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文化建设”系列之八:学校评价的文化导向(55期)

时间:2007-05-08 09:46 作者:《翔宇教育》报 编审:

“学校文化建设”系列之八——

学校评价的文化导向

(第五十五期)

    评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它在现代组织中发挥着目标引领、过程反馈和结果修缮的作用。学校评价是基于教育的社会效益,学校中的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不同群体之间所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换、专业改进、价值融合的认识过程,学校评价的理念和标准选择将导向一种文化生成的结果。翔宇坚持学校评价的文化导向,其实质在于借助评价活动,唤醒所有翔宇人的自我发展意识,促进学校形成弘扬正气、坚守道义、致力和谐的文化氛围。


【言论广场】


改变学校的行走方式
■ 包春华


    摆在我面前的是一张“学生评价教师问卷调查统计表”,学生从“很喜欢”、“比较喜欢”、“一般喜欢”、“不喜欢”中选择一项对教师进行评价,统计表格中显示任课教师获得学生投票的“喜欢度”。
    每学期,翔宇宝应实验初中都要指导学生评价教师,在建构评价体系时,按照卢志文总校长的“教师五维评价”思想,把重点放在评价教师品德的楷模作用、教学方式的适应程度以及学生作业负担上。在组织学生评价教师之前,学校都要加大对学生评价教师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评教活动的认识。通过各种方式,如利用校报、广播、宣传栏、开班会等向学生宣传评教的意义和作用,使学生懂得: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是检验和保证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而学生是教学质量的直接和最终的受益者,学生应当以主人翁的态度认真对待评教活动,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评教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参与教师评价,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使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得到贯彻落实,同时还可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行。翔宇宝应实验初中在运用“学生评价教师”的结果时,把重点放在改进学校管理策略,调整教学管理的理念和措施,帮助教师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上。像我上面提到的“学生评价教师问卷调查统计表”中的有关数据,只提供给教师本人反思,而不在学校公开。在分析评价效能时,学校常常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自觉增强接受学生评价的意识,让教师懂得,教师和学生之间是一种服务主体和服务对象的关系,就此而言,教师应毫无选择地要接受学生的挑选、检测和评价。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在头脑中树立主动接受学生评教的意识,怀着感激的心态辩证地看待学生评价。
    上海市北郊学校郑杰校长说:“由学生评价教师,改变了学校管理模式。学校中每一个人都是服务者,对这一身份的认同会引发服务者行为上的变化,校长和管理层会主动了解教师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教师会自觉了解不同年龄、不同个性和知识基础的学生的不同需求,以自己的服务尽力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同时,学生在评价教师的过程中会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审美情感、是非观念,通过自我反省、综合分析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而这一内化的结果又将指导学生的日常行为更符合社会化标准。因此,我们要赋予学生对教师评价权,让原本在“民间流传”、“人微言轻”的“学生对教师评价”走上“前台”,从而改变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者的行走方式。

教师评价的柔性力量
宝应实验小学  王兆正


    一个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除了具有规范行为、考核业绩、奖优罚劣的刚性功能外,还应具有一种导向调节、激励的柔性力量。评价工作,如果仅作为一种制度规范层面存在,其作用会受着执行者的个人管理风格、能力、状态等因素影响;而如果同时作为一种文化精神植根于教师心中,成为教师的一种共同期待,其存续性会更为持久。我以为,教师评价的柔性因素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和谐性,教师工作需要引入竞争机制,但教育教学工作不同于工厂、企业,其工作成果具有整体协同性、连续性和长远性,切勿短视,追求眼前效应和一己之功。教师评价工作应当基于这些特性,指向于适度的良性竞争,而非靠拼体力、拼时间等恶性竞争。翔宇宝应实验小学一直在管理实践中向教师渗透这样一种价值理念:评价一个人的工作,不只看他个人放多大光彩,更要看他为自己所在的团队贡献力量的大小。所以,无论是日常教学工作,还是外出赛课、组织活动,大家都能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有这样的评价文化导向,教师之间人际关系是和谐的,工作机制是通畅的,评价更具有凝聚力。
   容错性,一个人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在工作中有时会出现一些失误也是情理之中。奖惩教师并非是评价的终极目标,一个真正有效的评价体系不应把被评价者总是置于对立的局面,如果评价工作总是让被评价者心生敬畏,那必然会引起隐瞒、欺骗等更恶劣的行为,因此,只要是非原则性的错误,不妨可以宽容一些,不必斤斤计较。但也要注意,容错不是纵容,容错的同时应当辅以纠错的措施。我以为,评价工作除了要让教师遵从规范,还要能让教师获得尊重,感受到成长的喜悦。
    导向性,教师工作的评价涉及到很多方面,在一些规范性的评价内容中,可以提出共性要求,而一些发展性的指标,应给每位老师提供自由选择的空间,“导而弗牵”,不千人一面。翔宇宝应实验小学一直鼓励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出台了很多激励措施,但没有一条是强制性的规定。教师个体由于其禀性、才情、气质以及兴趣的差异,可以选择不同的发展方向,同样可以实现教育人生的价值。

如何做好学生、家长的评教工作
宝应实验初中  石书贵


   做好学生、家长参与教师的评价工作,是新课程教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帮助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怎样才能做好学生、家长的评教工作,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
    学校管理者首先要把教师当成一个有尊严可信任的人对待,不应将晋升和奖惩作为评价的唯一目的,而应更多地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评价。这样,教师才会以平和的态度、宽广的胸襟接受他人的评价,评价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评价的途径要多样化
    如开设校长信箱:如果学生、家长对某一教师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而不想直接跟教师交流时,可以直接发到校长信箱中,通过校长向教师反映;开设家长开放日:请家长实地看一看教师的带班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设立校长接待日:家长可以将自己的疑惑或对教师工作的意见与管理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帮助教师改进工作;合理设计学生、家长问卷:内容要有侧重点、评价条目具体化,这样不仅有利于家长作出判断,也可以为教师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
    3、要向学生、家长宣传评价工作的重要性
    召开家长会或发放书面评价细则时,一方面要宣传评价工作的重要性,把评价的意义向学生和家长说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另一方面要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使家长在评价中减少主观性和盲目性。
    4、管理者要对学生、家长的评价作出客观公正的再评价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不一定客观公正,所以管理者要作出客观公正的再评价,要看到教师的个别性和差异性,多给教师人文关怀,以促进教师通过评价获得提升与发展。

“学生评价”之我见
淮安外国语学校05级4班  于舒航


   1、转变评价观念。评价作用不仅是选拔,还有促进教与学;评价方法不仅是考试,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句话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2、重视评价过程。真正的过程评价是学中评、做中评,学、做、评“一体化”。评价内容不仅是知识,还有技能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此外,淡化横向比较很重要,不适当的分等排名往往会加重我们的心理压力,挫伤自信心,甚至自尊心,从而影响我们的终身发展。当然,竞争是必要的,挫折感也是要有的,但可以减少等级,模糊等差。
   3、提供展示平台。老师应多提供给我们展示特长的机会,例如美术课可以将学生的部分较好的美术作品用投影仪的方式呈现给大家,甚至张贴于班级、学校橱窗里;音乐课可以不时地开展歌唱比赛。注重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才能使学生多方面多层次发展,从而达到素质全面发展提高。

【编辑视点】


学校评价的文化导向
 ■ 朱斌


    评价是人类社会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它是现代管理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现代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离不开评价机制的目标引领、过程反馈和结果修缮。学校评价是基于教育的社会效益,学校中的管理者、教师、学生等不同群体之间所进行的一种信息交换、专业改进、价值融合的认识过程,这种认识过程主导着学校中人们的工作方式和行为习惯。学校评价的理念选择和标准制定将导向一种文化生成的结果。
    学校评价的文化导向是现代学校发展所应秉承的一种价值追求,其实质在于借助评价活动,唤醒学校组织中所有人的自我发展意识,促进学校形成弘扬正气、坚守道义、致力和谐的文化氛围。但由于当前学校评价中存在一些流弊,诸如目标不明确、标准不透明、执行形式化、反馈不及时等问题,使得评价成为学校管理中的一块“鸡肋”——吃之无味、弃之可惜,评价的重要性无法突显出来,反而让师生的个性自由和创造智慧受到压制,因而导致学校文化失去了鲜活基因和智力支持。为此,要坚持学校评价的文化导向,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考虑,一是实现学校评价主客体的统一,让学校中所有人既成为评价主体,又是评价客体,共同参与评价标准的协商与制定,在相互关联的评价中,享受彼此的真诚建议和协同发展,防止出现由少数领导者和专家控制学校评价命脉的局面,力求让更多的人在评价别人或自己的过程中充分彰显自身的个人话语权和主观能动性。二是采用以交流、倾听、对话为主体的描述性评价方式,通过深入学校评价现场,了解工作实践中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倾向和生活状态,把握个体之间交往的生活意义,让学校中所有人在评价的交互活动中实现专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最终达成与学校文化品位的衔接融合。


【评价理念】
    评价理念决定了学校评价的目标方向和标准选择。教师评价是学校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翔宇一直践行“五维”教师评价制度,这是适应教育服务时代的发展趋势。

翔宇“五维”教师评价制度
■ 卢志文


    围绕教育服务,我们很容易找到教师评价的5个关键维度:家长——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学生——教育服务的享受者;领导——教育服务的管理者;同行——教育服务的协作者;自身——教育服务的实践者。“五维”评价,无疑是适应教育服务时代的教师评价制度。将“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及“定量精确评价和定性模糊评价”相结合,构建全方位的动态性教师评价体系。
    1、家长满意
    作为学生的父母和教育的投资者之一,家长自然十分关心学生在校的发展和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评价服务质量最有发言权的是服务对象。没有家长的满意与认可,教师的工作价值无从体现。当家长感受到满意的服务时,也就是他们对所有服务特征的期望都得到满足或超额满足时,他们把整体服务感知为优质,并因此而对学校和教师保持忠诚,从而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置于家长的评价之中,既是检测教师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了解教育教学实效、调整工作思路、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必要措施。家长参与教师评价,有助于促进教师反思习惯的形成和反思能力的提高。事实上,我们无论是否给予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的机会,家长对于教师的判断和评价都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意见随时都有可能从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方式反映出来。与其这样,不如以坦诚的态度,通过参与教师评价的方式,将家长的意见引向促进教师提高这样一种健康积极的方向,在良性循环中不断促进教师、学校的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的市场吸引力。
   要推行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的制度,就要做到:(1)相信家长都是友好的且有能力的,相信他们的参与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发展。在这种积极心态的引导下,以一种诚恳、开放、民主的态度,将这些信任的信息传递给家长,从而引导家长以一种客观公正、严肃负责的态度参与到教师评价中来。(2)在家长参与教师评价之前,对家长进行必要的、科学的引导,如帮助家长了解评价的目的和内容,熟悉评价的过程和程序,以及如何使用评价工具或技术等,否则,容易在放任自流中降低评价的信度和效度,或使评价流于形式。(3)合理设置家长评价教师的内容。教育服务时代的学校,教师是否具有服务意识,与家长能否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效果。所以,要把与家长沟通交流的状况和水平(能否与家长进行很好的沟通,能否使家长有效地参与到对孩子共同教育的各项活动和工作中),作为对教师的评价标准。
    2、学生喜欢
    要推行学生参与教师评价的制度,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引导教师科学地改进教学,而不是无原则地取悦学生。在运用评价结果时,对学校来说,应重在改进学校管理策略,调整教学管理的理念和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教师来说,应重在对照、完善、提高。在分析评价效能时,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转变观念,自觉增强接受学生评价的意识。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在头脑中树立主动接受学生评教的意识,正确地看待学生评价。学生评教的结果,一般只宜对相关教师个人公开。
    3、同行佩服
    教师互相评价的过程,应当体现在多个方面:(1)互相展示的过程。它使教师有机会讨论和反省自己的工作表现,使教师有机会畅谈自己的工作成绩和压力,从而减轻压力,变得更坦诚。(2)互相认同的过程。校长不可能对教师都十分了解,对教师的评价,往往受与教师熟悉程度的影响。开展教师互相评价,则重视了群众的公论。这样,评价结果容易被认同,也能够增强教师对所在学校、教研组、年级组的责任感和归属感。(3)交流学习的过程。它促使教师实现强强联合,强弱合作,从而使原有的信息和经验在流动中被激活、增值;促使教师不断从同事中获得信息、借鉴和吸收经验,少走弯路;促使教师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让每个教师都能收获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东西。同事的鼓励评价,会让教师感到是对自身的尊重、爱护,久而久之,其本人不仅会更加上进,而且会形成尊重和爱护别人的良好心态。
    推行教师互相评价,不能将互评简单理解为教师之间的相互批评,或者是教师个人的自我检讨,而应让其成为教师之间的一种互相学习和借鉴。在互评中,要结合每个教师个人的实际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评析,应以共同进步为目的,要有针对性,避免说空话。在自评和自己总结的基础上,学校要组织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相互交流。衡量教师互相评价制度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全体教师的参与程度。教师对于互评所持态度千差万别(如“怀疑”、“无所谓”甚至“惧怕”)。对此,应该加强引导,让教师参与编制教师互相评价的标准和步骤,调动教师参与互评的积极性。
    4、领导称心
    领导参与教师评价,可以促进教师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的整合,激励教师拓展自身的潜能,在自我的不断超越中推动、实现学校的发展。同时,客观公平的评价和有的放矢的指导,能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提高组织执行力。此举也促使领导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增强和教师的沟通和互动。领导只有综合了多方面的情况,才能作出客观的评价。
    领导评价教师,要充分肯定教师的成绩,引导教师分析和发现自己的不足,最后还要给教师以目标激励和信息激励,使教师产生一种被信任感,对工作产生一种责任感和紧迫感,这样才会使他们今后的教学行为持续地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
    5、自我认同
    在教师评价中强调教师的自我认同非常必要。(1)有助于保证教师评价的公正。有时候,仅仅根据他人提供的信息和数据来评价教师,难免有失公正。在这种情况下,向评价对象提供“自我画像”的评价机会就显得十分必要。(2)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教育服务时代的教师,易产生“打工”心态。让教师评价自己,有助于其消除 “打工”心态,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学校的忠诚。(3)把评价活动和过程作为教师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可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发展与自我实现的工具。(4)有助于教师进行内省。让教师在评价中具有主体性,有助于提高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反思意识和能力。这种内部动机比外部压力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可以督促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多思考,多审视,多调整,多积累,把自己工作中的创新点和不足及时总结记录,并进行交流,从而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的发展。教师自我认同的过程,也是对他人评价自己结果的理解消化、反思的过程。(原文发表于《中小学管理》杂志,有删节)

翔宇“五维”教师评价的5条原则
    1、用“满意”、“喜欢”、“信任”等间接评价指标,代替“品德高”、“能力强”之类的直接评价指标,将价值判断权交给评价主体。
    2、用“很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这些等级指标,对评价对象进行定性评价。
    3、给不同的等级指标赋分,将评价结果量化汇总,实现“定性评价,定量统计”。
    4、评价结果反馈对象:教师本人(体现发展性)及其上级领导(体现奖惩性)。对其他人严格保密。
    5、对评价满意率特别高的教师进行公开表彰,对评价满意率较低的教师分别进行单独交流。

【借鉴之窗】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的评价要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并且关注个体差异。这就要求学校除了采用传统的纸笔测验方式评价学生之外,还可以运用成长记录袋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发展状况,现把这两种新的学生评价方式推荐给大家。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


    成长记录袋也称学习档案袋,主要是指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家长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资料,学生的作品与反思,及其他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它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理想方式。成长记录袋的基本成分是学生的作品,作品的收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而不是随机的,教师要对成长记录袋里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成长记录袋关注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过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给学生发表意见与反省的机会。
    依据成长记录袋的不同用途,可以将它分为三种类型:(1)展示型,收集学生最优秀或最满意的作品,而描述学习过程的作品不包括在内;学生有选择作品的权利,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标准代替学生选择作品;鼓励学生考虑作品选择的理由;其内容是非结构化的,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可以不相同。(2)描述型,所收集的学生作品不仅指结果性作品(如作文的终稿),还包括学生在完成这一作品过程中所产生的过程性作品(如作文的草稿和修改稿)。由教师完成的核查表、教师所做的课堂观察记录、表现性测试的结果、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省,或者来自家长的信息等,只要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可以收集。(3)评估型,用于评估学生学习与发展水平的成长记录袋,其内容通常是标准化的,就像其评分过程一样,这种成长记录袋可以作为学生升级、留级的参考,也可用于一定时期的总结报告。

学生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学生自己给出的问题答案和展示的作品来判断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它强调在模拟真实或完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侧重于评价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要求学生建构各自独特的答案,且答案不存在对错之分,只存在程度之别(如优秀、中等、合格或不合格);不提供被选答案,以便学生有充分作答的自由。需要记录学生实际操作(如学生的口头陈述、表演或舞蹈等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外显行为)或学业成果(如论文、方案设计等),以此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
    学生表现性评价具体形式主要有:(1)演示,要求学生展示完成一项复杂任务的知识与技能程度,如学生演示怎样使用实验仪器、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在体育课爬绳等;(2)实验与调查,评价学生是否运用了适当的探究技能与方法,形成了适当的观念框架及对所调查现象是否形成一种理论性的、基于学科知识的解释。如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数据,展示分析的结果并进行论证,最后要能有效地交流实验或调查的结果;(3)口头描述与表演,要求学生参与会谈、演讲、表演等各种活动,评价他们的语言表达及运动协调能力表现。


上一篇:“学校文化建设”系列之七:师生关系的文化蕴意(54期)
下一篇:“学校文化建设”系列之九:学校资源的文化整合(56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