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厢有“礼”
“我很不看好中国90后对物质社会的态度和在长辈前的无礼。”加藤嘉一的评论多少有些让人扫兴。
《释名》曰:“礼,体也。言得事之体也。”以是观之,无礼,就是失体了。是家庭原因,还是社会原因?是德行问题,还是心理问题?这些,必须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本版文字,和“礼”有关,视角各异,文风有别,而旨归一也,倘能于读者诸君有所裨益,则何幸如之!
列位看官,——这厢有“礼”了!
【不得无“礼”】
校园礼仪知多少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体,因此,学生应具有的礼仪常识是学校礼仪教育重要的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在活动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处过程中都要遵守一定的礼仪。
一、课堂礼仪: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最基本的礼貌。
(一)上课: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二)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使用普通话。
(三)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二、服饰仪表:穿着指穿衣裤,着鞋袜。其基本要求是:合体,适时,整洁,大方,讲究场合。
三、尊师礼仪:学生在校园内进出或上下楼梯与老师相遇时,应主动向老师行礼问好:“老师好!”“校长好!”。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或宿舍,应先敲门,经老师允许后方可进入。在老师的工作、生活场所,不能随便翻动老师的物品。学生对老师的相貌和衣着不应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要尊重老师的习惯。
四、同学之间礼仪:注意同学之间的礼仪礼貌,是你获得良好同学关系的基本要求。
同学间可彼此直呼其名,但不能用“喂”、“哎”等不礼貌用语称呼同学。在有求于同学时,须用“请”、“谢谢”、“麻烦你”等礼貌用语。借用学习和生活用品时,应先征得同意后再拿,用后应及时归还,并要致谢。对于同学遭遇的不幸、偶尔的失败、学习上暂时的落后等,不应嘲笑、歧视,而应该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同学的相貌、体态、衣着不能评头论足,也不能给同学起带侮辱性的绰号,绝对不能嘲笑同学的生理缺陷。在这些事关自尊的问题上一定要细心加尊重,同学忌讳的话题不要去谈,不要随便议论同学的不是。
五、集会礼仪: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或礼堂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的礼仪。
以升旗仪式为例: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升旗时,全体学生应整齐列队,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
六、校内公共场所礼仪: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自觉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车棚或地点,不乱停乱放,不在校内堵车。在食堂用餐时要排队礼让,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节选自《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
【句句在“礼”】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昨天是历史,明天是谜团,而今天则是上苍的馈赠。那就是为什么“今天”是present(现在/礼物)。
——《功夫熊猫》台词
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佚名
礼仪修养是一个人全部品德的基础,不礼貌不文明的行为既不利于别人和自身的发展,也将严重危害人的品性。在生活中受欢迎的人,往往是那些有礼貌有教养的人,他们也有较好的发展机会与人际关系。
——英国教育家 斯宾赛
运用礼仪时,请记住:流露真情的礼仪才是真正的礼仪,才是走向文明发达的路标,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这样的道理。
——宝应中学10级27班 孙靓
【字里禅心】
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理有时相通,有礼即有理,古今如此。只是古礼从示从丰,真恭敬,真礼拜,即便送礼,也多能丰厚而得体,腰微躬而不失庄重。今人之礼,却多有逢迎而造作之态。再看,那丰厚的礼物啥时变成钓鱼钩了呢?(图文/赵文竹)
【说事拉“礼”】
不给别人添麻烦
宝应中学 袁晓东
日本发生地震之后,看电视时,我注意到一个细节:很少看到日本民众在公共场合号啕大哭,——是他们足够坚强?亦或已然将生死看淡?还是因为这个民族太善于隐忍情感?
后来,我读到了一本解析日本民族性格的书——《菊与刀》,通过这本书,我找到了答案,原来,日本文化核心之一是:“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说得通俗一点吧,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也可以部分地解释:为什么日本政局持续动荡,而民众生活却毫无影响。
在公共场合忍住悲伤,便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季羡林说:“什么是好人?想着别人比想着自己多一点点,这就是好人。”在我看来,能够做到“不给别人添麻烦”,也大致算得上一个好人了。
在餐厅吃早饭时,我习惯最后才吃鸡蛋,因为这样可以把蛋壳剥到碗里,免去了工人师傅打扫的麻烦。
什么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把刀、笔一类的东西还给别人的时候,记得尖端始终向着自己;
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离开座位时将凳子推到内侧,以方便他人行走;
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少在微博里打哈哈;少在QQ群里涉及私人话题;群发短信时锁定对象,而不是让不相干的人因为读取你的短信而浪费时间;
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答应别人的事情,哪怕拼死拼活、不吃不喝也要认真做到,如果做不到,就要检讨,而不是以“忙”为借口为自己开脱;
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参加公共集会绝不迟到,与会聆听绝不随意私下交流(这对讲者和听者都是一种不尊重);
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对自己产生的垃圾负责,绝不将瓜皮果壳、纸片杂物放到不该放的位置,实在不行就揣在兜里;
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在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用手捂住嘴巴,将脸别过去,然后表示歉意;
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在开推拉门的时候,尽可能用“拉”的动作,而非“推”的动作;
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无论说话、写文章,都应该条理分明、言简意赅,而不是废话连篇,不知所云,浪费别人时间;
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在办公室戴上耳机;在公共场合将手机调为静音,说话尽量压低声音;在酒桌上少谈私人话题、悲惨事件,或垄断话语权;在歌厅里不要成为“麦霸”,无论自己歌唱得有多好。
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别人在讲故事或笑话时,即便自己知道,也装作不知道,而不是冒冒失失地来一句:“我听过了。”扫了人家的兴致。
……
或许,关于“礼仪”的规范太多太多,多得我们记也记不住,做也做不到。不要紧的,“不给别人添麻烦”,当我们秉持这样的做人准则,你会发现:所有规则、条文都是表象,只要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人着想,你的人格魅力会愈加迷人,人生之路会愈加宽广。
礼与权
宝应中学11级28班 严兆伟
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守礼,是儒家坚守的准则,按理说,当自己的嫂子溺水,正人君子不应该援之以手,可此乃孔孟所言。这不禁让人疑惑:儒家守礼,甚至超过爱惜自己的生命,而孟子,竟为别人的险境而打破这一准则,究竟为何?
若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孟子之所以被称为“亚圣”,与孔子齐名,是因为他不因循守旧,他明白守礼所追求的目标是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礼只是一个方式,而仁义才是目标,当看见有人落水时,孟子能够舍弃方式选择目标,如此智慧,又为何人拥有?
而反观《弟子规》,摘录大量礼仪方面的书籍,却只是一味地灌输礼节,中国在清朝走向没落,原因由此可略知一斑。敌兵压境,咸丰皇帝为了保住那所谓的天朝尊严,不与外国人和谈,甚至还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中国千疮百孔,慈禧太后不知强国,反而将军饷私吞,为自己庆寿;而蒋介石,日本人步步逼近时,他却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可笑原则;这不正是所谓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的确,中国过去处于封建社会,人们从小就被灌输各种死板的思想,孔乙己以知道“回”的四种写法而沾沾自喜,而书中的注释,更是表明旧时的书生以会写这种生僻的字体为荣。正如礼节,失去了仁义的核心,只余一个僵硬的外壳,终将成为一个害人的机器,僵化人民的思想,导致民族的落没。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可笑这礼节中这重要的部分被《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放到了第四部分,若非无意中翻到,我或许还没有那个耐心看到这里。若是没有看到这一部分,那么这本《弟子规》又有何意义?礼与权执着与变通,看似截然相反,实际上执着的是目标,变通的是方法。
【入情入“礼”】
那一声问候,那一抹微笑
宝应实小07级3班 胡雨洁
礼仪是一种见证修养的方式;礼仪,是一种尊敬他人的品质;礼仪,是一种判断素质高低的竞争。
伴随着第一束阳光的照耀,鸟儿放开了歌喉尽情高歌,我踩着欢快的步伐走进校门,一切是那样的温馨与熟悉,不知不觉已走到了班级门口,陈老师坐在椅子上专心致志地批改,阳光照亮了老师的侧脸,那双深沉的大眼睛,显得格外灵动。我轻轻走了上去,望着老师,甜甜地道一声:“老师,您好!”老师缓缓抬起头来,稍有些凌乱的发丝在风中飘舞,嘴角边那微微上扬的弧度,美得令人窒息。
那一声问候,虽微不足道,但也是一种礼仪,一种教养……
闻着桂花的甜蜜气息,踏上了回家的路,快乐得如同小鸟。我一蹦一跳地在路边打转儿,环顾四周,目光锁定在一个熟悉的背影上,竟然是协管员奶奶,我大声喊到:“协管员奶奶!”老人诧异地转身盯着我,我朝她友好的笑了笑,只见老人眼底里的惊讶演变成了欣慰,显得十分慈祥,和蔼,像天使一般,我有些不好意思,向老人摆了摆手,悄悄地走了,夕阳的黄昏将我的背影拉的好长,好长,似乎舍不得离开一样。
那一抹微笑虽微不足道,但也是一种礼仪,一种教养……
那一声问候,那一抹微笑,都是一种礼仪,在举手投足之间证明了一个人的修养,一个人的品质,一个人的素质……
执手礼仪 相会文明
宝应中学11级32班 徐诗越
礼仪和文明是一对双生儿,他们是何种模样?要怎么做,才能执手礼仪,相会文明?
公车上,有这么一些小故事。一个拎着鱼的妇女不慎踩了旁人一脚,鱼掉下地,黑皮鞋上赫然出现一块白斑,污水沾湿了裤脚闪着光与它相呼应。女人忙拾起了鱼:“你看啊,我也不是故意的,况且我的鱼也弄脏了,自己也没好到哪儿去,就算了啊。”男人笑笑:“你把我该说的都说了,我只能说‘对不起’了。”
还有一女青年,在国外坐车,后座的一位英国老太太夸了好几遍她的头发,还伸出手来捋了几根到面前:“发质真是好啊,呵呵!”面带微笑,从容有礼。如此几次,那位中国女青年终于反应过来,自己的头发较长,多次甩到后面人的脸上。
公车上的小摩擦、小矛盾时有发生,结果如何,不外乎在于人的礼仪和文明程度。
文明,是人与人相处的润滑剂,可以减小摩擦力。
电视上,曾看到过某某卫视在竞选世博会的形象大使。冲关考体力、表演考才艺是对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的考验;还有许许多多的,诸如限时换装、站姿、蹲姿、走秀的考验和比拼,——这就让我有些不理解了。
我以为形象大使最重要的,是在国内外宾客来到世博会的场馆时,热情地上前引路,奉上一个温暖亲切、大方得体的笑容,不是吗?
礼仪,是春风化雨的笑容,带来宾至如归的暖风。
现实生活中,学校一直都在要求我们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中学生,为学校塑造好的面貌。礼仪文明的规章像数不清的条条框框,习惯一个,忍受一个,还有许许多多个。框住了,却又不知那条框已变成了弯的。
“见到老师或来宾要主动问好”,殊不知说出“老师好”的时候仓促而没有一丝笑容;“吃饭不能浪费粮食”,但忽略了咽下时的埋怨和“遮遮掩掩”的浪费;“见到地上的废纸要主动捡起”,却不知捡起前心里的犹豫和不愿,眼神悄悄地打量。
礼仪和文明,应是看似随意却是发自内心、源于灵魂的习惯和素养。
梦想里,礼仪和文明编制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公车上仍熙熙攘攘,摩擦却被幽默得体地化解;行人仍来去匆匆,擦身而过时却都和煦地微笑;校园里仍书声琅琅,温暖的问候却也不绝于耳。每个人都从行动中透露出礼仪,从心中执行着文明,从灵魂中散发出高贵。
礼仪和文明,是一对美丽的双生儿,其成长不会是一日之功。共同付出努力,期待有一天,执手礼仪,相会文明。
【岂有此“礼”】
话说“随份子”
老 梁
◆一张令人哭笑不得的欠条:
“兄弟最近手头拮据,实在凑不齐礼金,在此打上白条一张……此欠条价值500元,等我结婚时可作抵价券使用,二次使用后此欠条作废。”
◆“红色罚款单”、“红色炸弹”。
◆被访的3325人中,52.5%的人经常“随份子”,但仅7.6%的人“支持”这一行为,其中,16.1%的人感到“负担很重”,38.7%的人表示“负担比较重”,仅1.9%的人觉得“完全没负担”。
◆随份子是经济条件和人情社会结合之后发生的一种不良化学反应,这个事儿把咱们中国人的生活有的时候给搅得乱七八糟。
◆随份子有人说它是陋习,其实不是,而是让现代人给糟蹋了。
随份子是怎么来的呢?宋朝时有个《吕氏乡约》,有七种情况大家得帮这一家,怎么帮呢?这家送一口袋小米,那家送一口袋面,解决你的开销问题。
完全着眼于实际,这是中国人最早送礼的根本。
◆法国人结婚,需要什么开个单子,拿给亲朋好友看,你有多大能力,随礼的时候就买这些东西,完全着眼于现实的经济需要。
◆现代人随份子很多时候都是怀着一种攀比心理,惟恐自己的份子随少了,其实,这种心态下掩盖的是对朋友的不够真诚,并不利于人际交往,但人们有时又很难跳出这种自我虚荣的攀比。
◆古语说: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然而现实生活似乎就在这一来一往中变得辛辣和赤裸裸,成了相互攀比的砝码,
◆随份子,倒把人情给败坏了。有的人你说你告诉他吧,好像咱向人家要钱似的,他跟你关系也不是很近;可你要是不告诉他,他明明躲过去了,他甚至躲过你他都高兴,回头还挑你理:你看,你看,你看,孩子结婚怎么不告诉我一声呢?实在不行,我来不了,我打发孩子把钱捎过来,不一样吗?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旦和钱挂上钩,就摘不清楚了,就乱七八糟,什么事儿都出来了。
◆越是穷的地方,越是中小城市越讲究随礼。经济条件的好与坏是决定随礼存亡的重要原因,决定了人情往来的频繁程度和人情往来的利益复杂性。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一、发展经济,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不需要如此厚重、腻味的人情往来。二、实现人情社会向契约社会转化。
(老梁,原名梁宏达。著名媒体评论人、出版人,以观点独到、语言犀利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