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曾说,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等于剥夺了他们的未来。在工业社会转向人工智能社会的十字路口,教育如何应对?用19世纪的体制,教20世纪的知识,去面对21世纪的挑战,孩子的未来在哪里?
12位跨界领袖、9大主题论坛、8场自由沙龙、 6场工作坊。2017年4月22-23日,第二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近千名的教育创新实践者、决策者、研究者,教育企业家及传播出版界同仁交流彼此对教育创新的观察、经验和思考,一起探索“学无边界”时代的教与学,寻找已然来临的未来。
23日下午,教育大社区板块,在《开发为个性化学习服务的场馆功能》演讲中,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新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卢志文介绍了建设“未来学校”的温州翔宇中学案例,并以翔宇学校为基点展望“为生活重塑教育”的愿景方向。卢志文演讲时间原为22日下午,因和湖畔大学活动冲突,峰会组委会特意把“教育大社区板块”整体平移到23号下午举办。另,为现场感受翔宇场馆教育的实践成果,2月中旬LIFE教育创新峰会谋划人梁晓燕女士专程探访温州翔宇中学。本次峰会对翔宇场馆学习的创新价值极为重视。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在峰会作题为《学无边界:中国教育创新的思与行》的演讲。他认为,后现代的教育智慧,是用人类智能战胜人工智能。社会化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掌握某些知识点或技术,而是将学习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生活之中,帮助他们体验和发展 “生而为人” 最重要的品质。
阿里研究院高级顾问梁春晓提出,教育变革应该从后天到明天。为了抵达明天,必须远望后天,否则明天只是又一个今天。从今天到明天很难,从后天到明天比较容易。
埃尔特教育联合创始人张释文认为,对人的评价方式已然发生变化,文凭已经不能成为人才的评价标准,各个行业在用人机制上都已经发生了变化。在顶级公司中已经成为趋势,很快会带来评价机制和学习方式的革新。
中国私人发射火箭第一人隋鑫分享了他从小时候涂鸦教科书,长大为斜杠青年的不同寻常路,他相信,未来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发挥我们的天性。用我们的好奇心、创造力和勇气,改变这个世界。
美国知名创新学校High Tech High的教育领导力学院院长Laura McBain女士强调创新意味着走出舒适区,意味着可能犯错误,也可能意味着倒退或者无疾而终。
相比第一届,第二届峰会增设了LIFE学习者评选及表彰活动。LIFE峰会的英文全名是学习者的教育创新大会(Learners’ Innovation Forum on Education),为了发现真正有教育热情的创新实践者,支持更多的终身学习者持续成长,组委会特别设立了“LIFE Learner”基金,资助符合条件的学习者免费参加峰会。部分优秀的学习者在峰会结束后还有望获得更多的专业和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