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改之三: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31期)

时间:2020-09-18 15:55 作者:编辑部 编审:

走进新课改之三——

教育,从精英走向大众

2004年11月总第31期

【理论研究】

  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本次课程改革将我国沿用已久的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反映了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

1、课程标准的功能是什么?
   课程标准规定的是国家对国民在某方面或某领域的基本素质要求,对教材、教学和评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出发点与归宿。
   课程标准是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并不等于课程标准是对教材、教学和评价方方面面的具体规定。
2、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如何?
   《纲要》第七条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第十二条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教材编写必须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者必须领会和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各部分的内容,并在教材中予以充分体现。
   (二)义务教育的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
   (三)教材是对课程标准的一次再创造、再组织。
   (四)教材的编写和实验可以检验课程标准的合理性。
3、为什么本次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成课程标准?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和考虑。
   第一,课程价值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第二,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
   第四,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4、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一)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二)突破学科中心
   (三)改善学习方式
   (四)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
   (五)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节选自《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朱慕菊主编

 

 

【行者探路】

 

语文课程的四个理念与三个看法
宝应实验初中 陈万清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二部分“课程的基本理念”共有四条: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信息化社会,必须是高科技与高情感都具备。新课改理念下,语文教学应该形成一种健康的文化系列和价值取向。除了包含作为语言交际之工具性的实用功能外,语文还包含着诸如思想内容、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等非工具的内涵。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应考虑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你封的,本身就是!教师是什么?不要站到学生的对立面去,以为学生是主体教师就是客体了;教师也是主体,是教学的主体。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要更多地把自己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教师是什么角色?科学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学行为的研究者。我们语文教师,应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以前我们太多的注重学生的智商。智商,决定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新型的学生观还要注意德商和情商。德商,决定学生的学习品德,自觉、主动、不弄虚作假;情商,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态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三商都要注意。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绪),鼓励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态度),提倡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管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潜能)。
  总而言之,教师要努力实践新的教学观,变传统的注重结论让学生获得知识,为关注过程让学生体验知识;变传统的听讲与接受为自主研究与合作交流学习;变传统的标准化答案为鼓励学生个人思考。课堂是学堂,课堂上不光是教,更应该是学生的学。
  在从事课改实践的一年中,我对下面三个问题有着自己的思考:
1、着眼于整体感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不是就不要了双基教学?
  我想,语文的课堂教学不能被虚浮的热闹而淹没!就像《皇帝的新装》课本剧,不应只看学生的“演”,  比如突出品赏“台词”;比如《端午日》的表演,是不是可以探究服饰风格?
2、开放式的课堂教学究竟开放到什么地步?
  首先,开放式教学不是无原则的为学生叫好,应引导学生去比较、甄别。
  其次,开放式教学不光是对学生“各执一词”的肯定与否定,更应引导学生去接受、容纳,将开放的内容收为己有。
3、语文学习的系统性问题。
  不刻意追求系统,也不是不讲系统。

——节选自作者长文《享受语文》

 

 

新课标下的班主任工作
淮安外国语学校 林以广

  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班主任,笔者以为必须做到“五多”“五少”。
一、多创新,少教条
  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是有《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等等的规章制度,甚至有些班级还有《量化管理积分条例》之类的东西。所有这些都属于高高在上的“法”,它们对学生的言行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约束作用,但这些东西是“死”的,它们需要去艺术地执行,把这些硬性规定的东西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二、多熏染,少唠叨
  作为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要多多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活动进行精神情感方面的熏染,不要总是把注意力只集中在学生的“成绩”上。诗人陆游的“功夫在诗外”之说应该能给我们一些启迪。比如,提倡合作学习,建立合作小组;关爱他人,过集体生日;崇拜英雄,调研我们家乡的历史名人;走近大师,聆听大师的声音等。做班主任最烦“某某被通报”、“某某被扣分”了,知道吗,你在学生面前总是唠叨这些事儿,他们比你还烦。怎么办?多给他们一些好心情。
三、多引导,少咆哮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他整个求学时期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会了很多知识,而是学会了学习。每一个孩子的可发展空间很大,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的聪明头脑、过剩的精力就算不用到邪路上去,也是会浪费的。所以,班主任的责任不只是管理,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自主管理,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是原谅的”,不要一见孩子犯点错误就发火,“咆哮得像狗熊”(学生语)。不学就会或一学就会,这本身就是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幻想。
四、多激励,少讥嘲
  孩子的未知世界是广阔的,探寻这些未知的世界,需要的是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而兴趣要靠培养,热情要靠激发。做老师的要会激励孩子到那些“关着的门”前转转,有必要的话,领他们进去瞧瞧。在孩子尝试着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会对他说,“你一定行的。”当他成功了,我会说,“你真了不起!”总能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肯定,孩子挑战困难、走向成功的欲望会越强烈。
五、多谈心,少冷漠
  班主任治班,纪律要严明,心地要宽厚。孩子,就算是再坏的孩子他也知道犯错误是不好的,他并不想给集体丢脸。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有宽容孩子的雅量。始终要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为目的,绝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笔者以为,一切的学习都是做人的学习。我们一定要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用我们成功的教育方法去引导学生发现成功的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心育”,是我们每一位老师更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

 


  

教学是一种对话
宝应实验小学 沈建中

  《语文课程标准》中写到:“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是一种对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与教材对话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学生在阅读“例子”(文本)的过程中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文本对话是完成上述任务的基本途径。怎样引导学生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呢?一言以蔽之,学生在书本里走几个来回,了解语言文字表面的意思,了解作者追求表达的情感、思想、哲理。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方式有朗读 、默读、精读、略读、浏览、诵读等。
二、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在新的形势下,师生是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切需要对话。教师要树立平等、倾听、尊重三种意识。
三.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一个班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经验、阅历、个性差异,在“学习共同体”中互相交流、合作,取长补短。

 

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作用
宝应实验小学 马继芬

  帮助调整阅读期待: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喜欢情节,喜欢形象,读了故事,他们已经知道了故事的大致情节,“阅读期待”得到了满足,这时教师要及时调整学生的阅读期待,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尝试阅读评论。
  鼓励个性化阅读行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际。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它所倡导的就是以弘扬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这也是我们教学的追求目标。
  注意培养阅读后续能力: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上一篇:走进新课改系列之二:课程结构(30期)
下一篇:新课改,传承还是革命(32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