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手
随着学段增高,课堂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少。是什么让小学课堂上天真踊跃的我们变得沉默?
勇敢展示才能秀出自己的舞步
温州翔宇初中部13级1班 牟对
上小学时,我们没有任何顾忌,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就算回答错了,也没人责怪嘲笑。自己会为答错了一个问题,乐呵上一整天。
到高年级,顾忌渐渐增多。怕说错,怕被人嘲笑,而且为了分数和标准答案,我们渐渐放弃了独立思考,每天诚惶诚恐地从老师那里接过“包袱”,致力于把这些答案背出来,再在考试的时候写出来。我们已然没了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对存在另一种可能性的探究。
为了试卷上不断变大的数值,教师更热衷于让我们做试题,而不是让我们举手回答问题。为了节省时间减少麻烦,直接抄答案是一条捷径。我们的大脑无法享受到思维的快乐,我们的手渐渐退化,擅长机械地抄写和默写,而失去了自由飞翔的幻想。
在翔宇的理想课堂里,老师力图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的身体里渐渐恢复了一种升腾的渴望。渴望一种活跃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和热情的鼓励。课堂上充满平等和民主,大家畅所欲言,当有人说错了,没有嘲笑,只有敬佩的掌声。
一副书法作品充满了魅力,它能吸引一个人三年五载坚持不懈地练习写字;养鱼充满了乐趣,让我一养就是八年。同样,课堂上老师提的问题要有意思,有意义,既有挑战性,又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学生就愿意回答了。特别是一些两难选择的问题,更容易引发激烈的讨论。
小组合作是一种好方式,对于一个问题,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最后形成答案。汇报的时候让所有成员都上台展示。大家一起胆子就会变大。经常上台回答问题,就会品尝到思维的乐趣,长此以往,就不怕举手发言这回事了。
让思维插上勇敢的智慧的翅膀,让沉重的手变得轻盈起来。相信有一天,每一个翔宇学子,都能自信满满地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侃侃而谈。
让举手不只代表“我会”
——也谈学生上课举手现象
淮安曙光初中部 樊继韦
“这个问题谁来回答?”初一新生的第一节课,我尝试着用最普通的方式进行提问。孩子们零零星星举起了小手。说句实在话,当时我还是很受宠若惊的。对于一个脱离初一学生两年的老师来说,上课有人举手,太意外了。
是什么让学生不愿意举手发言呢?个人认为主要是被肯定的成就感不断流失,自信的不断削弱。当学生的回答得不到应有的正面评价,日子久了,就算是热情如火的孩子,也渐渐学会“沉默是金”了。
我告诉孩子们,举手是你上课在积极思考的表现,好的表现可以带给老师良好的印象;同时积极思考能够帮助你拥有良好的考试成绩;积极思考是所有学习环节中良性循环得以成立的关键要素。
另外,我要求所有的学生不管能不能回答正确,都要举手。举手是积极思考的标志,并不强求你百分之百确定答案是正确才能举手。结合班级积分制,举手回答问题可以“免责”——即答错了不扣分,答对了还可以加分。这样要求以后,“举手”就不再成为“我会”的标志,相反很多举手的学生并不能完整回答相关问题。
其实,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最需要的还是我们老师的“保护”。老师必须坚持几个原则:不管学生回答得如何偏离主题,应该就事论事,不能加以批评;无论对课堂纪律或者状态多么失望,都不能将点名回答问题当成惩罚的方式;无论学生的答案是否完美,老师都应该用心点评,一语中的,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很用心的在与他交流,而非泛泛而谈。
在回答问题之后的点评中,老师评价时,既要肯定他思考的独特之处,也要指出他思维上的不足之处,最关键的是指出这种不足形成的原因及改进的办法。还有一个小细节,需要指出来,那就是最好不要让回答问题的同学一直站着听完你的点评,可以在他回答完之后就立即坐下,和其他同学一样坐着听你点评。
师爱是一种力量
永嘉翔宇小学 陈晓青
在网络中看到有学生如此评价:“我觉得在课堂上你不要太严肃了,容易让人有距离感,一个老师上课居然都没见她笑过多少次,上课自然就比较枯燥乏味。要让课堂比较活跃,气氛高涨,可以适当的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大家笑一笑,气氛自然就在不经意间缓和了,大家也就比较积极。”
同事麻老师是一个拥有30年教龄的老教师,她的普通话说得不是特别标准,可是她的课堂中学生都是那么活跃。她以自己的笑容教导孩子微笑的面对问题,以幽默的语言告诉孩子一个个道理,以鼓励的话语激励回答不正确的孩子。借鉴她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也以我的行动表达对学生的爱。
我先让孩子进行心理暗示训练,每天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是最棒的”,逐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尽量避免因缺乏自信而不敢举手的现象。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这个方法尤其有效。
对于答对问题的孩子,及时鼓励,错了不直接否认学生,而是用委婉的方式来表达,用心呵护孩子的自尊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直接讲答案。在课堂上为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而不是限制学生的思维,被动地跟着教师走。
课间耐心地听孩子说话,及时解决问题。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单独找时间进行聊天式的谈话和引导,地点要避开办公室。与爱优生一样爱学困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可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增强学习的信心。
现在,在我的课堂上,举手对孩子们来说是件轻松的事,因为课堂是表达自己想法、倾听别人见解的场所。现在的课堂,笑声、争辩声犹胜从前。
由此可见,教师的爱对于激励学生是多么重要啊!师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让学生的手不再沉重
淮安曙光初中部 杨卫星
连续带了几年初三,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学生争先恐后举手的场景。今年教初一,上课时突然又感受到学生争先恐后举手的场景。为什么在初一时这么积极举手的学生们到了初三却不愿举手?
先从学生的角度来谈一谈。首先,在小学阶段,因为所学内容简单,学生都很自信,所以在初一时学生带着小学时的自信积极举手,随着年龄的增长,所学知识难度的增加,多次考试等失败的打击,学生的自信程度渐渐缺失,导致一部分学生慢慢不愿举手。
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慢慢变得要面子,怕伤自尊。在初一,年龄小,即使回答错了自己也无所谓,不会怕同学嘲笑,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变得要面子,怕伤自尊,因此也慢慢变得不愿举手。
再有,随着年级的增加,学生慢慢的不愿动脑思考问题,总是想着与其写不准确的答案还不如记住老师给的标准答案。这样学生也就变得越来越不愿举手发言。
从老师的角度来推断原因。我认为老师的教学观念影响着学生的举手发言。随着初中生年龄的增长,他们不喜欢教师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架势。老师为了树立在学生面前的地位,硬是有意拉远和学生的距离,甚至更愿意满堂灌,殊不知这样的行为正在严重扼杀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不注重引导也是让学生变得不愿意发言的原因之一。学生发言很好,老师不注重表扬加分,学生发言错误,老师又不能及时指出并纠正,长时间这样让学生不愿意发言,他们觉得发言没意思,甚至还会成为别人的笑柄。所以,教师的及时奖励及纠正一定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上课积极主动地思考、回答问题,其意义远远不在于问题答案本身的对错与否,它更是集中精力、活跃思维、锻炼思考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让学生的“手”不随着年龄的变大而“落下”,很大程度上是让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不丢失的关键体现,了解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改进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一定可以让学生的“手”高高举起!
【课堂写真】
我做主角,我快乐
监利新教育 徐国喜
给学生一片蓝天,他就能翱翔;给学生一片大海,他就能畅游;给学生一个舞台,他就能给你一片精彩。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如果能够给学生一个做主角的机会,那么学生和老师都会收获无尽的快乐!
三分钟快乐展风采
在语文课堂上,开辟出三分钟的自留地,由学生把讲台当成演讲台,自由去发挥,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具体内容可以是自我介绍、新闻点评、成语故事等。我们将此活动命名为“三分钟快乐展风采”,实践中发现,它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使每节语文课都成为学生盼望上的课。
今天由我当“老师”
上课铃响了,我轻快地走上讲台,说:“今天老师把讲台让给两位同学,请她们来给大家讲李清照的《如梦令》。”只见一张张小脸立刻兴奋起来,教室里的气氛也顿时热烈起来。
两个小丫头已经准备一星期了,几乎每天都会拿着她们的“教案”跑到办公室,向我请教点点滴滴的问题,今天看表情,看架势,是胸有成竹啊!
我们来看看她们的上课流程吧:她们竟然把一堂课分成了五个板块,重点抓得相当准,而且讲得头头是道,学生互动的热情也相当高,虽然时间把握还有些不准,但整堂课的效果却是相当的棒,下课后,七八个小组的组长都追着我要承担下一篇课文的讲解任务呢。
把课堂交给学生,解放了老师,锻炼了学生,快乐了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诗歌评改会
反复朗读《纸船》之后,我邀请学生共同来修改冰心奶奶的这首小诗,学生最初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说:“冰心奶奶是世界上享有声誉的大作家,我们却是无名小辈,我们能改她的诗吗?”我激励学生要敢于向名家挑战,并要相信自己的见解会与众不同。可别说,学生可就服这“激将法”,一个个都拿起手中的笔,在书上圈圈点点点,像模像样地修改起来。有的学生竟然提出要整句加以修改。虽然学生提的问题有的显得很幼稚,但我却欣喜地感受到了他们独立面对文本的能力,还有挑战权威的勇气与豪气!更难能可贵的是:提出修改意见的学生还振振有词地阐明自己的理由,而立刻就有学生站起来加以反驳。就是在这种“学习气氛浓郁”的氛围中,学生们的思维之门慢慢开启。
课堂实践告诉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应尝试做到“五还”——即把时间、空间、工具、提问权、评议权五权还给学生。另外,还在于运用一些小细节来使课堂形成一种“民主、愉快、和谐”的氛围,诸如用微笑来感染学生,用赞美来鼓励学生,用竞争来激励学生,用活动来靠近学生等等,实现师生零距离,沟通无阻碍。
我做主角,我快乐!
【心语倾诉】
讨厌的迟疑
淮安外国语11级9班 陈彦蓉
上课了,老师带着浅浅的微笑走进了教室。我紧张的心也不由得抛到了九霄云外。老师讲课时,我时不时地提醒自己要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并暗暗鼓励自己。机会终于来了,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道题我会做,可此时的班级里却是寂静一片,完全没有了先前的喧闹和嘈杂。我想举手回答,可我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悄悄地向四周望了望。只见有的同学沉默地低着头,有的同学自在地转着笔,有的同学无助地看着书。我想要回答问题的激情顿时被浇灭了。我又偷偷地向老师看了看,只见老师依旧保持着那样的微笑,她的眼神里似乎充满了期待。我不想让老师失望。于是,我微微地举起手,但又迅速地放下了,因为我害怕回答错了会引起同学的嘲笑。
班上还是没有一个人举手,这时,老师鼓励说:“同学们要大胆地举手,回答错了没有关系。”老师的话将我的自信找了回来。我想,是啊,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回答一个问题吗?小菜一碟。我尝试着再一次举起手。可当我看见老师似乎在向我望时,我的手似乎有千斤重,它不由自主地又放了回去。
原本十分灵活的手却变得如此沉重了。我使劲地咬着自己的嘴唇,看着我沉重的右手,第一次感觉它是那么的讨厌……
终于没有人举手,老师也彻底失望了,将答案公布了出来。
哎,沉重的手啊。
我不愿做胆小鬼
监利新教育13级2班 张皓寰
“叮铃铃——”
上课铃声闯进教室里每个同学的耳朵。老师走上讲台,手里握着书,开始用粉笔在黑板上写起字来,嘴里还不停地讲着,“咳咳”,老师轻咳两声,问:“谁来回答这个问题?”话音未落,许多同学的手“刷”的一下就直了起来,而我却成了少数未举手发言的同学中的一份子,不是我不知道答案,相反,答案我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呢。可我就是举不起我那平放在桌上的手,要怪就怪我那两双不争气的手吧,别提它们两平时多轻巧了,这时,它既然变得这般笨拙,沉重至极,我真的怀疑,这时的手,是不是被灌进了铅?
“举起手吧,你在害怕什么呢!你要做个胆小鬼吗?”
听,这时,我的右手开始发话了,可马上就遭到了左手强烈的反驳——“怎么会是胆小鬼呢?再说,万一回答错误了怎么办?那得多丢人啊!不要举手,不要举手好了!”每次,它们两的争吵都让我的心里七上八下的,举也不是,不举也不是。
“好,这位同学来回答!”老师这句话把我从犹豫的世界拉回了现实,他已经点别的同学回答了。这也让我心中的“举手难题”这块大石头落了下来。唉,什么时候我才能主动举手呢?
【域外传真】
“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知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然而在另一些时候,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对此无能为力——此刻的所谓教师就象无处藏身的冒牌货。于是敌人无处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那些我自以为熟知的学科,还有那赖此业谋生的个人苦衷,都与我作对了。多蠢!我居然以为已经掌握了这玄妙的艺术……”
——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
“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