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32期)

时间:2020-09-18 15:11 作者:编辑部 编审:

信息时代,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

2004年12月总第32期

  读书会影响我们的知性、德性、心性。读书养气。养什么气?很大程度取决于读什么书。大概许多人读书都有自己的兴趣偏好,一种可能是兴趣性格决定你的选择,还有一种可能是某些书对你很有诱惑,当然特定人生经历背景下的内因外因的契合也决定着你对书的取舍。
  书海茫茫,我们要谨慎选择,不要把太多时间留给不值得阅读的东西。



【调查】

之一:作家建议读什么书

  文艺作品的影响力是无可估量的。一本书、一部电影,甚至一句饱含哲理的名言,能够使我们刻骨铭心并且受益终生,能够激励一代代人的成长。在中学生成长的年代,作家的推荐与指点也许会使孩子们事半功倍。
  张炜中学时代读得最多的是鲁迅和高尔基的书。可惜现在很多中学生已经不再读这些了。 
  肖复兴为中学生读书归纳了“三项基本原则”:太老的不读,太长的不读,太时髦的不读。他认为中学主要是打两个基本功,即语言及对文学阅读的基本功。现在中学生时间太紧张,只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发挥最大的功能,对孩子推荐不能大而无道,不然孩子会无所适从。
  张抗抗的中学时代暑假生活还算丰富,因为母亲是教师,她有较好的条件借到好书,而且还可以游泳、看电影、到外婆家里去度过漫长的暑假。她那时候最喜欢读童话、读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张抗抗建议现在的中学生应该走动走动,多接触自然,给自己放个假,她甚至觉得学生们整天在家里好可怜。总搞一些现代的东西,老在网上,未必好。
  冯骥才则建议孩子们多去看看自然博物馆、艺术展等等,这些活的、立体的书会带给中学生们更为丰富的知识。至于“平面”的书,他建议多读些古典的世界名著,因为这些都是人类的精华。
  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接触中学生比较多,她的发言应该比较有权威性。她建议中学生们应该多看些常规性的书,比如《古文观止》、鲁迅的《呐喊》,她认为《三国演义》逻辑性好,比《红楼梦》更值得中学生一看。现在中学生阅读量少得可怜,大多是视听,阅读的积累很少,应该在这方面侧重一些。
  陈思和说:我们向来重视儿童读物,却不重视少年读物。作家大约是以为凡给中学生读的作品,最好是反映他们现实生活的故事。中学生整天被关在校园里,看到的已经是四角天空,为什么还要在读物里读自己身边的故事呢?中学生读物应该把他们带出校园,引向更加广阔的、神秘的、丰富的世界。

之二:来自博导的读书经验

  《中国青年报》2003年6月17日刊载的《看看博导们在读什么书》,报道了有关“百名博导推荐书目”的调查。李朱等几位硕士研究生,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400多名博士生导师请教两个问题:一是哪些书曾经对他们的为人师表、学术思想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二是为什么是这些书籍。之后,他们回收了120余份的问卷和大量的来函来电。分析报告完成发现——
  博导们的答卷既有共同特点,比如许多导师都很强调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对他们做学问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中国传统文化对他们做人产生着深远影响;同时,答卷又包括多领域、多学科、多专业的内容,以及对国内外各种学术思潮、学术流派、学术前沿问题的评价与自己的独到分析。

做人和做事密不可分

  读书的首要功能在于塑造完全的人格、锤炼坚强的意志。我们应该学会从书籍中汲取营养,在逆境中成长、成熟起来。
  文学所周发祥研究员说:“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顺逆、浮沉、荣辱、成败,无所不有。熟悉《道德经》一书中的道理,便会冷静、清醒地对待周围的一切——而这正是使人不断求进的先决条件。” 

在非专业书籍中汲取营养

  博导们提到的非专业书多数是小说、传记。
  政府政策系李晓西教授说:“李白、诸葛亮、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人的故事和传记,曾感动过我,更长期激励着我。” 
  农经所张晓山研究员写道:“我从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一文中领悟到人应对生活、对社会心存感激之情,应首先考虑对社会的贡献而不是索取。”

年轻人应打牢国学功底

  博导们认为,年轻人一定要注意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因为它是做好学问的必需,也是陶冶情操的需要。
  法学所刘瀚研究员说:“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不通读几遍四书是很遗憾的。”哲学所邱仁宗研究员主张我国的小学、中学、大学都应开设《论语》、《孟子》、《荀子》等著作选读课程。 

培养科学、辩证的哲学思维能力

  工经所周叔莲老师说:“读哲学可以使人聪明起来。” 
  哲学所江怡研究员在推荐《小逻辑》时写道:“这是我进入哲学领域的入门书之一。黑格尔思辨的思维方式深深吸引了当时正上大学本科三年级的我。” 

培养自己的眼光,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近代史所陈铁健研究员说:“史学不以理论为重,却不能拒绝思索;思索在当今社会尤其重要。”哲学所卞崇道研究员提到《劝学篇》中的一句名言“轻信容易受骗,怀疑可致真理”。
  民族所郝时远研究员在推荐《万历十五年》时说:“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其内在和外在的联系,读史者在关注、考求某一人物、某一事件时需要发现这种联系,只有把握了这种联系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自己所要研究的对象,即便它只是个案。” 

要学会以史为鉴

  他们推荐了一些历史方面的经典性著作。 
  比如,经济所张卓元研究员推荐了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赵人伟研究员推荐了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和马丁·佩里的《西方文明史》。 
  江太新研究员说,《二十四史》是“我国历史宝库。尤其是《食货志》,对研究中国经济史学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资本论》、《毛泽东选集》备受推崇

  尽管目前学界对于《资本论》还存在争议,但很多博导推荐了这本书。究其原因,首先与他们的生活年代有关;其次,有些导师认为它是“一部丰富人智慧和思想的巨著”、“不仅仅是一部经济学经典,同时也是一部哲学、历史学乃至文学经典”。 
  金融所李扬研究员说“每次在写大文章前都要读一读《毛泽东选集》”。法学所刘楠来研究员说,《毛泽东选集》“是一部关于中国近代以来革命历史的百科全书,在世界观和认识论方面影响了中国数代人。”

实现学科之间的融会

  哲学所陈中立研究员在推荐《震撼世界的七大思想》一书时写道:“该书简要地介绍了物理学中最为重要的七大革命思想。他们的成功深远地影响了人类的思维方式。” 
  世界宗教所卓新平研究员推荐《自然科学史》一书时写道:“此书乃沟通我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兴趣的桥梁,它引导我关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交织、学会理性思维与浪漫思维的共融。”

要学习和掌握好第二外语

  这些导师多数是经常阅读英文原著或者其他语种原著的,他们建议大家要阅读原著,少看译著,或者尽量不看。经济所朱绍文研究员认为,没有坚实的外语基础,所做的学问永远都只会落在别人的后面,而不能实现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创新与超越。法学所梁慧星研究员说:“从事研究也好、教学也好,只会看别人翻译过来的资料,注定了你在学术界不会站在第一线或第二线。” 

要学会享受生活、调剂生活

  社会学所李培林研究员推荐的是学术闲书,但他说:“并不是说这些书不具有经典意义,而是觉得学生们日夜攻读,甚为辛苦,希望他们从读书中能找到乐趣,把‘苦读’转变为‘乐读’。只有‘乐读’才能体会‘微言大义’,才能在‘独上高楼’和‘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后,产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喜悦。” 


【思考】


开卷未必有益
淮安外国语学校 林以广

  我们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开卷有益”。不过,我以为,并不是开什么卷都有益的。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书确实像人们所形容的那样,是山,是海,说不定有的就是“刀山火海”,并不都是我们所能涉历的。中小学生,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但毕竟年轻,我们的辨别能力还比较差,如果我们不管什么书都读,恐怕最起码的损失就是时间,要是我们受了某些书中的不良思想影响,那问题可就大了。所以我奉劝中小学生朋友们还是有所选择地读书吧!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选择是做得到的,比如有人喜欢看金庸,有人喜欢看琼瑶。而“好”字就很难说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关键的还是个人素养问题。作家是用“心”去写的,我们当然也要用“心”去读。
 

诗词隽永润我心
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二(8)班 蒋婕

  言情小说、武侠故事很泛滥,不过对于我们来讲不太合适了,至于名著,似乎又太长了,读起来是要花时间的,小小说虽然短小精悍,但是沉迷其中,在老师与家长眼中可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
  至于古诗词么,我觉得我们中学生倒可以多看。
  当你静下心来,细细品位这些诗词时,你会发现,它不但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而且寥寥几十字,将诗人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引人深思。徜徉于古诗词间,感受诗人的胸怀,何尝不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呢?而在老师与家长眼中,你更是一个令人放心的孩子。
  我们该读什么书呢。我的观点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我们,身为学生的我们,古诗词是最适合我们读的。    (指导老师 崔桂军)
 

愿读童话世界
宝应实中初二(14)班 朱倩

  书橱上整整齐齐排列着的全是童话书:《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中国童话故选》……
  自从我能听懂大人的话时起,我便走进了童话世界,并深深地沉醉于其中!
月朗星稀的夏夜,在长辈悠然晃动着的膝上,童话驾着清凉的晚风,带着我飞上洁瀚无垠的苍穹,去探望牛郎织女;瑞雪纷飞的冬晨,在暖暖的火炉旁,童话开动幸福的快车,载着我越过千山万水,去为快乐王子脚下的小燕子盖上一床厚厚的被子。
  我在童话故事的摇篮里长大。一串串童话故事,像春风吹拂下的风铃动听悦耳,就像温暖的春雨滋润着、沐浴着我们长大。她是我忠实真挚的朋友,时时刻刻陪伴在我的身边,将勇敢与智慧传给我们,将欢乐、爱与美好注入我的心田。她让我懂得了真与假、善与丑、美与恶。我简直就被白雪公主、灰姑娘所迷醉,因为她们太完美了。我真想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
  渐渐长大,我才明白:只有在童话中,世界才十分美好、和谐,世界才没有创伤,人心才清纯如水。童话与生活相隔得很遥远。尽管如此,我仍然深深地爱着她!我开始在真实的世界里,为自己精心地编写故事。用真诚的爱,化解别人的痛苦;用宽容的心,消释别人的误解;用不懈的情,浇铸自己的幸福。
  无论你是盖世英豪还是平民百姓,无论你学富五车还是目不识丁,生命中都需要童话的滋养。读童话,你能够理解真正纯本的真善美;童话,会让你活得多姿多彩,积极浪漫而有意义。
  我要在童话世界里展开双翼自由翱翔。我将在童话世界里找到通向辉煌人生的金钥匙!
 

读书随感
宝应实验初中 陈万清

  节假日,乡下无公园可去,无风景可赏,我自己也没几个友要访,没什么亲好走。于是,我就读书。往往放假前一天,就是我找书的日子。找不到一本可读的好书,那第二天的滋味可就难受了。
  可也真怪,上得城来,街头书摊倒也如林,吸引了无数俊男靓女,却总是刀光剑影生爱死恋;或天马行空神吹胡侃,让我发不起“烧”来。
  我常想:历史正如一泓幽泉,谁都能读,但这一泓幽泉,又有几人能读透?文学走向市场,是文化繁荣,还是冷落?若干年以后,当我们回过头来,从文化的角度又会如何评论这一段市场经济撞击每个中国人心扉的岁月呢?
  文痞们侃出来的书不值得我读。因为我读书太慢,时间又太有限。
  走进书的世界是有点无奈的,因为书太多,难选择。光阴不能白白流逝,生命不能留下大段空白!在读书中思考,在读书中领悟,则能取其精髓而润泽充实自我了,但这里还是有个前提,那就是——你在读一本真正的好书。


上一篇:读书,因为心灵饥渴(30期)
下一篇:最是书香能致远(36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