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旅行时光/189期四版

时间:2024-10-04 13:38 作者:编辑部 编审:向宇

收藏旅行时光

阅读世界,执笔时间。行囊很小,快乐很满。此刻抬头,世界没有天花板。触碰山间纹理,激荡热爱和勇气,在自洽的氛围里尽情肆意。


【山川湖海】


山不见我,我自见山

淮安外国语23级7班 陈笑染

“怎么下雨了呢?肯定看不到天池,我们要不还是回酒店,不去了吧。”

“来都来了,票都约好了,怎么能不上去呢?”

望着阴沉沉的天空,冰冷的雨水无情地落下。我想到了从网上看到的天池的图片,“难道我心心念念的天池就这样泡汤了吗?”我很不情愿地套上雨衣,乘车来到山脚下的游客中心。这距离上山路还要再乘大巴车将近50分钟,“唉——”我不禁抱怨。

雨还在下个不停,滴滴答答落在车窗上。我刚合上眼,就被车上突然响起的广播介绍给吵醒,大巴车颠颠簸簸,一个接一个急转弯,令人心惊胆战……

下了车,被一阵寒风吹得直打哆嗦。没办法,都到这儿了,只好裹紧衣服,随母亲一起上山。这个季节,山上的积雪已全部融化,可雨水夹杂着寒风还是令人直打哆嗦。看看脚下的台阶,才五百级,只爬了三分之一。望着眼前那一望无际的台阶,在雨和雾中若隐若现,而我的裤子、头发已被雨水打湿,没有信心再爬上去了。

我一屁股坐在一侧的栏杆上,喘着粗气。“我不想爬了,我在这儿等你们吧。”我心中打起了退堂鼓。“你确定吗?怎么能这么轻易就放弃呢?你看妹妹都没有放弃,这么多的游客也没有放弃。爬山也是一种享受,欣赏欣赏沿途的风景,说不定待我们爬上山顶就会有惊喜。”母亲在一旁鼓励我。看着眼前源源不断的游客,穿着雨衣还在不断往上爬,忽然觉得自己轻易放弃是多么不应该呀。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说不定就像母亲说的那样,到了山顶就会有惊喜,会看到我心心念念的天池。于是,我站起来拍拍身上的雨水,重整旗鼓。

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两侧有一片开满野花的草地,仿佛让人置身于花海之中。我俯下身子,仔细地端详着一朵小黄花,雨中的花儿变得更加清新秀丽了。风吹过,它们轻轻摇摆着,似乎在为人们加油。它们生活在这么高的山上,默默无闻,仿佛给我力量,我咬着牙,渐渐加快脚步……

终于到达山顶,雨渐渐小些,我的头发、裤子、鞋已湿透,可惜并没有看见我心心念念的天池,只是雾蒙蒙的一片。可当我看到一旁竖着的中国与朝鲜的边界碑和一块“登顶成功”的牌子时,心中顿时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和无法抑制的喜悦感……

我想,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旅行,虽然我“远赴长白惊鸿宴”,却未“一睹瑶池盛世颜”,但山不见我,我自见山,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山,给我的旅途带去了不一样的感受,也让我懂得了许多。

 

1729490311943210.jpg


去有水的地方

涟水滨河初中23级12班 胡奕涵

我迫不及待地穿上雨衣和家人一同骑着单车沿着河岸飞速前进,风“呼呼”地从耳边刮过。我聆听着远处瀑布的声音,脚下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木栅栏被雨水冲洗干净,棕红色的木头从我眼边一一闪过,望着不远处被水汽隐隐遮掩住的银布,难掩内心的激动。

停下自行车,走进玻璃栈道,四周的雨也渐渐停了下来,迷蒙的雾气弥漫在前方的路上,不时冒出一两朵绣球花,把我内心照得明亮。洁净的玻璃桥下湖面荡漾,太阳也缓缓从天边升上来,放出金黄的光芒。白雾消失,徐徐微光落在湖面上,不时有一两条小鱼摆着尾巴左右嬉戏。

山巅之上,那个银白色的绸缎从天际流下,悬挂于峭壁之上,水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如千万颗星辰洒落凡尘。飞流而下,水流在岩石上激起了层层水雾,轰隆的声音似自然的低语,回荡在山谷之间,水雾中弥漫着清新的湿润气息,使周围一切变得朦胧而神秘。这是自然的音符,奏响着岁月的华章。

如雷般的水声围绕在我耳边,尽管隔着一段距离,但脸颊还是能轻微感受到雨丝细微的触碰。阳光透过层层雾霭直射向水帘,高长的瀑布顿时镶上金边,如染上金色的骏马,奔腾于山野之间。

顺着玻璃栈道,一口清泉冒出,水柱一个接一个地喷起,朵朵睡莲浮于水上,随水流左右摇曳,从石缝间流出的泉水清澈透亮,捧起一掌入口,直透心脾,消散盛夏的炎热。“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林稹笔下的《冷泉亭》似乎只剩凄冷与萧条,可眼前的泉水却满是生机与活力,再有劲一点,便可冲破这久日的束缚。

不甘停于山顶的瀑布以有力的气魄于巅峰处跃下,尽显勇敢与自由的渴望;勇敢活泼的山泉以久日来蓄起的力量冲破束缚,在不远处与河流相聚,尽显生命的张扬。

山谷的风夹杂着瀑布激起的水雾从胸膛呼啸而过,我是自由的。就做一处山谷,做一道瀑布,做千千万万不被定义的自己吧。


【历史人文】

 

我读懂了你——滕王阁

淮安外国语23级7班 何嘉寅

初读《滕王阁序》,我惊讶于它极长的篇幅和数量惊人的生僻字,可一想到免费参观的诱惑,也硬着头皮关在房间捂着耳朵,把认识和不认识的字,全都塞进脑子里。“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文笔自然是极好的。可是,只是一场在楼中的宴会罢了,有什么必要如此炫耀自己的文采呢?妈妈听完我的想法之后,笑着跟我说:“等你真正到了滕王阁,才能真正读懂滕王阁,才能真正理解王勃。”我一脸茫然。

到滕王阁时已经是下午了,当他真出现在眼前的时候,着实惊艳了我:五层的高阁平地而起,矗立于乾坤之间,红蓝绿的经典配色给他披上了雅致外衣,朦胧细雨中的滕王阁傲然耸立,在氤氲中散发着古朴典雅的文化馨香,透露着历史沧桑的印记。这阁更像一位大气磅礴的才子少年,屹立于千年的历史长河。阁的重建成就了王勃,王勃的序流传了阁。尽管下着细碎的小雨,来自各地的游客兴致一点也没有减少,有的穿着汉服合影留念,有的三五成群地吟诵着《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还有的拍着视频配着雅乐,想和更多人分享这座流传千古的名楼,惊叹于少年王勃的传奇。

初进阁内,一幅塑像作品吸引了我的目光,在穿着锦缎绫罗的人群中,一身白色布衣的王勃显得格格不入,犹记历史老师说过,在那个时代这种服饰是贫民的象征,他年少才俊,却在政坛中默默无闻,塑像上的他,眉头微皱,内心定是不甘,但目光坚定,流露着少年独有的意气风发。那刻,我似乎懂了他为什么感叹“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每一层都有后人模仿王勃留下的文章和对滕王阁序的评价,对比之下,后人文章不是表达过于直白,就是内容呆板空疏,好像也只有王勃的文章能用骈体文的形式,将高阁的风韵和自己的感想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即使是倡导古文运动的韩愈也赞叹:“读之可以忘忧!”这句话也奠定了王勃不可撼动的文坛地位。

登临阁顶,赣江两岸的风景便一览无余,晚风渐起,吹动了衣襟。目光所及,虽无层峦耸翠,落霞孤鹜的秀丽,也是万丈高楼,满城灯火的繁华。风轻轻吹动片片白云,天地看起来更加渺茫。世事的变化也正像这浮云,在天地看来也不过是一瞬罢了,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里的我又算什么呢?又能做什么呢?即便像王勃,一个昔日京城最耀眼的明星,在大唐浩瀚的星空中,也只是留下了惊鸿一瞥罢了,像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不更只是沧海一粟吗!我明白了序中“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无奈。

那我们就只能放弃自己吗?即使我只是“一粟”,也应该让自己丰盈起来,“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正是因为我们的人生短暂,才更需要去抓紧时间,努力拼搏,来实现自我的价值。千年前26岁意气少年王勃启发了我,尽管仕途不顺,但不甘于平庸,把握住每一次施展的舞台,光耀千古。想起我初读《滕王阁序》对王勃炫耀自我的不解,到登阁之后对这位少年英才把握时机,展示自我,不甘命运的佩服,我读懂了《滕王阁序》,我理解了王勃。

雨又淅淅沥沥下了起来,落在滕王高阁,犹如历史千年的回响。

 

1729490348810760.jpg


当我按下快门

淮安外国语23级7班 孙伟博

牛首山下,我不情愿地按下第一个快门。

远处,佛顶塔与佛顶宫屹立在山巅,骄傲地望着山脚下的游人。绵延的山路如蜿蜒的巨蟒游向那里,然而,眼前的问题还是征服这座庞然大物——牛首山。

阳光毒辣,火烤般烧的臂膀生疼,热量直冲脑门。步行道上,依稀只能望见几个游人。他们小如蚂蚁,艰难地顶着烈日行走,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坐车。一上车,便觉着舒畅,通风口奋力地呼着凉气。不一会儿,车就开动了,旅途由此开始!

路上人烟稀少,我坐在窗边,根本不曾望见行人,甚至认为我们是第一批游客呢。不过风景是美的。俯瞰下面,刚才的大门已变得有些缥缈,游人如米粒似的散在阴影处。山坳间,四方湖水汇集于此,形成了绿林环绕,水光潋滟的自然景观,湖水与竹林互相画着最美的山水画廊,再向山上望,满山的树林,佛顶塔与佛顶宫渐渐显露,依然挺立山顶。

车摇摇晃晃,大约二十分钟到了站。一下车,又是扑面涌来的热气,把刚刚收着的凉气一下子全冲散了。没办法,我只能默默忍受这一考验。又爬了一段楼梯,来到了山顶。与其说是山顶,不如说是一座大广场。广场上全是人,几乎全有一个动作:遮太阳。我旁边走过一个小朋友,身上汗流成河,简直像是从水里捞出来的。

左边是佛顶宫,右边是佛顶塔。我找到一个合适角度,第二次按下快门。

走进佛顶宫,一圈宽敞明亮的回廊环绕着宫殿,阳光透过缝隙,投射到大理石地砖,形成斑驳的光影,典雅宁静。找到入口,通过略微狭长的通道,来到了正堂。映入眼帘的正是著名的打卡点:卧佛像。一位巨大的神佛撑着头部,侧着躯体,安详地斜躺在一片雾海之中,像在审视着每位来到这里的游人。再往里走,就更觉得凉快了,人流也渐渐分散了。套上鞋套,我一连坐了六层扶梯,终于来到佛家圣地地宫了。这里才是真正的金碧辉煌,中央的宝塔上镶嵌着无数剔透的珠玉,彰显它的奢华与富贵。

这美景让人陶醉不已,我满怀激动,按下第三个快门。

站在塔顶极目远眺,长江的浩荡尽收眼中。夕阳斜照,此刻的我仿佛化身杜甫,感受着“一览众山小”的壮美之景。微风轻拂,我按下最后的快门。

将山间美景尽收眼底,夏天似乎不那么热了!

 

穿越历史的麦田

永嘉翔宇小学21级1班 袁墨伊

在繁华与喧嚣交织的现代社会中,总有一些地方能够让人穿越时空,触摸历史的脉搏,感受文化的深沉力量。“只有河南”剧场,便是这样一处灵魂的栖息地。

走进“曹操的麦田”,仿佛瞬间穿越回了那个金戈铁马的三国时代。微风拂过,金黄的麦浪此起彼伏,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曹操的雄心壮志。我站在这片麦田之中,思绪飘飞,想象着曹操在此踌躇满志、挥斥方遒的情景。那麦浪里,似乎还回荡着他的豪情壮语,那是对天下的抱负,对未来的期许。这片麦田,不仅是粮食的产地,更是历史的见证,见证了一代枭雄的崛起与辉煌。

而“苏轼的河南”则展现出了另一番风情。这里充满了诗意与才情,每一处景致都仿佛是从苏轼的诗词中走出来的。漫步其间,我仿佛能看到苏轼在河南的土地上,饮酒作对,挥毫泼墨。他的诗词,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这片古老的土地。那亭台楼阁,那小桥流水,都蕴含着他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在这里,我感受到了文学与历史的交融,体会到了苏轼的豁达与乐观。

在这里的这一天,我穿梭于历史的长河,与曹操对话,与苏轼共赏。这片土地,用它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过去的辉煌与灿烂。离开时,我心中满是感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些伟大的人物和他们的故事,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1729490391281386.jpg


【美文欣赏】


看看这世界(节选)

王小妮

有一次,我在斯图加特火车站刚下车,放下箱子想休息一下,发现有男士站在大约两三米外,一直看我,并不走开,后来才明白,他是在观察我是否需要和许可他过来帮忙,我不主动求助,他不会贸然走近。

东京火车站的复杂是有名的,一次问路,有陌生女士主动过来帮忙,其实,她也不认得我要找的入口。上上下下陪我走了很多路,问了很多人,终于找到了,她谦和地鞠躬告辞,好像一直是在接受我的帮助。

我们的感知经常不是装满大事情,而是不断被无数琐细小事填充,它会致密无形地影响甚至塑造着我们。

我曾经想过,这世界足够辽阔,饱含着无数我们不知道的,无数微小细碎的攒集。虽然,看上去它缄默无声,却在我们有限的认知外,自顾自地深藏着积蓄着构建着,所以,这世界真值得去亲眼看看。

我第一次坐火车出省已经25岁,正读大学三年级,比现在的学生大好几岁。我到45岁才第一次出国,现在,很多“背包客”年纪轻轻已经走过很多地方,见识过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能自由地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得有多好。我的学生晏子,在她22岁大学毕业那一年就办了因私护照,2012年末,趁着假期,她在泰国游历了一个月。

当然,我们不只不够了解世界,也不见得很了解自己。飞机掠过山谷,即使很晴朗的天,也只能短时间俯瞰弯曲的山脊或反射阳光的河,和大地的距离大约八千米,不可能知道哪些皱褶里有人的踪迹。云贵高原,陕北高原,石头和黄土沉寂无声,消化、抹掉无数人的故事。2013年暑假,我的另一个学生第一次离开他的出生地海南岛,独自一人搭车上路,穿越多个省份,到了四川、甘肃、青海、西藏和北京,最后返回海南岛,再见到我,他说在甘肃乡下有十天没洗澡,好像这是他20岁的人生遭遇到的最困扰最不可思议的经历:想不到他们连水都没有!

只有最贴近,和人相关的细节才会涌过来,帮助我们辨析自己。中国人的真正人生,并不仅仅从课本开始。在旅行中我们可以启动和打开自己,因为一个生命必须是自由的,开放的,不断去关注、发现和用充足的新鲜感去注入。

 

父亲的肖像(节选)

迟子建

父亲的学生还回忆到,一九七零年清明节,父亲带领学生去烈士墓扫墓。仪式结束,忽然间天昏地暗,暴雪袭来,学生们被狂风吹打得站不稳,父亲连忙让学生趴倒在地,然后再一个一个将他们转移到桥洞。待暴风雪止息,父亲吓坏了,一会儿看看这个的脸,一会儿摸摸那个的头,生怕暴风雪伤着了学生。

这个事情虽然感人,但老实说,我对此毫无记忆。一看年份,时年六周岁的我,已被母亲从永安送到漠河乡的姥姥家,所以父亲带领学生扫墓的事情,我自然不知。

能和记忆重叠上的,是信尾记叙的一件事,说是永安学校第一届小学生毕业时,父亲从家里端了一盆新烀的土豆和新炒的黄豆,师生们吃着土豆,嚼着黄豆,举行着毕业式。这确实是父亲的风格。父亲喜欢把家中吃食拿给别人,也常把他喜欢的孩子带到我们家吃饭。姐姐讲过一件有趣的事,她参加工作后,有一天突然回家,发现不是饭点,我家灶台前却蹲着三个陌生的小家伙,一人捧个饭碗,吃得热火朝天的。饭碗里是大米饭,灶台上是一盘炒鸡蛋,是我们家平素都不舍得吃的。这三个孩子是新来我们山镇的,因为家里生活拮据,孩子们穿得破烂,肚子也没油水。姐姐说父亲这是趁母亲出去干活,我和弟弟在暑假中跑出去疯玩,在家偷着做给他们的。

父亲的善心和慷慨,本是人性的阳光,但投射回来的,有时却是阴霾。他欣赏人才,有一年从教育局为我们山镇学校,要来一位大学毕业生做教师。因为学校还没建起教工宿舍,他就让这位新教师携着家眷,在我们家一住两年,吃一锅饭却分文不要,直到他们有了宿舍搬出。其后永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来此做教师的,就不止一人了。记得有一年涨工资,身为校长的父亲,把仅有的一个指标,给了另一位大学毕业的老师,因为先前住过我家的老师已涨过一次,谁知这位老师认定还应该是他调资,找我父亲去闹。父亲没满足他的要求,他对他的恩情,也就被一笔勾销。父亲自此很难过,常说有的知识分子真是难交,你对他一百个好,只要一个不顺他意,你就成了他的敌人了。

父亲做了二十年山镇学校的校长,直到辞世。我在永安学校读的小学和初中,也在大兴安岭师范毕业后,分配回母校,成为他麾下的一员,那时土教室早被红砖瓦房的教室取代了。我最初学写小说的时候,悄悄告诉给他,谁知他立刻告诉给母亲,带着惊喜和揶揄的口气,说:“咱家二小姐要写小说啦!”

我记得父亲最沮丧的一件事情是,北头有户人家多子多女,他们的父母不许所有孩子上学,只派去两三个,其余的在家跟他们干活,父亲几次三番上门相劝,可家长认定,一家有几个识数认字的就够了。父亲许诺减免部分孩子的学杂费,他们依然不允。以致后来他们看见父亲远远过来了,赶紧关门闭户。父亲无计可施,曾想让能接受教育的那几个孩子,回家将知识传与兄弟姐妹,可他们没一个成绩好的。父亲每每说起,痛心不已。

我很感激这封故乡来信,唤醒了我对往事的一些回忆,父亲的学生帮我勾勒了他肖像的另一侧面。如今永安学校不复存在,但校址还在,我们家半塌陷的老宅还在。我很担心父亲的灵魂出游时,对着空荡荡的校舍会伤感,怎么不闻读书声了呢?看见我家荒草萋萋的老院也会伤感,家里的烟囱咋不冒烟了呢?

父亲大约明白大地没他的春天了,他不再醒来。


【星光闪烁】

 

一进门,不变的依旧是院落的柴堆和墙角的青苔,老房的背后是一座青山外加一片湖泊,湖面上已堆满了浮萍。一眼望去,仿佛长满青草的土地。一颗石头扔向湖中,也打破了湖面的宁静,几只野鸭也结队从远处游来,绿色的长喙,灰白的翅膀,透露着一片清新。

——涟水滨河初中23级12班 杨博文

 

家乡的风景在变,原本葱绿的树和红粉的花,似乎又增添了一丝情趣,变得更绿更红了。望着早已被锈迹掩盖的秋千,翻出以前看的童话书,心里不禁发出一丝感慨。不知什么时候,我也渐渐变得成熟起来,或许这就是成长吧!

——涟水滨河初中22级14班 万慧婷


本版编辑:刘紫悦



上一篇:烟火人间/189期三版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