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术业专攻正当时(66期)

时间:2020-09-18 15:15 作者:《翔宇教育报》 编审:

读书:术业专攻正当时

(第六十六期)

    读书学习是现代人终身发展的需要。对教师而言,更是提升师德修养,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积极投身教育科研的改革与实践的必需。教师是天生的职业读书人、职业学习者——活到老学到老,方可为师。

【成长航标】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漫谈教师专业阅读
■魏智渊

    新教育实验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由三部分组成: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其中专业阅读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在专业阅读方面,长期以前存在着若干误区。部分教师,特别是在应试背景下熏陶出来的教师,比较轻视专业阅读。我曾经打比方说,一个医学院毕业(或者软件学院)的学生,必须终身学习,终身专业阅读。因为他们必须跟踪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否则便不能应对工作。唯独教师中才存在不需要专业阅读的观点,并且事实上,相当数量的教师(包括语文教师)是不读书的。设想一下,一个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完全可以到中小学教书,不会比师范院校的差多少,但是哪一个师范院校的学校,敢到医院里工作?何以如此?因为在缺乏专业阅读的情况下,教师的工作不够专业化,缺乏技术含量。所以医生越老越吃香,而教师则相对要求年轻,这样才能够拼体力。
    另外一个误区则是以为开卷必然有益。开卷有益是古代社会的格言,是信息匮乏时代的阅读体会。在信息爆炸的今天,阅读必然由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由追求记忆转向追求理解,由追求结果转向追求方法。
    师范生专业阅读的意义是构筑专业框架,获得基本的专业理解与专业能力,是以专业本身的完整性为出发点的。而毕业成为教师后的专业阅读却大有不同,更强调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目的性极强的阅读,这种服务于实践的实用性极强的阅读与实践结合起来,才是打造专业能力的真正途径。
教师专业阅读的话题很大,要详细了解,请参阅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研究的相关成果,这里特别要强调的对基础书目的研读。现在教师在专业阅读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阅读的表面化、浅质化。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一大堆被书商炮制出来追求市场利润的所谓教育类畅销书毒害了一批教师,这种毒害表现有:头脑中充斥了大量没有被理解消化的名词(主体性、生成、最近发展区……);阅读品质下降带来思维力的下降;相信教育神话等等。
    新教育实验认为,一个教师合理的阅读结构应该由三部分组成:本体性知识(即学科知识,占50%左右)、教育心理学知识(也包括职业认同类,占30%)、人文背景知识(包括哲学、社会学、文学、伦理学、人类学、美学、电影、艺术等诸多领域,占20%),其中以本体性知识的阅读最为重要。而在每一个门类中,一般都存在三至五本基本书籍,教师精读这三五本基本的入门书籍,是最重要的训练。缺乏这种训练,后面的阅读往往是空中楼阁。这些基本的书籍包括:《给教师的建议》、《静悄悄的革命》、《教学勇气》等等。比如语文老师希望能够解决诗歌教学的问题,那么叶嘉莹的《唐宋词十七讲》,闻一多的《唐诗杂论》乃至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则构成了这一部分的基本书籍。
    基本书目的精读是有挑战性的,但是没有基本书目的阅读,便不可能真正地通过阅读得到发展。而在基本书目精读之后,不同学科还将有由浅入深的阶梯性阅读推荐书籍,这也是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项目长期在做的一项工作。
(作者系新教育研究中心骨干成员,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负责人)

精神的发育需要阅读
宝应中学  胡定兵

     朱永新老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对于教师来说,阅读不但是个体生命发展的要求,更是当好教师、做好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教师成长,需要依靠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三者当中,无疑自我反思是关键,因为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最终都要落脚到教师的反思上。约翰•杜威曾说,“我们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按着马的头让它饮水。”
    教师如何才能自觉地进行教育教学反思?李镇西老师认为,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至少要具备四个“不停”:即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其中,关于阅读方面,他提出两条建议:一是“专业性”阅读,即读教育名著、教学专著、教育教学报刊等;一是“人文性”阅读,即读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学等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我以为,这些阅读当然是必要的,但我们还需要阅读受广大学生喜欢的书籍。这样,我们才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才可以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才可以拉近我们与学生的距离,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肖川博士在他的《教师成长的策略》一文中,还这样建议:我认为中小学教科书就是很好的读物。虽然书中的内容我们都学过,但今天我们的眼界发生了变化,我们的经验背景发生了变化,去阅读那些我们熟悉的材料,会有新的感怀和收获。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在自己所教的课程中经常地提及别的课程内容,这样就能更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地理解学习内容。
     对教师来说,有些书可以粗浅阅读,略知一二即可,而有些书必须精读,特别是那些专业性的、大家的书籍,更是要做到仔细地咀嚼,再三地玩味,反复地推敲,一些经典的篇章和段落要做到熟读成诵。
     朱小蔓教授在《让读书支撑我们的生命》的演讲报告中,这样说到:人活着太需要支撑我们生命的东西,太需要为我们每一天的生活得到鼓励和依据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寻找自己为人做事的原则、信念乃至方式。这些东西从哪里去寻找呢?不外两个途径:一是从前人、他人的经验中来;二是从人类的理性积淀——优秀的著述中来。保持着每每读书时不断被激起的冲动、想像、思考和希冀,它们慢慢地便会在你的精神和人格上留下越来越深、难以磨灭的印记。我以为,这是从更宏大的层面上对教师读书意义的一种审视。

成长-读书-受益
宝应实验初中  王一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概念新思潮层出不穷,教师不但要承担着繁重的课堂教学,而且还要马不停蹄地诠释跟踪课改的思维框架和发展动向,一部分人在课改的指挥棒下忽东忽西,不断尝试,教得很累。这就给一线教师提出了能力挑战:是用既有知识和技能适应课改还是拓展自己的专业化空间?还是盲目跟着课改走?还是建构自己有特色的发展标向?现实中教师面临着严峻的专业化成长问题。
    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多促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策略,其中专业阅读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和能够掌控课改进程和规律的一条良方:一是它符合教师终生学习、终生教育的理念;二是体现人的发展是硬道理的思路;三是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新教育的理论渊源和把握教育方向。我借此机会阐发个人在阅读中的一些想法,以期与诸同仁商榷。
    一定要精读专家力作、大师经典。我们要精读陶行知的思想,懂得什么是生活教育,什么叫奉献;我们要精读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知道什么是乡村教育;我们要精读晏阳初的教育思想轨迹,知道什么是平民教育。他们的学说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就如同五四时期那些智者引进“德先生” 和“赛先生”以后所产生的社会效应一样。在当代中国教育界,如朱永新、肖川、孙云晓等知名教育专家,他们的思想代表一个时代的教育特征。我们要读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肖川的《教育的智慧和真情》与《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孙云晓的《教育的秘诀是真爱》、《培养一个真正的人》等,我们还要阅读顾明远的《“愉快教育”值得提倡》、《我的教育探索》,袁振国的《教育新理念》,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等等。他们的观念和方法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启示。
    一些不同凡响的大师人物,他们的教育思想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力。例如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我的教育信条》,苏霍姆林斯基的《帕布雷什中学》、《给教师的建议》,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等。这些非凡之作都是他们长期倾心精思而成,我们应该沉下心来细细研读。我们对大师的原著理解得越深刻,就越能提高我们的教育素养和鉴赏力,有了深厚的理论底蕴,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就会多样化,经验的积累也就越来越厚重。所以,我们研读大师们的经典原著对于理解当前教育改革思想和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阅读是教师的专业属性,阅读不仅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书卷人生】


语文老师能写出好东西来吗?
淮安外国语学校  林以广

    有此疑问,绝不是偶然。当然,更不是哗众取宠。
    我是语文老师,经常要教孩子们进行阅读和写作,甚至还开过一门《文学欣赏与创作》的选修课。凭心而论,我是喜欢文学的,教书之余,也爱写些东西。在《榕树下》、《新散文》等文学网站上,我发现那些地方的好东西多不是出自语文老师之手。要说我们的专业不是写作,其实人家的职业也多不是作家。我渐渐地对自己,对语文老师,对语文教学产生了怀疑。
    在课堂上,在学生面前,语文老师简直就是口若悬河,每一个作品的立意构思、谋篇布局、遣词造句什么的,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应该说,所谓的写作技法,语文老师是了然于心的。我们语文老师,就应该写得一手好文章才是。可是,我所了解的语文老师,很多人就是很“纯粹”的老师,平素并没有写过什么东西,也写不出什么东西来。像钱钟书那样一边教书做学问,一边能留下传世的《围城》,那一定是凤毛麟角了。
    我们的学生写不出好文章,还有一说,可能听课没能得精髓。但是,作为语文老师,写不出好东西甚至不会写,总是难以遮羞的。少林寺的武僧授徒,师傅都有一身好武艺;木匠师傅带徒自己不会做板凳,好像还没听说过。因此我要说,语文老师写不出好东西来,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语文老师大多写不出好东西来,其原因主要有四:
    一是生活圈子小。当前,教师队伍管理采取的是一种封闭式管理模式,教师长期处于一种固定的教学环境中,缺少社会间的交流和校际间的交流。大部分教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工作、生活经历从校门到校门,从书本到书本。喊创新、喊改革最多最响的是学校,可当下最封闭最保守的也是学校,很多教师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被消耗、被磨损、被压抑、被埋没的。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人员不流动,思想就会僵化。”古往今来,诸如孔子、韩愈、顾炎武、陶行知等无不是在“流动”中成长为大师的。不妨再去看一些外国人的名字吧,贝多芬、爱迪生、道尔顿、洛克菲勒、爱茵斯坦、比尔•盖茨……我们更不难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人的成就是在自我实践自我磨练中得来的!经历,就是财富。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二是读书少。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良师,在这个过分看重物质“效益”的时代里,教师既然不能“行万里路”,那就只有“读万卷书”了。对于教师来说,读书的确是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一个重要途径。书里没有尘世的扰嚷,书里可以倾听花开的声音。在书里,我能与老子谈道,我能与孙子讲武,我能与卢梭探讨生命的真谛,我能与小仲马研究爱情的永恒,我能与徐霞客游历山川,我能与陶渊明一同归去……
    三是精神压力大。我们现在搞的是“分的教育”,而不是“人的教育”!去看一看各学校评的“先进”吧,没有一个不是靠的“成绩”,不管白猫黑猫拿到“成绩”就是好猫!教书本该是和育人联系在一起的,但是越来越让人不解的是,老师们多忙于教书而疏于育人了。教书成了“合伙生意”,你除非一走了之,否则想不“负责”,想不“合作”,想不“毁人不倦”,都没门儿!就像体育比赛已经远远超出原初的锻炼肌体的意义一样,不惜牺牲的竞争和较量,只是为了一项冠军的荣誉。为了甄别或选拔人才而进行的考试本没有什么可怕的,可是“现实”的人们只为了考试而疯狂。还有人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话作为“紧箍咒”对老师一味地求全责备。
    四是创新激情差。写书,真正的写书,是要像蚕吐丝的,要消耗生命,要燃烧激情。一些老师,包括语文老师,他们既没有读万卷书,更没有行万里,从教室走向教室,他们不敢有自己的思想,不敢有自己的声音,也从来就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声音。太有规律的生活,连思考都显得多余了,哪还有什么创作的冲动!最近,我正在读艺术大师黄永玉的《比我老的老头》。这本书一点也不中规中矩,却写得耐人寻味。更让我惊奇的是,作为一个画家,这个老头竟无门无派。看来,没有生活作填充,就算是妙手,也必然言之无物!生活是一本大书啊。语文老师写不出好东西,当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前人所造“见识”一词,真的是耐人寻味,有“见”才会有“识”,“见多”才会“识广”,此言一点不虚。

打开另一扇窗
宝应实验小学  张秀峰

    读书,能让老师变得厚实。名师讲课,除了教学设计巧妙之外,更让我们惊叹的往往是他们那种学科知识的系统整合和灵活调度,丰富广博的知识信息的信手拈来,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广博的知识,能够改变教师人生匮乏、贫弱、苍白的状态。
    读书,能提升老师的品位。对教师来说,人品也是教学的品位。“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乌申斯基语) 教师,作为知识的播种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没有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的确就失掉了“教师的一切”。
    读书,能让老师更加智慧。一个有智慧的教师能使课堂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充满着创造的快乐。一个睿智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眼光,扣住引人入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网络,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实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到有效最远的终点。

【读书有感】


《青铜葵花》读后
宝应实验小学  李桂霞

    寒假里,我和我的学生一起读了《翔宇教育报•读书版》推介的《青铜葵花》一书。主人公的种种挫折与苦难让人喟叹:葵花的父亲死了,青铜是一个哑巴,家里又穷,生活很艰难。两个孩子在挫折中成长,爱在心灵深处流淌。
    生命中不能没有挫折,没有挫折人就会变得懦弱。只有你经过挫折,只有你面对现实,不逃避,你才会变得坚强。我想:人生好比放风筝,只有在逆风中才会飞起来,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得到更高、更远的发展。不是有句话说吗,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读这本书时,恍如身临其境,那荡气回肠的文字,那催人泪下的情节,那动人心弦的故事……那样苦难的岁月,那么多的挫折,是什么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是“爱”。现在的孩子缺失了爱还能拿什么去承受挫折?未来是他们的世界,没有坚定的信念是可悲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动呢?怎样才能让学生懂得爱呢?那就和学生品读《青铜葵花》吧。
    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习惯了为孩子付出自己无私的爱,却忽视了让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学会付出爱。“爱”只在家长和老师的心里,是远远不够的。这本好书给我的启迪是:一定要让孩子真正走进生活,走进鲜活充满情感意味的生活。

【教育名著荐读】


卢梭的《爱弥尔》

     卢梭在他的《爱弥尔》中开宗明义地说,“一切出于自然的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变坏了。”他认为,人性本善,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内在欲望而行动,不必加以干涉。卢梭主张儿童的教育应顺应自然,以儿童为本位。教育要发展儿童天生的禀赋,应使儿童有自然的生活,最自然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教给儿童的知识要对儿童有用,而不是看它是否对成人有用。人类在万物有序的自然中有其固定的位置,儿童也是如此。因此必须从儿童中发现儿童,并按照儿童的特殊的年龄阶段来认识儿童,发展儿童。卢梭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为后世所推崇,但他的思想过分地依赖自然,排斥社会环境。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人,谁也不可能脱离社会环境而独生。教育本来就是一种社会现象,离开了人类社会,教育的真正价值也就消失了。
卢梭的教育思想中包含了崭新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在他之前,英国大哲学家洛克曾主张,儿童就像一块白板,教育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意愿采用任何方式去塑造儿童。在这种儿童观下,教育就是重复训练,儿童被当作一个容器,由成人随意填充。这种儿童观对教育的影响十分巨大。在当今学前教育实际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种影响。卢梭的儿童观则与此不同。
  卢梭的教育思想影响了后来的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福禄培尔、蒙台梭利,甚至杜威等一大批教育家。直到今天,卢梭的教育思想依然产生着其巨大威力。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
    《大教学论》是夸美纽斯在批判地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长期构思、几经修改而写成的重要教育论著。正如作者在本书开篇所写的,本书主要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其写作目的是: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的方法,使教员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多具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并使基督教的社会因此可以减少黑暗、烦恼、倾轧,增加光明、整饬、和平与宁静。夸美纽斯提出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并论证教学的“简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则。
    《大教学论》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他说,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就是要“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书中明确提出并详细论证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则,提出并论述了各种教学方法(包括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分科的教学方法),拟订了各级学校的课程设置,确立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制订了编写教科书的原则要求,甚至对教师如何上好一堂课也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大教学论》还论述了道德教育、宗教教育,艺术教育和体育等。
    《大教学论》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比如:过分强调“适应自然原则”,认为感觉是认识的起点和源泉。把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同自然现象机械地、简单地类比,把教学过程建立在了感觉论基础之上。还有坚持基督教的基本信条,把神学原则和《圣经》的一些思想贯穿在了本书中,使本书具有神秘的宗教神学色彩等等。但它广泛深入地探讨了教育工作的各种问题,总结了历史和当时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见解,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它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产生于世。
    本书对世界各国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书中所提的班级授课制是教育史上的进步之举。由个别教学变为集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相互学习和激励的环境,不同课程的变换有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这对普及教育和大面积提高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经过夸美纽斯的提倡,它首先在欧洲广泛推广开来,之后又扩散到其它各洲,在以后的几百年教育发展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上一篇:观书读史友贤哲(64期)
下一篇:读书是一种辛苦的寻找(68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