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为提高初一学子的紧急救护意识,提升他们应对突发灾难和意外伤害的自救与呼救能力,8月25日下午两点,淮安外国语学校邀请淮安区红十字会在学校阶梯教室开展急救知识培训讲座。
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大家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热切的期盼等待着培训的开始。此次培训的主讲人由淮安区红十字会周子煜老师担任,周老师具有专业的救护知识和丰富的救护培训经验。两位老师从心肺复苏、创伤技术、火灾逃生三个方面对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进行了讲解和示范。
安全无小事,周老师首先以生动的例子导入,让同学们观看了一段因错过黄金救护时间从而救护失败的急救案例。让大家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意外伤害,小则切菜伤到手,大则遇到突发事故可能失去生命,这都离不开专业急救知识的帮助。有了一定的急救知识,才能抓住黄金救护时间。几个典型的急救案例让在座的学生更加明白急救的重要性,掌握救护知识的必要性。
紧接着,周老师围绕什么是心肺复苏以及判断什么情况下应当做心肺复苏进行了讲解,重点强调了当周围人出现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呼吸停止等呼吸心脏骤停的现状时,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围绕呼救的方式、抢救体位、心肺复苏的步骤、翻转伤员的方法等理论注意点。周老师还亲自给大家示范了如何做好心肺复苏,用模拟人边操作边解说,给大家演练起来,重点说明该如何找出按压点、按压频率,如何人工呼吸,如何通过互救和自救实现成人气道梗阻的急救。另外周老师还根据不同部位的出血,亲手演练如何止血,特别是在野外受伤的时候,该如何就地取材,用自己的随身衣物替代医药用品。
本次讲座的最后,周老师总结了偶遇突发事件时急救的步骤,并提醒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珍爱生命,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快乐地进行学习。
以生存、生活、生命为主题的“三生教育”是学校德育架构中的重要环节。初一(10)班田蕊琪同学表示:“这么近距离地观看急救演示还是第一次,下午的培训不仅有理论知识授课,还有技能实践,感觉收获很大。”通过此次活动,他们掌握了急救、自救、互救的技能知识,提高了在意外事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是紧急救护所传递的精神力量,师生们更深地体会到了在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要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科学救护,守护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