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熊掌还是鸡肋?(24期)

时间:2020-09-18 15:53 作者:编辑部 编审:

多媒体,熊掌还是鸡肋?

2004年1月总第24期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校课堂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了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所谓多媒体教学是指借助现代媒体技术,利用它在声、像等方面的优势,从听觉、视觉、交互等方面实施教学的一种形式。可以说,在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是学科教学的一场革命,它激活了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度僵死的课堂教学,使之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但,随之而来的诸如在多媒体使用中的“形式化”、“表演化”等问题也层出不穷,这给多媒体教学无形中就蒙上了一层阴影。多媒体教学到底孰优孰劣?本期沙龙就此问题组织了讨论,其中还援引了网友的一些精彩观点,希望他们的言论能给读者一些启发和帮助。

 

教师篇


  杨宏权:多媒体,之所以一经运用就广受欢迎,主要是它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把教学时说不清道不明的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李步良: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时,可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真可谓省事省时。由于小学生注意的持久性和稳定性很弱,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通过声音、图象等信息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的思维的积极性,能促使学生迅速感知、记忆牢固、思维灵敏、现象丰富。比如在让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先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在此基础上,再将这些具体的物体的表面抽象成平面几何中的长方形、正方形。这样,学生能深切的感受到知识源于生活,长方形、正方形是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共同的特征的概括。利用课件辅助教学,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加深了感性认识,并促使他们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可见,合理的使用现代教育手段,能够有效的打开学生感官的窗户,思维的闸门。
  顾少红:不断采用多种现代教育手段,扩大课堂容量,是个必然趋势。但我们知道,多媒体所设计的教学情境,往往是虚拟的表象,它以精要的手法涵盖了生活的真实,具有极强的概括力。将多媒体课件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遵循着先入为主的原则,学生往往被课件设计的情境所左右、所迷惑,而不再去作深入思考。如一位老师在教《苏州园林》时就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上展示了拙政园的多姿风貌。影像播放完毕,当老师再让小结苏州园林的特点时,学生不加思索地就概括出来了,而学生所写的正是拙政园的特点。而苏州园林的特点是“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显然,学生的概括与这一特点相去甚远,因为在学生的头脑里,拙政园就是苏州园林。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结局,显然不是教者本人的意愿,也是与课文作者叶圣陶先生的理解相背道而驰的。
  张洪俊:多媒体是一种集图像、声音、文字信息等于一体的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现抒情诗《周总理,你在哪里》时,教者首先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感人影音片段,在凄婉的哀乐声中,伴随着万人送葬队伍的蹒跚的步伐,学生的情感即刻被充分调动了起来,然后教者再随即播放本课的范读录音,在声情并茂的名家朗读声中,学生对本诗所的蕴含的亿万人民 对总理的深切怀念、绵绵依恋之情,便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感悟。这样,本课的教学效果势必会有所提高。因此,适度地、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我们举双手赞成。
  吴寿健:现代媒体快捷直观、形象可感的特点增多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增大了课堂的密度。然而这样却易于造成学生的低幼化倾向,尤其是人文性较重的学科,多媒体简单的结果演示往往掩盖了思维的过程和心理的体验。所有的媒体充其量是教学的辅助,不能喧宾夺主,否则多媒体就会成为儿童游戏的再现。现代媒体的大信息量给课堂注入了活水,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也剥夺了学生思维自由“补白”的权力。特别是思想含量较重的学科更是如此,学生常常在热闹的表象上做文章、翻斤斗,而不能沉潜到思想的内核去挖掘、体验。多媒体可用,但不宜太泛,更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导,否则将会出现“人脑这一最先进媒体的退化”。
  石书贵: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其在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加大信息容量方面的作用不言自明,但问题在于部分教师众“体”(其它教学媒体)皆罢黜,独尊多媒体。他们在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对其奉若神明,忽略了其它传统教学媒体的特色功能。因此,我建议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恰当的选择教学手段,切不可以只去赶时髦。
  范承伟: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当然多媒体教学也不例外,它占据了学生应有的想象空间,剥夺了学生应有的想象自由,有位教师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说从课文文本感知内容如徒步登山;运用多媒体就如乘电缆车上山。对登山者而言,其收获也许更在于登山过程的体验,否则那“一览众山小”的美好感受也要大打折扣了。另外,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必定会体现到想象中去。而多媒体手段可能会弱化了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换句话说,长期地不恰当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手段,可能会使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因此而粗略、表面化甚至迟钝。
  卢志文:“多媒体”不能代替实验。我们提倡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要防止进入误区。多媒体的“媒体”并不多,无非声音和画面,作用于人的听觉和视觉。有些老师丢弃实验,用多媒体演示去代替,这是不当的。给学生传看一片植物的叶子,比任何多媒体演示要强不知多少倍。这其中不光听觉、视觉,连触觉、嗅觉都被调动起来,甚至还可以嚼一下叶子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多媒体”。为了认识自然,回到自然是最理想的方式。实验已经离开自然一步了,如果我们再用虚拟的多媒体去代替实验,真不知要把学生引向何方?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如何运用值得思考。多媒体进课堂,欣喜的同时也让我看到了隐忧:老师们挖空心思把自然规律用最直观、最形象的手段推到学生面前,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这种由于多媒体介入而产生的教学“低幼化”倾向对培养儿童的抽象思维非常不利。
   再者,自然界的规律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之中,并不象多媒体课件演示的那样直观、单纯、简明。这种直载了当地揭示规律、给出结论,忽视知识发生的过程,本是教学的大忌,不能因为其披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外衣,就予以认可。

学生篇


  宝应实小五(5)班 陈威:我望着变幻莫测的“黑板”,觉得“多媒体教学”的好处真不少。“多媒体教学”首先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热爱。我认为“多媒体教学”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我们不容易开小差。我希望“多媒体教学”能普及其它学校,特别是乡村学校,使那里的同学们能和我们一样有机会尝到“多媒体教学”带来的好处。
  宝应实中初二(2)班仲雪:现在的公开课,似乎所有的老师总是愿意把尽可能多的多媒体设施往课堂上搬,也许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也许是提高课堂效率吧。不管怎么说,学生是很喜欢多媒体教学的。
宝应中学高二(2)班姜伟:近几年来,多媒体教学设备逐渐步入课堂,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投影仪、电脑、电视等设备的使用节约了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留下更多时间进行师生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对学生而言,如今的学生不再只是从课本中的文字凭借想象去理解课文,有了多媒体设备,学生可以坐在教室里瞻仰天姥山的巍峨瑰丽,感受空中楼阁的神隐缥缈,体味“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壮美,聆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博爱忠诚……多媒体设备让学生有了视觉、听觉上的享受,活跃了课堂气氛。真心希望科技与课堂的结合结合能让课堂的每一分钟创造其最大价值,让教育与科技携手同行。
  宝应中学高三(9)班鲁娟:起先,同学们好奇心还挺强,对多媒体的兴趣甚至超过了对教学内容本身的兴趣,但随着使用率的增加,加之我们又是高三学生了,在迅速收回目光的同时更感到它的方便。语文老师可以在一秒种内把一道高考题呈现在大家面前,而以往抄一道题至少要两分钟;数学老师轻击鼠标就可以拉出椭园与双曲线,三角板与圆规从此靠边站了;它更是英语老师的福音,省去了几大黑板的板书。有一次上物理课,当我看到冥思苦想几日却始终模糊的图景在屏幕上清晰连贯地被显示出来时,嘿,那可真叫开心!高三时间紧,花时间抄题,对老师,对学生都是不划算的。有了多媒体这玩意儿,我们的学习轻松了好多。


网友篇


  教育在线 剑啸青锋: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我一直主张“思想领先于技术”。教师教育思想的新旧程度,对信息技术的把握能力,也决定了教师对多媒体课堂教学有多大的驾驭能力。
  三槐居 yxyjzc2082:多媒体的使用一定要为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服务,让学生在一个好的氛围下去阅读文本,或许会给学生留下一个终生难忘的印象。何况,当今时代已经发展为一个读图时代,好比一个网站,要想办的有情调,光有文字行吗?多媒体教学显然决不能以画面对文字进行生硬的肢解,而是应该通过画面传达一种意境,一种感觉,营造一种氛围,激发一种情感体验,培养一点审美情趣。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无疑是一件好事,但不能一哄而上,流于形式。
  和风论坛 INTEL-HENG: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给学生以多形式、全方位的感官刺激,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有一些问题必须引起注意。在注重运用多媒体手段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多媒体能辅助教学,但其作用只能是锦上添花,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可能离开教师的指导。人工智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从根本上替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如在教学实践环节中,教师的指导是不可缺少的。因此,教师绝不能因教学手段的改进而放松对课堂教学的监控,否则就可能事与愿违。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可能会减少师生间的交流。我国的教育思想体系一直非常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即在教学中强调潜移默化和因材施教,而师生间的交流是达到上述目的的基本条件。因此,多媒体课堂教学应注意师生交流。

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以其声形并茂、图文兼顾、动静结合等多样的表现形式,以及大容量、直观性强和易接受的特点,深受师生的青睐,在教学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多媒体教学肯定会成为课堂辅助教学的不可或缺的形式,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不是去讨论用不用的问题,而是要探讨如何做得更好的问题,即最少的时间、体力等方面的付出而达到最大的教育教学效果。


上一篇:杨利伟,我们心中的偶像(23期)
下一篇:小组合作拒绝“作秀”(26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