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教育焦虑(142期)

时间:2020-09-18 16:07 作者:龙尧 编审:

解码教育焦虑

 

包括中考、高考在内,考试本来是教育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却成了大多数孩子心中紧紧跟随的恶魔。其实,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一个静待花开的过程。而现在却被无所不在的焦虑感异化成一种比速度、拼时间的消耗战,孩子、家长和老师都卷入其中。对此,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并破除被焦虑感所裹挟的教育现实呢?本期关注让我们一起解码教育焦虑。
 

 
【青春烘焙】
 
考还是“烤”
永嘉翔宇小学13级4班 张舒妍
 
考试渐渐地接近了,我们的心情变得越来越紧张,甚至有时候都睡不着觉。考试就像一个黑洞,一旦跌下去,就再也上不来了。它努力地吸食着我们的身体和血液。
当然,爸爸妈妈也不轻松,他们比我们还煎熬,这考试就像是一团火,在炙烤着我们。我想对这些家长们说:“你们的紧张我们都能理解,你们就当没有这场考试好吗?或者就当作自己的子女已经在这场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你们越是紧张,孩子的压力就更大,你们一定要放轻松再轻松。让孩子也放松,可以吗?”
我不得不说一句孩子们的心里话:“在我们心中,考试就是‘烤试’,他就像是恶魔一样紧紧地跟着我们。”老师常常说,一个人只要平时认真,遇到考试,总能顺利通过。话虽这样说,但考考考,还是考不停呀!传说有一种很有效的方法,爸爸和妈妈都说,他们小的时候试过。对平时上课认真的小朋友很有效,对那些不认真的孩子,就一点效果也没了。那个方法就是——考试前几天,把要考的几本书压在枕头底下睡觉。每天换一本,第二天,那本教科书里的内容就全会了,想忘都忘不掉。嘿,世界上真有如此妙方,我一定要试试。
其实,我们也知道考试是检验一个人学业的好方法,可是能不能不要把考试看作是检验一个人是否诚实,是否友好,手孝顺的唯一方法?我很爱我的爸爸妈妈,我也爱老师,可是他们好像更爱我的分数。这种感觉烧烤着我的心。我也会粗心,也会写错题,甚至会写的很糟糕。但我是真的想学好,想考一个好分数。
请不要再用分数来“烤”我了,好吗?
 
青春烘焙
淮安曙光初中部14级9班 李文星
 
青春好似烘焙,烤尽烦恼,蒸去泪水,余下的,是坚毅与执着。
我静静坐在返校的车上,耷拉着脑袋。旁边的同学兴奋地讨论着自己的佳绩,一丝苦涩油然而生。“结束了吗?”黯淡无神的双目中陡然发出坚定的光芒,“没有,才刚刚开始!”
体育中考已进入尾声。四月的阳光虽也温暖,但终究敌不过寒风的肆虐。我紧了紧衣衫,内心没来由的涌现一丝不安,缓步走到签名的地方。当看到那刺眼的31分时,我先是一瞬的惊诧,接着便是满满的悲凉。我接过笔,颤颤巍巍的签上名字。双腿好似灌铅一样,拖着沉重的身体出了考场,如同风烛残年的老人。
思绪翻飞中,我深一脚浅一脚地上了车。车窗外,往昔风姿卓越的杨柳忽的变成了垂暮老人,明媚动人的阳光变得毒辣刺眼。我猛地拉上窗帘,蜷缩在这阴暗的角落暗自神伤。许是听到了声响,他看了看我落魄空洞的眼神,拍了拍我的肩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轻吟道,我有一刹那的恍神。
柔弱的面团被送入烤炉,炙热的高温让它感到绝望。然而,渐渐习惯了这炎热的温度,它挥尽了泪水,变得坚硬与顽强,携着一缕淡淡清香,而我的青春不正是这样的烘焙吗?在煎烤绝望中,一步步成长,一步步坚强,不再畏惧,不再彷徨,坚毅执着地向着梦想的方向。
窗外金黄色的阳光被玻璃分割成小块的快乐与忧愁,三三两两的落到了我心中,温暖着我那颗之前落寞的心。青春的心醉与失落,在烘焙中,从指尖悄悄滑落。
青春的路途中,难免面临烘烤,但我们要微笑着和过往说别离,做时光最从容的过客。因为青春烘焙之后,必将散发出绝世好酒般的醇香。
 
【媒体解码】
 
从来就没有无压力的学习
赵婀娜
 
如何有效减负和缓解焦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洪明看来,“从来就不存在没有压力的学习,国内如此,国外也是如此。减负不是目的,要让家长和学生明白压力的积极意义。更重要的是,要让减负从单纯物理时间上的减少,升级为单位时间所获价值和效果的提升,这才是减负的根本所在。”
 
真正该减的应是那些低效的、与学生个体不匹配的学习
  提及减负,在大部分人的观念中,常会指向两个方面:一个是因学习时间过长导致的生理负担过重;另外一个是因各种压力导致的心理负担过重。很多专家指出,这两种负担的产生其实与“第三种负担”有关,即由学习主体与学习客体相匹配的学习方式的适宜度所引起的负担。“如同人体消化不良,原因有多种可能性。可能由于吃得过量,可能由于情绪障碍,还可能是进食方式不当造成。这种学习负担,既有别于客观的认知量负荷,也不同于主观的心理负担。”有学者分析。
  洪明解释,换个简单的说法就是,同样听老师讲课,在有的学生看来,太过简单,吃不饱,可在另外一部分学生看来,则过难,不好理解,久而久之会成为压力,甚至负担。这就需要在看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前提下,进行学习方式的变革和优化。
  “首先要从课堂突破。就教学系统来说,课堂是学生学习行为发生的最重要的场所,要让学生学习新知的第一时间就没有过重负担,是实现有效减负的突破口。”对此,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王健敏教授曾指出,要深化学习方式变革。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型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是探寻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学习系统的根本。
  高明的老师,往往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学习活动,以核心知识的、简明的“学习设计”来促成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当学习变得有意义,负担的概念自然而然也就淡化了。
 
通过评价方式的改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关于减负,有一个概念深入人心,即从“他主”学习提升为“自主”学习,从“为他人学”到“为自己学”。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付出的时间变得更有效率、更有价值。对此,石家庄一中教师吕学功分析,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日前,在北京市中关村第三小学,一门名为“动物的窝”的主题课上,数学、语文、英语、科学老师齐上阵,把同学们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每一组分别从生物、地理、英语、写作、艺术等角度查找资料、深入探究、呈现结果。有的同学是利用美术和科学的知识,在展板上绘制了团队所选择的动物巢穴的思维导图,有的团队则现场写剧本排演了一个相关主题的舞台剧,并用英语表演出来。课堂上的交叉学科知识与内容的精彩呈现,则是基于孩子们在课下进行了大量资料的搜集和深入探讨。
  如何评估这样的教学模式?有的家长认为这是给孩子们在作业之外额外增加的负担,而有的家长则认为,孩子们进行这样的准备,看似付出的时间更多了,但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提升了学习效果。
  有这样一个现象耐人寻味,很多在学校内不会学习、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在教育培训机构却找到了兴趣。“3个小时的课程,短得就像3分钟一样。”在学而思上奥数培训班的清华附小四年级学生李彦宇的话很具代表性。对此,有学者分析:原因在于他们实行的评价方式是让学生和自己比,把这个阶段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比,只要有一点进步,教师就大加鼓励,而不是拿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来打击、挖苦成绩较差的学生。
  “减负不仅是减学业负担,更是通过评价手段的改变来减小心理负担,学生的心情一旦放松了,学习上反而会变得主动。”吕学功分析。“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曾说过,“要努力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努力使学生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
  “减轻学生负担和缓解家长焦虑,就是要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信心。”洪明说,当学生大多因兴趣而学,更加积极主动,家长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借助科技手段的进步,帮助学生更有效率地学习
  2016年高考结束当天,一场特殊的高考答卷工作在百度公司进行。全国上百名教师汇聚于此,根据真题完成答案,所有考生可根据这份答案,在线估分,并且能了解自己在在线的几百万名考生当中所处的位次,为即将进行的志愿填报做参考。
  “高考后第一时间考生便能及时地获取参考答案,评估名次,在出分报考前为志愿填报提供客观、科学的数据支持。有效避免了以往‘蒙着报’‘试着报’的状况,这是互联网为现代教育带来的改变。”黑龙江省实验中学校长于学书说。
  这个场景描述的,正是技术对于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带来的变化。不仅如此,在教、学、评、测等流程,技术的变革,尤其是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今天的教学模式,而这也为减负这样的教育顽疾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可能。
  传统的课堂,老师们需要通过让同学们举手,或者通过看孩子的表情、眼神来了解学生对于教师讲授的知识点是否掌握,但基于新技术支撑的课堂,老师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随时掌握,一目了然。猿题库联合创始人李鑫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老师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积累教学经验,知道哪个知识点学生更不容易掌握,然后凭借教学经验开展教学工作。这种经验,正是一种数据的积累。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年轻的教师也可在短时期内获得类似‘经验’,从而让教学变得更有的放矢,更因材施教,这是为学生和老师同时‘减负’的前提”。
  “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对不同学生进行能力测评,然后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方案,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同样能起到减负的效果。”百度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张高认为。
  “题海战术”是导致学生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细细分析,之所以采取“题海战术”是因为老师和学生们都苦于没有途径获得一套个性化的试卷,对薄弱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评测,只能将大量时间浪费在一套又一套同质化的试卷当中。记者了解到,基于大数据的积累,不少在线教育机构已经开展了“个性化+自适应”式的测评体系,力求通过在线评测,实现随时评估一个学生在某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从而为其“对症施治”,再有针对性地推送相关试题。
  “政策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的,技术往往可以实现成为突破口。”洪明认为。
  如何从根本上实现减负?最重要的,是要扼住应试教育的咽喉,优化考试招生选拔制度,培育更多的优质资源。同时,树立理性的“减负”观,理性看待“压力”,并通过技术手段的变革,实现教学过程中,教、学、测的优化,从而真正实现通过改变学习方式提升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而这,也恰恰是技术手段的进步为教育带来的最显性的推动。
                            (本文内容选自《人民日报》 2016年11月10日12 版)
 
【路在何方】
 
  方柏林,笔名南桥,是课程设计师,也是一位父亲,被称为“美国教育的卧底”。因其美国基础教育里的家长和美国高等教育中的教职工的双重身份,而有了看教育的第三种视角。
 
教育者何以走出教育的焦虑
□ 方柏林
 
环境重要,教育者的心态同样重要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与胡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管理白皮书》显示,中国33%的千万富豪拥有海外资产,投资海外主要有两个目的:子女教育和移民。而移民的目的,很多也是为子女的教育。这场孟母三迁的大戏中,通常为人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家长自己也是子女教育环境的组成部分。倘若家长自己的教育理念落后,即便用钱铺路,移民到了国外,也依然无法给子女提供良好的教育。
两年前,在上海2666图书馆,我出席了一场关于拙著《知识不是力量》的座谈会。有读者问:“国内的基础教育是不少家长的心病。很多家长考虑移民国外,你怎么看?”当时我回答:“环境固然重要,但家长的心态也很重要。”
在美国,也有很多华人家长相互攀比,导致孩子的学习负担并不比国内轻。我有一位朋友,在马里兰州。那里竞争激烈,不亚于中国。有一次他去治疗脊椎,医生说有很多小病人的父母来自中国等亚洲国家。这说明,如果家长不能有效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喜好、特长和精力,盲目跟风,即使换个环境,最终也只是把中国的日子搬到美国来过。
时隔两年,我最近有机会再次回到国内,与一群家长座谈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我事先准备的话题是“要不要教育移民”,结果,在与观众互动的环节中,不少来自中国一流商学院的家长根本没有问到我“要不要教育移民”的话题,而是“什么时候移民”的话题。
很多家长在做不同的努力,试图在现有体制下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他们的焦虑,如一位家长所言,是怕“打不过大环境”。我的担忧则是,大环境的改变,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人生?
诚然,国内的教育注重选拔,这让一些家长深感绝望。即便在一群家庭条件很好的家长中间,我也能看到,对子女教育的焦虑浓得几乎化不开。有一位家长告诉我,如果到了小学快毕业的时候,孩子还没有拔尖,那他就没有希望了。这种追求拔尖的淘汰式教育确实是大有问题的。
我们上学一路过关斩将,哪怕一起达标,还要设法分个三六九等,以便淘汰的游戏继续进行。听一位访问学者说过,附近学校一个孩子考了一百分,结果排名还是第三十名,原来大家都考了一百,但这个孩子第三十个交卷。形成这种怪现状,教育机构难辞其咎,因为它们在这种游戏的玩法上推波助澜,使得家长疲于应付,找不到教育的重点。我的孩子在美国接受教育,虽然美国学校也问题重重,但我印象颇为深刻的一点是,学校试图发现、利用每个孩子独特的长处,设法激发他们内心的动力。孩子的学校曾让学生模仿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画作,小孩面对大师的作品,各有领悟,结果画出来,什么模样的蒙娜丽莎都有,老师一一给贴在墙上展示,展示每一个小孩内心的世界和他们稚嫩的创作,成就千面蒙娜丽莎。
 
教育移民”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走出教育的焦虑,教育界应该拓展关于教育终极目的的思考。基础教育不应该局限于发现拔尖人才、末位淘汰,而应设法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禀赋,并试图使家长、学校、社区各方合作,把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健康、有成就的人,而不仅仅试图让所有的鸭子、兔子、老鹰都能不分差别地去拿游泳、奔跑和飞翔的冠军。记得漫画《呆伯特》的作者斯科特·亚当斯曾经表达过一个比较极端的观点:教育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那些考试得B的人身上,因为他们未来才是大众的主流。
走出教育的焦虑,还应该改变对教育过程和方法的认知。出于对应试教育的反拨,很多家长走到了教育的另外一个极端,认为把孩子的琴棋书画等特长都培养好,就是提高了他们的个人素质。其实,个人素质远远不止这些。美国有个青少年活动中心叫4H,代表大脑(Head)、心灵(Heart)、双手(Hand)以及这些方面发展而得到的健康(Health)。不要说关系到心灵的品格培养,即便我们平时强调的关系到大脑的智商发展概念,外延也很广。更为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利用在校学习的时间,学习如何学习,如今,非正式渠道的学习和终身学习,已经不再是一种概念和口号,而是生存的现实,毕竟如今的知识更新换代太快了。假如我们的正规教育,不能馈赠给学生非正规环境下学习的能力,那么这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失败的。
家庭也是教育的环境之一。家长自己也应该有意识地放松自己。家长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处处“见贤思齐”,什么技能都不能少,结果给孩子安排得越来越多,自己也跟着疲于奔命。在国内,许多家长花钱雇人来教孩子学这学那,雇人包办其实孩子可适当参与的家务劳动,用学习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成了“闹钟家长”。这么做,只是通过外在手段推着孩子走,没有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发挥时间,忘了孩子也需要把内在的引擎建立起来,这样他们未来才可以独立自主地跑很远、很久,而不是离开了学校和父母就无所适从。
 
学习并不简单等同于学科知识
如何激发孩子内心的动力,可能是家长更需要考虑的事。这方面家长反倒不要去考虑自己可以为孩子做什么,而是可以考虑给孩子什么样的自由,让他们有个伸胳膊伸腿的发展空间。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重智能学说,强调动手能力、身体协调、交往和内省等方面的智能。这些智能,以及常被人提到的“情商”,无法通过花钱上补习班来培养,却可以通过一些松散的玩耍、独处的时间以及家务劳动等方式培养。加德纳说的“博物智能”,指的是孩子们和自然界的交往。孩子不单纯是学生,也是在发展的人,他们需要接点地气,去户外活动,去公园散步,参加园艺活动等,这些不是有组织的学习班,但在家长带领下,师法自然,亦为学习。
家长真正值得焦虑的事情,不是我们给孩子花了多少钱,而是花了多少时间,去认识、管教、支持,让孩子健康成长。我们也未必非得给他们换环境,而应去协助孩子领受不同环境的馈赠。当我们给他们恶补“学习”,让其学科知识门门优秀,而最终他们做人做事却不及格,那才是更值得焦虑的事。
这是一个在教育上“拼爹”的时代,不过我想拼的未必是权势和能耐,而是我们的思维和方法。作为一个跨文化生活的家长,我感觉最关键的是不要只学到某个教育上的技法,而忽略了成长环境的建构。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有个地方召开一个国际会议,来宾包括沙漠地区的一些人。这些人住在会议中心,最感兴趣的是厕所里的水龙头,那水龙头一拧,水“哗啦”就下来了。他们想,这多神奇啊,在他们的沙漠里,有时候为了找水,要找上几天几夜。因此,会议结束后,他们买了一些水龙头带回去了。在沙漠里,这样的水龙头能拧出水来吗?(摘自乐读网)


上一篇:“韩流”变“寒流”(139期)
下一篇:抄袭知多少?(144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