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系列之六——
班级氛围的文化营造
(第五十三期)
班级是师生共同生活、相互学习的场所,教学相长的力量让师生彼此凝聚成一种生活氛围。班级氛围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架设健康、舒适、和谐的安全港湾,铺设学习、交往、实践的生活时空,建设快乐、进取、向善的精神家园,组成了班级氛围的文化内容。翔宇一直重视班级建设,正以规范化的管理、人性化的关爱、合理化的要求指引着学生的健康成长。
【各抒心得】
道 歉
■ 包春华
这是宝应实验初中德育处副主任沈宗银的一堂班会课。课开始,师生相互问好之后,沈老师一脸诚恳地说:“前几天,我对祁萧同学的态度太严厉了,当着大家这么多人,说那么严厉的话,连我自己都觉得过分,在这里我向祁萧同学,向同学们道歉。以后一定会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沈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即响起了持久的掌声。大家正待沈老师的下文时,祁萧同学已迈着步子,红着脸走上讲台,用他一贯的未脱稚气的小大人口气说道:“我不该违反常规,更不应该用那种不友善的语气跟老师说话,我……我……造成了很坏的影响,我向老师道歉,向大家道歉。”他还没有停下来,掌声就爆发出来了。王运同学随即走上讲台,一脸歉疚地说:“上周英语课,我没有认真听讲,打瞌睡,不仅不尊重老师,而且没有学好知识,我向邱老师和全班同学道歉,我保证以后不再出现这种状况。”紧接着,吴秋同学大步走上讲台说:“运动会期间,我做学生裁判员,我知道第二天要举行闭幕式,并且也接到了老师的电话通知,但是我没有到学校,没有参加闭幕式,影响了班级的形象,我向大家说一声对不起。”……这堂课,共有二十多位同学上讲台向大家道歉,在道歉的过程中,班上掌声不断响起。
今天,大人犯错错怪孩子,却少有向孩子说声“对不起”,教师错怪学生,向学生认错也少见。“对不起”,这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受过的教育。但是,社会有时具有一种稀释教育成果的效应,当一个人渐渐不再年少,“对不起”会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故道歉行为以及道歉文化是十分稀缺的。“人留面、树留皮”,什么也要讲个“面子”,性命能丢,面子不能丢。即使是道歉,也是含蓄、婉转的。故而,做了错事,一定要像做了正确的事一样,理屈而辞不穷;心里有鬼,反而要唱歌壮胆,越是亏理的事,越要做出得理不饶人的架式。因此,看到沈老师把道歉作为班会课的固定板块,营造班级道歉文化,并且自己带头“示范”道歉,一种久违了的幽香在心中悠然漫开。
古语说:人非圣贤,焉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能否对失误道歉,折射的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一种精神,表达的是一种内省、一种自知、一种觉悟。真正的智者不会吝啬自己的道歉,并敢于为自己的错误而道歉;真正的智者不会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必先审视自己。班主任的道歉是去除了私心杂念的行为,是强烈的事业心、使命感左右思想和行为的表现,其价值取向便是恪尽职守有诚信。事实上,班主任出自内心的道歉,不仅丝毫不折损其自我形象,而且只会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产生互动效应;不仅不会产生离心力,而且只会增强凝聚力、吸引力。
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知错、认错、改错。一声“对不起”,可以消去对方莫名的怒火,而刻意的狡辩,则可能爆发剧烈的争吵。道歉是消除冲突的良好工具,会道歉就能为自己减少麻烦。班主任职业生涯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地方,要诚心地对学生说:“对不起”。道歉,班主任需要有“责人之心责已,恕已之心恕人”的宽广胸怀;否则,用心计较般般错,只有退步思量事事宽。道歉不能解决问题,但道歉是正视问题、反省错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文明的应有之义,是危机的回旋机制,也是文明的修复机制。有时,学生遭受不公,所希望得到弥补的公正待遇,不过是一声道歉。“每个人都有错失,但只有愚者才会执迷不悟。”建立和谐文明的班集体,需要班主任带头学会道歉。
学会道歉、敢于道歉,是人们内在素质的具体表现,也是社会公德的起码要求。道歉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道歉是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润滑剂。让学生明白怎样处理与他人之间的矛盾,也是人生的一门学问。沈老师利用班会课建立道歉机制,营造班级道歉文化,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分析犯错误的原因,帮助其改正和克服错误,学会向别人道歉,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而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道德基础。我想,当学生“良知”的轮廓渐渐清晰的时候,我们所期待的那个和谐班级就不会太遥远。
用理念点燃精神之光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李茂林
班级理念是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之一,是班级形象的内核和精神中枢。编创富有激励色彩的班级理念,是实施班级理性管理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从群体意识和行为的角度来设计班级理念,可最大限度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一、班级目标理念:“一条船、一把剑、一面旗。”
“一条船”是学习之舟。提示学生不忘学习之本,这是一艘绚丽之舟,是艰苦奋斗之舟。船上的学生,只有奋力进取,才能在无涯学海中踏出一条属于自已的路。“一条船”还是团队精神、集体意识的体现:同学们共处在一个班集体里,就是一家人,只有互帮互助,齐心协力,荣辱共济,才会把班级这艘进取之舟驶向胜利的彼岸。
“一把剑”是对学校规章制度的一种比喻,是“严格”、“有力”的象征。它强调学校制度是衡量学生行为是非曲直的唯一标准。作为班主任,手执这把剑,须公正,既不手软,也不“滥杀无辜”,对学生而言,在这把剑前人人平等。
“一面旗”是指敢为人先。对学生个体而言,在班集体里要争做最好的学生;对班集体而言,要成为全校最好的班级,争做学校的一面旗帜,力创一流。只有同学们遵纪守规,同心同德,努力进取,先进之旗才会高高飘扬在求索之舟的船头。
“一条船”树立班集体的团队精神;“一把剑”强化学生的守纪意识;“一面旗”激发学生的期望心理。
二、班级行为理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素质是形象的基础,是良好道德品质和丰富知识的底蕴,道德与知识只有“修养”方能得之。形象是内涵与外延结合后给予人的视觉感受,这种结合的过程就是“树”。如何强?如何树?“努力学习”是唯一途径。努力学习的标志是刻苦和思考,刻苦获博学,思考得真知。用“礼仪”塑外形,用“文明”展内涵。“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具有强大的心理凝聚力和行为激励作用,有助于形成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氛围,强化团队精神。在理念的支撑下,学生学有所循,行有所依。学生的个人精神汇成一股强大的班级精神合力,驱动班级沿着正确的目标不断前进。
阳光班级的阳光文化
宝应实验小学 祁华忠
走进教室,前门贴着“阳光班”三个红字,下面有一个新颖别致的班徽,这可是我们班设计大师徐超杰的杰作。的确我们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阳光班级。走进我们班,你会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富有品位的班级文化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一个宽松、友爱、愉快、激励、宽容、和谐的环境。
教室后方靠窗边有一个书架,周围一些生命力较强的绿色植物点缀着教室,增添几分绿意和生机。有几条金鱼在鱼缸里尽情地游玩着,还有学生喜欢的玩具宠物也点缀其间。黑板报下方还有一片空地,“班长日记”与“留言簿”就呆在那里了,一个叫“我们的历史我来写”,另一个叫“我的声音你来听”。
左边一块空地是我开辟的一方小天地——“我的心愿”专栏。每天我会让学生写上自己想要实现的心愿。这些心愿都是自己可以通过努力能做到的,哪怕是再小的事情都可以。让班上的同学和你一起去实现你的心愿,如果真的能如愿以偿,大家一起为他庆贺。有的同学希望在课堂上勇于发言,做一名大胆表现的学生。有的同学想在班上不打打闹闹,不发小脾气。有的同学想当一名小组长。有的同学想在考试中超过他的同桌……所有的这些小小的心愿都是发自学生内心的。只要付出努力一定可以满足。我会不断地关注一些同学的进步,让他尽快实现,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这一片小小的天地久而久之便成了我们班学生心灵的港湾!
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一样强烈。小小的疑问或许能使他们发现新的洞天,小小的成功也极有可能使他们获得莫大的鼓舞。我为给学生一个交流问题的空间,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在黑板报的一角专门设立了一个栏目——智慧擂台。智慧擂台分为“守擂者”、“攻擂者”两部分。让学生将有价值且急需解决的问题写在小纸片上,粘贴在“守擂者”一方开始“设擂”。其他同学如能解决问题,可将答案写在小纸片上,粘贴在“攻擂者”一方 “上台打擂”。直到正确答案出现,打擂便宣告结束。智慧擂台可同时设立多个小擂台,以大大增加学生们提问和答疑的机会。智慧擂台的设立为学生们营造了一个课堂外的课堂。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思辩能力在一次又一次智慧的碰撞中得到迅速地提升。
为了进一步营造班级读书氛围,我把网络上隆重推荐的经典书籍的封面张贴在窗户上,充满了书香的浓烈氛围,教室的一切变得流光溢彩起来。一切显得那么温馨而活泼,完全摆脱了教室的严肃感和距离感。
是啊,教室是我们的家,我们是家的主人,我们一起来装点这个温馨的家园……我的教室我设计,我的环境我作主。
个性化的班级环境布置给我们这个阳光班级,给我们这群阳光学生一个更好的成长空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浓浓的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就像甘甜的雨露,滋润着师生的成长。学生在这里展现魅力、品味成功;编织梦想、放飞希望。
做一位有思想的向导
淮安外国语学校 林以广
“一旦埋下了种子,开花只是迟早的事”。所以,班主任不仅要有自己的思想,更要做学生的思想向导,引领他们做自己思想的建设者。一般新接手一个班级,我都要努力做好三件事。
一、建设班级文化,营造和谐氛围
把班级建设成为孩子们的精神乐园,就能很自然地产生一种潜移默化渗透心灵的力量,对于形成一个集体具有崇高的统一目标、自觉的纪律意识和优秀的传统作风,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和孩子们一起起草《班级精神》;由班委轮流主持,定期召开主题班会,自主地开展有意义的主题教育活动;每天坚持开晨会,设有诸如《一日常规播报》、《1分钟演讲》、《小事评点》、《音乐欣赏》、《美文推荐》这样固定的版块;建设“书香班级”,自觉地接受《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名著的熏染;坚持写日记,记录成长历程……
二、培养团队精神,激发竞争热情
一个集体,坚不可摧的力量来自于大家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来自于大家为集体做贡献的热情。所以,班主任要不断灌输“班荣我荣,班耻我耻”的思想。在鼓励和评价孩子时,我常说这样两句话:少比聪明,多比勤奋;少比优秀,多比进步。我把班级平均分成几个以班委会常委为组长的合作小组,让他们组内合作组外竞争,不断激发他们的斗志和热情。我已经连续好几年都一直把《谁动了我的奶酪》、《没有任何借口》这两本书推荐给孩子们,和他们一起翻阅,一起讨论。
三、关注个体心理,引导个性发展
孩子犯了错误,不少老师多会抓住时机,在全体同学面前“开批斗会”,其实,“杀鸡给猴看”对“鸡”和“猴”都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所以,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的心理,经常找孩子个别谈心,引领孩子健康阳光地发展,营造一种轻松的师生沟通氛围,才是班主任真正要做的事。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宝应中学 邰雨春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需要对学生充满真挚的爱,使学生乐意接受教育,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给予他们自我奋斗的信心。
(1)树立远大理想;班会课上,开展“学习为了什么”的大讨论。爱祖国,首先爱人民,爱人民,首先爱父母,爱父母,首先爱学习。一个人连学习都不爱,怎么谈得上爱祖国呢?
(2)明确奋斗目标;在建立理想的基础上,结合年级组模拟填写高考志愿活动,进一步明确奋斗目标,同学们热情高涨,神圣地定下了理想中的大学,还让学生找准自己在年级、班级中的位置,经常对照比较。
(3)制定学习计划;美好的理想要靠辛勤的劳动才能实现。为防止同学们盲目骄傲,勉励他们刻苦学习,帮助他们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一是长远计划,即高考目标(理想中的大学);二是学期计划,即联考目标;三是阶段计划,即月考目标。每次考试后,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小结,对照计划、目标,总结以往学习上有哪些值得肯定,哪些需要改进、提高。
(4)掌握学习要领;充分利用班会课,传授学习方法,要求学生做到:课前认真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编辑视点】
班级氛围的文化营造
■ 朱斌
班级是学校组织中的基本单位,是师生共同生活和相互学习的场所。只要有人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方式都会形成一种集体氛围,班级作为学生的一种集体生活形式,必然也会产生一种生活氛围。班级氛围是指师生群体在以教室为活动场域中自然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制约状态,并非所有自然形成的班级氛围都具有文化的韵味,只有通过人为的精心设计与导向,我们的班级氛围才会朝着文化的基调迈进。
良好的班级氛围来源于师生的经意努力,同时又保障了他们的努力成果。班级氛围是学校倡导的价值观的一种具体实现,学校文化中的精神内涵通过师生的互动教学行为,逐一展现在班级氛围的文化营造中。如何营造班级的文化氛围呢?我以为,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1)架设安全港湾;营造一个健康、舒适、和谐的安全环境,这是班级氛围形成的基础,健康的身心是学生参与一切班级活动的生命之源,舒适的布置为学生搭建一个轻松的活动舞台,和谐的关系铺垫了学生相处的互动基调。(2)铺设生活时空;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学习、交往、实践是其生活时空的特定内容,学习知识是学生的当务之职,交往为人是学生的成才之道,实践做事是学生的立世之本。(3)建设精神家园;快乐、进取、向善的精神家园是师生营造班级氛围的文化归宿,快乐的神情描述着学生的情感方向,进取的心态预示着学生的精神高度,向善的追求指向着学生的道德品位。师生就是在共同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各自的生活理想和生命价值的。
【他山之石】
营造“上进、和谐、自觉”的班级文化
■ 蔡勤(上海市闵行区华坪小学)
一个上进、和谐、自觉的班集体,随时熏陶感染着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起着唤醒精神与锤炼意志的作用。个别成员的不良行为不易萌发,而好的行为可经常得到强化,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个性充分发展的良好微环境。
1、建立共同愿景,激励奋发上进的追求。
(1)设计班徽、班级口号:
班徽——作为群体心愿的象征,班级奋斗的象征。九月一开学,各班自行设计了班徽,班徽有的是小青蛙、领头雁、金鲤鱼(班级目标:齐心协力争上游)、聪明猪、精灵猴、米老鼠(同学生肖:象征智慧、机灵、多才多艺)、布谷鸟、小蜜蜂、博士娃(勤奋、勇敢、团结、友爱)……
班级口号——把奋斗的目标巧妙生动地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呼唤出来。如“一班不一般”“我们都是顶呱呱”“我们是跳龙门的小鱼儿”“发现自我,发展自我”“我们是不睡懒觉的彬彬有礼的聪明猪”……
(2)制定班级主页、争章星座:
班级主页——通过集体讨论,订出班级公约、攻关标志等等,起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相互提醒、及时督促的作用。
争章星座——把班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通过阶段性评比,运用各种形象的标志,展示并激励每一个学生进步。
2、改善人际关系,营造团结和谐的氛围
(1)制作“班级合影”,形成“大家庭”氛围。
除了人人都参与班级的各种管理活动以外,师生还共同制作了特殊的合影——学生与教师的照片拼在一起,形成了非常有趣的“全家福”。这一活动得到了师生的由衷喜爱,因为它首先让学生确立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主人地位,由此而产生的满足感和自豪感,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如此密切,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集体的荣誉,从而增强了责任感。
其次,它是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见证与提醒。教师对学生真挚的情感和平等的态度,引起学生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才会亲近老师,对老师产生挚爱之情,更好地交流。
最后是融洽的生生关系的建立。学生明白自己的班级是有这么多“个人”组成的,要克服社交中的困难,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才能“班荣我荣”,获得自我尊严和自我需求,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2)创作有特色的“班歌”,增强集体凝聚力。
我们鼓励班级自己创作“班歌”,学生们你一句、我一言,写出许多歌词,倾吐了他们的心声,班主任老师、音乐老师帮助整理、修改,并添上了曲谱。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互相合作,取长补短,体验到集体的力量;创作成功后,学生又会快乐地去唱,会感受到班歌所蕴含的内在力量,会激发自己为集体贡献力量的热情。
3、通过逐层体验,培养自觉积极的纪律。
自觉积极的纪律不仅指学生对纪律的认识,更重要的还包括学生执行纪律的积极体验以及遵守纪律的行为意向。我们抓住契机,在学生体验的三个阶段,促使他们的认识内化与物化,达到认识和行为的统一。
(1)让学生体验集体认可的喜悦与不认可的苦恼。
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同学会成为“不受欢迎的人”或者“被遗忘的角落”,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实践中,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挺起胸来走路”,是班集体建设的关键。我们的老师把这个问题当作教育科研的课题加以研究,发现了许多以往未曾注意的教育契机。如有位同学,由于一次又一次的撒谎,导致同学不信任他,他也渐渐自卑起来,疏远了集体。老师就留意挖掘他的闪光点,发现他平时特别尊重老师,就在全班面前给予肯定。这孩子受到表扬后,抬起头来,开始正视自己的缺点,又在老师与家长的帮助下,改掉了说大话的坏习惯,终于重新成了同学的好朋友。
(2)让学生体验“他律”到“自律”的痛苦与快乐。
自从实行了“一日小班主任”制度后,多数同学劲头十足,这给他们创设了施展才华的机会。然而,一些能力较差的同学怕自己管不好班级,让别人看不起,但又不愿失去这么好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一方面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树立信心,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了任务。另一方面,又及时给予帮助,教他们找到矛盾的焦点,学会用智慧和以身作则来带动班级。这种从“他律”到“自律”再到“律他”的过程体验,是最好最快最有效的“上岗培训”,能否让人人都获得这种机会,将成为整个班级建设质量提升的基础,是衡量班级风貌的重要标准。
(3)让学生体验超越自我,比翼起飞的欢乐。
马卡连柯说:“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他特别强调“纪律是集体的美”,认为自觉纪律既能美化集体的内在,即集体的思想道德面貌和心理品质,又能美化集体的外表,包括集体的言论、活动等,即班级形象。例如,当你来到一个自觉纪律的班里,你会感到这里文明、整齐、和谐、协调——美。
我们努力创设教育情境,让学生在纪律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如有的班级根据实际把重点放在对学科学习的引导上,就运用小组集体评分的“捆绑式竞赛”方式,把学习知识与遵守纪律联系起来,使学生认识到纪律是保证学好的前提,而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督促,步调一致,也是获得成功的保证。当组内有人因违反纪律而拖后腿时,集体就会发出“警告”,主动帮助。
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或失败的教训,我们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认识自己成功过程中的内在付出和外在帮助,使他们认识到成功既来自自己的努力,也来自他人协助,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取得成功的分量,是小成功还是大成功,是中间成功还是终点成功,是与弱者竞争还是在强手如林中竖起成功之旗。这样,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更加珍惜成功,并愈加重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准备再次争取成功。这样集体与个体,无论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会奋发向上,积极有为的。
—— 来源于《教育文化世界——李伟胜资料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