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系列之五——
学校文化中的领导艺术
(第五十二期)
领导艺术是一种实践智慧,它源于对人性的洞察与感召的力量。当个体领导把做人艺术融入组织生活,并形成汇聚人心的团结情境,这时领导艺术成了组织文化的一部分。在学校中,关爱师生、塑造学校、憧憬教育、服务社会永远是管理者践行领导艺术的神圣使命。翔宇的管理团队坚守正气、励精图治、鼎立革新、创造希望,正谱写着翔宇的辉煌诗篇。
【职场感悟】
校长:理想与现实之间
■ 潘文新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校长,大多来路“可疑”,能在上级任命、同僚膺服、群众拥护间找到平衡,本领委实了得,校长若是做到管理、办学、做人不至乏善可陈,确是独特而全面的人才了。而今,不管学校体制如何,都要面临着市场的甄别与挑选,无论政府是在扮演“保姆”还是“后母”中的那种角色,市场大潮冲击下决无“完卵”,教育既不是净土也非圣人,中国教育纷繁复杂的现状中,校长办学理念的刷新与跟进,校长办学行为的调整与升级,是不容避易的选择,在一个剧变的时代里,“快鱼胜慢鱼”的法则正取代了“大鱼吃小鱼”,校长必须随势而化,与时俱进。
教育有着恒定的核心价值,也有着基本的规律,无论我们现在如何炫耀性地贴牌,最终都会发现只不过是身边普普通通教育行为、现象的新妆扮,早已有之,古已有之,这样扫教育新潮的兴,倒不是“阿Q式”的家谱卖弄或国人劣根性的夜郎扩张,教育中很多的新理念、新面孔,不过是“不愤不悱”、“不启不发”、“举一反三”、“有教无类”、“学而时习之”等的翻版而已,新瓶老酒,花样翻新,热闹是他们的,校长自要睁开金眼,把定心神,立稳脚跟,以不变应万变,这是一种极为可贵的品质。同时直面社会发展走向,学校生存形势,市场变化规律,不变中还要嗅出变的气息,积极做出变化和适应的姿态,这是一种更为珍贵的品性。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事业单位的学校,任务由上级下达,资金由财政拨给,绩效由领导评估,命运由组织掌握。而今新形势下即便是公办学校也都要掂量生存现状:任务由需求确定,资金由家长提供,绩效由上帝评价,命运由市场掌握。其中公办学校资金虽不是家长直接提供,也是纳税人委托政府间接提供的,中国教育的尴尬现况是:公办学校公办无力,私立学校私立不足。只不过相对而言,私立学校在无助中打拼得更彻底而已,公办学校虽有半饥不饱的公有经费拨付及相关体制保障,但面对着社会培养起来的日益挑剔的家长,用脚投票的权力逼迫得所有学校都要重新定位和思考,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市场意识、品牌意识、资金意识、人才意识都要唤醒、孕育和生长,这样学校才能在激烈地打拼中立足、生存与发展。
或许生源低谷的到来,会犹如一场洪水冲刷教育,逼迫得学校重新洗牌,只有依凭品牌、质量、服务搭建的天梯,才能攀上“诺亚方舟”,期盼橄榄枝,眺望新大陆,否则,禁不住打击的私立学校固然被无情淘汰,过程中无人会援助,而不少公立学校即便是政府鼎力扶持,也往往多造就几个扶不起的阿斗罢了。所以尽管学校办学性质、基础条件千差万别,这是起点不公平,而过程中面对市场是相对公平的,今天一个偶然的因素都会对明天产生深刻的影响,但学校发展中一个不能忽视的砝码便是校长,校长对教育发展敏锐的洞察力,对市场变化强大的适应力,对学校变革稳定的执行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们常说,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学校,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与校长之间的区别就是学校与学校间的区别等等,固然有凸显个人、英雄史观的嫌疑。但变化的时代呼唤适应变化的校长,适应变化的校长更适应变化的时代,同时适应变化的校长会促进学校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因此,这个时代我们的校长既要有抓住教育本质“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忍耐和坚定,也要有“伴君直到夜郎西”的通融和随和。
变与不变,体现着作为学校领导者的校长,在现实与理想间的调停和让渡,明天与今天的落差,理想与现实的夹缝固然让人产生沮丧和困惑,但却真实反映了教育生态乃至人生的真相,因现实的鄙俗而遗弃理想,因理想的高标不屑落脚现实,都是幼稚可笑的,所有美好的理想都自不美好中来,所有伟大的事业都有平实的“前世今生”,所以,在中国做个有情怀的校长,要有更豁达的心胸:有长度,伸展得下理想;有宽度,容忍得了现实;有高度,眺望得到未来;有热度,唤醒得了自己并能点燃别人。
一支香烟100元
■ 包春华
来翔宇教育集团已经有三年了,有些人有些事在我刻意记住的过程中慢慢被遗忘了,然而也有些事不因时间而淡忘,却因时间而生出更多的感慨。
在翔宇宝应实验初中的大门口,有一块绿底白字的宣传牌,上书:“我校是无烟学校,进入校园请勿吸烟。”由于我从不吸烟,故对此也没有太多的在意,同时也是因为我在许多学校门口看多了“无烟学校”的铜牌,而在校园里、接待室、会议室见惯吸烟者。记得一年前,宝应实验初中艾页老师(化名)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时,按捺不住香烟的诱惑,看四周无人便点燃一支,刚美美地吸了一口,就被沈寿鸿校长逮个正着。而另外一位清楚老师(化名),面对家长敬献的一支香烟,动了“陪同家长吸一口”念头,正巧被路过的沈校长看见。根据学校禁烟规定,员工在校园里吸烟一支扣除奖金100元。从这以后,本来就很少看到的在校园吸烟现象,就此销声匿迹了。几个“烟鬼”嬉笑地对我说:“一支香烟100元,咱们抽不起。”
教师在校园内抽烟,在学生群中抽烟,在教室里、讲台上抽烟,其危害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对他本人的危害暂搁置不谈,单对学生的危害就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警觉。一是教师抽烟,学生便因此成了被动吸烟者,香烟燃烧时释放的大量毒素就被他周围的学生吸入体内。而学生主要是未成年人,他们肌体的抵抗能力还很差,长期在烟雾中生存,久而久之,很可能因为被动吸烟而染上各种疾病。二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极容易受周围环境和人群的影响,尤其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更大的“示范”作用。越是容易亲近学生的老师,学生也越容易仿效他们的言行。如果这些教师不能意识到自己在抽烟问题上对学生的危害,我行我素,完全有可能让部分学生争相效仿,这不但会让他们在小小年纪就染上抽烟恶习,而且有可能引发如偷盗、抢劫等其他严重不良行为。而教师在此时此刻要自我辩解说:“教师能干的事学生都能干吗?”这恐怕不但苍白无力,而且已经于事无补。第三,严重影响师道尊严,降低教育效果。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与他自己的德行有着直接的关系。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抽烟,教师也向学生大讲特讲抽烟的危害性,对他们的抽烟行为进行严厉处罚。而在他们自己身上,这些理论却被搁置一边,这些行为却被视为“潇洒”。在学生看来,学校和教师的“禁烟”理论全变成了骗人的鬼话,于是教育效果被严重削弱。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学生是从骨子里相信香烟对人体的危害作用的,但相信的结果,是对自己的老师愈来愈反感,与老师的关系愈来愈冷漠,并因此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从而使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无法产生积极的正面意义。
宝应实验初中对教师的校内抽烟行为进行严管严罚,我是十分赞赏的。因为唯有如此,学校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无烟区”,教师、学生中的抽烟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制止。许多时候,当学校出台一项改革或者一项新制度的时候,我们往往有很多人来研究制度的条款,追究它们的合情与合理性。诚然,制度的建立健全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制度。因为管理工作的细节是建立在管理细节固化的组织流程和制度之上的,而执行力的保障也正是来自这样的基础。因此,当今天回忆起“一支香烟100元”故事的时候,我更多地领悟到了其中“让下属100%执行”的领导艺术。
班级工作的管理心得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卢方亮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班级管理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让我体会到:要搞好班级工作,应坚持“一个标准”,调动“两个积极性”,依靠“三个方面”的力量,发挥“四套班子”的作用,使学生受到严格行为规范的约束,又能在宽松自如的氛围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坚持“一个标准”,即是说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奖惩方面,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同一个标准。通常好学生易受到偏爱,而后进生常受冷落,所以班主任执法,一定要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如处理偏颇,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进取心。
调动“两个积极性”,一是要尊重每个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要尽量多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一起谈心、活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履行班级管理职责,增强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为班级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依靠“三个方面”的力量,即是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保证对学生思想和人品教育的一致性,以便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
发挥“四套班子”的作用,即指班委会、团组织、科代表、小组长的作用。这四套班子是班级的中坚力量,他们对班级管理起着示范作用。在选举这些干部时,要做到人人参与竞选,力求把大家信赖的好同学推选出来,使他们一开始就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每次主题班会、大型活动都要求班委成员全体亮相并轮流登台,使每个人都能策划主题、主持活动,把班级各项活动开展地丰富多彩。
【编辑视点】
领导艺术的文化传承
■ 朱斌
在现代语境中,“领导”一词逐步演化为行政系列中“上级”的同义词,相对于组织中的“下级”而言,“领导”永远是主导话语、掌控资源、分派任务的人。如果我们只局限于这一层面来认识领导的意义,那么,组织会因领导价值的缺位而失去目标引领、情感回归和社会使命,领导价值不来源于官僚体制中的职权,而更多地体现在凝聚人心导向组织愿景的奋斗过程中实现资源整合的方式与效益。并不是任何一位“上级”都具有领导艺术,领导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实践智慧,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对管理实践感悟、反思、提升过程,才能形成个体领导独特的远见、直觉、悉人、品位与视野,只有当个体领导的影响力辐射到整个组织时,产生了群体领导力量,这才实现了领导艺术的文化传承。
对于个体来说,领导艺术意味着一种做人的成功,而对于组织而言则是一种和谐价值的文化表现。只有洞悉人性的领导,才有能力恰当回应追随者的需求,并使追随者在组织生活中产生愉悦的行为体验,形成汇聚人心的团结情境,当这一切都凝固成一种生活形态时,领导艺术就成了组织文化的一种和谐价值。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具有领导艺术的人把舵导航,需要有一种传承领导艺术的文化氛围,我以为,在领导艺术的文化传承中,认识领导者的属位价值和追随者的领导价值是至关重要的。领导者的属位价值是指领导者所做的事情不能只代表其个人,必须代表所属群体,由群体发展状态决定领导的责任水平与价值定位。在任何一个组织中,领导的价值总是稀缺的,优秀的领导者总能身在其位、心系组织、耳听八方、目测未来,并善于用简练的语言捕获组织所代表的意义并引发情感的投入,营造积极向善的道德境界,这是领导艺术传承的文化源头。追随者的领导价值是指追随者在组织生活中,没有盲从绝对权威,而是成为与领导者共享信念、修缮目标、齐筑前程的践行者,并通过对细节的执行把理想和薪火忠诚地传承给组织的新人,实现领导理念与执行力量的和谐统一,这是领导艺术传承的文化途径。在学校场景中,领导者的属位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校长对教育信念的把持和感召教师的人格魅力上,只有坚守创造学生幸福的教育信念,我们的校长才会把教育事业当作人生艺术,只有洞悉教师的人文需求,我们的校长才会把其职位当作是服务于教师群体的制度保障,关爱师生、塑造学校、憧憬教育、服务社会永远是具备领导艺术的校长们的属位追求;追随者的领导价值在学校生活中强调的是教师不只是科学知识的传递者,更是人生艺术的实践者与倡导者,要在平实的工作中为周围的人(学生或是青年教师)支起成长的阶梯,搭建成才的通道,树立成人的榜样,协助校长完成教育的使命。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创造与热情;领导也是一种艺术,需要睿智与传承。当领导艺术弥漫于教育的时空中,并散发出奇特的生命气息时,那我们的教育事业将筑就人才的百年辉煌。
【管理哲学】
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是领导者从实践中提炼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哲学,并用来指导组织的管理行为,形成一种和谐的领导文化。实践的睿智、创新的胆魄、亲和的魅力,翔宇总校长卢志文创建了一套指导翔宇发展的管理哲学。
翔宇管理哲学简析
■ 卢志文
1、三“家”:法家、儒家、道家
基层干部做法家,从严执政,制度第一;
中层干部做儒家,上睦下和,以人为本;
高层领导做道家,遵循规律,科学决策。
2、三“用”:有用、把用、自用
“有用”:提升水平,提高能力,可用管用;
“把用”:协作奉献,克难奋进,好用耐用;
“自用”:自我规划,自主发展,自用适用。
3、三“剑”:用剑、舞剑、悬剑
用剑不如舞剑;
舞剑不如悬剑;
悬而不用,是为至用!
4、三“管”:管门房、管课堂、管心房
校长的管理重心要上移。经营学校,首先是经营人心。
抓质量,要先抓管理,抓管理要先抓人的管理,抓人的管理要先抓人心的管理。
5、三“馈”:建议、意见、牢骚
鼓励提建议;
允许提意见;
反对发牢骚。
6、三“洗”:洗面、洗脑、洗手
洗面:树立形象;
洗脑:更新观念;
洗手:清正廉洁。
7、三“满”:满分、满意、满足
教育,不能光追求给学生满分,还要让学生满意,使学生满足!
满分:应试层面,教书匠的追求;
满意:服务层面,职业化的追求;
满足:科研层面,教育家的追求。
8、三“事”:做事、管事、想事
做事:有一套办法;
管事:有一套章法;
想事:有一套说法。
9、三“领导”:向下领导、平行领导、向上领导
向下领导:会布置工作;
平行领导:会协调关系;
向上领导:会争取资源。
10、三“享”:功者享禄、能者享位、勤者享薪
分配原则:
功者享其禄:论功行赏;
能者享其位:举贤任能;
勤者享其薪:多劳多得。
11、三“度”: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
品牌建设牢记三个维度:广泛的知名度、良好的美誉度、牢固的忠诚度。
12、三“识”:识事、识市、识势
“识事”:学会“正确地做事”;
“识市”:学会“用市场做事”;
“识势”:确定“做正确的事”。
相关链接:《现代教育报》记者朱寅年与卢志文总校长关于领导的对话
朱寅年:有人说,行政官员要做好的事情实际上就是处理好关系而已。您怎样处理与上级部门及学校其他领导的关系?当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好恶标准和学校的判断有冲突时,您作为校长,是妥协还是抗议?您会怎样去处理这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卢志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好恶标准和学校的判断的确会有冲突,作为校长,我们不能简单地选择妥协或者抗议,首先应该是反思。限于眼界和身份,我们思考问题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许多冲突是“表象化”的,只要深入一想,或者换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冲突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变换一下思维角度或工作方式,冲突就可以化解。即便“真理”在学校一边,我觉得选择“沟通”而不是“抗议”,对伸张我们的观点也更为有益。
其实,领导就是做人做事的道理。做人就是协调关系,做事就是提高效率。领导的科学性在于如何让人高效地做事;领导的艺术性在于如何让人愉快地做事;而领导的战略性则在于如何让人做正确的事!过去,我们总认为领导是单向的,只向下。其实,领导还包括平行的和向上的。
领导有“四种”。一是“向下领导”,管理属下,这是最简单的领导,依靠的是行政权威,发号施令即可,即便错了,下属也只得服从,这是一种“硬”领导,“显性”的领导,有强迫性。其实,只有向下领导真的算不上领导,任何人只要拥有行政授权,都能做。
二是“平行领导”,协调同级关系,这是稍高层次的领导,仅依靠行政权威不行,更不能发号施令,需要较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和非权力影响力,错误决策一般行不通,是一种“软”领导,“半显半隐”的领导,没有强迫性,但有互惠性,因为别人也需要平行领导。不是每一个领导都具有这样的能力。
三是“向上领导”,沟通上级关系,这是较高层次的领导,没有任何行政力,甚至行政力为“负”,需要有极高的人格魅力和行动智慧,任何错误的领导都要付出代价,是一种“软”领导,“隐性”的领导,既没有强迫性,也没有互惠性,难度最大,风险最大,效率当然也最高。懂得配合,积极旋事,主动给上级出谋划策,赢得领导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就是“向上领导”。
四是“自我领导”——这是最高层次的领导,许多顶尖的领导高手,最后毁在这里。管好自己是赢得别人的前提。自励、自律、自省、自强,“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真正的领导,应该四者兼具。
【他山之石】
领导等于做人
■ 李阳波
开学第一天,教室里挤满了来选修“领导”课程的学生。这一群两年后就将变成企业竞相争取的名校MBA,心中无不兴奋地等待着教授的出现。
教室的门被推开后,走进来三个人,教授后面跟着一个年轻的陌生人,还有一位则是大家都认识的某企业名人,年纪与教授相当,大约都在60岁左右。教授先介绍这位年轻的陌生人,说他是去年以第一名成绩毕业的MBA学生;另外这位企业名人则是教授的高中同学,学历只有高中毕业。教授说他今天请这两位来宾分别用20分钟来说明什么是“好的领导”的情况后,要求同学写出这两人的差异何在。
第一名的毕业生在短短20分钟内引用了5位名人的领导经验,这5人包括GE的杰克·韦尔奇、英特尔的安迪·葛洛夫、管理泰斗彼得·杜拉克,以及台湾的郭台铭和张忠谋。听来似乎这5人的领导方式便代表着好的领导。
年轻人讲完后,很有信心地将麦克风交到企业名人手中。企业家微笑着说,他本来可以用6个字就说明完“什么是好的领导”,而他语气却停顿了一下:“但是怕教授和同学说我在混水摸鱼,因此必须把6个字讲成20分钟,希望大家未来不要学我把领导复杂化了。在我40年的职场岁月中,只是不断地想做到一个境界:那就是如何让别人在我的公司上班是出于‘心’甘情愿,而非出于‘薪’甘情愿。虽然只差一个字,我却练习了40年。要做到‘薪’甘情愿比较简单,有一套健全的管理制度就办得到,但要做到让别人‘心’甘情愿,就必须要让别人从心底接受你。所以我认为,领导没有什么大道理,就是‘领导等于做人’这6个字而已。”
“我把职场分成从什么都不懂、初阶主管、中阶主管、高阶主管、老板五个阶段,为了把人做好,我不断在每一阶段练习一件事,因此总共要练习5件事,虽然只有5件事,但它们共花了我40年的时间。在我刚毕业什么都不会的时候,我练习的第一件事是:‘少不多是’,也就是我从‘不’会去问公司给的任务有多困难,我只问自己要如何去达成而已,练习久了,就会感觉到自己正在快速地成长。后来自己变成了初阶主管,我练习的第二件事是:‘少说多听’,也就是可以听的时候我绝对不开口,让自己不断学习如何掌握重点与分析逻辑。练习久了,自然学会以后讲话只需讲重点的风格。当自己成为中阶主管后,我练习的第三件事是:‘少我多你’,也就是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凡事以别人的角度来想,练习久了,自然就培养出更大的雅量。成为高阶主管时,我练习的第四件事是:‘少旧多新’,也就是我不再重复做已经成功做过的事,否则不可能有新的突破,练习久了,就会不断产生新的创意。最后当自己变成了老板,我练习的第五件事是:‘少会多读’,也就是要求自己重新从什么都不会的阶段再开始要求自己,放空自己多阅读,书读多了,自然会看到自己还有很多本该谦虚的地方。”
老教授最后向学生解说道,他今天之所以安排一位没经验的管理者,与一位有丰富经验的管理者来对比,主要目的是想让学生亲身感受一个简单的事实,若想将自己变成一位成功的领导者,那就请先要把人做好。“自己都无法把人做好的人,要如何来领导别人?因为智慧都源自于怎么做人!”
——来源于《企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