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学习共同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益(99期)

时间:2020-09-18 16:41 作者:袁爱国 编审:


建构学习共同体,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课堂教学的同时,效益问题一直让我们思索,对于教师和学生,建构学习共同体,无疑是有决定性的作用的。让我们一起审视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起探究学习共同体建设的路径。

 
  10月28日下午,“扬州市第七次精致管理现场会在宝中举行,扬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陆纪坤率市县教育局领导、市县高中学校领导等一行70人莅临宝应中学,深入班级观摩课堂教学,并参与座谈交流活动。”


【课堂透视】

课堂的生命力
宝应县实验小学 杨光剑
 
  一、小组合作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发展程度是参差不齐的。一个班中,往往有些学生成绩不好,对学习缺乏信心,独立回答问题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个不错的方法。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发言,解题思路便会渐渐明朗起来。之后再让小组代表发言,他们的回答基本能得到大家的肯定,从而增强了每个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使语文课堂焕发了生命力。
  二、小组合作拓展了学生交流评价的空间
  交流是创造思维能力的催化剂。教学活动不仅需要师生之间的交流,更需要学生之间交流。因此,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造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给学生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每个学生通过组内交流和集体讨论,逐步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意见、倾听别人的想法、分析他人的主张这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想品质。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及合作后全班同学交流时,教师还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他评、自评,教会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方法,使其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鼓励他人,进而尊重他人,正视自我,欣赏自我,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味到成功的快乐。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充裕的读书时间和交流机会,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促进了其思维的发展,还明显增进了学生间的感情交流,改善了他们的人际关系,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人格的培养。



合作学习的策略
宝应实验初中 成金霞
 
  一、科学分组,合理分工
  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应遵循“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这样使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实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同时也为班内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当然,在学生领会了小组成员的职责后,让学生动态组合也是很重要的。我让同一组内成员的分式轮流,各小组内的同一层次、同一特质类型的学生互换,如各小组其他成员不变而组长互换、汇报者互换等。
  二、有效指导,适当监控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合作学习的一般步骤;其次,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合作和交往的技能。如每个成员一定要先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后再进行讨论交流、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尊重其他人的不同见解,即使有不同意见也要让对方先说完再进行补充或提出自己的想法;对别人的精彩表演和独特见解要真诚地给予鼓励;意见分歧大时,要心平气和,学习反思等。从而,真正达到学习“为人处世”和“团结协作”,避免发生冲突和争执,学会“合作”。教师要及时地诊断与处理学生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帮助。
  三、全面评价,充分肯定
  重视集体评价。在评价时,从小组成员分工的合理性、合作方式、参与度、集体研究活动的形式、个人对集体学习的贡献等角度评价进行,强调小组的整体成绩,让学生明白:合作学习中集体的成绩更重要。
  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不能只注重学习所取得的结果,而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程度、合作方法、学习习惯、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和协作的情况,对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真正让评价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



把握小组合作的时机
宝应县实验小学 童晓芳
 
  小组合作学习在时机上应如何把握?毋庸置疑,必须在独立思考之后。合作学习的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否则就没有合作的必要。对于这些有深度的问题,学生只有充分学习,深入思考后,才会产生比较成熟的、个性化的见解,才能对别人的发言做出正确的判断,给予适当的评价,进而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小组交流才会出现观点上的碰撞,产生认知冲突,不充足的推理就会得以暴露。只有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小组合作学习才会有坚实的基础,这样的合作才有成效。否则,在学生思维未充分打开时交流易受他人观点的影响,造成人云亦云,个别思维慢的学生会因为缺乏思考,无话可说,产生依赖和惰性,消极合作,造成“搭便车”现象。
  其次,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课堂有了和谐的氛围,学生有了学习的需要和愿望,再抛出合作的任务,师生才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成功。再次、小组合作中,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要想取得实效,就要舍得给时间,把时间化在刀刃上,而我们的很多课讨论刚刚进行,因为怕学生一发不可收,急忙匆匆止住,导致讨论效果大打折扣。小组活动学习不应该是教师生搬硬套,而是学生学习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所以,小组活动的内容,教师应精心设计,让合作助学生一臂之力,让活动闪耀思维的光芒。



课堂展示



小组讨论



教师点拨



他人评测

宝应中学实施“理想课堂”已步入第四个年头,“课堂展示”、“小组讨论”、“教师点拨”、“他人评测”已成为“理想课堂”的必要步骤。

 

【言论广场】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宝应实验初中 霍树宏
 
  只要细心观察、深入研究就不难发现,当前的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不少不合理的现象和问题。有些教师不能正确把握合作学习的的精神实质,表面化、形式化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些课题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如学习任务不够复杂、思维容量小等无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有些同学合作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有些同学不能掌握正确的合作方法,热情有余,力量却使不到点子上;由于综合素质差异,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参与不均衡,有些同学“越俎代庖”或“独霸讲坛”,另一些同学则消极观望;小组合作学习时失去老师的宏观调控,合作学习过程无序,同时错过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大好机会;由于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指导无方、训练不力,同学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不高、合作能力不强……
  面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那肯定办法总比问题多,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优化策略有:
  1、培养合作意识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膨胀、合作意识淡薄。老师要引导他们认识到“寸有所长、尺有所短”的道理;教育他们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人,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点;要求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倾听和接纳别人的意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同学间的交往、交流与相互帮助;肯定他们在合作中的良好表现,增强自信心,激发他们参与合作的欲望。
  2、了解合作方法
  特别是针对初一起始年级的同学,让他们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一般形式和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可采取“链锁式”——合作小组成员依次轮流发言,或“补充式”——有一位同学主发言,其他同学补充,或“辩论式”——分为正方、反方,选出一辩、二辩等角色,进行唇枪舌战的辩论。再如,在进行探究实验等操作性小组合作学习时,特别注重让学生以平常心态对待主操作手(主要角色)与副操作手、观察记录员等(次要角色),让学生意识到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做好“配角”也是一件光荣、了不起的事情。
  3、规范合作行为
  为确保小组合作学习有序进行,必须规范同学们的合作行为。安排每个小组的“环境监测员”、“检查员”用“学生表现卡”记录同学们在合作小组中的表现,利用组内的力量约束同学们的言行。对于表现较差、影响小组合作学习进程的同学,老师要及时干预,用正当的教育手段阻止其不当言行,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进行。
  4、调控合作进程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并不是清闲了,反而管理的难度加大了,需要关注的事情更多了。老师首先要关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进展情况,当小组合作学习遇到较大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发现,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帮助学生排除合作学习中的障碍,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当探究实验等操作失败时,老师要启发学生分析原因,指出操作要点,时间允许的话,可让学生重新进行。当有些合作小组进展顺利、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不但要给予必要的表扬,而且还可提出一些深化的相关问题,或让他们帮助其他组解决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总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确保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5、评价合作表现
  激励性的评价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学校推行的赏识教育已结出累累硕果,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合理利用这一法宝。对于那些比较突出的优秀表现,显然应予以及时表扬,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独具慧眼,从寻常表现中发现不寻常的闪光点,及时作出适度评价,这就好象给小组合作学习添加润滑剂、兴奋剂,小组合作学习能不加速进行吗?
 

小组合作,教师何为?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李艳
 
  小组建设是泉眼,导学案编用是源泉,流程操作是管道,管理评价是流向,文化学术是土壤,老师学生是幼苗……如此泉生源,源积流,水到渠成,亦可渠成水畅,水至土润,土润苗壮,苗壮涵水,水丰成泉,泉深源渊,源远流长,生生息息,循环不止……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要认真的做准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准备:(1)为什么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4)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如果这样做课前准备,小组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虽然影响合作学习实施效率的因素有许多,但我认为最主要的仍然是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对学生主体性的真正关注。我们应当意识到合作学习这一发展性教学策略,给学生个体以及群体发展所带来的深远意义。有了这种观念我们才能做到创造性的使用教学资源,有意识的创设合作学习的条件,让活动本身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在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总之,让我们一起努力使它更加完善,更能适合我们的教学之路。


【课改讲台】
 
唤醒主体意识构建生命课堂
淮安外国语学校校长 朱建文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研究探索,淮安外国语学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三环联动,双案并举”“721”课堂教学模式。
 
三环联动
 
  课堂结构由:大三环(课前、课上、课后)、中三环(展示、检测、指导)、小三环(组内交流、组间互动、点拨拓展)三个部分构成。
  这三个环节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互为条件,互相促进。
 
双案并举
 
  学生的每一份学案由“导学案”和“训练案”两部分构成。导学案是学生课前预习,掌握新知的路线图,也是课堂展示的主要内容。训练案是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和巩固训练的主要作业,也可以成为课堂训练的主要内容。
 
“721”课堂模式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执行“721”课堂模式:课堂开始的70%时间用于学生质疑对抗、展示交流(其中老师讲授、点拨拓展的时间不超过20%);随后的20%时间用于课堂检测;最后10%的时间[约5分钟]用于发放下节课的预习导学案,进行初步预习指导(“小预热”)。
 
“271”课堂模式
 
  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执行“271”课堂模式:课堂开始的20%时间用于学生预习;随后的70%时间用于学生质疑对抗、展示交流(含老师讲授、点拨拓展时间);最后10%的时间用于课堂检测。执行“271”课堂模式的学科所有学习任务必须在课内完成,不得占用课外时间。
  本次课堂教学改革,虽然只尝试了一年时间,但我们已明显感受到一股改革的春风扑面而来,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课堂的气氛,家长及社会的评价有了根本地改观。
  1、各个学科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形成了富有学科特色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僵死的框架,而是课堂教学努力的方向。一年来,学校各个学科教研室围绕总体要求,逐步形成自己的学科课堂模式。譬如,语文英语学科的课前演讲,政治历史学科的时事播报与短评,一直是我们保持的优良传统。语文的课前演讲已演变为:自选题目演讲——抽题演讲——抽题即兴演讲三种形式。语文教研室在学校“721”模式的基础上,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针对不同课型,研究出一个通式,三个变式。这三个变式分别是:板块构建式、小组展示式、质疑探究式。他们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编写了《淮外母语读本》,每月进行母语月测竞赛,以此来激发学生积累的热情。
  2、初步形成了自主、合作、和谐、充满活力的生命课堂。
  教师们正在转变自己的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学生则完全主宰了课堂,他们或坐或站,或聚或散,时而静心思考,时而热烈讨论,时而激烈辩论,时而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而去书写反馈学到的知识。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构建自己地知识体系和网络,充满热情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在前后黑板的课堂上,那密密麻麻排列有序书写规范的字体展现了他们精神上的财富,我想这精神上的财富带给他们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必将成为他们人生中一笔珍贵的财富。
  3、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学生坚实的终身学习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好转,课前预习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因为没有课前的认真预习,就没有课堂的精彩展示。所以,在预习阶段,学生钻研教辅用书的多了,主动问问题的多了,互相讨论的多了,课后整理笔记的人多了。很多同学在导学案的引导下,不断发现新的问题;有的组长在课前进行认真地组织讨论和分工,以期在课堂上精彩展示。这一切的变化,绝不是课堂上一位老师单项传授知识点所能达到的。这些习惯的养成和方法的掌握,是惠及学生一生的宝贵财富。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要着力解决的三个问题:
  一是《导学案》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路线图”,绝不是学生的课前练习题。
  “导”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学”,应以帮助学生学习方便为根本出发点。我们的导学案和“作业”、“试卷”有着根本的不同,可分为8个环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知识链接、学法指导、问题逻辑、学习反思、作业布置、归纳小结。设计导学案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
  二是学生展示是生与生、生与师的思维碰撞,绝不是学生在对答案。
  小组展示,可以采用课前展示和课内展示的方法。课前展示,可以让小组代表将本组将导学案中的某一个问题的答案抄写在黑板上,课堂加以解说;也可以在课内对照导学案阐述自己的观点。但无论哪一种形式,老师要善于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有机的穿插课件、发现问题、延伸问题,把控问题的方向,引起学生的思维风暴,这样才能真正地达到展示的目的。在小组代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要善于订正自己的导学案,并做好自己的课堂笔记。要学会在别人发言时,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准备质疑。
  三是“721”或“271”的模式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内容灵活运用,绝不是时间的硬性分配。
  在刚刚实行新的课改模式时,是需要一些强制性措施,如果没有一些刚性指标,就很难保证新模式的贯彻落实。但任何事物走到用僵死的模式去生搬硬套,就必然会走向失败。所以,倡导新课改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创建一个万能的一成不变的模式,而是要真正地奠定学生为课堂主人的地位。所以,当我们较为熟练地掌握了新的模式,我们就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热情,游刃有余地运用自己的教学方法,营造高度和谐民主的生命课堂。
 


上一篇:考试与评价:聚焦学生学习能力(96期)
下一篇:深度学习:理想课堂的必然选择(103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