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指导”系列之七
有效预习的指导策略
(第六十五期)
预习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准备,是学生走向自学实践的初级形态。有效预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特征,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接受智力挑战,开阔思维,拓展阅读,体验生活,挑战文本,逐渐成为衡量有效预习的价值标尺。我们的课堂只有坚持“有效预习”先行,才能焕发出智慧光彩,彰显人文情怀。
【实践展台】
语文预习指导“六法”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高谋
一、读
课前预习,要指导学生认真“读”。一读课文前面的“预习提示”,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及预习要求;二读课后问题,了解训练要点;三读课文,做到“一知内容,二研文题,三析习题,四悟情感”;四读课文插图,领会插图的含义,以便深刻理解课文的内涵。
二、查
课前预习,学生需要准备字典、词典等语文工具书,对课文中出现的生疏字词及时进行查阅,弄懂字词意,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划
课前预习,要培养学生边读边划的好习惯。划什么内容呢?包括在“预习提示”和课文注释里画出文章的时代背景、写作方法、文学常识等;划出课文中精彩的词句;划出文中不懂的地方;划出课后练习在文中涉及的知识点等。
四、做
课前预习,要鼓励学生做读书笔记。在笔记本上抄写字词句,做到“四会”:会读、会写、会意(弄清意思)、会用(学会运用)。在笔记本上摘录文学常识、写出心得体会等等。
五、练
课前“练”,也是一种较好的预习方法。就内容而言,可以让学生预先试读课文,尝试做书本后面的补充习题,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美文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六、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指导预习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讨论,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获得智力挑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预习应指向学生的智力挑战
——《第一朵杏花》教后记
宝应实验小学 李吉银
要教学《第一朵杏花》,前一天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作业:
1、朗读课文三遍,划出生字词,给生字注音,标出小节序号。
2、练习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
3、查阅资料,了解杏花、竺可桢。
4、根据课文内容思考:竺可桢是个什么样的人?
应该说,这样的预习作业是我们老师常为学生课前布置的。第一题是常规题,是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扫清文字障碍;第二题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理清文脉,尝试分段,可让课堂教学的时间更经济;第三题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而最后一题是课文所要探讨的重点,直接指向文本的主旨。
第二天,我在检查学生的预习作业时,发现第一道预习题完成得最好,第二道预习题有少数学生分段错误,但绝大多数学生正确,而且一眼就能从他们写的段意中看出,他们“借用”了各种参考资料上的答案。关于第三题查阅资料,有父母帮助的学生,或可以上网查阅的学生,都带来了不少资料,而从课堂上交流的情况来看,即使手头资料丰富的学生,也不能够对竺可桢作出简明的介绍——他们的资料只是放在案边,或者说仅仅是完成了老师的预习作业而已,没有认真消化。对于第四道预习题,如果仅从学生写下的答案来看,应该是完成不错的,学生几乎都清楚竺可桢身上表现出的优秀品质与精神。我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一至五自然段,完成填空:______ 的竺可桢,学生都给出了很多有说服力的答案。
平常的教学,我们对学生有这样的表现,可能就比较满意了,我也是如此。或者说,即使我早已意识到有些学生在预习中存在未经自己思考、从参考资料上直接“拿”答案的现象,也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但在我《第一朵杏花》第一课时教后,在坦诚开放的评课中,新教育研究中心成员干国祥、马玲、陈金铭,还有我的同事们,对本课预习的有效性进行了质疑。
同事们的质疑让我进一步反思自己对学生预习指导的有效性,我课前布置的预习题是否能真正引导学生优先自主学习,还是一个过场,只是让学生花一点时间,帮助老师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现在看来,趋向于后一种状况的预习是普遍存在的,而且被我们所默认。但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老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较为持久的学习兴趣,采取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不断给学生造成思维冲突,挑战学生的智力,使各种训练扎实到位,让课前预习发挥有效的价值。
而怎样的预习才是有效的呢?可能大多数老师还不是很清楚。干国祥老师说,预习应该指向学生的智力挑战,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各项预习作业,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布置学生的预习作业时,不要布置那些学生通过手边的资料就能轻松获得答案的预习题。干老师就《第一朵杏花》的课堂观察,建议布置这样的预习作业:
1、用一两句话写出图中的人物(按在文中的重要性由次要到重要排序),及他们与杏花的关系,他们的性格及品质(要以文中语句为依据)。
2、这幅插图是课文中两次观察杏花的哪一次的?结合课文,从图中找出若干理由?(提示:理由很多,要尽可能全面具体。)
3、如果为全文划分段落,最后一段能不能划分到“第二次观察杏花”中?为什么?
4、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填空:_____ 的竺可桢爷爷。可以用文中的话,可以自己概括,也可以引用资料里的词语,但要求:理解填进去的词语的意思,能与课文相关联。
干老师说:“也许这样做,无论是个体学生的精确训练,还是对预习进行检测评估,都会容易得到落实与保证。”这样的预习题,学生从任何教辅资料上都无法找到现成的答案,必然要经过自己对文本的认真研读与思考才能完成。若如此,这样预习形式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大有裨益。
我的预习经验
监利总校新校区06级19班 杨宇
老师们总在强调,上课的45分钟极其重要,要努力提高上课的效率。如何提高课堂效率?预习是一个重要因素。做好了课前预习,我们便能从整体上把握新授课,更容易顺着开始的思路走。预习时对重难点进行标记,听课时就更具针对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如何做好预习呢?每门功课有各自学科的特点,要因地制宜。语文可以稍简单一点,通读文章,过好字词关,必要时搞点拓展阅读。数学要重视基本概念与一些定义,同时要仔细审读例题,从简单的例题中发掘出更深层次的东西,对理解有困难的地方予以标记,以便上课认真听讲解。外语要在预习时把生单词在课文中标出,这样可结合语境记忆单词,也便于在课堂上随时记忆。物理与化学章节性比较强,要挖掘出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用已有知识来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吸收。很多老师在进行授课时很少给时间让同学看书,所以在预习时要对书中出现的基本定理有清晰的理解和准确的记忆。生物是一门理解与记忆并重的学科,预习时就课文内容划出知识结构,上课时再予以补充完整,这样有利于使知识系统化,提高记忆与做题效率。
【操作策略】
如何做好课前预习
■甄家智
预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课前预习(课前自学)是提高听课效果的重要前提,听课的效果与预习的质量常常是成正比例的。
一、课前预习的任务
1、初步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的旧知识;
3、找出新教材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4、尝试做课后练习;
5、适当做预习笔记。
做笔记要看时间而定,如果预习时间有限,可以把对教材内容的认识、收获或疑点、难点简要地写在书的空白处。如果预习时间充分,可以选重点做在笔记本上。笔记的主要内容是:①将预习中自己已经理解的问题有条理地写下来;②将预习中自己无法解决的疑点、难点整理出来,以便向同学、老师请教;③记下在预习中自己对教材重点的预测和估计。做笔记时要注意:①选择重点学科做预习笔记;②笔记本上可适当留些空白处,以便上课时随时补上老师讲的重要内容。
二、课前预习的程序
1、要“读进去”——细读、深思,发现问题、提出疑点。
2、手脑并用,阅读与划、批、写、注相结合。
划——划出层次,找出重点;批——眉批,把自己的体会、看法写在旁边;写——将自己不懂的地方(无法解决的难点、疑点)整理出来;注——在教材上将疑难处(造成阅读、理解障碍的地方)用明显的记号标出来。
3、预习后想一想
(1)下节课老师要讲什么(即学什么)?自己懂否?
(2)相联系的旧知识是什么?自己是否掌握?
(3)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需要上课时重点解决?
(4)要准备什么资料、文具?
三、课前预习的方法
1、扫除障碍法——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通过查阅工具书、资料及请教他人扫清学习障碍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具有学习的自觉性,学生能自觉地去克服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
2、符号圈点法——也称符号标注法。指读教材时,用一套能代表某方面的理解意义的符号,在字、词、句、段上圈点勾画来帮助阅读,并把读、想、记三个环节结合起来。
3、习题试解法——通过试解教材(可以是某一节或某一章的)后的思考练习题以达到初步理解内容的预习方法。教材后的思考练习题,是编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教材中要点和重点的揭示,是帮助学生理解运行时内容的具体指导。通过试解习题,可使预习更具有针对性。
4、探索尝试法:即边探索边阅读或边读边练的预习方法。对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不是直接看书中的解答,而是自己尝试着运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能解决的,就跟课文中的比较,从中获得补益;不能解决的,就看课文中是怎样解决的,这样可以开阔思路。
四、课前预习应注意的问题
1、预习不要全面铺开。
2、要根据学习计划可提供的实际时间来进行预习。
3、对自己擅长的学科可以不预习或少预习。
——来源于《搜狐教育》
【理念导航】
要有什么样的预习观
■孙启民
对于教师来讲,善于指导学生预习,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既定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提供可靠的保证;对于学生而言,自觉而认真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预习,能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加深对教材难点、重点的认识和理解。显而易见,是否预习、预习到什么程度直接和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数)想关联。于是,预习成为人们公认的一条基本教学经验,成为学习成绩突出或者说高分学生的基本学习经验,也几乎成为一项教学常规。
预习有着如此的意义与价值,应该说,这是有它特定的前提和条件的。首先,预习是指向一定的教材或课文的,是学生事先对教材或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其次,预习是为了在上课时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听老师讲课,有不懂的地方便于向老师提问;还有,预习是试图弄清楚教材中设计的思考与练习,而通常不是预习者个人从中发现什么样的问题。这种对预习的基本而本能的看法与习惯性的理解——我们姑且称之为“预习观”,显然是受到传统的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的支配和制约。把教材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坚持“以纲(教学大纲)为纲、以本(课本)为本”,把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后归宿,这样,预习的内容当然要在教材的范围之内。教学有着预定的明确的目标和任务,有着明确的依据——教材,那么预习愈充分,愈有利于预设目标的实现和既定任务的完成。教学是教师对教材进行某种加工之后展示给学生,教学在很多时候和“讲课”成了同义语,于是学生经过认真的预习,听老师讲课就更容易听懂,更容易把握了。
我们经常陶醉在预习给课堂教学所带来的“顺利”与“高效”之中。是的,由于预习,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更深入、透彻了,所学内容更巩固、扎实了,听课时注意力更集中了,教师教学时能够有的放矢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大为提高了。这的确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然而,预习所带来的表面现象上的“顺利”与“高效”往往遮掩了它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而且,愈是人为地使预习向着正规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愈是加重了这种负面影响。遗憾的是,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或者视而不见。由于预习,由于对预习的过分的重视,由于对预习的要求越来越明确、指导越来越细致,那么伴随而来的是些什么呢?第一,本来要在课堂里做的事情放在课外了,实质上等于是延长了课堂教学时间;第二,使学生几乎把全部学习时间囿于教材的狭小的范围内,他们无暇也不愿将视野扩大到教材以外的空间;第三,预习常常成为学生根据老师的布置完成一些指定的学习任务,这种要求上的“一刀切”使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预习;第四,不管什么学习内容总让学生预习一番,有时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失去了兴趣,总也兴奋不起来;第五,学生预习时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等,总要接受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裁决”,致使学生愈是掌握预习方法、形成预习习惯则愈是努力地使预习的结果接近课堂上老师将要提供的结论;第六,由于预习和教学质量(主要是考试分数)的正相关,使一些教师把抓学生预习作为与其他学科教师抢占学生课余时间的手段,造成了教师间合作的困难和学生的无所适从。
事实上,以新课程的理念从事课堂教学行为,人们一直以来习惯了的预习的方式和做法显然是行不通了。因为,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简单地学教材,而是把教材作为“引子”,作为“材料”;不是把教材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圣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必要的取舍与加工。而且,课堂教学中,由师生、生生互动与合作不断生成着新的知识和经验,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独特的背景、阅历和经验出现在课堂上,可能作为特有的课程资源活跃在课堂上。况且,教材本身也在变,好的教材有了更多的探究、实践、实验的内容,有了更多的合作、讨论的要求,那种一个人通过系统的阅读教材来把握学习的要点、重点,然后再在课堂上加以验证的情形,恐怕是没有存在的可能和必要了。
所谓预习,应该是对一节课或一个阶段课堂上将要学习内容的准备,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预习,每一个学生在预习中都将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这些体验和感受可以作为课堂上交流的材料。学生上课前基于教材内容所进行的联系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实践活动,所进行的调查,所搜集的材料,等等,都可以看作预习。新课程理念下的预习是形式多样的,是丰富多彩的。预习不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预设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为了使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预习既可以是学生个人的行为,又可以是学生集体(小组)的行为。对于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有时候需要预习,预习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起来,使课堂上的交流充分、深刻起来;有时候则不需要预习,不预习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种新鲜感,有一种探究的欲望和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习的效率。具体到教材中的某一个章节或某一篇课文,要不要预习,教师就要根据学生、教材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了。这些,就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具有的“预习观”。
——来源于《人民教育》
【编辑言论】
有效预习的指导策略
■朱斌
众多教育实践证明,预习是学生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可以帮助学生扫除课堂学习的知识障碍,提高听课效果,巩固已学知识,发展自学能力,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
依据时间跨度的不同,预习可以分为学期预习、单元预习和课前预习。学期预习一般是利用假期从整体上了解和熟悉下一学期全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单元预习是在某一单元学习之前,系统地熟悉单元教材内容,探索单元间的相互联系,理解重点知识;课前预习是指在老师讲课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新知识的学习准备。任何一种预习形式,都需要学生做到: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与前面已学的知识框架;找出本章或本课内容与前面已学知识的联系,找出所需的旧知识,并补习此时的知识;找出本课的难点和重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并不是有了预习活动,学生就能在课堂上有效获取知识,这里存在一个有效预习的问题。有效预习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自己的学情,结合教材的特点,积极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阅读与思维训练。具体说来,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有效预习的实践策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树立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的“大预习观”。“大预习观”不是让学生简单地阅读教材,而是倡导让学生围绕教材内容,提前搜集相关的图文资料,制作学习用具,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实现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如通过旅游、参观、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提前获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感性经验,这有助于课堂学习的深化与拓展。
2、以课堂知识的“先行组织者”为预习内容。“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充当了课堂上新旧知识联系的“认知桥梁”。学生对教材新知识的预习,从某种意义上是对新知识所需的“先行组织者”(即生长点)的学习,这有利于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的目标,把学习任务与自身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实现新知识的自我建构。对理科而言,预习教材的“先行组织者”具有重要意义,如数学预习中,“先行组织者”可以是一段数学史料、一次数学实验、一个生活数学常识,这些内容不但具有整合新知识的作用,而且可以充当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
3、建立一套标注符号系统梳理预习思维。学生在预习教材时,可建立一套能代表某方面意义的符号在教材的字、词、句、段上圈点勾划出来,以便在课堂学习时梳理自己的预习思维。这些标注符号必须简明醒目,意义明确,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而定,但一定要有严密稳定的系统。如作者的观点可用“—”;关键词句用“……”;需要认真考虑或理解的地方用“?”;对其观点、论据或逻辑的正确性存有疑问用“??”;要特别注意的地方用“△△”等等。
4、以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作为预习的目标。在预习过程中,学生能提出问题是其探究的开始,但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则是判断学生有效预习的一把尺子。只有广泛阅读、积极思维,才能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有了疑问,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寻求答案、生成知识,达成预习的目标。
5、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预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学生要保持对预习的持久动力,需要及时获得自身预习情况的反馈信息。教师要采取各种形式,在教授新知识之前,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表现较好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对表现不理想的学生及时进行鼓励,并给予适当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不断强化预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