,亦可盛装清如水的记忆,盛装热喷喷的关怀。
木碗,儿时。母亲为家中我这个“小皇帝”配备的“御用”食具。红褐的体色,手感润滑。外围的木轮纹理清晰可见,彼此平行相绕,像弯弯小路,又似款款小溪。就像人生一样,虽坎坷曲折但却韵味深长。它虽然不是什么名贵木材制造,但并不妨碍我将其视为珍宝。小朋友嘛,就爱在同伴面前炫耀,诸如自己有只小猫咪呀,有件漂亮的衣裳呀,有个会发光的溜溜球呀,等等。我则总是说:“我有一个漂亮的木碗,我妈妈对我好好喔!”说这话时,我都是透着一种喜悦且自豪的心情,好似别家的妈妈对自己的孩子不好一样。
小朋友多是贪玩的。每到吃饭的时候,别家妈妈如临大敌,总是叫唤:“伢儿咦,听话撒,快吃呀,不然你爸爸等下打家伙的啊!”即使在这种“唬迫”之下,小家伙们还在玩得乐不开交,而我却是很安静地捧着心爱的木碗“享受盛宴”。这是母亲的智慧呀!
稍长些后,木碗变成了铁碗。碗面锃亮,好似一面镜子,澄明百态,无所避之。我时常在吃饭时,对着碗面,嘴巴咀嚼着,看着被碗曲面拉大变形了的脸,或瞪眼,或蹙额,脸面变化万千,犹如在表演戏曲特技——变脸。有时,也通过碗面看爸妈吃饭的样子,总是乐得我咯咯地笑,也总被母亲唠叨批评两句:“小疯子一个,安分点,吃饭呀!”而我却乐此不疲。
毕竟是铁器,盛汤时会很烫手。生活就是这样:欲获得美味的爽口,必要忍受鲜汤的灼手。我曾抱怨过,要求换碗。母亲却说听人家说用铁碗可以补铁,对身体成长有益。于是终究没换成。长大以后,才知道那原来是伪科学。但我至今仍不愿点破,因为母亲那道听途说而犯的“慈爱错误”让我心头时常涌出汩汩暖意。
尔后我又用过几口碗,印象最深的是去年那口深绿内衬的瓷碗。它外围是一圈蓝色的碎花,纹饰复古,风格典雅。白色米粒盛在里面,宛若翠玉盘内珍珠粒。光这视觉,就已勾起我舌头上千万个味蕾的舞蹈。由于碗质比较薄,洗涮磕碰中碗口缺了一处小口,母亲说:“你先用别的碗吧,我怕你划到嘴。”我说:“没事。”于是吃饭时,母亲的双眼常常有意无意地盯着我的嘴。
时维末伏,流金铄石。饭后我躺在屋后树林里的竹席上,吹着自然风,不知不觉我便“庄生晓梦迷蝴蝶”了。不知过了多久,我被一响柔和的声音唤醒:“起来,吃葡萄。”我睁开眼,看见母亲手里一口白瓷,浅红花朵绕在碗身,里面盛的是一粒粒水晶葡萄,白玉绿翠,极富视觉美感。“上街帮你买个新碗,免得你不听话不肯换。”“这种小葡萄很好吃,你快吃下。”我取了一粒放进嘴里,“嗯,不错,蛮甜的,你也吃啦。”母亲露出了笑容,说:“我还有事做,你吃吧。”放下碗便回屋了。我分明看见她的脸被晒得黑里映红。应该是顶着烈日来回骑了四里多地,刚到家吧。我小心地捧起碗,又取了一粒往嘴里放。天空的颜色是那种很贵族气的蓝色,望着特舒畅。自然的林风裹着葡萄的醇甜沁入我的心肺,原来,三伏里的天气也能这般凉爽。
傍晚去水池洗碗时,我看见了母亲的碗就在池边。这是一口怎样的碗呢?也是白瓷,但已毫无光泽,多处有割伤的黑色浅线,碗口已然缺了多处。它像一位饱经风霜的女人,昔日的花容月貌随着时间的流逝,磕碰成了今日的珠黄色衰。为他人盛饭载汤,不曾有半毫埋怨,因为看着享用它进餐的人日益成长是她最大的幸福。
这么多年来,母亲总是为我置换新碗,而自己这口碗已用了多年了,陈旧得很,沧桑得很。我是不是也应该为母亲买口新碗呢?
那年那雪
监利中学09级24班 陈黄胜
那一年的雪,似花,是花。
走到窗前凝望,眼睛在颤动,心也在颤抖,这么大的雪,生平第一次看到,然而还有欲望去抚摸一下吗?
年快到了,在白雪上印下一个又一个脚印,那么稳重,那么规则,少了活泼,少了杂乱,我沉默地走着,把脚印抛在脚后,把记忆抛在脑后,去追逐梦想,去追寻希望。那些童真的笑语,肥肥的雪球,在心里渐渐融化,更多的是欣赏,是凝望,那纷纷扬扬,那飘飘洒洒,那婀娜多姿,那轻柔曼舞……童年是玩雪的年纪,而青春则是赏花的季节。
回到了家,这家真暖和!从前比较暖和的时候,也只有几个老太太带着自己的孙子在那微弱的火苗旁,谈论着过往。而今天,那雪花编织的严寒里,火堆更大了,笑声里有苍老,有童稚,也有青春。是雪把大伙紧紧团聚到一块儿。屋檐上悬挂的冰晶也被感动了,禁不住泪如雨下。
“强强,到哪儿了?”伯伯的眼神充满关爱。
“啊,还在中山?……什么,堵车?”伯伯的手握得紧紧的,眼睛凝望着外面的雪。火旁的人也停止了闲聊,都直直地盯着伯伯,而我也在心里默默期盼。
“怎么还在堵车啊……司机说还多久?……什么,路旁的电线都断了?”青青开始闹了起来,刚才这小家伙不小心碰疼了,于是挤进伯伯的怀抱。伯伯给他揉了揉额头,小家伙更闹了,“吵什么吵,整天就知道哭,滚开边去,看你哥哥回不来了怎么办?”伯伯的声音略带嘶哑了,眼眶里也似乎有什么一闪一闪。我向外望了望,屋檐上的冰晶已停止哭泣,又长高了许多,收回目光,屋内的火也倦了,风一来,我缩得紧紧的,雪却停住了。
“啊,车开动了?……哦,车已经开了哈!”伯伯放高了嗓子,脸庞上,经历了严寒的蓓蕾绽放了,屋内也开始沸腾起来。我看见青青在外面堆雪人,飞快地跑了出去,那一刻,我也成了雪花下嬉戏的小孩。
晚上,我们都没睡,青青手里一直攥着雨伞。手机铃声响了,青青尖叫了一声,飞快地跑去开门,伯伯的身影在淡红的灯光中跳跃,一朵朵雪花飘在他的身上,留下一串串脚印在地面微笑。
冬天是雪的归宿,也是爱的温床。
【梦逐天涯】
念 想
监利中学09级24班 王韵
我并不愿把它称之为理想,太隆重,太盛大,也太容易让人失望,我喜欢叫它“念想”,很平常的,却可以填满整个胸膛。每个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念想吧,小孩子想把电脑游戏打通关,卖早餐的阿婆希望一早上可以赚到二十块,邻家的女孩立志成为芭蕾舞蹈演员,尽管她渴慕的角色是黑天鹅……平凡或伟大的念想,却都足以成为一个人生活的支撑。
这十八年来,我有过各种各样的念想,且貌似都不很主流,什么警察啦,医生啦,科学家啦统统没想过。有段时间倒是挺愿意当老师的,但纯粹是因为觉得给虚拟的人名排座位很爽。想来是过去年幼无知,并不贪慕金钱,加之亦没有为祖国大厦添砖加瓦的崇高精神,我的念想才会稀奇古怪。
都说最初的念想是最发自内心最美好的,然而于我而言,它是很“拿不上台面”的。当初产生那个念想,是迷恋那个至情至性的作家三毛所致。第一次看的《三毛作品集》是初中同学友情出借,十块钱一本的盗版,泛黄的书页,隔几行便能发现打印错误,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她的世界的向往。她渴慕自由,她什么都放下前往撒哈拉;她随性不羁,荷西公司酒会上亦是一袭宽松白色长裙配上她美丽的凉鞋;她的眼中永远有一个崭新的世界,她在红色的沙土里捡小乌龟的化石,她好奇撒哈拉人如何洗澡,她用指甲油帮当地人补牙齿,她放任山羊在她的屋顶上走来走去……这般欢喜自由的天地岂是俗世之人所不向往的?于是我的第一个念想华丽地诞生了:我,希望骑一辆单车,穿行在中国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里,捡垃圾。苏州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乌镇西栅的江水,上海雾气朦胧的弄堂都该是清洁的,倘若有垃圾,那么就由我去捡好了。当我把它告诉我同桌时,同桌什么也没说,只做了一个动作——眼球向上翻转,留下白的部分瞟着我。呵,想来他的偶像是嵇康,于是也好为青白眼。现在回头看当初的念想,我似乎也忍不住以白眼对之,但我仍对于产生过那样的念想存有几分欢喜,年轻的心,总是没有边际的。
尔后是又有过几个念想占据了我的心,但都持续得太短暂了,按下不提。我要说的是战地记者。自做过一篇关于战地记者的完形填空后,就不可救药地心向往之。在弹坑中闻着混着硝味的空气,听着飞机呼呼的在头上打转,看着逃难者慌乱的跑过,军队步伐坚定地开过,抓一支短笔,飞快地记上几笔……这样神圣又颇具冒险精神的事业,大抵是年轻人都想做的吧?于是真的痴迷了,时刻假想着自己在战乱的中东,连睡觉也不踏实,浅睡着,一听见些微响动便条件反射似的坐起,神经兮兮的,因为我以为是睡在战地的工棚里呀。(但就算是战地记者也是睡在大使馆的吧?)我的母亲,大概要以这位“白衣天使”为傲了,事实上,当我向她透露我的意向时,她的眼神确乎是担忧的。但这不妨碍我对它的热爱,在高考之前,我一度想报新闻系,后被告知“理科生不能报新闻系”时,甚至有了转文的念头,然而终究还是没有勇气(我猜我转了的话大概会被打死),加之愈来愈感到“死生亦大矣”,对于战地记者,便只好羡慕赞叹了。
这十八年来,我有过各种各样的念想,且貌似都不很主流,什么警察啦,医生啦,科学家啦统统没想过。有段时间倒是挺愿意当老师的,但纯粹是因为觉得给虚拟的人名排座位很爽。想来是过去年幼无知,并不贪慕金钱,加之亦没有为祖国大厦添砖加瓦的崇高精神,我的念想才会稀奇古怪。
都说最初的念想是最发自内心最美好的,然而于我而言,它是很“拿不上台面”的。当初产生那个念想,是迷恋那个至情至性的作家三毛所致。第一次看的《三毛作品集》是初中同学友情出借,十块钱一本的盗版,泛黄的书页,隔几行便能发现打印错误,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她的世界的向往。她渴慕自由,她什么都放下前往撒哈拉;她随性不羁,荷西公司酒会上亦是一袭宽松白色长裙配上她美丽的凉鞋;她的眼中永远有一个崭新的世界,她在红色的沙土里捡小乌龟的化石,她好奇撒哈拉人如何洗澡,她用指甲油帮当地人补牙齿,她放任山羊在她的屋顶上走来走去……这般欢喜自由的天地岂是俗世之人所不向往的?于是我的第一个念想华丽地诞生了:我,希望骑一辆单车,穿行在中国各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里,捡垃圾。苏州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乌镇西栅的江水,上海雾气朦胧的弄堂都该是清洁的,倘若有垃圾,那么就由我去捡好了。当我把它告诉我同桌时,同桌什么也没说,只做了一个动作——眼球向上翻转,留下白的部分瞟着我。呵,想来他的偶像是嵇康,于是也好为青白眼。现在回头看当初的念想,我似乎也忍不住以白眼对之,但我仍对于产生过那样的念想存有几分欢喜,年轻的心,总是没有边际的。
尔后是又有过几个念想占据了我的心,但都持续得太短暂了,按下不提。我要说的是战地记者。自做过一篇关于战地记者的完形填空后,就不可救药地心向往之。在弹坑中闻着混着硝味的空气,听着飞机呼呼的在头上打转,看着逃难者慌乱的跑过,军队步伐坚定地开过,抓一支短笔,飞快地记上几笔……这样神圣又颇具冒险精神的事业,大抵是年轻人都想做的吧?于是真的痴迷了,时刻假想着自己在战乱的中东,连睡觉也不踏实,浅睡着,一听见些微响动便条件反射似的坐起,神经兮兮的,因为我以为是睡在战地的工棚里呀。(但就算是战地记者也是睡在大使馆的吧?)我的母亲,大概要以这位“白衣天使”为傲了,事实上,当我向她透露我的意向时,她的眼神确乎是担忧的。但这不妨碍我对它的热爱,在高考之前,我一度想报新闻系,后被告知“理科生不能报新闻系”时,甚至有了转文的念头,然而终究还是没有勇气(我猜我转了的话大概会被打死),加之愈来愈感到“死生亦大矣”,对于战地记者,便只好羡慕赞叹了。
前不久也考虑过我以后是不是可以去青藏高原给牦牛治病,理科生报生物系该是天经地义的,但我同时也愿意做一个快递员,把别人的企盼送到他们手上……这样来来去去,我的各种念想给我带来了“不着四六”的评价。
仅有一个念想,一直在这里,安静的存放在我的心里,什么都不曾搅扰过它。池莉说过,在人的一生中一定会有一件事会想让人做一辈子。大概是这样了,我愿意执笔写我喜爱的文字,也几乎是愿用一世来做它了,只但愿不会情随事迁吧。
放飞梦想的纸飞机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09级31班 刘梦洁
暮色将至,我手里捧着一本书,静静地阅读。
一只纸飞机缓缓地飞来。它飞得那样平稳,那样缓慢,然后停在我的脚边。弯腰拾起,粗糙的折痕,歪歪斜斜。转身望去,果然是邻居家的孩子正匆匆地跑过来。我将飞机还给了他,他站住,冲我傻傻地一笑,便跑开了。我凝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不禁想,纸飞机,好久不见了。
回到家,铺开一张白纸,把它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确实想不起来该怎么折。无奈,只好去问父亲。父亲惊讶地盯着我看了片刻,才拿起白纸折了起来。
“取一张白纸,对折,再对折,用手指压平……放在嘴边哈一口气,再用力掷出去。”父亲一边折一边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你小的时候最喜欢玩纸飞机了,还总是和别的小朋友比谁折的纸飞机飞得又高又远……”父亲在一旁自言自语着,我却沉默了。拿起我折好的这个纸飞机,它棱角分明,双翅平展地伸向两侧,展翅欲飞的样子。我似乎感受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曾经儿时,约几个小伙伴,找一片宽阔的场地,拿几张白纸,再用彩色的笔在上面写下自己的心愿,接着就坐下来认真地折纸飞机。折好后便拿着自己的纸飞机,放在嘴边使劲哈一口气,仿佛谁用的力气大谁的飞机就能飞得更远似的。最后使出全力掷出去——起飞,降落——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不过,纸飞机有的飞得缓慢,有的飞得迅疾,有的落在了屋顶上,树梢上,有的被风卷走了。我们也不失望,再折一个便是。就像一个心怀梦想的孩子永远不害怕失去梦想。虽然不是每一个纸飞机都能飞得很高,飞得很远,但它们每一次的起飞对我们来说都是快乐的航行,承载着我们无限的希望。
也许,是因为看到了那个孩子,这段尘封的记忆才被唤醒。折一个纸飞机,哈一口气,再将它放飞。默默地注视着它,暗暗许愿,希望它飞得又高又远,哪怕它被屋檐遮住,被树梢挂住,被风卷走……但它仍在我心里飞着,奋力地飞着……
但愿,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仍能用一只只纸飞机,把梦想送进广阔蔚蓝的天空。
【青春微芒】
青春是封无效信
监利中学11级5班 李妮妍
似水年华。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是个下午。钢琴,旋律悠长细腻。阳光从窗外投进来,打在地上有斑驳的痕迹。
忽然想起那么多在我生命里出现的人,贯穿在我的过去和现在,不断地得到,失去,放弃,再得到,再失去,再放弃。一直继续。回忆猝然而至,这样仓皇,让人不知所措。于是开始细数落叶,仍然有极为清晰的脉络,却无熟悉的气息可寻。它们自然地破碎,声音轻微,风轻云淡。
十六年,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过去,想起的时候暗自惊心。一直记得自己十五岁时眉眼单纯,站在生命转弯的地方,毫无防备的模样。摊开掌心,看到自己细密绵长的掌纹,它们复杂辗转地缠绵。据说这是某种宿命的昭示,所以没有人相同。都是要独自地面对和承担,一个人走很长的路,直到尽头。
十五岁的时候,与旧同学分别,相聚的时间越来越少,偶尔收到他们的信,寄了相片给我。上面有他们熟悉的笑容和全然陌生的背景。后来有过很匆忙的见面,约在一起吃饭,看到彼此脸上都少了初中时的纯真,稚气,相互调侃着,然后很快地分开。再次相约见面,都因为有事而一再耽搁着。只有在过节时通了电话,听出了对方声音的暗哑。象征性问了近况,忽然意识到各自的生活状态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重复着最多的一句话是“有空再见”。挂掉电话的瞬间,觉得心里空空的。
已经有些人开始走远,渐渐的就与我毫不相干,各自都有不同的方向,停不下来。然后越走越远,越来越陌生……
但我又似乎知道,我们一定会记得彼此,只是被放任心底,连同年少时的梦想一起。曾经在某天的某个街角,听见有人喊我的名字。回头看见的是那熟悉的笑容,依旧明亮的眼睛和微微上扬的唇角,我微笑地应着,如同认识已久的老朋友。亲切地问候,然后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来往的人群中,想起忘记和他说再见了,忽然觉得生疼。
但终究告别了,生命就像一场华丽的舞会,会和很多人檫肩而过。总有些人终究不会再见,因为都是无法安定的人,离开或者继续都不过如此,因为有些事如青春一般只是一封无望和长久的无效信。
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想着想着,声音突然哑了。
身边的人不断变更。没有什么是不变的。我们都一样,没能力去恒久对待一个人,想要的太多,所遇的追寻都无法停止。而生活永远都是矛盾的,选择一些,放弃一些,得到一些,失去一些。我们已经接受这样的规则。
因为青春似水流逝,所以一再回头都是不能被原谅的错误。因为青春似水流逝,所以一切的伤痛,都会如水一般流过,滑走。因为青春似水流逝,所以时间在摩擦,风在沉淀,树在开花。
青春是封无效信,当我们抬起头来,灰尘在阳光里飘摇,纠缠,然后落地。沉默。青春急速地奔跑,像风一般从指间滑过,留下一地的碎光……
闪闪发光的人儿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09级31班 黄睿
新年的第一天,上天送给我们一份礼物:久违的阳光。
冬天的太阳还是那么强烈,好像它想让人们总眯着眼看不见什么似的。
因为艳阳天的缘故,我今天的心情格外舒畅,连在路上走的速度和说话的语气都轻快了许多。我家那栋楼的外表砌着一块块纯白的瓷砖,在阳光的触摸下,一闪一闪地发亮,一片一片闪烁着粼粼的波纹,着实让人欢喜。
走在街上的行人也是一样,没有人愁眉苦脸。他们敞开怀抱接受阳光,任凭它抚过崭新的衣裳。他们走路的姿势并不沉重,个个笑脸盈盈,似乎阳光射进瞳孔,也能从中映出丝丝光束。
真是闪闪发光的人儿。
阳光缓缓地铺下来,心情忽而放晴,享受着阳光的时候,突然不想说话了。只在心中默默的祈祷,仁慈的主,愿你赐给我们一个快乐的生活。
愿我们一直闪闪发光下去。
看过空间里同学们写的日志,每一个都那么让人温暖,还不忘加上中考决胜的信心:闪光到六月,六月过后绽放出更明亮的光芒。不错,我们都是阳光的孩子,因为我们有着阳光般的笑脸。举手投足间甚至手划过的空气中,都会漾着一圈圈金色的螺纹,一圈一圈缓缓荡漾开来。
温暖的阳光穿梭于微隙的气息,舒坦,漫长,把天地间一切空虚盈满。我在灿烂下闭上眼睛,我能想像到闪闪发光的我的样子:阳光下,有一道绝尘的阡陌,我在奔跑,甩着一头秀发,洒下一路笑声……
阳光变换着角度印在玻璃窗上,更觉灿烂无比。我突然想到,不应该辜负这片灿烂,要用心感受每一天,用心对待每个人。
我爱我们走过的闪闪发光的足迹。
我爱我们说过的闪闪发光的话语。
我爱你们,闪闪发光的人儿。
新的一年,我们一起努力,闪闪发光。
【刹那花开】
桃树还在长,我的阅历和知识也逐渐地积累,我懂得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知道了拥抱传达的是什么,也明白了长大了母亲为何不再抱我。
过去,母亲怕我长不大,不再抱我,怕这拥抱会让我长不大,沉溺其中。现在,我不再抱桃树,母亲也不再抱我,我是否应该主动地去抱抱母亲呢?
——监利中学09级25班 黄飞羽
雨是没有感情的,该下时就下,该散时就散,然而我毕竟是个凡人,不能做到雨那样“悲欢离合总无情”。当祖母永远离开我时,她那穿行在雨中的背影,踏着轻盈的白雾渐行渐远,最终成了一个黑点,像一滴浓浓的墨汁,而我蘸着它书写这世上最朴实无华的情思……
——监利中学09级10班 袁康
玫瑰大口大口地吮吸着甘露。因为它知道,只有这样,它才能开出绚烂的花朵。
毛毛虫一点一点咀嚼着青叶。因为它知道,只有这样,它才能变成美丽的蝴蝶。
蒲公英拼命地生长,因为它知道,只有这样,它才能飞到更高远的地方。
……
这些都是生命的律动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11级01班 李梦雅
你走的那晚,我整夜未眠,独自搜索着所有关于你的记忆。望着照片中两个没心没有肺的孩子稚气地闹着,我笑了。月光洒进来,你的影子聚集,离散,又合拢。
朋友,还好吗?天冷了,多穿点衣服,有空的时候,我会坐在阳台的护栏上边吃凤梨味的冰沙,边等你。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09级31班 宋晨雨
绊脚石赠给了邮递员一座城堡,但绊脚石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当一块石头有了愿望,它就不再是石头,也不再静卧在泥土之上,它能从一块绊脚石变成法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成为理想宫。如果让生命中的每一样东西都拥有愿望,我们的人生将会多么绚丽!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09级15班 胡松
早春 监利中学 曾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