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外教师赴宁参加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时间:2017-03-12 22:15 作者:宗林林 编审:

  三月的南京城,杂花生树,新桐初引。2017年3月9日至月10日,淮安外国语学校董云、李文婷、屠钰婷、宗林林四位语文教师赴南京市南湖第二中学,参加2017年“文言共生”初中古诗文教学专题研讨会。2017年3月10日至月11日,张宁生副校长带队,全体初三语文老师赴南京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参加江苏省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研讨会。
  “文言共生”初中古诗文教学专题研讨会由中小学经典阅读与推广课题组、全国价值阅读推广中心联合主办,省初中语文中考复习研讨会由南京师范大学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主办,两项活动具有极强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名师垂范:当苏北的庄稼遇见江南的碧螺春

  “文言共生”研讨会历时两天,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教授级教师肖培东,特级教师吴丹青、叶映峰,青年名师吴淑敬、刘铁梅、徐杰等现场展示8节风格各异、课型不同的古诗文教学示范课。执教《归园田居》,吴丹青老师听写猜读,以诗解诗,令人耳目一新。小品小品,从小处品。肖培东老师的《湖心亭看雪》,品高频词“与”、“一”,读出连绵与孤独;品量词“芥”“粒”,读出天地苍茫,人之渺小;自读品味,品出疑问和滋味。整节课顺着学生的认知走,教师教得从容,学生学得深入而有兴致。满月雕弓胜须眉,豪情真似好儿郎。执教《江城子.密州出猎》,苏州吴淑敬老师从课文插图切入,让学生在品评插图的过程中深入对词的理解,在反复品读中读出力度读出广阔,读出豪情满怀,读出怀才不遇。链接材料,引出争论,又从一首词引导学生读更多的苏词,感受东坡居士的品格操守和生活态度。
  比较阅读《望岳》、《春望》,叶映峰老师带着学生欣赏泰山美景,感受诗人情怀,从青年的踌躇满志、致君尧舜,到老年的颠沛流离、忧国忧民,叶老师让同学们看到了诗圣是怎么一步步炼成的。“精致语文”的提倡者徐杰老师执教“名著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以“比美”导入,揣摩邹忌的心理读出味道,修改进谏的话感知原文语言的精彩,链接材料还原历史真面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战国策》的叙事特点。紧贴文本,徐老师带着学生从细处读出别样滋味。
  青年名师刘铁梅执教《世说新语》文言名著导读课,接力朗读,看图猜故事,穿越时空让学生选择“与谁交朋友,拜谁为师,与谁相邻,做谁的上司”,角色扮演读出人物的性格等环节,用孩子的方式阅读文本,以“趣”字贯穿全课,让学生爱上阅读《世说新语》。南湖二中青年教师刘丽丽执教“李白与金陵——诵经典诗歌,寻诗仙足迹”古诗与地域文化专题学习课。鼓瑟传花,小组汇演,学生着汉服上课,精彩的吟诵、生动的表演,动人的讲解让人印象深刻。
  “文言共生”研讨会,黄厚江老师执教文言欣赏课《出师表》。听写知意,读出诸葛之忠,读出诸葛亮慈父、严师的角色;由文中寻找刘禅的性格特点,从诸葛亮“慈父”“严师”“忠臣”中任选一个角色给刘禅一句忠告等环节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紧扣文本,黄老师以他的智慧和匠心深深打动了与会老师。总结《出师表》,他说:“一篇《出师表》,两代老臣心,三个苦角色,一个做父亲的,生了一个不成器的儿子;一个做老师的,遇到一个不上进的学生;一个做臣子的,碰到一个昏庸懦弱又无才干的君主。这些,诸葛亮都遇到了,他心里的苦,该有多深!”品评黄老的课,特级教师王益民说:“当苏北的庄稼遇见江南的碧螺春,酿出的味道就是这节课的滋味。”
  省中考语文学科复习研讨会也是两天,共有五位名师从五个角度进行课堂展示。徐州市优课一等奖获得者李璟老师执教《记叙文阅读训练课》,从整体感知、提取信息、形成解释、作出评价四个点带领学生去研究,从课内走向课外,从方法到实践,具有很强的复习示范性。特级老师赵富良老师开设的《议论文阅读训练》,让学生针对议论性文本《武亦姝和赵雷为何火了》自行命题,由学生的学情出发,紧扣议论文三要素展开讨论和指导,课堂别有新意。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张正林老师开设的《古诗文复习训练》、特级教师叶映峰开设的《作文训练》都能给老师们以启迪。

学术讲座:诗意人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68周岁的莫砺锋教授白发苍苍但依然矍铄稳健。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他经历了共和国的风风雨雨。中学语文教育对一个人的人生有什么作用呢?结合自己的风雨人生,他说,在苏州中学的语文学习经历,培养了他很好的阅读兴趣,使他在整个人生中比较淡定,比较稳健,比较有希望。“一个最成功的语文老师,不是他的学生分数有多高,而是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志趣,读经典好书。他的阅读,对于那些将来不从事语文的人来说是人生中的精神伴侣。”
  当今读物汗牛充栋,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应该读什么?他表示教师们要精选最有价值的读物推荐给学生。就古诗文这一块,结合自己的书《诗意人生》,他推荐了烈士屈原、隐士陶渊明、豪士李白、儒士杜甫、居士东坡、侠士辛弃疾的诗文。
  莫砺锋教授认为,在品读这六位最精彩的人物的作品时,要了解主角们的生活状态,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感受代代传承的天伦之情,感受诗人们的人品气节操守。“一个人的志趣、品位是可以培养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读经典。青少年时代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养成,你对他引导得当,他就向上,向善。”
  他表示,古诗文教学的意义在于人生,人生总要经历风雨坎坷,阅读古诗文,打好基础,培养兴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风雨人生中就会有一个指南,一个人生的想往,经典阅读的意义在于作为精神伴侣陪伴一生。
  两个小时的学术讲座,谈风雨人生,谈诗意情怀,谈诗词歌赋,谈气节品格。莫砺锋教授的学术讲座让所有为自己的语文生活和纯正的学术梦想远道而来的语文人豁然开朗,肃然起敬,深感责任在肩,任重道远。

交流研讨:能面刺名师之过者,受上赏

  “王曰:‘在座教师,能面刺名师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名师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名师之耳者,受下赏。”王益民幽默的话语引来一片笑声。研讨会现场,主持人鼓励与会教师以短信的方式将提问发送至他的手机。“文言文的讲解是否需要先串讲?”“黄厚江老师的课上完后,该班语文老师会不会继续补刀?”“请问比较两首杜诗的目的是什么?”“步步追问如何避免走向问题碎片化?”“语文课如何看待多媒体的运用?”“如何让学生爱上古诗?”……活动现场,黄厚江、吴丹青、叶映峰、吴淑敬等名师针对提问现场答疑。
  黄厚江表示,最理想的文言文课,是言文共生。文言文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呢?他认为,要教给学生文字、词汇、文章、文学、文化。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阅读《史记》等原著。“读书,死去才能活来,死工夫下不到位,神仙也没办法。语文是要积累的。”剖析文言文教学现状,他认为,串讲是最扼杀学生积极性、极大浪费文言文学习资源的教学方式。文言文讲什么,要讲重点,讲有分歧的地方,讲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并且语文老师自己要少讲,老师勤快学生懒。教师要通过具体活动融合言文。
  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黄厚江解答了现场陕西一位教师关于“初中古诗教学应该怎么教”的疑问。他认为古诗教学要读出诗中的画面,记住画面读诗,要抓住具体字词走进诗人内心世界,要以诵读、体验、想象、感受为主。课堂共生点如何选择?黄厚江表示,共生教学要有抓手,共生点在于语文教师课前对文本的反复研读中。黄老勉励与会教师:“一个紧紧盯着分数的老师是没出息的。一个语文老师要写一写,要不断自我修炼,要反复钻研教学文本和教学方法。”他认为,教学永远是进行时,而非完成时。
  在省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徐州市教研室教研员李文利老师开设《现代文阅读也要循规蹈矩》的专题讲座,他从中考语文测试目标“能力立意”“素养立意”两个维度进行阐述,结合具体文体提出“为获取信息的阅读,为获得文学体验的阅读,为完成任务的阅读”的指向,同时提醒老师们注意阅读复习的误区。特级教师李凤做《古诗文复习指导》专题讲座,她从文化是固本工程入手,带领大家重温课标,诗文考查体现“接通生活、关注热点、时代印记”等特点,结合南通市中考古诗文命题实例,为古诗文研究和中考复习指明方向。扬州市广陵区教研室教研员王伟做《中考语知复习指要》专题讲座,王老师认为,语用题考查有“活”“真”“用”的特点,他建议大家不要把语知教死,要教活,注意语境和运用。同时,提醒老师们复习时注重专题化、系列化,以板块式推进,从而让学生在知识的梳理中,形成能力。
  母语博大精深,探究无止境。两次语文教研活动,思维的火花在此碰撞,教育的理念在此延伸。在旅途、在餐桌、在旅店,淮外参加学习的老师们和与会语文教师不断研讨观摩课学习心得和感悟,审视古诗文教学现状和中考语文复习思路,深思如何让语文职业生涯充满纯正的学术追求。相信善于学习的淮外语文老师,一定会在此次“充电”后有更大的提升和发展。


特级教师黄厚江执教《出师表》


南湖二中学生吟诵《登金陵凤凰台》


特级教师叶映峰现场答疑


黄厚江为与会“粉丝”签名


淮外董云老师专注听课


莫砺锋教授开设学术讲座


徐州李璟老师开设《记叙文阅读训练》


金陵河西分校张正林老师开设《古诗文阅读训练》


特级教师李凤老师开设古诗文阅读教学专题讲座


淮外初三全体语文老师参加省中考复习研讨会


 


上一篇:淮外:智慧课堂尽显风采,青年教师茁壮成长
下一篇:淮外初三:拥抱生活 穿越历史 踏访春天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