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博物馆上,翔宇中学场馆式学习再添新意

时间:2016-03-31 15:57 作者:念文 编审:

 “初中英语课如何搬到已建成的四大场馆去上?”这是翔宇初中英语老师一直期盼的事情,这不,2016331日上午,英语老师刘月娥带领初一(9)班、蔡文君老师带领初一(20)班,分别走进翔宇蝴蝶馆和贝壳馆,学生的合作、想象、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得到锻炼与提升,翔宇中学场馆式学习再添浓重的一笔。

只见,学生们走进蝴蝶馆,就开始了针对《前言》部分的解说,按照他们自己抽到的排列顺序,一个个小组站好,依次排开解说。参观的同学也就跟着一路慢慢地听。课堂分成两个角色,一个是解说员,一个是参观者。每个人都要扮演这两个角色。轮到他这个组解说蝴蝶,他就是解说员的角色。他们一共选了八个点,加上一个《前言》一个《结束语》,共分成十个小组解说。

英语课搬到博物馆怎么上?难点在哪?这样的课堂让学生学到什么?

针对这样的提问,刘月娥老师说:“我们尝试着让每个学生扮演两个角色:解说员与参观者。解说词是难点,我们从三个方面寻求突破:请求馆长支持,提供相关资料;小组分解、分配任务,查找资料;专业术语由我们老师指导翻译成英语。学生的合作、想象、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得到锻炼与提升。”

她接着说:“孩子们以前参观过这个馆,稍微熟悉一点,这个课的构成是这样的,先是由我们馆长给我们提供一些蝴蝶的资料、图片、文字信息给我们。我们英语老师和学生共同分配任务,共同协作,然后把任务分给学生,他们自己收集资料。每一个蝴蝶从它们专业的方面进行一些解说,同学们都不太会,在我们老师的指导下,都会了。然后,我们再让他们在每一个蝴蝶后面都编一个故事。包括你参观时候看到的外貌、特点以及参观后的感受。发挥充分发想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示。在教室里上,兴趣没有这个浓厚。当学生接受到一种平常我们实际生活中不能领悟到的事情的时候,投入的精力与热情更高。合作等各种能力得到很好锻炼,比如我把任务分给他的时候,有的学生就专门研究枯叶蝶的外形特征,有的学生就在研究触角怎么说,去查的时候,就会养成一种合作的关系。然后更深层次想象我们生活当中还有哪些拟态现象,比如我们的士兵穿迷彩服,伪装术,然后许多学生就会有一种充分的表达欲望,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了激发。

“让我们接近自然与生活,与教材明显不一样,富有挑战性。我感到很好啊,没困难,我们都分成几个组,之前就准备好的,比如,你负责讲蝴蝶的外貌,我负责讲蝴蝶的分布,他负责构思蝴蝶的故事。”初一(9)班郑闰尹同学课后告诉记者。

据悉,平时上英语口语,都是固定在教室里围绕英语教学上某一个话题去说。像这样走出教室,运用现有几大场馆,结合解说词这种现实生活中真实情况训练英语能力的做法,翔宇初中英语老师还是第一次。他们计划:分期开发,先在蝴蝶馆与贝壳馆上,灯谜馆、书法馆放在后面,老师要做一些前期准备的工作很多。专业术语是很枯燥的,用英语表达更难,编成故事就减轻了学生的难度,可将现有的能够看到的资源,通过老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加上学生想象完成。


 

 

 

 

 

 

 

 


上一篇:翔宇“智造”之无人机:速度与激情碰撞
下一篇:山东龙源学校教育考察团访问温州翔宇中学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