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建设”系列之十——
学校故事的文化传承
(第五十七期)
信息交流便畅的21世纪,学会用故事交流逐渐成为现代人获得公众认可、扩大思想传播空间的必备技艺。学校中每天都会发生一些别有深意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传达了学校的价值信息,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学校群体之间交流的理解力。翔宇珍惜在发展过程中积淀起来的每一个感人瞬间,并通过员工对故事的口耳相传,以沿承翔宇的“众志成城,鸾翔宇内”的精神追求。
【故事在线】
奉 献
监利一中05级1班 袁有辉
我们宿舍的管理员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但不管什么时候总是一副整洁、精神矍铄的模样,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张伯”。刚开始时我对他还不是很了解,只听说他是从园林局退休后来到我们学校的。我一直以为管理员的工作很轻松,只要早晨开开门,晚上关一下门,可不久后才发现他的工作并不是我想像的那样。
有一天天气很冷,空中弥漫着大雾,刚一下课我就来到寝室。远远地隐约看到一个身影在寝室内忙碌着,走近时才发觉那人正是张伯。他那有点肥胖的身体在扫地时似乎很吃力。天气虽然很冷,但他只穿了一条背心,浑身被汗水浸得湿透了。额头上布满了豆大的汗珠,顺着皱纹不断往下流。垃圾装满了垃圾篓,一阵风吹过,上面的几只塑料袋顺着风“跑”开了,他试图用扫帚拦住,这几只塑料袋却“调皮”地绕开了。他迈出略微蹒跚的脚步,紧跟着塑料袋终于将它们捡了回来,装进了拉圾篓,又开始继续清理垃圾。这时我才想起室外的清洁工作全是他一人负责的,寝室楼上上下下共有六层,他每天得花多少工夫才清理得干净啊,看着他额头的片片白发与吃力的身影,我心里充满了对他的敬佩之情。
他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因为早晨他要在学生们起床之前开门,晚上要在所有人进来后关门,他睡觉的时间比我们还要少。我想他本可以在家拿着退休金,舒舒服服地生活,尽享天伦之乐,然而他却愿意在这个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无怨无悔。我们感动于他的执着、坚韧与默默无闻,他的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将奉献的火炬传承下去。
鞋套的故事
宝应实验初中 常国宝
每年三月是宝应实验初中“翔宇之春”家访月活动,这时,我们翔宇人就会走进了千家万户,把师爱的关怀和三月的温暖送进每一位学生家庭。
在家访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有些学生家庭居住条件比较好,进门时,让人实在不忍心穿着鞋踩在干干净净的地板或地毯上;而如果脱了鞋,按照传统的待客之道,又常常使家长局促不安;更为难堪的是,脱了鞋,偶有脚臭扑鼻而来,那场景尤为不雅……经历了两次尴尬后,我们几位同事一商量,决定到商场去购买一些一次性鞋套,每人都在车箱里随时备着。等再去学生家访时,我们在门口有礼有节地套上鞋套时,我们从家长的眼里看到了赞许,从学生的日记里读到了敬佩。我们的心也坦然了,深深地为自己的这个小小的创意竟获得如此巨大的收获而自豪。
广播站爷爷
监利中学05级2班 杨秀芬
“广播站爷爷”,我闭上眼睛开始努力想您的样子,可是脑海中浮现的却只是您每日与我擦肩而过时的背影。每天,您要在我们大家都在沉睡时起床,去学校放广播,来叫醒我们这些贪睡的小懒虫们,随后您要拿着钥匙打开教学楼的门。想想我们上学的日子,没有哪一天早晨,我们没有听到悦耳的声音,更没有哪一天,我们到了教学楼后,因为门没有开而站在门外。
您知道吗?冬天,我们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每次当音乐响起时,我们就会开始抱怨你,我们向上帝祈祷有一天,您忽然生病,却只是为了趁您的广播不响起的空子,多睡一会儿。您瞧!我们多“傻”,我们多么不懂事,在您面前显得那么渺小。
“广播站爷爷”,您虽然很平凡,不起眼,甚至不知您的名字,可是您却总是在以行动告诉我们:要守时,要尽责。
一起午睡
宝应实验小学 苗玉玲
现在已经是炎炎夏日,午睡已成为每个人的习惯。但今天,田老师值中班不能回家午睡,心里早计划好了要批完一份试卷。因此,她从餐厅一出来就直奔自己的教室,安排在教室的学生午休。其实好多学生都睡不着,你看,有的孩子一会儿挠头,一会儿背上抓抓,还有的孩子不停地变换着睡觉的姿势。田老师知道学生们仅仅是闭上了眼睛,但她仍说:“这样吧,你们闭着眼睛,老师给你们读个故事吧……”故事很有趣,但老师轻柔的嗓音还是将一部分学生带进了梦乡。到这时候,田老师才真正放心地拿起红笔一头扎进那叠厚厚的试卷,不时地抬起头推一下眼镜,看看学生们的动静。
就这样,教室里渐渐地静下来,一股夏日午后静谧的气氛开始在四周弥漫。不知过了多久,一个老也睡不着的孩子再次睁开眼睛朝讲台瞧了瞧,呀,老师也睡着了!她趴在讲台上,看不到脸,只见眼镜搁一边,试卷已经批阅了一大半了,白色的纸卷笔仍紧紧地抓在手中。这个孩子抬头朝四周望望,只见好几个同学都“醒”了,然后都默不作声,生怕会吵醒老师。整个教室静极了。学生也许会想:老师工作很辛苦,让她多睡一会儿……
突然,“哗啦”一声打破了寂静,不知哪位同学的文具盒碰掉在地上。老师被惊醒了,她挺了挺腰。这时同学们才发现,老师紧皱眉头,额头上渗出了细细的汗珠。 “老师,您怎么了……”同学们一个个紧张极了。殊不知,老师的胃病又犯了。“不要紧的,谢谢同学们,还有十分钟就要上课了,请你们安静地回到各班吧。”在同学们关切的目光中,田老师再次拿起笔批那剩下的几份试卷。
细诉感动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李爱梅
日子在反复中编织出一朵朵美丽的浪花,跟孩子们相处的愉悦成了我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用心感受孩子们跳动的脉搏,我用耳朵聆听孩子们每一声欢笑,我用嘴巴和孩子们悄悄对话……
上周二,学校突然派我出差,来不及和学生道别,就匆匆离校了。星期四下午回家,稍做整理后,我去了学校,第一件事就是去教室看看我的孩子们。我悄悄地走到二班的门前,刚好是晚读时间,都在科代表吴嘉琪的带领下,听写着生字词呢,看他们如此专注的神情,我心理掠过一阵温暖。还没等我回过神来,有几个学生已经发现了我,脸上刹时就绽放了灿烂的花儿,使劲地鼓起掌,其他学生纷纷抬头,一阵惊喜立即堆满了那一张张小脸,一阵雷鸣般的掌声,伴随着开心的笑容在教室响起,传遍了校园,穿透了我的心灵,灿烂了我的疲惫。我又从后门进入一班的教室,同样的镜头再一次上演。还有什么能让我心情更亮丽的呢!我迈着轻盈的步伐,带着一份绝好的心情离开学校,回家准备第二天的课。晚上九点过七分,备课正有点累的时候,又收到一则短信:我亲爱的李老师,您终于回来了,我好高兴,真的,没有您的语文课,我觉得教室里像凭空长出了一块伤疤,您不在家的日子里,同学们都说好想您!我今天晚上终于可以睡个好觉了!
太多的感动,太多的美丽,这是孩子们用掌声、歌声、笑声传递的爱。孩子们,谢谢你们,谢谢你们在一个又一个平凡的日子,为我铭刻下一份又一份久远的幸福记忆。在我心灵的窗口播撒了一缕又一缕阳光,为我擦拭不经意沾染的浮尘。让我们在一本本的教科书里,品读人生的辉煌,让我们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里,创造快乐的音符,让我们在美丽的新教育实验学校,谱写一曲又一曲爱的乐音。
天使的翅膀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初中部 范海艳
记得学生时代曾读过一篇名叫《天使的翅膀》的文章,里面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因幼时生病做手术,背上留有两道长长的疤痕而遭到同学歧视,小男孩因此很自卑。后来小男孩的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每个小朋友都是由天使变的,小天使变成人时会脱下他们的翅膀,小天使动作慢了就会留下两道疤痕。听了老师的话,天真善良的小学生们都相信小男孩身上的疤痕就是天使翅膀的痕迹,因此消除了对小男孩的歧视,投出羡慕的眼神。小男孩也因此走出了自卑,重振信心。当初读这篇故事后也没有过多的思考与感悟,然而生活还真是巧合,没想到故事中类似的情节却悄然地在身边发生了。
班中有一位学生因为小时侯曾被开水烫伤,所以在他的左上臂留下了一大块疤痕,现在天气渐渐转热了,其他好多男孩子都开始穿短袖了,但是他依然穿得严严实实。或许是因为上学期初,大家都刚认识,也没有人公开说什么,可是最近却有人记着他的这一缺陷给他起了外号“火影神者”,他很伤心地把这件事告诉了我。一个人静下来思考问题的处理办法时,这则“天使翅膀”的故事偶然间从记忆的深处跳了出来,由学生到老师的身份的转换让敏感的我从那位善良而睿智的女教师身上获得了启迪。不过,美丽的天使翅膀的传说对初中的学生们已经不再起作用,因为他们的思想已经开始远离了童话;也不能去训斥那些替别人起外号的同学,因为中学生存在着逆反心理,越是强行禁止的事越会屡禁不止。再三思考之后,我决定就这件事结合学校“爱自己,爱他人,爱集体,爱生活”教育的主题,在班级开一次名为“同在七(8),同是曙光人”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们感觉到相聚是缘,要学会尊重、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班会上,我将那位被称为“火影神者”的同学烫伤的故事变换了人称讲给全班同学听。当讲烫伤的男孩,膀臂上大片皮肤被烫得起泡,皮肤表皮坏死,整整在医院呆了半个多月,并且注定以后的日子都要带着那大块的疤痕时,我发现一些本来一副无所谓态度的同学,也已开始面带严肃继续听着这个凝重的故事了。当许多同学都已经表现出为那个烫伤的孩子担忧时,我向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想知道这个故事中的那个男孩后来又遇到了什么样的事,他现在怎么样了吗?”许多人异口同声地说:“想!”于是我接着说道:“他遇到了一群可爱的同学,得到了他们的爱护和帮助,所以他现在一切都很好,就坐在你们的身边。”这时许多同学都明白了我讲述的故事主人公是谁了,突然间一起鼓起了掌。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经过观察,惊奇地发现,“火影神者”的外号渐渐已经没有人再提了;班里那位带有疤痕的同学也感悟到了同学的关爱,也开始大胆地和同学一起玩闹、一起学习了。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定义“故事”的时候会说:故事是创作的,但是,绝不是凭空捏造的;因为爱心和睿智是无法捏造的。
【编辑视点】
学校故事的文化传承
■ 朱斌
在学校文化的创设阵地上,学会通过讲故事传承文化价值逐渐变为学校的一种战略趋势。学校中每天都会发生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故事,有体现师生之间的无私相助、管理团队的真诚协作、员工集体的忠诚护校,这些故事不仅传达了学校的价值信息,更重要的是增进了学校群体之间交流的理解力,它让学校利益的相关者们从故事中领会了学校倡导的价值信念,看到了学校未来发展的前景。
学校文化的传承需要校长们学会讲故事,对于一个“信息消费”时代,大家更崇尚信息交流的便捷与流畅,用故事交流是现代人们获得公众认可、扩大思想传播空间的必备技艺。甚有社会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说书人”讲故事的世纪。在现实的管理实践中,企业家们早已领悟到讲故事对推动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海尔集团CEO 张瑞敏曾说,“提出新的经营理念并不算太难,但要让人们都认同这一新理念,那才是最困难的。我常想:《圣经》为什么在西方深入人心?靠的就是里面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推广某个理念,讲故事可能是一种方式,于无形中让别人接受自己的理念。”当今的校长承担着社会文化价值的延续与创新重任,更应该放眼企业界,学会用故事来推动学校组织的变革与创新,要充分认识到:学校管理需要沟通,沟通需要理解,理解需要表达,表达需要故事,然后用故事来传承学校的价值信念和文化追求。
校长应该如何向自己的教职员工讲故事呢?借鉴著名企业管理专家诺尔迪奇的观点,校长应该学会讲三种类型的故事:第一类故事是“我是谁”,即讲述自己感人的经历和成功的经验,用个人的故事来打动人心,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第二类故事是“我们是谁”,即在应对时代变迁过程中激发团队协作精神,促使全体教职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第三类故事是“我们向何处去”,即描述、解释学校在未来要做些什么以及要怎样走向未来,这类故事勾画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激发教职员工行动起来实现理想的热情。另外,校长要善于收集和开发有利学校发展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能够讲述学校的历史,增强教职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同时也告诉教职员工只要努力付出就会有回报,同时要把这些故事讲述给学校新成员听,让他们通过听故事领会学校倡导的价值理念,从而实现学校文化价值的传承。
【翔宇故事】
经典故事诠释着文化价值,寄寓着人文追求。翔宇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广泛流传的经典故事,它们展现了翔宇人志存高远、肩负责任、倾心教育的精神情怀。
翔宇故事展示
◆ 校园周边不建门面房
翔宇宝应中学新校园刚启建不久,有人提议在学校周边建一些门面房拿来出租,增加学校的经济收入。总校长卢志文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认为这种门面房经营是一种低层次的经营,是教育的周边产品。翔宇学校周边不建门面房,这样可以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学校的主产品教育服务就会得到进一步提升,家长才会把孩子送到学校来。
◆ 浪费水电,领导与教师一起受罚
2005年10月8日,翔宇宝应中学高一(20)班体育课时间班级无学生,日光灯长明,根据翔宇教育集团2004字第25号文件《关于加强集团水电使用管理的通知》精神,经校务会研究决定,现对高一(20)班班主任以及有关领导给予处理,处理意见如下:高一(20)班班主任在班级节约用电管理上存在失职,从本月管理奖中扣除20元奖金,高一年级分管的校长助理检查督促不力,卢志文总校长教育不力,分别从他们的本月管理奖中按每班5元扣除奖金。
◆ 保安背孩子进班级
翔宇是不允许社会运营车辆进入校园的。2000年9月2日,当时正在淮安外国语学校做校长的卢志文先生站在办公室窗台外看到,一个家长骑着三轮车带着孩子上学。这个孩子腿部骨折,还打着石膏,保安不让进,家长不理解,于是发生冲突。卢志文总校长走出办公室,提醒保安想想员工宣言里的一句话“创造一切给学校增加美誉度的机会”,三轮车不可以进校门,但你们应该怎么做?两个保安一下子领会过来,其中一个保安将孩子背着送到教室。以后每天这个孩子到了校门口,都是保安负责将他送到教室,如此坚持了2个月,家长被深深感动了。
◆ 捡一张废纸奖励1000元
2006年10月10日清晨,在宝应中学餐厅通往教学楼的道路上不知道谁扔下了一张面巾纸,吃完早饭前往教学楼的师生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没有人把那张放错地方的白纸捡走。此情景恰好被前来用餐的卢志文总校长发现了,他没有像往常一样随手捡起来,而是远远地站在一旁,他在耐心地等待有一个素质与众不同的人低头弯腰捡起那张白纸。这时李斯凤老师出现了,快走两步很自然地将这张白纸拎起来投到了不远处的果壳箱里。当天下午,卢志文总校长给李老师写了封信并奖励她1000元,因为,她弯腰捡起了一张废纸……
◆ 1500元的“孝心奖”
2006年7月,卢志文总校长接到一封学生来信,是宝中刚毕业的一位高三学生写来的。他考出了一份非常理想的高考成绩,正在等着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跟卢志文总校长提出申请,让学校能允许他暑假每天到校园里来拣废弃的饮料瓶。他说,上大学需要一大笔费用,他想尽自己的一点力量挣点钱,让父母的负担能轻一点。卢志文总校长被这位学生的体贴、孝心所感动,于是在学校给他安排了一个临时工岗位,他干得非常认真。这个岗位的月工资是500元。一个月后,他如愿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离开时卢志文总校长在开给他的薪资单上填了2000元,并告诉他:“500元是你应得的工资,1500元是对你‘懂得为父母分忧’的奖励。”
◆ 走向社会从吃辣开始
有一次,有个学生家长找卢志文总校长反映,学校餐厅的菜里放了辣椒,孩子在家不吃辣,能否在伙食上给予照顾。卢志文总校长听后,没有一味迎合家长,他告诉这位家长:一个不吃辣的人,大半个中国都不能去,你希望你的孩子是这样的人吗?吃辣不是受罪而是享受。你把孩子放到学校,你应该信任我,孩子吃不吃辣是我的事,你不培养孩子吃辣是剥夺了孩子享受美味和美好生活的权利。后来,这个孩子在学校餐厅不仅适应了吃辣,而且胃口大开,回家吃饭时还吵着要加辣。
【思维广角】
什么时候最需要讲故事
■ 抑扬
在企业管理中有如下几方面,最需要用故事来说清阐明。
第一,需要诠释公司文化时……
铸就企业文化,是个整合价值观的复杂过程,是在长期管理中不断灌输本企业的基本理念中形成的。但是一个理念要通过实践使员工认知,在诸多行动中形成习惯,构筑成为文化,则实非易事。有头脑的企业家都是由自己亲自宣讲、介绍企业文化,而从不找他人代劳。事实上,也只有创业者本人才能说清楚企业文化的来龙去脉。
很多经理人过多地强调理念,热衷于让人们去思考。可是在管理实践中,说服员工服从企业精神,并不是靠理性思考,而更多的是情感因素。因此,人们比喻:在人生中,理只不过是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在水面以下看不到的冰山主体,则是情与悟。企业家要想撼动整座冰山,着眼点就必须是撼动员工的情感,而唯一能起到这个作用的,是说故事。
第二,需要解决问题和决策时……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或生根之后,往往出现相反相成的东西,即出现阻碍解决问题的模式。此时此刻,通过讲故事,来诉诸情感与拟人化,则有助于克服这一顽症,使人们获得跳出固有模式之外的全新感受。
决策过程,一度偏重量化方法来说明问题,使之成为决策根据,这样似乎客观可靠,但它却禁锢了人们的思想,缺乏想象力和创意,反而容易使决策失真。如果以说故事办法来论证决策,辅以量化的数据,则使决策过程既合理,又不失真。
第三,需要纠正与指引员工行为时……
为了使员工奉行企业家的价值观,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讲故事,激发员工对企业使命的忠诚,使员工有工作的愿景。企业家讲故事,是反映企业家的信念和理想的最佳途径,也是企业家支持什么、反对什么、控制什么的最佳途径。也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家通过讲故事在无形中就能控制与纠正员工的言行。
第四,需要推动企业不断变革时……
企业总是在应变中不断改进工作的组织与程序,但任何变革与人的惰性是相对立的,因此,变革总是在上层或少数人手中,多数员工是被动的服从。此时,企业家直接靠讲道理来动员大家行动起来,带领大家向旧习惯、旧思想发起挑战,往往是很困难的。但是,通过讲故事,则会很快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使员工肯于在变革中有所投入,舒解抵触情绪,成为变革的主人。
企业家一般习惯强调“高科技”,容易忽视“高情感”,使企业家理念的执行受阻。因此,我们在变革中要突出讲给员工带来的好处,而不只是谈给企业带来多大收益。在选择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可采取三步骤:一是明确目标,你想让员工采取什么行动;二是草拟内容,你希望员工树立一个什么愿景;三是铺陈情节,重在满足员工的情感需求,从而使目标得以实现。
第五,需要制定策略规划时……
从古到今,人们在战争与人际交往中,都少不了策略与部署。而一个成功的策略与计划本身,往往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如能把预谋的故事先讲给大家昕,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动员。3M公司就很善于用此法诱导员工。
第六,需要提升领导人形象时……
人们知道,高高在上讲道理,远远不如深入群众中讲故事更为亲切,它可以大大缩短领导与群众的距离。实际上,在讲故事中剖析自己、分析别人,很有利于树立领导人的形象。
第七,需要在总结中传播知识时……
一件错综复杂的事,是难用文字描述的,但如果讲故事,就方便得多。如一个项目完成后,不用写总结,用讲项目筹划执行过程中的故事,画龙点睛地说明成败焦点,往往能收到极好效果,IBM很善于用此法教育员工。
—— 摘选自《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