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小手笔,做大文章(19期)

时间:2020-09-18 15:41 作者:新闻中心 编审:

动小手笔,做大文章
——关注翔宇“两项改革”

 

  记者:这位同学你好!
  学生:您好!
  记者:想请问你入读翔宇后感觉如何?和以前相比有何不同之处?
  学生:来到翔宇读书,感觉到的最大的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喜欢做作业了,因为写作业改用作业纸,不用再那么辛苦又浪费时间地抄老半天,而且由于老师每次批改的作业都作详细批示,我们每天的作业积极性变的特别高;二是开始盼望上课,因为老师的课越来越吸引人,而且开设了许多有趣的研究性课题和校本课程,后来才发现老师们每次教案都是集体备课,互相交流后写出来的。好象这些都是翔宇的教学特色,老师们都叫它作“两项改革”!

关注翔宇的“两项改革”,翔宇的老师们对此信心十足……

从“手工作坊”到“机器化大生产”

  作业纸的使用是“手工作坊”到“机器化大生产”的转变,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作业纸的使用可以使学生不再埋头苦抄,可以轻松面对作业题,腾出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习题,大大提高了作业的效率;其次,作业纸的使用可以集聚最优秀的题目,从题目的形式到题目的数量教师都可以在每次作业中适时安排,在不增加负担的情况下学生每次作业的收效最大;还有,作业纸给学生带来的心理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学生每次作业面对的都是一张崭新的作业纸,他的内心是愉悦的,是兴奋的,有着一股急于动笔的欲望,同时,他的内心也是神圣的,他不会轻易的在一张洁净的纸上写上一个错字,通常都是“三思而后行”。
  作业纸的使用给学生带来的益处是勿庸置疑的,但是我个人认为,作业纸的使用还是教师凝聚力的反应。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所布置的作业往往是教师每个人的秘密武器,教师与教师之间所布置的作业往往互不沟通、交流,造成了互相打探作业甚至猜忌的不良局面。而在作业纸形式的作用下,教师与教师之间必须以坦诚的态度公开自己在作业设计的独特见解,而不能“留一手”,教师在这种民主、团结的氛围中畅所欲言,每一份作业的设计都应该也肯定是本组教师的最佳智慧结晶,教师的凝聚力在此也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实验小学教师  王久洪 )
 

“作业纸”的三个有利于

  用作业纸代替作业本是集团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措施。近两年来,这一作业制度的重大改革已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广大师生与家长的认同与好评,集团办学的实力与规模效应正日益彰显。我个人觉得,推行作业纸制度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 用作业本做作业时,尤其是语文、英语等文科作业,学生每次都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篇幅去抄题目,而有些作业如:选择题、判断题、阅读理解题等抄了一大段才填上一个字母或符号。所以,不少老师干脆就不布置这样的题目,结果使学生失去了许多练习的机会。作业纸制度的推行就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让学生把有限的时间真正用到解题的过程上来,在同样的时间内可以做更多的甚至数倍的练习题。(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 以前作业本上做的习题基本上都是从教材或其他练习册上抄来的原题目,难免缺乏时效性和针对性。而现在作业纸上提供的题目基本上都是经过备课组几位老师集体备课讨论确定后,由一名老师执笔精心选择、重新编制的。这些习题的针对性、合理性应该说都是很强的,凝聚了老师们的集体智慧。同时,我们还可以把一个问题下的若干题目通过不同的题型呈现给学生练习,还可以把学生以前作业过程中出现过的或在以后有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类、列题、变式来让学生练习,以期收到1x100的效果。另外,我们老师在编制习题时还会尽可能的与当前的考试相衔接,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三)、有利于渗透素质教育的思想 不少老师在设计作业纸时,都十分注重练习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尽量做到图文并茂与布局的美观;注重题目的分层设置,尽量提高习题的针对性;注重提供一些哲理小故事或勉励的语句,来启迪、激励学生,使练习与审美、赏识、启智、人文等结合起来,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与以人为本的课改精神。 (实验初中教师  祁兆国)
 

有信心才能创新……

  作业纸制度的推行,已经成为实验初中教学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从烦琐、低效、机械的抄题劳动中解脱出来,通过老师“跳入题海”而获得的浓缩着精华的佳题妙构,既享受着更精粹的知识甘露,又享受着“脱离题海”的轻松惬意。
  然而,在长满改革的累累硕果的土地上,却还保留着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传统的作文本还固守着它的领地。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中,作文教学研究从来都不寂寞。我们能让作文本成为被作业纸制度改革遗忘的角落吗?
  终于,在初二年级语文组一次集体备课时,一个酝酿已久的改革设想诞生了:让作文本也推出实验初中语文教学的舞台。我们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初一、初三语文老师的积极回应。
  如今,一学期的时间过去了。回首使用作文纸以来的作文教学历程,可以说,这次尝试是成功的:
  首先,方便了学生“反顾”自己的习作。留心一下使用作文本的情况不难发现,作文本绝大部分时间是留在老师的身边,学生的习作也就随之与它的缔造者处于一种分隔状态。这就给学生在“反顾”审视中提高对自己的认识造成了障碍。很显然,作文纸脱离了“本”的捆绑,完全可以自由地与它的缔造者亲密相伴在一起。
其次,方便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学习。使用作文本,学生之间作文的交流一般只有两个机会:教师作为范文统一组织交流,或者同学之间个别交换作文本浏览。无论是交流的时间、范围、深度都受到制约。使用了作文纸,教师只要编印一个封面,把作文纸装订起来,一本同题作文集便诞生了。放在书架上,其读者群绝不亚于任何一本名著。
  当然,使用作文纸已经显现出的效果远不止以上两点,篇幅所限,不再赘述。而且,加以改进、研究,从“作文纸”改革的根上,长出的芽一定会越来越多。 (实验初中教师  戚成林)
 

有优势就更需要完善……

  作业是学生获得知识,形成能力的基本方法。如何科学合理地提高作业质量“作业纸”有其明显的优势:
  首先,学生免去了机械抄写冗长的题目之苦,当他们面对文字清晰、排版美观的“作业纸”时自然兴趣盎然;其次,“作业纸”俨然荷枪实弹式的考试演习,历经了无数次的战前训练再面对形似“作业纸”的试卷则多了一份沉着;再次,作业纸便于教师放开手脚在优化题形上大做文章,或目标达成式训练,或业绩评估失训练,疏密结合、张弛有度。
  然而,作为一种尝试,“作业纸”不可避免地有其不足之处:几十人甚至几百人进行同一层次的训练,知识的获得及能力形成的一些表象易迷惑教师的眼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因此,“作业纸”这种训练形式急需不断完善。    (实小教师  李家珠)
 

【编者语】
  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与突破,面对悄然而至的教改浪潮,翔宇人动小手笔,做大文章,开展以“基础教案”和“专用作业纸”为核心的两项改革。集思广益、取长补短,集体备课后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思如泉涌、口若悬河;浓缩精华、师生互动、“专用作业纸”佳题妙构让学生轻装上阵,挥洒自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串串清晰的足印换来一个接一个好消息。


课堂:你快乐  我快乐

吕正军

  课堂里面的教师快乐吗?学生快乐吗?这是个极为关键但往往又被忽视的问题。
  面对“升学率”的绳索,“标准化”的棍棒,徘徊在应试的死胡同当中,教师疲于灌输,学生身陷题海,课堂呈现出的是教师沉甸甸的责任和漠然的神情,是学生不苟言笑,认真但呆滞的脸色。为追求结果的完美,教师和学生都在忍受着过程痛苦的煎熬。
  有人说教学是带着镣拷跳舞,我却以为这副镣拷是我们自己套上的。教与学的过程本应是快乐的,课堂本应是快乐的。 

课堂应该是快乐的


  《中国教育报》有一组 “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的话题讨论,其中学生大多认为“比安静更重要的是快乐”,文章说,课堂要让学生快乐,只有快乐,才会有效率,才会消化和吸收,才会理解和注意。所有的一切,只有建立在快乐的基础上,才会有意义,才会有结果。
  作为老师,“创造性教学的过程让我们生命的才智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课堂有焕发我们生命力的欢乐”;作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有跳起来摘到苹果的兴奋,有百思不得其解而后茅塞顿开的喜悦,有质疑、求索、争辩、立论成功的狂呼。”换句话说,教师和学生都是有快乐的理由的。
  教育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教学生挣得面包,而是使每一口都香甜,快乐就是最好的甜味剂。在现在课程教材改革、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和人才培养的需求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师作为传授者的身份正在淡化,转变为学生的合作者和指导者。学生需要的是智慧引导甚于知识传授。要使合作引导的过程是有效的,那必须要有方糖,要有魔棒,快乐的课堂应该是较为理想的氛围。

这样的课堂是快乐的

  “插秧式”教学的课堂是不快乐的,因为它要求整齐划一,在维护严格的甚至是苛刻的课堂秩序的同时,约束限制了一个个活生生的灵性。
  “填鸭式”教学的课堂是不快乐的,因为它只突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情感,激发不了学生感受知识魅力和价值的欲望。
  “标准化”教学的课堂是不快乐的,因为它简单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快乐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
  它谨严,纯粹,精微;它以生命活动为本质,以情感意志为动力。有师生生命的绽放与闪光,有思想的碰撞和思维的激荡。
  它民主,丰富,高效;它没有垄断课堂的专制者和独裁者,强调合作和探究,开启智慧的闸门,迸发创新的激情。 
  开心的大笑,大胆的发言,激烈的争论;它有多维互动的过程,鼓励“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它有幽默的话语,热情的激励,丰富的情感;它放得开收得拢,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能唤起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
  受省内外专家赞赏的袁卫星校长的利用网络进行专题式语文教学的课堂是快乐的,他优化了教学手段,突破了空间限制,展现了大课堂教语文的魅力;获省一等奖的张广银老师的《就是那一只蟋蟀》的教学课堂是快乐的,他提倡自主与质疑,提倡合作与交流,提倡活跃与创新。
  2002年全国语文老师课堂教学大赛获高中组一等奖的《再别康桥》的教学课堂是快乐的,他摒弃自我表演,注重学生表情,强化的是创设唯美化的诗歌欣赏形式,从音乐到画面,从朗读到讨论,如坐春风,如沐时雨;初中组第一名《吾家有女初长成》的教学课堂是快乐的,他把《实话实说》的节目模式引进课堂,采访对话无不妙趣横生。在对话中展开,在讨论中深入,和谐快乐的氛围,群情激昂的讨论,让学生无意中进入了自主学习的轨道。
  “教育应当是一种享受,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学习应当是一件乐事,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学生。为了孩子明天的幸福,不要让他们生活在今天的痛苦之中。”形式和内容都是我们创造快乐的资源,从课堂入手,从了然于心的传统学科知识中走出,与得心应手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告别,关注师生的心理世界,关注学生的活动潜能和生命价值,让今天和明天的课堂快乐起来。


上一篇:翦淞亭(第六期二版)
下一篇:冷静处理,轻松面对(27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