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灯谜教程》绪论

时间:2009-09-25 16:24 作者: 编审:
绪 论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灯谜是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炉的文学艺术,具有启智、增知、怡情、养德等诸多功能。因而将灯谜艺术援引为语文选修课程,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不可忽视的独特的作用。
 
()灯谜思维的求异性,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国学大师顾颉刚在《谜史》序言中曾指出:灯谜是民众“智慧的钥匙”,猜谜不是问题的直接答复,制谜也不是字词的简单诠释,而是要根据谜面及谜目的要求,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去探底索面。诚如前苏联《百科全书》所言:“出谜和破谜的本领被认为是人的机敏、猜度力和聪明的标志。”经常参与这样的活动,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记忆、想像、探索、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对学生智力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培养探究能力,是新课标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要求,而灯谜艺术又是一门探究性特征极强的学科。灯谜的探究性,说的是在猜谜时,只知谜面不知谜底,促使人开动脑筋思索探求。在制谜时,只有谜底而无谜面,又促使人百般寻求配制谜面。灯谜艺术具有探究性特征的核心是求异思维,因为灯谜艺术的灵魂就是“别解”。求异思维是人类思维中具有创造性的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品质,灯谜中的别解就是这种求异思维的显著标志。所谓“别解”,就是利用汉字一字(词)多义、多音以及笔画组合灵活的特点,使其改变原意去解释。如“母亲”一词,本义是名词性称谓;现在我们把“亲”字的意思改变一下,取一个“亲吻”之意,这样,“母亲”一词也就变成了主谓词组,与原义大相径庭;然后我们再给别解后的“母亲”配一个面“妈妈的吻”,一条谜就成了。这就是“义”的别解。再如“树”字。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木”“又”“寸”三字素(笔画)的组合,也可看成是“权”与“寸”或者“木”与“对”或者“村”与“又”的组合。据此,我们便分别配上“十分有权”(一寸为“十分”)“向着东方”(东方为“木”)“又到村里”等谜面,这就是“形”的别解。“音”的别解一般都与“义”的别解相关。如“早上少云”猜一语种“朝鲜语”,谜底中的“朝”就是先由“cháo”音别解为“zhāo”音,再带动意义的别解。
由此可见,经过别解后得出的谜底意思,相对于原词来说,都是一种突破,一种创造。长时间进行这样的“别解”思维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好处。
 
(二)灯谜解读的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猜(制)灯谜是一项饶有趣味的文娱活动,它总是以轻松、活泼、健康、欢乐为基调,以妙趣横生的形式引人入胜,使人们在愉快的娱乐中得到心灵的陶冶和艺术的享受。一则好的灯谜,其底面的扣合,是出乎意料之外而又入于情理之中,灯谜的趣味性即由此而生,并令人回味不已。解读一则灯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次心灵愉悦的散步。
   新的课程标准一再强调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愉快学习,愉快教育”正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灯谜作为一门趣味性浓厚又能够承载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文学形式,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并能将这些兴趣迁移到知识的学习上来。《学习的革命》中说“幽默本身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因此灯谜选修课的开设,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它不仅能使学生在灯谜课程中学到丰富的知识,同时,也能舒缓甚至化解其它相对枯燥的学科给学生带来的紧张与乏趣。
 
(三)灯谜知识的综合性,能极大地满足信息时代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灯谜形式短小,但内容丰富,其“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陆机《文赋》,后句同)”有人将灯谜喻为“大百科全书”,这不无道理。所以我们猜谜看谜便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灯谜所以称为百科全书,一是它构建的素材(主要是谜底)涉及百科知识:上至天文,下到地理,古今中外,经史全集,花草树木,雅句俗语,无一不可入谜。二是构建过程涉及各门知识。譬如:
刘邦闻之则喜,刘备闻之则悲(字)翠
这就涉及历史知识(前后分别含“项羽卒”“关羽卒”之意)。
再如:一对蜻蜓点水(四字俗语)有两下子。
这就涉及“蜻蜓点水”是“产卵”(下子)这一生物知识。
   另外,这两则谜在猜射过程中,还必须具有相当的语文知识和必要的逻辑推理能力。灯谜的这种牵挽百科、综合各类的持点,为信息时代的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素养提供了便捷的途径。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走进新课程》序言中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加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淡化学科界限,加强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而灯谜课程的开设,正是体现了这种“淡化学科界限,增进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的精神。学生通过灯谜课程所学,能极大地满足他们对信息时代知识膨胀的需求。灯谜课程的开设,无疑为学生开启了一扇瞭望大千世界的窗口。
   灯谜知识的百科性,不仅体现在广度上,还体现在新度上。举凡世上新闻“速”语,总是会在最快的时间显示在灯谜之中,所以灯谜之灯也是折射我们这个世界发展变化的感应灯;关注灯谜,即便无暇读报看新闻,从灯谜中对这世界“我也能猜出几分”!
 
(四)灯谜艺术的民族性,能唤起学生对学习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
   灯谜与京剧、书法、国画并称为我国四大国粹,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学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开设灯谜课程,有利于强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有极大的意义。 
   汉语文字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灯谜艺术的建构依托的正是多音多形多义的汉字。汉字的各种奇妙之处在灯谜中得到了最为全面最为深刻的体现。猜谜制谜,能帮助学生辨清汉字的音、形、义,提高学生正确使用和书写汉字的能力。同时,灯谜能让学生感受汉字的魅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感情,从而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例:
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联系(字)省
给一点机遇,创一流水平(城市名)杭州
桃花潭水深千尺(成语)无与伦比
化作春泥更护花(外国名人二)英•甘地、培根
看看像妈妈,听听像爸爸(字)毋  
古城墙头听蛙声(字)凹
这六条谜,有的巧用形变,令人回味;有的会意别解,妙趣横生;有的形音并用,形象传神。
 
(五)灯谜立意的高雅性,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开设灯谜选修课程,开展灯谜活动,则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修养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途径。
灯谜的教化功能体现在显性与隐性两个方面。
显性的教化功能是,许多灯谜谜面、谜底的内容就寓含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如: 人人树立四化志(字)德
     丹心一直图为国(字)匡
     恩师难忘(歌曲名)教我如何不想他
龙的传人个个优秀(《红岩》人物)华子良
振兴中华才是硬道理(中学古文篇目)隆中对
攻书莫畏难(学科名)应用力学
这些灯谜,或具有催人向上的时代精神,或宣传了爱国主义思想,或勉励学生努力学习,给人启发,让人奋进。
灯谜的隐性教化功能是:灯谜本身是一种高雅的艺术,猜谜能让学生感受到灯谜特有的艺术美。猜谜时,猜者往往要经历“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心理过程。这是一个艺术美的感受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的过程。因此,灯谜这种“寓教育于娱乐之中”的特点,决定了它虽不像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等方法那样能及时作用于学生,未必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这种陶冶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感情在认识过程中有机契合的必然产物。同时,由于它在内容上能集榜样教育、理想教育、修养教育于一身,因而灯谜教育的潜在意义,就将变成受教育者个体的心理意义,进而在道德规范上进行自我调节。这样,通过较长时间的定向熏陶,随着灯谜质的提高和量的积累,必能深深感化学生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和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
 开设“中华灯谜”课程,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深远意义,而且在实践中具有现实意义。这一点在灯谜活动开展得较好的学校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
如:江苏省常熟市徐市初级中学,在一次期中语文测试中,有一道文学常识题,要求写出《谈骨气》的作者“吴晗”。结果班上同学有三分之一写错了“晗”字,而参加“智林谜社”的同学却没有一人写错。这是为什么?原来他们猜过钱振球老师出的一条以“晗”字为谜底的谜“今日全靠党中央”(“晗”字在谜中为“今”和“日” 全靠在党中央“口”字上)。“智林谜社”陈雪江同学,中考曾以全镇第一的成绩(606分)被江苏名校苏州高级中学录取,三年后又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现在是博士研究生。在大学里,陈雪江积极利用灯谜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得到同学与老师们的高度赞扬(详见《灯谜,让人着迷》)。
又如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多年来,坚持不断地开展灯谜活动,他们不仅活跃在校园之中,而且也承担主持了句容市多年来的主要谜事活动。该校“茅山虎社”第二届社员章海粟,在1991年语文高考中,充分利用灯谜知识,一举夺得106分的好成绩(当年全省最高分为109分)(详见《灯谜助我上大学》)。谜社指导老师裔胜东,不但认真辅导校“茅山虎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而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充分利用灯谜,拓展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受到良好的效果。
还有福建莆田第六中学,自1987年创建青璜谜社至今,指导老师方炳良、姚龙楷利用灯谜选修课,相继培养谜社学生19批计1001人。这些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1991年高考全国卷小作文题是以圆为中心的想象作文,谜社考生个个喜在心头,感谢以“O”为谜面的辐射谜创作活动赋予他们形象思维,使他们在考场上学有所用,挥洒自如。这一年在总数30名的谜社学生中,上重点大学线的有11名,上一般大学本科线的有16名,上线率达90%。其中李博以全市理科第二的成绩(615分)考上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后相继获得美国波士顿大学精算学硕士学位和北美精算学会准精算师资格,现在美国麻州从事精算分析工作;郑志勇高分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CCTV编辑记者,现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博士研究生。
以上事例,只是中华灯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教育效应的一个缩影。
总而言之,开设“中华灯谜”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灯谜文化活动,学生们得到了集德、智、体、美、劳于一身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灯谜”教学活动,功莫大焉!
 


上一篇:《中华灯谜教程》序
下一篇:《中华灯谜教程》第一章 问渠哪得清如许——灯谜源流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