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93期4版
【一念三千】
转念一想
监利中学08级18班 刘雅丽
一
天气渐渐冷了,穿着厚重的衣物,戴着笨重的头盔,也不能抵挡骑车时无孔不入刻骨铭心的寒风。在一路咒骂学校太远,早自习时间太早的声音中向学校疾驶。
蒙蒙亮的天描绘出前方一个模糊的轮廓。骑近才发现是一个乞丐,衣衫单薄的他躲在广告牌下瑟瑟发抖。
如此冷的冬,他是如此度过这寒冷的夜晚?当他看到新的一轮太阳升起,他是否也会扬起嘴角?
转念一想,我尚有一件一件的衣服来抵御这冰点,可他呢?什么都没有,只能用意志来抵挡寒冷的侵袭。
世上有千千万万这样沦落街头的人,也有千千万万不能看到新日升起的,既然我无法改变这种状况,我又怎么有这种资格去抱怨?
二
终于明白葬身题海,这样描述高三生活真是太贴切了。每天就在—讲—做之间徘徊,感觉真的很崩溃,只希望在某一天,时间突然停止。但现实却是只能忙里偷闲去读励志名言,给身心疲惫的自己打强心针。
一日,思维不知怎么就脱离了轨道,在课堂上出神地盯着窗外。一个沧桑的面容出现在视野里,他是校清洁工,正用长扫把打扫着天花板的污垢。
个头矮小,身体单薄的他吃力地踮脚,以便触到天花板。他既没穿卫生衣,也没有戴头盔,就任灰尘簌簌地落在他的身上。不时有灰尘落在他眼里,他就停下来,揉揉眼,然后继续。当他眼神透过窗户,落在黑板上,我清晰地看到他的羡慕,以及一丝浅浅的复杂的微笑。
我突然一怔,转念一想,为何我对于获得学习的机会这么排斥?这是我的幸福,我应该把握。
三
全家都说爸爸最溺爱我啦,他在别人面前很严肃,也经常发脾气,可在我面前,说话声音都小了,对于我提的各种无论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他都欣然接受。可是我却仍对他有诸多不满,总认为他没能成为一个成功的爸爸。
转念一想,这世上有多少无家可归,失去双亲,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我有这样一个完整的家,有一个爱我的妈妈、宠我的爸爸,这就足够了。
转念一想,其实我真的很幸福。
下一站,借住何方?
监利中学10级2班 张梦莹
“借我一生”,四个端端正正的楷体字,以内敛的姿态,安安静静地停伫于厚重的牛皮纸上,与之相伴的除了单调的黑色线条便只余大块深沉的色调——如此简约的封面。然而,正是这份简单,托着这般沉重的话题,像位饱经沧桑、历尽百态的老者,细密的皱纹间裹藏着无穷的古老歌谣,混浊的双目下沉淀着穿越大半个世纪的人生底蕴。令人一眼瞥见,便被抹去了心神。
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指尖一一略过作者生命中的千山万水。或喜或悲,或惊或叹,或哀或怨,或热泪盈眶,或义愤填膺,或喜笑颜开。无论何时,文字总能给人触动心灵的力量。从作者的童年一路走来,坚强、隐忍的祖母,胆大心细的妈妈,含冤死于文革的叔叔,饥饿难耐时伸出援手的同窗师长,小孩眼中的上海世俗,十年文革的惨淡,反祭于叔叔的《祭侄帖》,隐于山间的中正图书馆,作为行者走遍的每一个角落……
阅历因文字而鲜活,文字因阅历而韵味深长。以眼观,以心书,以过人的胆识访遍文化殿堂的余秋雨先生。问天,问地,问苍茫世间借这一生。这一生,我笑、我痴、我怒、我狂、我潇,然与尘世不被世俗羁绊,获得潇潇洒洒、坦坦荡荡。
藏经有云,人生来不过一缕精魂,借宿于人世的躯体。生命本源于借住,那下一站,我们将借住何方?
黛玉之叹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09级30班 柳梦婷
黛玉啊,每登红楼,我都会为你的聪慧所征服。但悲吟一曲,我却又为你那始终化不开的浓愁而惋惜。那一个个如梦如幻的镜头,见证了你的挣扎与心痛,留给我许多许多的感慨。
桃花树下,扛一把小锄,你款款而来。满地的残红映着你素白的衣衫,愈显悲情。“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忧郁的你俯下身去,拾起那片片残红,小心地装入香囊,然后望着那东逝的流水,你决然将花尽数倾倒其中。“质本洁来还洁去”,可我却分明看到你周身被一张愁网所缠绕。
唉,黛玉,为何高洁的你,也走不出尘世纷芜的干扰。如果再勇敢一点,向前一步,不是好过自怨自怜吗?
潇湘社里,古铜色的桌子被擦拭的干干净净,香炉正冒出缕缕青烟,墙上的壁画栩栩如生……可镜头一转,我却看到你那张素颜,满布愁容。在你面前的火炉里,几条白色丝绢正在被火苗吞噬,那竟是你最爱的诗稿!我心中又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也许是同情你的遭遇,也许在叹息你的的偏执。看着那雪白的诗稿和淡黄的火焰相互融合直到消失殆尽,你缓缓躺下身躯,可脸上的愁容不曾减少,似乎还增加了几分……
唉,黛玉,为何不勇敢一点,走出那一步,像湘云一样,活得直率一些?或许,在大观园的那一方天地里,你会有一个更好的归宿。
纵观红楼,你挣扎过,徘徊过,痛苦过,却始终未能勇敢再前进一步——走出心结,最终在大观园中香消玉殒……
红楼一梦,叹息声声!
【岁月有痕】
那些温暖的记忆
监利中学10级16班 赖建阳
岁月无痕,却在父亲的额头上碾下了重重的痕迹;岁月无声,却让母亲的屡屡青丝变成了片片白雪。
——题记
儿时的记忆里,很早就有了“严父慈母”的概念。父亲是个不爱笑的人,整天板着一张脸,让人看了就害怕。因而,幼年的我是很少在父亲面前撒娇的,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咿呀学语时,是母亲整天抱着我,对着我温柔地说:“叫妈妈,叫妈妈”,却不知道在一旁的父亲多想抱抱我却又怕摔着我。
记得蹒跚学步时,是母亲扶起了摔哭了的我,却不知道嘴上不让母亲扶我,让我自己起来的父亲心里有多希望摔的是自己。
记得上小学时,是母亲坚持每天风雨无阻地接送我,却不知道父亲站在门口直到我们的背影消失后才进屋。
记得来县城读初中时,是母亲让我别担心家里,不要太过拮据,却不知道这些钱都是父亲用血汗挣来的。
……
于是,曾经的我一再认为,父亲不爱我,直到在重温儿时的记忆,才知道父亲并非不爱我,只是爱的方式与有所不同。
一直以来,母亲给我的印象都是一个温婉贤淑且浪漫的女子,我也一直不解为何母亲这样的女子会选择嫁给父亲。待我实在忍耐不住去询问母亲时,母亲温柔地朝着父亲所站的地方一笑,说:“你爸爸是不懂浪漫,可他爱我,而且勤奋踏实,跟他在一起才是我的福气。”我这才知道,爱不只是单纯的喜欢,还是一种相伴一生的信念与让对方幸福的责任感。
母亲待人一直很温柔,待我尤其如此。我还记得:春临,母亲会带我郊外踏春,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夏来,母亲喜欢拍下我穿着连衣裙站在太阳下吃冰淇淋的照片,然后制成卡片送我;秋到,母亲会带我去乡下外婆家感受农忙时的喜悦……
我一直认为,母亲永远不会老去,会一直陪伴我到永远永远。可我终于还是她头上找到了可恶的白发,我伸手想要为她挥去,母亲摇摇头说:“不用了,那是岁月留给我的纪念。”
我真的很感谢命运,让我拥有这样的父母亲,我也很感谢岁月,虽然偷走了父母亲的青春,却让我拥有了有关他们的最温暖的记忆。
那一天,我流泪了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09级16班 陈雨洁
我是个很少哭的人,甚至有人说我冷漠,从来没有常人该有的喜、怒、哀、乐,可是在2010的夏天,我狠狠地哭了。
记得那天的阳光很好,风暖蝉鸣,不过在略显空旷的小区里这一声声热闹的蝉鸣却变成有些落寞的呻吟。而我,就被毒蜂般的阳光蜇出了眼泪。
散发着木质家具特有的气味的家里。
始终沉默着的电视,一脸木然的沙发,还有冰冷的地板。
“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十块钱是谁拿的,自己站出来。”自以为是名侦探的奶奶,板着面孔质问我们三个。
空气在狭小的房间诡异地凝固着。
终于,有人最先沉不住气,“蒙蒙,是不是你拿的?”“没有啊。”哥回答。“希希呢?”“我没有拿。”弟也否认。“那还真是有鬼喽,稀奇得很!”奶奶的目光仿佛要将我穿透似的,我的心顿时“咯噔”一下,瞬间被冻结。
“哼!”奶奶轻哼一声,径直走进了厨房,哥和弟也回房了,留我一个人在这突然显得宽广的空间里沉默。
阳光从窗户洒进,顺便把我的影子安放在毫无温度的地上,它一动也不动,我也一动也不动。影子是阳光最满意的杰作,却在我身上变得冰凉,因为,心,都冷了。
我握紧拳头,咬着牙,不让自己哭出来。
我多想跑到她前面大声地说我是清白的,你凭什么什么都不问我,就下定结论是我偷的?你凭什么在事情还没弄清楚之前,就用那样的目光看我?你凭什么相信你的外孙而不信任你的亲孙女?
可是,我不能,我不能那样大声地质问她,因为她是我的奶奶,我的亲奶奶。而我不会让爸爸面对母亲和女儿的艰难选择。所以,我能做的,也只有流泪而已。
我靠着墙坐着,哭。
我告诉自己,是今天的阳光太刺眼了,才会使我流泪。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爱阳光。因为阳光,会使人懦弱地想流泪。
我不会再在她的面前流下一滴泪,我发誓。
【青春名片】
小论“90”后
监利中学10级15班 刘庆
现在,社会上许多各方面的人士、专家对“90”后的评论态度都不大乐观。他们抱怨90后没有吃过苦,叛逆是他们的自助餐,每天只会写些父母根本无法识别的“火星文”。他们声称“90后是垮掉的一代”,可是,情况真是会那样吗?
其实,这又怎么是“90”后的错呢?也许,这是一个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现象。成熟是在岁月的辛酸百味与生活的感悟中磨练而成的。为何不给90后一个机会,让时间来见证:我们同样也可以担当起对祖国和社会的责任?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特点,“90”后也不过是社会发展一段时期的代名词。请尊重在时代中舞动的成长者,而不要以挑剔的眼光去审读“90”后,应该以发展的角度去看待他们。
不要怪我们“90”后爱标新立异,其实,哪些爱耍酷、很自我的非主流不是在时代中成长起来的吗?时代在更新,思想能不日新月异吗?
我们拥有光彩绚丽的舞台,那也是时代给予的哦!如果“90”后作为社会的主角没有自己的思潮,只能活动在父母早已精心设计好的蓝天舞台上,那也不过是将历史重新演绎了一次。那新的发展道路待哪一代去挖掘、开辟呢?试问,时代还会进步吗?
“90”后正在成长,请尊重我们!只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只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耐于寂寞,始终坚持信念;只要在一次次的人生挑战中敢于扬风起航,勇往直前,咱“90”后都是好样的。
相关链接:现代的青年人比我们那个时候懂得多了,掌握现代知识、技能的本领、各方面的条件也好多了,绝不是没有责任没有理想。我想青年人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温家宝总理谈“90后”的理想
我,就是我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10级16班 雷雨田
我个子不高,但也不算矮,经常扎着马尾辫。就凭这,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当然不知道啦。那好吧,我就详细介绍一下我自己吧。
本人姓名:雷雨田,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湖北省监利县,身高:保密,宗教信仰:无,血型:不明……
算了,这种简历式介绍谁不会呀?还是和你们说说真实的我吧。
我毕业于玉沙小学,在班上也算是“呼风唤雨”“违令者斩”了。不瞒你们说,我的性格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坏,反正我在班上什么都管,就是不管“群众死活”。我今儿个把话放这儿了,以后有胆敢太过分者,“奖励”一顿“暴K套餐”,另送一块“绊脚石”。
还是说说我以前的“政绩”吧。我一年级时首批加入少先队,戴上了红领巾;二年级时参加了学校举行的“纪念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演讲比赛;三年级时“不幸”考了全年级第二;四年级时担任少先队副大队长兼班长,参加全市英语竞赛,只得了二等奖;五年级时连任少先队干部,参加全省“三峡杯”作文竞赛,终于得了一等奖;六年级时再次担任班长。
虽然我有那么一点点的“暴力”,但我这人平时待人也蛮好的。我有时开朗,有时沉静。我相信没有人能将我的性格完整地说出来。哈哈,包括ME!
我非常喜欢看书,喜欢了解历史。运动当然也是我的爱好之一,“生命在于运动”嘛。我的爱好太广泛了,说不完啦!
行了,别说太多了,说太多反而让人记不住。至于有人怀疑以上是否属实,可以采访我的老同学。你问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只能告诉你:
——我,就是我!
两种温度 两种境界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09级5班 秦川阁
我爱下雪的日子。雪地很纯,很美。然而我讨厌下雨。到了冬天,我开始盼望下雪,果然,下雪了。
一出门,处处都是银装素裹,之前挺拔如士兵般的松柏也变成了牵着洁白裙裾,羞涩微笑的仙女,小水潭也结了冰,雪花亭亭地立在冰面、枝头和人们的身上。再行色匆匆的人都忍不住止步,看看这个焕然一新,如童话一般的世界。我更是停住了步伐,好好迎接这群来自天上的小客人。
来到学校,草坪上铺了一层雪白的毡子,球雕顶上也落满了雪花,像一个香香甜甜的冰淇淋球。教室前的花坛,枯草直直地挺立着,雪花把它们装扮成一幅幅巧夺天工的窗花剪纸。
再来想想,雨天是什么样子呢?
雨天,总是湿漉漉的。躲在室内,也还是能看到窗外大颗的雨滴,朦胧的雾气,一旦出了教室,水气扑面而来,地上的雨水汇成了小溪,如同心中一份烦躁在肆意流淌。
雨,雪。都是降水,为什么一个欢天喜地,一个烦躁恼人呢?我想,是温度的原因吧。水分要变成雪花,必先要经过一番严寒,才会飘落至人间,优雅而美丽。而雨,则简单很多,直接从云层中降下,潮湿而略显笨拙。
生活也是一样,只有经过考验,才能优雅如雪花般亭亭玉女。若只图轻松简单,便只能如雨水般缓缓流淌。
两种温度。两种态度。两种境界。
【在水一方】
小屋前的思念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龙林
我对你说,你是我的百灵鸟,宛转的歌喉唱醒了我惺忪的人生。
可你却说——不,你是我的山雀子。
你说,你要走,你太爱山中的莽莽丛林和一道道清泉;你说,你要回山里去,圆你那个浪漫的“苗苗”梦;回山里去,教一群穿大裤腿、流鼻涕的山娃子。
山雀子离不开山。可我——不是山雀子……
我的沉默带给你一个悠长悠长的雨季,你悠长悠长的雨季湿了我的六弦琴。
你,终于走了。告别梧桐、棕榈簇拥的教学楼和花坛,踩着我六弦琴上湿漉漉的琴弦,走向那用铁棍敲钟的山村小学,走向那群山娃子。
雨过天晴。朝晖,融入你灿烂的青春。
你走了,永远地走了。
那个没有月色的夜,为了给那个瘫痪的山妹子补课,突然间径直走下那陡峭的青崖……走进了那憨厚的山民为你精心制作的小石屋。
那可是一个没有门窗、没有阳光的小屋啊!一群参差不齐的山娃子,还有山娃子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虔诚地为你送行。
你不辞而别。胡须花白的老支书心痛得咬断了烟嘴。
山村小学的老钟静了好多好多个时辰。
没有你,我的琴奏不出优美的和弦。让它来陪伴你吧!连同山娃子为你种下的杜鹃花。
站在你的小屋前,我轻轻地说,我来了,到山里来了,你的山雀子。
我们都是tóng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08级3班 张桐
初见她时,我们都七岁,她穿着很长很长的白裙子,还有又黑又长的麻花辫。
她也叫“童”,不过是童年的“童”——吴童。也许是名字像,也许是缘分,开学第一天我就注意到了她:秀发,白裙,长腿,做事总比别人慢一拍,说话总是不紧不慢,别人笑完她才笑。
这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
我觉得我的名字应该和她换一下,这样她就叫“梧桐”了。以后的日子,我和吴童小朋友开始行影不离,我们跑到学校后的松林,在密密麻麻的甘蔗林边,我画画,然后吴童在一旁快乐地唱歌。我想起妈妈曾经说过,喜欢对着天空甜美歌唱的女孩子,前世一定是一个天使。
她是天使,我走在她旁边黯然得像一棵小草,尤其是她的秀发,又黑又长又亮。我那时剪的是一头比男孩子还短的草根,比男生还男生。我总是对她说:“吴童童,分一半你的又黑又长又香又光溜的秀发给我好吗?”
“哼,发在人在!”说完她便笑着跑开了。
“我会在半夜跑到你家把你的头发剃光光!”我在她身后大喊。然后我们将笑声洒满操场。
哎,你说,那样的日子还有吗?
然后我们开始习惯。
习惯了我们一起站在小卖部门口吸溜着冰淇淋,习惯了她走在我的前面,习惯了我们一起站在讲台上被老师打手掌心,习惯了她的小眼睛不停地转着给我讲听不完的故事,甚至我习惯了她发梢的温度……
可是,当我习惯了她这么多时,她却不声不响地走了。
那天,她叩响了我家的门,我突然发现她那
一头秀发变成了清爽的短发。
“你的小辫子呢?”当我睁大眼睛问她时,她却轻轻地告诉我,她要走了。可我也慢半拍,那句回答我竟然没听见。
当我反应过来时,她已经挥着手和我说“拜拜”。
哦,拜拜。
于是五年级开学的那个夏天,她走了。就是这样,当我还来不及忧伤,她就走了,在我还没来得及亲亲她的小辫子,在我的草根还没有完全长长时,她走了。
她去了武汉,为什么我的朋友都去了武汉。四年级的她(另外一个朋友),五年级的她。我开始讨厌武汉那个城市,我幻想着武汉这个城市在她走之前消失。可是,就算没有武汉,她也会去别的城市,不是吗?
然后,我们在那些青涩泡过的岁月泥土中,坚强成长,就像一朵大大的花朵一样。
我们是糖,亦是伤:我们是童,亦是痛。
好多日子过去了,一直都没有她的消息。那些甜的苦的酸的岁月,只能永远埋在我的心底,永不消逝。
【光影阑珊】
光看事物的个体特征有时是不可行的,还要通过某种事物或情感把它和自然联系起来,才能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事物的特征。这或许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吧。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09级15班 朱彬
真正的幸福是不能用笔来描写的,它只能体会,体会越深就越难以描写,因为真正的幸福不是一些事实的汇集,而是一种状态的持续。
——监利中学10级1班 贺昌辉
走在沿江路上,树与路灯齐高,树的枝叶总把路灯光横七竖八的分割,而路灯光总把树的枝叶用国画的笔法临摹在路面上。夜的寂静就是从这树的倒影里慢慢溢出的。
霓虹灯开始用各自的舞姿展现它们的风采,草坪上的人也渐渐多起来了。他们踏着夜色而来,用各自的方式将一天的劳累和烦恼与夜的舒畅和惬意进行一次不等价的交换。于是,我断定夜是一位慈祥的长者。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08级18班 刘群莉
曾经以为 世界很美 没人流眼泪
亲爱的同胞 吹熄蜡烛 许的心愿 全都会实现
原来的我 怀念从前 是因为太留恋
懵懂的岁月中 只收藏了简单的想念
我愿相信 时间倒退
合起双手 闭上双眼 再许下心愿
在某一天 回到从前 让他们重新出现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08级19班 冉尧
时间吐出一层一层的丝,把两个世界里的人无限拉近,缠绕成关系,酝酿成情感,最后剩下的便是满心感动与温暖。在茫茫人海里,有人记得我的生日——这么轻微的事,并且把那么重的情送给我,重到我的心因不堪负载而轻轻颤抖,嘴角上扬一个大大的弧度,这该是多么幸福的事呵!这样的快乐,怎么是自己与自己相处所能感觉得到的呢?
——监利中学09级1班 李巧
池塘里怒放的莲花骄傲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的艳丽。一只只身披绿色迷彩服的青蛙们也跳出池塘,仿佛在为这个宁静、安详而不失美丽的夜晚庆贺着。
小河流水也放慢了脚步,被这片秀丽的景色给迷住了。
远处的竹林里,“沙沙”的声音也变得无比动听,就如夏天韵律已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悄然地奏响了…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09级29班 李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