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辛苦的寻找
(第六十八期)
读书是一种辛苦的寻找。一个传奇故事或者几段优雅文字,就可能培养一个人的阅读兴趣。而孜孜不倦一生的阅读,却未必能遇到真正喜欢的一本书,就像一个人结交了一辈子朋友,到最后找不到一个知己一样令人沮丧。只是,知心朋友是互相沟通和接近的,而喜欢的书却总是躲在书堆里,默默地等着读书人去慢慢寻找。
【读书争鸣】
读《寒夜》有感
监利总校06级24班 万青青
凄凄冷冷,读《寒夜》好比像鲁滨逊一样被抛到了一个毫无生机的荒岛。
主人公汪文宣善良而又十分爱替别人着想,“一生没做过一件亏心事”。但他太懦弱了,又身处一个坏人得势的时代,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也是必然的。他的妻子树生的确爱他,但她受不了婆婆的不讲道理与落后,她太有生机了,这就决定了与死气沉沉的汪文宣分手。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他们的儿子小宣也被“折磨”成了一个似乎没有童年的孩子。
巴老自己也说,写《寒夜》是为了控诉那个社会,并不是在批判汪文宣那类人,并且说自己要不是在巴黎开始写过小说,他自己也会像汪文宣那样。但对于我来说,我更痛恨汪文宣而不是那个社会(因为我没经历过),痛恨他的软弱是因为痛恨自己身上的软弱。的确,我许多性格太像汪文宣了!
巴老并没有指出一条适合汪文宣的路,这并不可怕,“恐惧的可怕之处就是它本身”。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想,只要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用踏实的工作去赶走性格上的缺陷。就像《项链》中的女主人公一样,最终做一个真正的自食其力的人。
开卷未必有益
淮安外国语学校07级17班 王昊海
许多词语仅是一字之差,而意义却差之千里。
“书”与“好书”的意义不甚相同。书,种类繁多,那就不免有些无用的书籍,这些书籍阅读之后,不但不会增进知识,有时还会有害我们的身心健康,所以这类书籍我们要避而远之。
“读”与“死读”也有这样的差异。读书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适量的阅读还可以开拓我们的知识面,品味名著还能提高个人的修养……然而“死读”就截然不同,那些“书呆子”喜好读书是没错的,错就错在读的方式,书在于品味,像这类“发愤读书”的人,仅仅停留在学习书本上的死知识,却还不能够去灵活运用。
“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除了从书中学,还要从身边的人与事中学,增长经验。一个人能从生活中学习,才是真会读书学习了。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转对;虽多,亦奚以为?”《诗经》这么好的书,孔子也辩证看待,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死读书,把《诗经》读上千遍百遍,烂熟于心是没多大用的,让他做点事,也只会总是碰壁,让他去搞外交,结果也不言而喻了。正如“纸上谈兵”的故事。
身处当今的社会,我们不得不终生学习。对于书籍,我们要择其善者,我们要阅读有法,不然必将“开卷无益”。
【读有所悟】
做一个人格高尚的人
宝应实验初中 石书贵
读肖川的《教育的智慧与真情》,特别是《第一编·教育的方向》中《质疑“学会做人》,忽如醍醐灌顶,感悟良多。
“‘学会做人’是当今中国教育界非常流行的一个口号。在我看来,‘做人’这个词本身就值得考量。‘做人’问题是在‘熟人社会’、封闭社会中产生的,其原因在于:在这个私人交往的领域,由于每种关系都是个别的,需要特殊而适当的感情回应,并且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会相应地产生回报是否得当的问题,它经常呈现为一个困难的任务或责任。”肖先生对我们熟视无睹的生活问题作出了深刻、独到的剖析。
我们从小在家庭、学校受的教育,都是要我们做一个具有正直、善良品质的人,可当我们走上社会后却发现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我们纯真的梦想开始在现实无情的墙壁前撞得粉碎,于是我们犹疑、徘徊,怀疑我们所接受的思想和教育,怀疑做人需要高尚的品质是不是一种傻气,尤其是在有人大难来临,不顾父母妻女抢先逃生还沾沾自喜、洋洋自得的今天。
其实,高尚的品质的确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精神脊梁。这个世界上最受尊敬、最受欢迎、最受爱戴的那些人物无不具有崇高的灵魂、伟大的人格。心理阴暗、灵魂猥琐的人,有悖于草根的社会伦理,也有悖于“精英”的“普世价值”,只会遭到大众的唾弃,永远无法在人们心中立起辉煌的成功丰碑。然而,诡异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人仅仅依靠高尚的人格又是不够的,还需要外在形式的包装,需要掌握为人处世、有效说话等技巧,才能取得世俗的成功。这些形式和技巧正是肖川先生要极力摒弃的,但对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来说,又是非常必须的,也许这正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最大的悲哀。
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他们与凡人并无多大的差别,有差别的只是他们具备伟人的品质。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这里的“才”不仅仅是指才华,更应该是指品质,一个具备优秀品质的人,无论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最终会超越他的人群,环境、条件只能制约成功的大小,但绝无法阻止他最终取得成功。相反,那些“缺乏真诚,缺乏勇往直前的果敢,缺乏虔诚投入的品质,缺乏与世界的深度交往,进而缺乏个性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的人是永远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当然,一个人要干出一番事业,也得懂得为人处世;要取得生活快乐,也要具备与人为善的品质。能力不够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善于虚心吸取他人的意见,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如果整日沉湎于自高自大中,目中无人,小事不屑为,大事不能为,就会一事无成,遗憾终生。
不管是得荣受宠,还是受侮遭辱,都要能做到“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宠辱不惊才能活得坦然洒脱,如果处事太方则会导致偏执,而太圆则会导致怯懦。
尽管肖川先生在本书的《跋》中谦虚地称其只不过是“想大问题,写小文章”罢了,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的智慧与真情》一书中的篇篇美文都饱含着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深沉关切,把我们引向对教育、对社会以及对现实的深刻和持续思考,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月白风清
———《月白诗选》序
■周桂峰
记得在上一世纪80年代之末,我曾经从世俗实利的角度劝他不要写诗,起码不要总是写诗。他有些失望,走了;我也有些歉然,不管动机如何,毕竟是扫了他的兴。时隔十数年,我忽然接到了他的电话,他要我为他的诗集写一篇序,接着就给我发来了诗稿———许多页,很有些份量。
为了弥补以前的唐突,我很认真地阅读了他的诗稿———这是自从诗坛上流行起“废话诗”之后读得最多也最认真的一次,而且也还真被感动了。感动于他的执着,感动于他的纯真,也感动于他在诗行字间流淌的热诚情感……
他说他不是“田园诗人”,我却在他“桃花漫幽香,溪边有人家”(《农家风光》)的诗句里感受到了强烈的江淮田园气韵;
他说他“称不上是爱国诗人”,我却在他“一座矮小的坟冢,埋葬了精忠报国;只有坟旁的野草,年年被春风吹绿”(《谒宋岳鄂王墓》)的诗句里感受到了炽热的爱国情怀;
他说他不是“时代的歌手”,我却在他“我们沸腾的热血和摇荡的心旌,时刻都在感知生命的最初脉搏;我们站在山之巅海之涯托举起,鸡形版图上空振翅欲飞的血性太阳”的诗句里,听到了时代的音符;
……
读他的诗作,我相信他如下的“自白”:“我的诗哟,没有粉饰,没有伪装;我的诗哟,有的是一腔热血,有的是一片忠心;我的诗哟,也是一丝空气,一架竖琴,一把刚刀,一缕阳光……”是的,他笔名月白,月白是他心地的写照;我说他风清,他要用诗风的“清”来唤起民风的“清”,他要用诗意的“清”来传播社会的“清”。正因为他的明月之“白”,才养成了他的诗意之“清”。
愿“月”长“白”,风更清,给人间留住一段好风景。
(月白系集团淮安曙光双语学校张诚老师,序言作者系淮阴师范学院教授、中文系副主任)
写给辛弃疾
宝应实验初中07级1班 徐林
吹毛断发可是龙泉紫电?龙吟虎啸可是干将莫邪?剑出饮血可是鱼肠吴钩?侧耳轻听,一柄柄斑斓的古剑在历史的剑匣里长吟,尘封的历史一经打开,岁月便如画卷般铺在眼前:是谁在胡马嘶鸣中,率五十骑直捣金营,擒杀叛徒张安国,手中剑气吞山河?又是谁要“收取关山五十州”,扬眉剑出鞘,“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醉里挑灯,长剑泛着幽幽蓝光;轻弹剑身,剑气化为慷慨悲歌。要拭干扬州路上的苦难,要斩尽佛狸祠下的胡马,你没负那把好剑。
在诗山词海中游历,看过了李清照的莲舟,品过了李白的金樽,听过李商隐的锦瑟。但最夺目的,还是拿着你的长剑!剑气中,流动着你的愤怒和期待。
但你说你把它失落了,失落在宝马雕车后的路上,失落在风光无限的北固楼,失落在金銮殿的龙椅前,失落在你最后靠着的老松树边上。
是报国无门磨损了你的剑吗?是无力拯救蚀钝了你的剑吗?还是那仓皇北伐折断了你的剑?
我知道那一杯酒中还有八百里分麾下炙的味道,那一张琴里还藏着五十弦翻出塞外音韵,你的梦里依然的卢飞奔,弓弦霹雳,你把剑气溶入墨中,交给了后人。
你的剑是永不会失落的,它在你我心中,在所有爱国之士的心中,都将化作龙吟之声!
【读书故事】
其一:程门立雪。形容读书人尊师重道的典故。典出《宋史·杨时传》:“(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门外雪深一尺矣。”意思是说,杨时40岁时到洛阳拜程颐为师,一天他与同学游酢去程府求教,正巧碰上程颐静坐小睡,二人便肃立等候。当时天降大雪,待程颐觉醒,雪已经下了有一尺深了。后人用“程门立雪”、“立雪程门”、“程门度雪”、“程门飞雪”、“立雪”等比喻读书人毕恭毕敬地就学师门。
其二:读书下酒。龚明之写的《中吴纪闻》记载:子美(苏舜钦)豪放,饮酒无算,在妇翁杜正献(杜衍)家,每夕读书以一斗为率。正献深以为疑,使子弟密察之。闻读《汉书·张子房传》至“良与客狙击秦始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案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引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沛,与上会于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意思是说:苏子美在岳父家里喝酒太多,每天一斗,老丈人杜衍都为他担心,等老头派人打探得知他竟然将读书当作下酒的菜肴,读几句就发个感慨喝一大口酒,无怪乎老头大笑,说:“有如此下物,一斗诚不为多也。”———有这样的下酒菜,喝一斗酒确实不算多啊!苏子美的读书已经如喝酒吃饭一样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更已化为其生命的一部分。读书到了思与神接、物我两忘的地步了。
其三:吴下阿蒙。比喻学问尚处于浅陋之时的人。《三国志·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曰:‘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令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大意是说,开始孙权劝吕蒙读书,吕蒙推说军务繁忙,没有功夫,孙权说:“难道你比我还忙吗?我还要抽空读书呢。”吕蒙从此感悟,发愤苦读。不久他的学问便超过了当时一般儒者,就连鲁肃与他言谈议事,也常常觉得不及他,因而鲁肃夸赞他文武全才,不再是当年住在吴地的阿蒙了。
【荐读天地】
《好兵帅克》
《好兵帅克》全名《好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遭遇》,是捷克杰出的讽刺作家哈谢克的一部长篇政治讽刺小说。
小说以普通士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经历为线索,深刻揭露奥匈帝国统治者的凶残专横及其军队的腐朽堕落。他们对人民烧杀掠夺,他们之间欺上压下,“友军”之间相互倾轧,他们虐待俘虏,各级军官个个愚昧无知、贪婪腐败。这一切,在小说中暴露无遗。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与人民血肉相连的普通捷克士兵帅克的智慧、力量以及对占领者的不满情绪与自发反抗的精神。帅克善良又勇敢,机智而不露声色,貌似平凡,而且有点“愚昧”和滑稽可笑。然而他却善于运用民间谚语、笑话,接过上司的口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伺机巧妙地同反动统治者作斗争。只要他到哪里,那里就被搅得鸡飞狗跳、天翻地覆,把反动政权的秩序搞得一团糟,使反动统治机器无法运动。作家以此表达对敌人的仇恨嘲弄和对异族统治下的人民的同情关怀。
创作出了这个千古形象的雅罗斯拉夫·哈谢克(1883—1923年)是一个曾被欧洲批评家与16世纪的拉伯雷(《巨人传》的作者)和塞万提斯(《堂吉河德》的作者)相提并论的捷克作家。
他出生于布拉格。他的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数学教员,薪俸微薄,家境贫寒。哈谢克13岁丧父后,不得不辍学去打工。
哈谢克曾郁郁不得志。他于是潜心创作———小说却又找不到出版者。于是,作者在朋友们资助下,自费把第一卷刊印成书,同友人上街去叫卖,结果大为成功。他本计划共写成4卷。开始写第4卷时,他得了疟疾。在病榻上,他用口述的方式继续创作。但疾病未能让他完成心愿,作者在40岁的时候抱憾而逝。
哈谢克热爱自由,喜欢探险,正像他所创造的帅克这个人物一样,哈谢克本人在现实生活中也给当局捣了不少乱。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他住进布拉格一家旅馆,在旅客登记簿 “国籍”栏填上与奥匈帝国敌对的“俄罗斯”,又在“事由”栏填上“窥探奥地利参谋部的活动”。于是,如临大敌的警察局立即派人把该旅馆包围起来。及至真相大白后,警察严厉责问他为什么在战争期间开这种玩笑,哈谢克带着一副真诚的神情回答说,他对奥地利警察的效率不大放心,是想考验一下他们警惕性如何。警方气恼至极,罚他坐了5天牢。
《好兵帅克历险记》出版后立刻轰动了世界文坛,被译成40多种文字出版。有人将它和最伟大的古典小说相提并论,说“假如捷克只产生了哈谢克这么一位作家,她就对人类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蔡志忠漫画》
蔡志忠,台湾彰化人。蔡志忠的漫画让我们第一次知道,圣人也可以画成这样子。这套书是一个系列,是蔡氏历年来所画的古典漫画的总汇,包括孔孟、老庄、列子、孙子、韩非子诸家之说,大学、中庸、论语,史记、六朝怪谈、世说新语,唐诗宋词,聊斋志异、菜根谭等等。
他用简洁生动的线条描绘的漫画书,在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广受欢迎。他以其对诸子百家,古典名著,唐诗宋词,佛经禅语的独到心得,行云流水般的画笔,将经典白话化与漫画化,并加以现代诠释。在漫画中与蔡志忠先生对话,能让我们对他用线条演绎的哲理和幽默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细读《蔡志忠漫画》,能让你在轻松愉悦的欣赏品味过程中,吸取中国古典文化的智慧。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们的著述,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然而由于著述都是文言文,且篇幅浩大,因此,要读原著,对于一般人来说,确实是件困难的事。然而在蔡志忠笔下,这些深奥的著作,却变成了形象生动的图画故事。高深的思想家、哲学家,伟大的智者,通过几笔简练独到的勾画,就栩栩如生起来:庄子、老子、孔子的智慧,通过他们夸张的头颅,通过他们幽默机智言语,通过他们大智若愚形态,生动简洁地突现出来。而那些与故事相关的人物、动植物,寥寥数笔,就被演绎得神形兼具,活灵活现,令读者拍案叫绝。
【读趣无穷】
上一年级时,我曾有一篇作文登上了《少年习作》,可班上的同学谁也不知道,那篇作文是我妈妈说一句我写一句凑出来的,说起来真叫人脸红。从初一年级开始,爸爸给我买了15本作文书,放满了整整一个书柜,我有计划地一本一本地阅读,阅读中,我反复地欣赏那些我认为写得很好地段落词句,不知不觉,我作文时有话可说了,作文水平提升了,还在校、市、省的作文比赛中得了奖,读书有乐啊。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07级16班 张方园
直到初三才邂逅这样的一本书,它叫《特别关注》。它里面又分家事,国事,天下事,史事,开心事,书中事等等,事那么多,又那么精彩。这是一本不俗的杂志,一本让人拿得起放不下的书。如果你问我什么叫读书?我会告诉你:“无论我在哪里,无论我在什么地方,只要我手捧一本《特别关注》,我的心就会静下来,我的身心会感到安宁,那种感觉对我而言就是在读书,这就是真正意味的读书。”
———监利总校06级23班 潘亮
南唐后主,倚栏凭眺,是谁的身影萧索了猗郁的深秋。梧桐叶落,是何处的秋色寂寞了阑珊的岁月。年华如轮,随这一江春水滚滚向前。囚锁深院,你依恋的目光被投向繁华依旧的南都。往昔点滴奢华,只化作浮云掠过,一如虚幻。你用词人的细腻将片片离愁剥落成丝。你将绵绵秋雨化作愁人的相思泪。故国不堪回首,却只盼今夜月明。片片如星雨的落英化作你归去的梦境。亡国之痛,令你难以回眸,你以愁思的笔调,构筑了千古词帝的王城。
———淮安外国语学校05级13班 嵇鸿民
读《浮生六记》,读到的是天真纯净之气。那些不加雕饰的自然语言缓缓道来一些生活小事。那是一位天真文人的率性表达,官场险恶,几番浮沉,他却依然坚守着心灵的净土,乐观地去记述,去回想,他没有想赋予书什么深刻的寓意,也不想要多少深刻的寓意,只是怀着一颗孩子般的心灵去琐屑记录些生活小事。聊以自娱,而那天真纯净地气息也就从字里行间慢慢渗透出来。
——淮安外国语学校05级13班 陆逸
徜徉书海,你可以感叹《金陵十二钗》的悲惨结局,你可以学习《三国演义》的斗志斗勇,你可以临摹《西游记》的艺术构思,你可以钦佩《水浒传》的侠义豪情……读完之后,深呼吸一下,回忆着书中的故事情节,似乎已经穿越时空到了那个时代。“满地黄花堆积”的惆怅,“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自然,“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诚,“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放……读书在于乐趣,或躺,或倚,或坐,只要自己感觉舒服即可。坐在紫红的桑葚下,扬起灵魂的风帆,向青草更青处漫泊……有时,我会为书中的人物而感慨万分。合上书,闭上眼睛,也许你会听见生命的脚步……
———淮安外国语学校07级7班 解梦奇
清晨,一缕阳光漏进房间,我拉开窗帘,阳光由一缕变成一片,顿时,心也豁然开朗。那眩目的太阳,正普照大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琅琅的书声传来,原来是楼下的小弟弟正坐在院子里晨读。“一日之计在于晨”,没错,一日之中最好的时刻就是在清晨,听那童稚的声音,朝气蓬勃,让人听了,不禁觉得,又一个清晨的太阳,又一个阳光的使者……
———宝应实验初中05级19班 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