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课余生活(22期)

时间:2012-09-21 16:30 作者:编辑部 编审:

理想的课余生活

(2003年11月总第22期)

【心灵有约】

  海豚是人们喜欢的一种动物。海族馆里,它会为人们表演顶球;海洋里,它会为迷路的船只领路,甚至还会救助落水的人:它可算很聪明的动物了,科学家介绍说这全源于海豚的嬉戏——嬉戏让这种可爱的动物越发聪明灵活。海豚如此,人也是一样: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不会休息就不会学习。因为有了太多用功的理由,我们常常把自己的课余生活变得只剩下一种色彩,单调、乏味……对课余生活的不满与无奈流溢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大脑中。于是构筑理想的课余生活就成了给这压抑的空间一丝色彩的自然选择方式……

 



宝应中学高一(17)班    陈洁
  我只钟爱你——篮球
  喜欢篮球在拼木地板上空灵的回响,喜欢篮球入篮时“呼呼”的摩擦声,更喜欢入篮的那一刻发自内心的成就感!篮球的魅力在于此,抚摩着它那光滑又有些粗糙的表皮,我一颗火热的心便会慢慢的平静下来。对学校、家庭乃至社会的一切不满也会随之消失,我只进入有着我和它的世界,但愿它可以伴我永久!
问我理想的课余生活是什么,我只想说一句:我只钟爱你——篮球!

宝应实中初二(11)班  沈磊:
  或者伏于案前,静静地侧耳谛听贝多芬轻轻柔柔的《月光曲》,享受着月光的恬静,回味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慨。
  或者沏上一杯浓茶,把自己整个埋入软软的沙发,沐浴着阳光,乘坐着“公朵拉”沿着威尼斯河畔,静静地欣赏异域美景。
  或者静坐在窗前,含上一块巧克力,尝上一口可乐,充分地享受着零食的魅力。
  或者约上几个好友,一起打打篮球、踢踢足球,享受运动的乐趣
  这就是我理想的课余生活。

宝应实小六(1)班  夏本源:
  我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那是音乐。
  繁重的学习之余,我会打开音响,静静地听着音乐,宛如细细品尝一块精美的食品。
我爱音乐。在紧张、孤独的时候,听一曲优美、温馨的音乐,心里会感到平和与温暖;在失落的时候,听一曲清新活泼的音乐,烦闷的心绪也会被它吹散;在悠闲的时候,听一曲古典舒缓的音乐会使人心驰神往;在劳累的时候,音乐还会使人身心放松,疲劳顿消。有时欢快,有时哀伤,无论哪种曲调,她都令我沉醉,令我感动,并激励我奋进。
  听音乐时,我会静下心来,细细听那美妙的旋律,有时,我会把灯关上,用心灵去体会,让心灵与音乐沟通,让心灵在音乐中倘佯。闭上眼睛,音乐像山间小溪一样叮咚作响,音乐又如花香沁人心脾,音乐又如历史的回音,震撼人的心灵,音乐变成了一幅幅精美、壮丽的画面,在我头脑中浮现。音乐让我忘记了一切,也忘记了自我,我仿佛与她合为一体。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在紧张学习之余,听听音乐,体验一下生活的五光十色、七彩斑斓,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啊!从美妙的音乐中学会收敛自己贪玩的心,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不会休息,也就不会学习”这是很有哲理的。
  听听音乐吧,在你课余的时候,在你孤独的时候,在你失落的时候。

宝应实小六(1)班 潘璐:
  晚上,我独自一人静静地趴在书桌上,那座“小山”都快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抬头望望天空中的繁星,它们一个个闪烁着明亮的大眼睛,开心而调皮。我好羡慕它们……
  哈哈!又是一个星期日,我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喽!我一头“扎”进书的海洋中,哎,别误会!我并不是在做那枯燥无味的作业,而是和雨果、格林兄弟等好多名人进行着一次次心灵的沟通。看着冉阿让那悲惨的命运,谁的心中不会有一丝震撼?
  看了会儿书,我独自一人坐在琴凳上,手指不停地在琴键中滑过,那声音,时而如万丈瀑布倾泻而下;时而如山间小溪缓缓流过……
  接下来干什么?画画?写字?对了,Let’s go!
  来到电影院,哇噻,里面人山人海,原来正放着动画片《猫和老鼠》哩!你瞧,猫正坐在树上,拿着望远镜向远处眺望着,时刻注意着洞中老鼠的动静,却万万没料到,老鼠正在砍树,唉,结果当然是可想而知!“哈哈哈哈……” 我差点将嘴里的话梅给喷出来,笑声久久的在电影院中回荡……
  晚上,我独自一人漫步在繁华的夜市,眼前一亮,我突然发现了一个好大的风筝在空中飘飞,绳子却挂在地上,正准备上前去尽情地放飞,恍恍惚惚间听见有人叫我,回头一看,是妈妈。噢,原来刚才做了一个梦。 

宝应实小六(1)班  陶慧雯:
  如果这个周末课余时间由我支配,我会怎么做呢?
  早晨我挎上休闲包,蹬上自行车,直奔新华书店。
  那里可真是智慧的宝库、知识的海洋。我在那儿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黄金”周末。我动情地读过泰戈尔的《沉船》;看过曹文轩的《草房子》;品味过儒勒·凡尔纳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遨游过史蒂文生的《金银岛》。一切的一切,都是那般随心所欲。
  晌午时分,赶忙打道回府,胡乱扒了几口饭,便坐在电脑前玩起了“泡泡龙”。“呯”一声,三个同色泡泡炸开了,“go!”又闯过了一关,随着我的欢呼声,屏幕上的两只小龙也眉开眼笑,蹦来跳去。我的积分越来越高,眼睛却不争气地发了花。忙手忙脚乱地关去电脑,叫上妹妹,溜冰去了。
  刚穿上溜冰鞋,脚下便一阵打滑,好不容易直起身子,“啪”一声,我一个嘴啃泥。哼!别笑我,我可是一只旱冰猴子。不到半会儿功夫,我已经能自己“赤手空拳”地溜冰了,也不再出现嘴啃泥的狼狈样儿了。度过这一段当旱冰猴子的美好时光,一脚踢开溜冰鞋,心里自然有股说不出的喜悦。
  刚回到家,便直冲到电视机前,一阵猛按,直到屏幕出现“红楼梦”三字才罢休。并津津有味地当我的《红楼梦》迷。在那里,我知道了封建统治的虚伪与浮华;懂得了贾宝玉的叛逆、林黛玉的孤僻与薛宝钗的冷傲……
  如果真得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课余生活,那该多好?
     
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二(15)班  王怡:
  课余闲来无事,写写画画乃是最惬意的事也!
  铺好宣纸,甩笔刷刷几下,再放下笔,独自欣赏一番,自觉乐在其中,其他的什么事早已忘却。
  一间安静的屋子,燃几柱香,窗帘半掩着,让一缕阳光穿进来,再放点古典音乐,在这种环境下可以达到  最高境界,领略自然之趣。
  也可以学老师的样子,在案旁沏一杯浓茶,让那种清香弥漫整个屋子,再闭目构思,猛睁开眼提笔作画。
  理想的课余生活就是如此。  (指导老师  程三宝 )  
    
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二(15)班  丁婵媛:
  在一段自由的时间里,随心所欲地干自由的事。我能够倚在床上,捧上一本喜欢的书,或者在操场上自由的奔驰,像一匹野马一样,要不就坐在电视机前看自己喜欢的电影。我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没人打扰我,没有作业约束我。看书时,先泡上一杯茶,书香茶香漫漫溢出。看到兴致高处,端起杯,喝上一口,顿时神清气爽,兴致便更高了。在操场上,与同伴们一起跑跑步、打打球。汗珠儿透着快乐在操场上闪烁,笑声伴着我们散下一路。电影里的善恶情仇,让我哭,让我笑,在不知不觉中,又陶冶了我的情操。我的理想的课余生活不过如此。 (指导老师  程三宝 )

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三(11)班  龚仕伟:
  初一初二篇
  1、理想的课余生活,就是没有老师在教室乱晃
  操场上的ONLY   ONE
  2、理想的课余生活,就是老师眼皮底下的消化零食
  教室里狂吼的几句“双截棍”
  3、理想的课余生活,就是昨天TV的转播
  4、理想的课余生活,就是一下课老师就说再见
  初三篇
  理想的课余生活,就是老师解答的一道题 
  理想的课余生活,就是抓紧解决的作业纸
  理想的课余生活,就是跑向厕所发现时间还够
  理想的课余生活,就是忽然发现今天下午放假了    (指导老师   章佩亮)
     
淮安外国语学校初二(15)班  臧延慧
  我,一个时刻自由却又不懂得怎样自由的孩子,心中有一个小小的梦想,让快乐去填充课堂剩余的空虚。
  我觉得课余生活十分短暂,容不得我们去干什么了不起的大事。所以,我们只有抓住时间的边角余料,见缝插针,拓宽眼界,丰富知识,同时使我们的精神得到放松。
  空闲时,读书成了我的最爱。亲近名篇佳作,提高阅读水平,写作能力,积累人文素养,真是快哉快哉。
  运动,可是最美的时尚。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简单而轻松的运动,诸如打打羽毛球、踢踢毽子。愉悦身心自然不必说,展示青春的魅力,释放积蓄的美丽,放飞你我的心灵,当是我们一族的骄傲。
  与朋友们说说笑笑,皮皮闹闹,也未尝不可。偶尔发发呆,看看风景,同样调节神经,放松身子。
  求学时代,因为课余时间地把握,才精彩没有极限。 (指导老师  程三宝 )

【编后记】


  编完这期稿件,胸腔里似乎总有一种东西在跳动,有人说理想就是对现实的一种完美的改造,换句话说,理想就是把现实中的一切令人不满意的东西去掉之后剩下的。看一下我们的学生在心中为自己构筑的理想的课余生活,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他们现存的课余生活的状况及其品位和质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状况的改善,学生的休闲内容和娱乐方式本应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用于功课的时间直线上升,周一到周五由小学低年级的平均每天66分钟增加到初中时每天104分钟,其中城市初三年级最高,达到了平均每天141分钟;周末由小学低年级的平均每天69分钟增加到初中时每天114分钟,而用于玩的时间只有54分钟,农村初三年级最低,仅41分钟。因此从总体上说,在本应“闲暇”的时间里,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进行自己喜欢的活动,剥夺了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机会,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可学生如果有了充足的时间后,又去做什么了呢?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有72%的学生成天沉溺于电视机前、游戏机室和录像厅!据此,专家提出,在给学生充足的课余时间的同时,要给他们适当的指导,要提高学生课余生活的品位和质量。
  其实,课余生活中,学生也不仅仅是在培养某一专长,事实上,这个过程也是在锻炼和培养儿童的参与意识、与人合作的能力、适应新环境的能力等。无论是生理的发育还是社会心理的成熟,无论是课内的知识学习还是课余的文娱生活,都是学生不断成长的需要。调查数据告诉我们,当前学生的成长过多的被定义为知识的学习,他们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却不具备必要的生存能力,他们具有远大的理想,却不会照料自己的生活。因此,要让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全面的知识结构和成熟的社会能力,真正形成符合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就必须把握好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自由的个性空间和宽松的社会环境下尽情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健康的成长。


 

 


上一篇:创新,以想像的名义(21期)
下一篇:“空白”——“思想苇草”滋长的土地(23期)

版权所有 翔宇教育集团