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课改之一: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2004年9月总第29期
新世纪之初,我国建国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正以令世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顺利推进。这次改革,步伐之大,速度之快,难度之大,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成千上万的教育工作者正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这场改革潮流之中,相信它必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栏目将从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课程结构、新课程标准、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教学的评价等五个方面作较为全面地介绍。
【理论导航】
第一章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第一节 背景和原因
1.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具有哪些特征?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对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几个时代发展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第二个特征是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第三个特征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困境。
从当前时代的三个主要特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对于21世纪人类发展则具有越来越关键的意义。所谓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掌握基本的学习工具,即阅读、书写、口头表达、计算和问题解决;二是要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只有这样,他才能具有能够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才能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并能终身学习。
2.为什么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第二,传统的应试教育势力强大,素质教育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3.各个国家的课程改革有什么特点?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尽管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但各国的课程改革还是表现出以下一些共同趋势:
第一,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1990年,美国前总统布什提出《美国2000年教育战略》。此后,美国又提出了关于英语、数学、自然科学、历史等学科的全国统一标准。其他如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等国政府也都制定了课程标准或类似课程标准的文件。就亚洲的情况而言,日本的课程审议会议于1998年发表了关于改善中小学课程标准的审议报告,同年,文部省颁布了相当于课程标准的《学习指导要领》。韩国教育部在1996年的《韩国教育》白皮书中提出了韩国第六次课程改革的目标。而在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课程改革中,行政部门的组织、发动无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二,课程改革的焦点是协调国家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二者之间的关系。
这次课程改革不再把学生看作是装载知识的容器,或攫取自然资源、从事物质生产的工具,而是把今天的学生当作国家和人类社会未来的主人,因而非常注重学生的发展,因为这不仅是发展经济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促进学生的发展既具有“手段”的价值,又具有“目的”的意义。
第三,课程改革具有整体性。
众所周知,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美国、苏联的课程改革,不仅历时长久,而且规模浩大,然而就其内涵来说,却是非常有限的。尽管两国的国情以及理论基础互不相同,然而它们却表现出惊人的相似: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掌握更多的科学和文化知识。因此,两国都耗时费力地组织了各门学科的第一流专家重新编写教材,更新教学内容,以容纳各类“最新”“最先进”的知识。这次课程改革除了重新厘定课程目标之外,还对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其组织方法、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涉及“课程”的几乎所有方面加以改革。
第二节 目标
1.这次课程改革的任务是什么?
概括地说,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如何理解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3.为了保证上述培养目标的实现,从事基础教育的实践工作者必须具备怎样的教育观念?
一、学生观。
学生观的核心内涵是,学生究竟是人还是物。这次课程改革对于学生的看法坚持了以下三个要点。第一,作为生活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人与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学生具有“被决定”的一面。第二,作为具有主动性生命形式的人,学生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这种主动性,使人能够不断地“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第三,学生具有“未完成性”。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这种未完成性是指: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蕴藏着对于复兴中华民族大业至关重要的人力资源。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使命。
二、发展观。
为了充分发挥课程之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这次课程改革除了在课程结构、教学过程、课程评价方面作了调整之外,还强调各科的课程标准都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实现“发展”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发展乃是质而不是量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这个概念的真正内涵,即教育乃是养成学生的健全的个性或人格。
三、知识观。
对于知识而言,人们惟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
四、课程观。
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为此,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所有这些素材的教育意义都是潜在的,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经验才能够被激活而得以彰显。为此,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惟有如此,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不是生活的额外负担,而是生活的需要;而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学习”活动中处于边缘位置(有时甚至作为教育的消极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体验也将获得与理智同等的地位。
——节选自《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朱慕菊主编)
【概念诠释】
课程改革重要概念释义
福建省课程改革专家组办公室 赵育建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基于学生发展、关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努力把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课程交给新世纪的中国儿童。
●课程改革的具体理念与目标
1. 倡导全人的教育——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处理好知识、能力、制度、价值观的关系,克服过分注重知识传承的倾向;
2. 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处理好分科与综合,必修与选修的关系,改革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和的现状,注重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
3. 体现内容的现代化——精选对学生终生学习必备的双基、处理好现代社会生活、知识领域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改变课程内容繁杂窄旧的现状;
4. 倡导建构性的学习——实现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5. 确立正确的评价观——建立评价立体多元、项目多元、方式多样。关注结果与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突出评价对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作用;
6. 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建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
●三级课程计划与管理框架
三级课程管理指的是,国家课程管理——地方课程管理——学校课程管理
●国家课程标准的性质
1.课程标准不同于教学大纲,它不是对内容的具体规定(大纲或教科书),而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
2.是某一学习阶段的最低的、共同的、统一的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
3.标准的描述是分层次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可理解的
4.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
5.标准的范围应涉及“全人”领域:其中包含学生的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
6.国家课程标准具有法定的性质。它是教材编写、教与学、课程管理与评价的依据
新课改带来班主任角色转变
一、由“主管”到“自管”。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为本,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有自我发展的欲望和能力,使班级管理服务于学生成长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需要,让学生在民主、开放的班集体中体验自我,提升自我,在活跃、积极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二、由“严师”到“益友”。
学生,有着极其敏锐的心灵。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将爱洒向学生,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他们。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换位思考,使学生对你心存爱戴,师生真情互现,班级管理工作的进展更加和谐。
三、由“批评”到“激励”。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从不同角度看,他们都有成功的愿望和成功的潜能,都能在多方面成功。所以,班主任要善于赏识学生,尊重差异,对每个学生的评价语言都应以正面鼓励表扬为主,通过简洁、中肯的评价,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四、由“英才”到“全体”。
班主任不仅仅要看到学习上进的优等生,更要眼观八方,面向全体,发现每一个学生自身的闪光点,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具备成材之道,通过良好的教育,使学生获的真正的成功。(宝应实验小学 吴昊)
新课改对教师的新要求
一、 在读书中养气
作为教师应该读四类书:名人传记、教育名著、文学名著、教育报刊杂志。读名人传记,激发自己走向成功的欲望。读教育名著,走进教育家的心灵,领悟教育的真谛。读文学名著,使自己的精神境界丰富起来,使自己的底蕴丰厚起来。读教育报刊杂志,掌握最新消息,知道同行在研究些什么,研究得如何。
二、 在写作中反思
朱永新教授在他创办的网站“教育在线”www.eduol.cn)上开办了一个成功保险公司,呼吁想要成功的教师都来投保,十年后保证你成功,条件只有一条:每天反思你的教育教学,写一篇随笔,贴在“教育在线”上。一时间,响应者云集,许多老师前来投保。不论我们多么普通,只要努力下去,必然有所收获。
三、 在交流中分享
分享是指能够把自己的思想、经验与同伴或其他人,尤其是专家,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在分享中碰撞思想,在分享中产生新思想。与大师对话、与同行对话。举办教师沙龙、上网交流这些都是教师交流思想的好形式。 (宝应实验小学 诸向阳)
新课改中教学方法的传承与革新
既要倡导合作讨论,又要注意静思默想。学生自主探索出来的东西,要比从别处拿来的印象深得多。
既要鼓励自主探索,也要注意有效引导。学生的思维水平决定了教师必然要在适当的时候加以点拨。
既要注重肯定激励,又不可曲意奉迎。一盆冷水比一杯热茶更容易让学生在顺境中保持清醒。“还有比这更有效的办法,你可以再试一次。”多给学生一点挫折,他们就多了一份成功的潜质。(宝应中学 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