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淮外本着服务社会,馨迎校友的宗旨,承续十几年来的传统,为社会各界人士和各地教育考察团提供校内体育场地、一流的教育培训会场和全e多维互动教学系统硬件设备。免费宽带校园全覆盖,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的淮外校园成为校友和社会人士赏景、纳凉、运动、考察的佳境。淮外的这一做法,得到社会各界人士和网友的好评。一位网名叫文心月的网友转发了学校说说,并认为淮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需要理念,也需要情怀。还有朋友圈的一位网名叫华发早生的热心人士评论“淮外名校大胸怀,校长真风采。淮外不仅有崇高情怀,还接地气。”
开放校园 服务便民
7月21日傍晚,笔者看到,淮安外国语学校操场上打篮球的、踢足球的、荡秋千的、慢跑的……一派生气勃勃的运动场景。健身的人群中,除了熟悉的学生背影,更多了青年、老头、老太太、孩子的面孔。
7月初,淮外承续传统出台举措:打开校门让社区居民健身,引来居民掌声一片。暑假的淮外校园已开放三周时间,翻开门卫厚厚的记录簿,已有数百人身份证号码登记在目,学校坚持每天早晨5点到晚上8点半向所有来访者开放。很多居民看好了学校的球场和各项锻炼器材纷纷组团前来露一手。这项“利民、便民”的举措一开始便引起微信朋友圈网友们的一致叫好。
开放校园,缘于该校朱建文校长的独特办学思想。朱校长认为,淮外与周恩来纪念地毗邻,花园式校园环境优美,乃中国民办教育标本性校园之一,2016年接待浙江、上海、北京、重庆、山东等地教育考察团几十个,年到访教育考察人员数千人,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考虑到暑假期间很多外地游客来淮参观总理纪念馆,同时还想走进淮外开启别样的教育文化之旅,于是率先打开大门对社会开放校园。
开放校园,还能满足百姓锻炼身体、休闲放松的需求。校园是一方净土,安全宁静,环境优雅,且乒乓球台、篮球场、足球场等运动器材设施齐全,适合静思、休闲、锻炼和健身。偌大的操场作为居民健身场所向社区开放,附近的居民交口称赞,尤其是习惯于早起晨练的老人们更是由衷地高兴,他们不必再舍近求远,出行安全,儿女放心。
母校情深 精神家园
开放校园,张开膀臂,迎接历届校友回母校“探亲”。淮外十七年来毕业的英才数万,这些学子暑假期间想回“家”聚会或重温昔日师生情、同窗情,只有走进学校、走进那间教室,坐在那个曾坐过三年的位置上,才能忆起语文老师讲过的一句句唐诗、忆起当年背诵的那一篇篇耳熟能详的散文、古诗文,才能体会到《同桌的你》优美的意境:“我也是偶然翻相片,才想起同桌的你……”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上课铃声响了,重温一节‘三环三案’智慧课堂。面朝总理纪念馆,再升一次国旗……”虽然步入暑假,但淮外校园依然热闹非凡。7月初,各高校陆续放假,淮外校友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此,在校园里寻找初中时的点滴回忆。有人在操场高喊着老师的名字飞奔起来。还有的同窗好友拥抱在一起,场面十分温馨。有人跳起三十二步舞,耳际仿佛响起那首久违的《踏浪》,让人瞬间“穿越”到那青葱岁月,记忆中的“老班”依然站在的班级队伍的最前列。
看到学校门口的标语“淮外永远是你们温馨的的家园,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假期里,各届校友纷纷回母校、看望老师、重温中学生时代的生活,再叙同学情、师生情、母校情。校友,是学校一笔宝贵的财富。人生之路很漫长,但关键的地方只有几步。选一所学风浓郁的优秀初中,选一个恒久弥香的教育品牌,是一届届优秀学子的共同心声。改造升级后的淮外校园,让毕业学子们眼前一亮,他们一边在樱花大道上散步,一边漫谈着淮外2016年包揽了三名市中考状元的喜讯,骄傲溢上心头。
快要降临的夜幕,为美丽的淮外校园增添了宁静。操场上,说笑的、跑步的、打球的……回校的历届校友仿佛回到了初中时代、慕名来玩的球友们尽情享受着运动带来的激情。回来看看母校,淮外是学子们永远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你可以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找到回忆里曾经的自我,忆起那个少年时代自己不曾泯灭的梦想。
开放校园 服务便民
再回母校 精神家园
樱花大道 曲径通幽
百年桂花 香飘盛夏
心中明灯 不灭理想
一起踢球 欢乐开怀
一起投篮 释放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