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元月21日,淮安市两位老师在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开设展示课,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淮安外国语学校张宁生副校长应邀对这两节课进行点评,并开设专题讲座。
21日上午9:00-11:00,淮安市清浦区实验中学李晓青老师开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晏子使楚》。《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显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全文180多字,篇幅短小,但情节跌宕,人物形象鲜明。李老师对这篇精短的文言以独特的视角进行解读,上出了新意,翻出了新调。
张宁生副校长肯定了李老师的课堂,并进行精彩的点评。张校长在点评中说:“李老师这课堂在解读文本时独辟蹊径,她选取了 ‘探究语言蕴含的思维品质’作为教学的要点,可以说抓住了本课教学的精髓。一、选点精当:选好文意疏通,选准赏读课文的点;二、思路清晰,李老师抓住‘习辞’这一主线引导学生赏读文章;三、突出过程,李老师的课突出学生的朗读体验,集体读,默读,表演读,带着揣摩的语气读。”白璧微瑕,没有瑕疵的课不是好课。张校长也指出这节课不足,他认为本课重点是晏子的语言所表现的思维品质,教者似应结合文本对晏子思维品质的内涵还要有所揭示。
下午2:00-4:00淮阴区开明中学王修忠开设的内容是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这是经典名篇,王老师别出心裁,从作品中找出不同的视角阅读小说。教学中,王老师引导学生多角度切入复述,回归感性的细节品读,推敲字句的语言欣赏,同时做到探究阅读,自主阅读,创新阅读的“三位一体”式阅读尝试,切实进行语文活动,有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淮外张宁生副校长应邀作了题为《小说阅读模型的构建与运用》的专题讲座,对本节课进行深度概括点评,起到“以点带面”“以研促教”的效果。张校长首先分析了小说阅读在新课程阅读教学中的地位,他认为文学鉴赏活动是读者、文本和作者三方互动的过程。这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历程,它大致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初步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第二步,深入作品,感同身受;第三步,获得审美愉悦,总结反思,理解作品的主题,分析写法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小说的优势,设计出形式各异、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理解分析小说,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他结合王修忠老师的课阐述了“基于不同视角的复核课模型特点”、“怎样用好这样的模型”和“小说模型多样化建构”,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易学易操作。
江苏省教学研究室段承效博士主持本次名师在线课堂活动,他充分肯定李晓青、王修忠两位老师的课堂,高度评价了张宁生副校长的点评和讲座。这次名师在线课堂活动得到在线网友和初中语文界同行的积极支持和热情点赞。
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老师张宁生应邀点评省名师课堂
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老师张宁生应邀点评省名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