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着,快乐着(20期)

时间:2003-09-15 14:57 作者:编辑部 编审:

生活着,快乐着

2003年9月总第20期 

  当许多同学还沉浸在假期的轻松快乐之中,未及细细品尝快乐的滋味的时候,暑假便宣告结束了。于是大家感叹:“留住快乐有多好!”
  那么学习之中就没有快乐?
一家科研机构抽样调查了某地1200余名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感到自己不太快乐或不快乐的占三分之一,不快乐的根源大部分来自学习的压力。小学生如此,学习竞争更加激烈的初中和高中生不快乐的比例还会更大。
教师的情形如何呢?面对考试的竞争,升学的压力,很多教师也是苦不堪言,很难体会到教育的快乐,这是不争的事实。
  没有了快乐,学生如何产生学习的兴趣,终身发展?没有了快乐,教师如何真正走进教育的天地,寻求教育的真谛?
  进行快乐学习和快乐教育的真正障碍到底是什么?学习和教育的快乐到底在在叧哪里?让我们一起来寻找教育的快乐!


【见仁见智】

怀念读书时光

  一转眼,我便跨入了高三,学习的压力使我不得不与那些课外书暂别。真的怀念那的快乐时光――安静的午后,搬张椅子,坐在阳光下看书,那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为海的女儿化为气泡而哭泣,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高兴。一个又一个故事给了我无尽的遐想,点缀了我梦幻的童年。
  书给了我丰富的知识,成熟的心智,细腻的情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无穷的睿智…… 
  曾经感叹茶花女的悲惨遭遇,也在赞扬福尔摩斯的智慧;喜爱郝思佳鲜明的个性,也在厌恶葛朗贪婪的本质;羡慕艾斯梅拉达的美丽,心却随着鲁滨逊一起在海上漂流……我随着书中主人公一起欢乐,一起悲哀,一起爱,一起恨,如果没有书,我的人生定将是不完整的。
  每一本书都讲述了一个故事,每一本书都透露了一段深厚的感情,无论是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无一不向你展示着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书,充实着我;书,感召着我;书,鼓舞着我。
  因为读书,我快乐;因为快乐,我读书。(宝中学生 王岚)

有追求才快乐

  我们从学习中得不到快乐,是因为我们仍然不清楚学习的意义。家庭、社会、教育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无形中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无形中让我们又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认为学习仅是为了回报家庭,立足社会,给自己创造前程,而不是充实自我的思想,提高自我生命的质量。的确,在这样的目的下,学习是一种较大的风险的投资,而正是这种“风险”又使自己给自己加大了压力,使自己处于被动。由于人的天生不驯服的性情,被动的事情总是让人反感,于是我们最终厌倦了读书。也许,如果没有了这种“风险投资”,而是远离了功利,终有一天,当你面对广袤的宇宙时,你会产生探索学习的欲望。你计算,废寝忘食;你思考,不分昼夜。你最终成了科学家、艺术家或哲学家,因为你有求知的主动性。你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你甚至愿意耗尽你的一生去追寻这样的快乐,这时候,你还担心你没有快乐吗?(宝中学生 夏爱标)

教育要追求个性

  乐学乐教是教育的理想境界,然而现实的情形竟是,学也苦,教也苦。可能是教育体制积弊太深,可能是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矛盾太尖锐,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不能掌握教育的主动导权,都似乎在按照一个固定的程式行事,而自己并不明白为的是什么。
  打个比方吧。不少学校其实是一座座无烟的工厂:有漂亮的厂房――校园和熟练的工人――教师,当然离不开待加工的经过反复筛选的材料――学生。它也许是一座零件加工厂,一拨又一拨的材料被加工成有限品种的机器零件。说是有用,谁也说不清这么多规格相同的零件到底用在哪儿,似乎到处都用得上。独不见教育和煦的阳光和温润的雨露,独不见生命自然、自在地生长。学生失去了童真、童趣、自信、甚至是自尊,失去了追求自由的意志和探索的精神。试问:这样的学生会有学习的快乐吗?从事这样的教育的教师会有教育的快乐吗?(宝中 郝跃华)

欢乐的海洋

  我们的学校不仅是学习的摇篮,更是那欢乐的海洋。学校里无处不洋溢着欢声笑语。
  镜头一:一年一度的科技比赛开始了,同学们又可以大显身手了!清早,同学们把自己的小发明全都放在桌子上,无一例外,像有人命令过似的。同学们你看看我的,我看看你的。不管别人做的大与小,好与坏,总觉得比自己的好。教室里一片称赞声。过了几天,老师拿着获奖名单满面春风地走来,告诉我们有好多同学获了奖,教室里传出了一阵欢呼声。
  镜头二:这是一堂“循环小数”课。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在欢声笑语中,我们很快掌握了循环小数。
  我爱这充满欢乐的“海洋”!(实小学生 张扬清)

三招换来快乐多

  教育本身是充满魅力和人性色彩的,激烈竞争的现实促使教育失去光芒四射的活力和变幻无穷的美丽,成为教师挤兑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工具,学生反感教育而又放弃不得,爱不上又恨不得,真得好难受。面对这种情形,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良好的心态,会让我们苦中得乐。怨天尤人、自怨自艾只能让我们怨气冲天,无辜伤了身心。以积极的乐观去接受挑战,人就会在征服中感受到快乐的冲击波,从而痛并快乐着。
  二、科学的方法能够催生快乐的教育。工厂生产讲究节约成本,教育也如工厂一样也应该注意节约成本,学会苦干加巧干。教师的教学艺术高一点,学生学习的过程简捷一点,心情就会轻松一点,离快乐就近一点。
  三、融融的情谊能够营造出教育快乐的氛围。老师多去蹲下来接近学生,学生多去踮起脚亲近老师。老师要学会以爱心唤起爱心,既做长者也做益友,课上课后一个面孔,校内校外一样关心,师生之间的距离自然缩小,心与心自然靠得近,那么我们教育的快乐就会发芽滋长了。缺失的东西也许会回来的。(淮外  程三宝)

学生是幸福之源

  我在教育岗位上已度过了15个春秋。我教育的感受是:“教育着是幸福的。”
  每一堂语文课,我都与孩子们享受着教育的幸福。执教《狱中联欢》,其中有五幅对联,含义深刻。我分小组研究这些对联,然后请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研究结果,学生谈得头头是道,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结束时,我兴之所至,脱口作一对联为本课作结。上联:“各小组潜心研究”,下联:“众同学各抒己见”,横批:“后生可畏”。孩子们开心地笑了,我也开心地笑了。
  我热爱文学,总想把自己对文学的挚爱传递给学生。我为学生读鲁迅的小说,读泰戈尔的诗,读亚未契斯的《爱的教育》,读曹文轩的《草房子》……我与学生一起吟诵唐诗宋词,一起办报刊、演剧本……学生在优秀文化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学生是教师的幸福之源。一张贺卡、一封短信都让我幸福无比。教师节张希送我一张贺卡:“送给最美、最可爱、最高尚的诸老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我俩师生情。”这张贺卡让我一直幸福到今天。一次外出学习,几天后回到学校,一群学生围住我说:“诸老师,我们给你写了一首歌,歌名叫《诸老师之歌》。”我接过歌词,开头两句写道:“有诸老师的日子,世界变得那么精彩;有语文课的时候,欢声笑语久久回荡。”看着看着,我的眼睛湿润了,学生的真情令人感动,我也体验到了无比的教育快乐。(实小 诸向阳)

快乐要成人达己

  在教育中追求人生的快乐,也许是绝大多数教师的看法,但在寻找人生快乐的时候,我们得自问这样三个问题:①我们寻找的是教师的快乐还是学生的快乐?②我们寻找的是教师个体的快乐还是群体的快乐?③我们寻找的是学生时下的快乐还是未来的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方面真正的人道主义精神就在于珍惜孩子有权享受的欢乐与幸福。我认为,老师在教育过程中不仅为学生创造着快乐,而且也要为自己寻找着快乐,“成人达己”。教师不能仅仅因为学生的快乐而快乐,这样的快乐有着很强的依附性与缺陷性,而且很容易将学生当作自己的“产品”,用温情的方式将自己的“善良愿望”强加于“产品”上,从而使学生丧失真正意义上的“我”的快乐。同时,教育也应是一种宗教,应当为学生未来的快乐人生创造出善于创造和体验快乐的一切有利条件。(宝中 张广银)

创造 体味 享用

  快乐是行为主体的内在体验。任何人都能在其行为活动中体验快乐,但只有与其内在情感体验相符的活动才具有获得快乐的坚实的基础和永恒的活力。
  教师的快乐在于创造。这创造是指教师将其工作过程中的凡与他相关的人与物内在地统一起来并创造性地发挥。即他创造性地认识教材,利用教材,将教材内化为他的知识,并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形成。
  教师的快乐在于体味。可以入睡前细细回味一天辛勤工作中的甘甜;可以在学生一天天的成长中体味事业的平凡而伟大;可以在学生细微的爱心举动中,或者在来自远方的问候中品味教育的真谛。
  教师的幸福在于享用。这享用不是万贯家财供你挥霍,也不是千军万马任你指挥。别将教师的工作看做谋生的手段,如果只注意外在的结果,那么你就无法专注沉浸于创造的过程。这享用本身就是创造的连体兄弟,是有机统一的。
  只有把这创造、体味和享用的过程看成教师生活本身,并用心去感受它,那么教师才能进入其生活中的最高境界——在快乐中教育,在教育中快乐。


【媒体链接】

 从“优秀教师”到“快乐教师” 

  学校评选“优秀教师”,这一做法似乎多年不变。然而,最近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梅园小学却出现了一件新鲜事。经过全校学生的评选,该校日前产生了6名“快乐教师”。
这些当选的教师虽然性格、风采各异,但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懂得用“快乐”来教学,并且本身是很快乐的。而且因为他们对教育的“快乐”理解和实践,使学生产生了乐于接近老师、乐于接受教育的快乐情愫,从而在校园吹拂起“快乐教育”的春风。
  上海市教科院一些专家认为,从评选“优秀教师”到评选“快乐教师”,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教师不仅从学生那里获得了评价,更重要的是了解了学生的需求。尤其是这样的评选,还对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起到了催化作用。显然,对教师的评选,要从纯业务性的例行公事中解放出来,要从侧重教学的封闭评价中摆脱出来,要从只注重评而忽视导的倾向中解脱出来。(刘宜朋)

分享所以快乐

  学会分享,乐于分享的老师,才能够享受到与学生分享情感、分享心情、分享思想的快乐。学会分享,不仅仅意味着老师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学会从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也意味着学生试着倾听,试着走近老师的世界,试着从老师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分享是双向的,是相互的,是一种以心换心的交流,是一种彼此的期待和倾听。
  分享可以是物质的,当然,更多的是精神的。因为分享,老师可以宽容学生偶尔的不自觉,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突发的专制;因为分享,我们的课堂会变得更轻松和愉快,学习会变得更积极和自主,教学会变得更简单和有效;因为分享,校园生活将显得不是那样机械、单调、平庸和乏味。分享让老师和学生更多的看到阳光、温馨和美丽,更多的享受快乐。 (王晓奕)

——以上均引自“教育在线”(www.deuol.com.cn)教育论坛


上一篇:雷锋精神,一束耀眼的阳光(16期)
下一篇:创新,以想像的名义(21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